美團送餐與到店、酒店及旅游業務漸上軌道,但新業務錄得巨虧,拖累公司去年未能獲利

重點:

  • 美團新業務去年虧掉384億元,抵銷兩大核心業務的203億元經營利潤,但新業務去年第四季出現改善趨勢
  • 有大行預計新業務虧損持續收窄,公司可能在2023年實現全面盈利

何仲尼

你有三个兒子,大兒子和二兒子經過多年栽培,終於能賺錢養家,卻被揮霍的第三个兒子把錢花光,外間視他爲“敗家兒”,你的看法是否一樣?

上述情况可用來比喻業務廣泛的中國綫上飲食消費平台美團(3690.HK),根據公司的去年業績,總收入增長56%至1,791億元,雖然兩大核心業務帶來203億元經營利潤,但2020年開始發展的團購新業務狂虧384億元,加上未分配項目的50億元虧損,拖累公司錄得231多億元經營虧損。

受惠新冠變異病毒株疫情,去年外賣送餐需求增加,帶動美團餐飲外賣業務收入上升45%至963億元,經營利潤更飈升118%至61.7億元。另一重要板塊──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收入也上升53%至325億元,經營利潤提高72%至141億元,經營利潤率達43.3%,是表現最好的板塊。

反過來看,美團的社區團購新業務去年雖然錄得503億元收入,但銷售成本與經營開支卻高達887億元,比2020年擴大133%;意味該業務每做5元生意,公司便要虧損近3.9元。

繼續投資新業務

集團開拓新業務後持續增加投資,以實踐“燒錢換增長”策略,是錄得巨虧的主因,例如團購業務負責綫上電商、倉存及物流的一條龍服務,更涉及二三綫城市與偏遠地區,配送成本高昂;至於生鮮食品業務除了不斷增加運營城市外,也大量增設前置倉與擴充騎手隊伍,即使成功躋身生鮮賽道的第一梯隊,但“做一單虧一單”卻難言改善。

董事長王興在業績報告中表示,隨著公司戰略升級爲“零售+科技”,即使新業務的經營虧損擴大,公司仍會繼續增加投入,同時專注高質量增長及提高營運效率,相信能帶來長期價值。有傳媒3月初報道,美團優選(社區團購業務)、美團買菜(生鮮電商業務)與快驢(生鮮配送平台)設立了統一的職能中台,把三個部門的人力財務職能與倉庫統一共用,以避免不必要的資源重複浪費。

新業務看似無底深潭,但美團公布業績後,之後一個交易日的股價卻大漲11.5%,翌日再升5.8%至159.3港元。事實上,美團從3月中103.5港元的一年低位開始反彈,累積升幅超過五成,這除了受惠於官方公布一系列提振股市的政策,也反映投資者對公司前景抱有憧憬。

除了因爲兩大核心業務漸入佳境,新業務虧損在去年第四季收窄,也是投資者湧現樂觀情緒的主因。回顧美團新業務的經營虧損額連續六季上升,從2020年第一季的13.6億元,一直增至去年第三季的109.1億元見頂,終於到去年第四季稍微回落至102億元;在收入較多、虧損較少驅動下,該業務的經營虧損率更按季减少10個百分點至69.5%,令市場憧憬該業務漸見曙光。

綜合26家投資銀行與券商的研究報告,有23家對美團績後的評價相當正面,當中17家給予“買入”評級,另外6家評爲“跑贏行業/大市”,目標價175港元至383.73港元。

大和估計,美團今年首季新業務虧損將進一步减少7%至95億元,主要因爲專注提高營運效率令表現優化;交銀國際更認爲,在新冠疫情下,美團買菜業務今年首季將穩定增長,估計引領新業務收入增加41%,連帶外賣送餐訂單上升,全年收入增長可達24%,令虧損進一步收窄,並可能在2023年實現全公司層面盈利。

配合“共同富裕”

王興也預料今年虧損收窄,他在業績電話會議透露,上季因疫情及宏觀經濟因素,影響部分主營業務需求,但美團在農曆新年期間的外賣與到店業務訂單有不俗增長。他又提到,公司希望能讓其平台參與者創造價值,例如協助農村地區的商家銷售産品,並創造物流、倉儲等領域的本土就業機會。

這番話,不禁令人聯想最近中國很流行的一個詞語,“共同富裕”。美團願意作出巨額投資,不惜承擔巨虧,都要推出二三綫城市與農村的商家對消費者(B2C)電商業務,帶動這些地區的經濟與就業,正好說明王興曾於去年9月在分析員會議中說過的一番話 ──“共同富裕本身就植根於美團的基因中”, 爲配合這點,王興甚至將價值23億美元的公司股份捐作慈善用途。

無風不起浪,事出必有因。美團近年受政策嚴打,去年10月,其外賣業務被認定涉及“二選一”壟斷行爲,被市場監管總局重罰34.4億元;今年2月,發改委要求“引導外賣等互聯網平台企業進一步下調餐飲業商戶服務費標準”,美團隨即對有困難的商戶推出佣金收費减半、收費上限等措施,估計超過100萬商戶受惠。由此可以推論,這家身處風眼的公司,希望以迎合國策主旋律,換取未來承受較少監管風險。

與其他規模與經營性質較接近的互聯網巨頭比較,美團估值享有明顯溢價。以去年總收入1,791億元計算,美團市銷率約4.6倍,高於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的2.3倍和京東(JD.US; 9618.HK)的0.65倍,也許說明投資者滿意美團應對官方政策的行動,又或者因爲阿里巴巴與京東於美國上市的身份,可能讓它們捲入兩國監管機構的角力,風險比只在香港上市的美團更高。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靈寶黃金桐柏老灣礦區黃金資源增逾7成

黃金礦商靈寶黃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330.HK)周日公布,集團旗下的桐柏老灣金礦區已完成全區勘探工作,黃金的金屬量較之前初步勘探的資源量,高出73%。 靈寶黃金指出,去年底時的估算是101.5萬盎司,約31.57噸,因為新增勘探工程以及估算範圍的差異,今年9月底止的勘採估算量為175.3萬盎司,即約至54.51噸。 桐柏老灣金礦區位於秦嶺造山帶東段的桐柏,採礦許可證範圍內的面積長約7公里,寬約1.2公里,標高-350米。勘查工作歷時3年,施工鑽孔94個,進尺41,000餘米。 周一靈寶黃金開市升2.5%報15.24港元,公司股價較過去一年高位下跌約3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Deltaphone Tech plans Hong Kong listing as path to profitability beckons

德風新征程謀港掛牌 轉賺在望利上市

股東包括招商局集團的德風新征程,專注工業AIoT解決方案,剛申請在港上市 重點: 公司2025上半年虧損大幅收窄 旗下客戶強勁,包括中國電網及三大石油巨企   白芯蕊 人工智能爆發性增長,為各行各業帶來新動力,當中工業物聯網也引入AI優化提效率,隨着新股市場氣氛熱烈,工業AIoT解決方案商北京德風新征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遞交上市申請文件。 集團由王清杰、滕學軍及董小冬三人在2015年於杭州成立,最初是建立AIoT生產優化軟件平台,之後為一間龍頭電網商提供項目服務。 隨著業務發展,集團引入多位基金股東,包括招商局集團旗下招商局創投,交銀國際旗下合營公司交銀投資等,現時大股東是董事長王清杰,持有27.7%股權。 擱置A股上市 德風新征程原先計劃在A股掛牌,但2024年10月決定不再推進相關工作,集團解釋,由於香港能直接進入國際市場,吸引更多投資者及提升企業知名度、公信力及競爭力,因此決定轉戰香港。 現時公司業務主要圍繞工業AIoT,即運用AI、物聯網及其他先進技術,來處理傳感器與設備採集的車間數據,利用端到端解決方案,提供實時數據,助其客戶對工業流程及基礎設施等作出決策,變相提升營運效率、質量及靈活性。 從業務分佈上,德風新征程主攻能源管理、HSEQ(即健康、安全、環境和質量)及智能製造,當中能源管理及HSEQ分別佔集團2024年毛利91.6%和2025上半年的86.7%。 所謂能源管理,就是安裝分散位置傳感器、智能電表及控制設備,以監控和分析實時能源消耗,從而降低成本。HSEQ則是利用傳感器、互聯設備及分析技術,在工業場景中進行實時監控和危險檢測。 能源管理與HSEQ為德風新征程主要核心業務,但能源管理近年表現較為遜色,2024年收入增長放慢至只得1.6%至2.03億元,2025上半年更按年倒退46.1%至4,955萬元,因數據與AI中心合同收入減少,幸好HSEQ業務獲得智慧城市合同,為業務帶來持續增長,單是2024年該業務大增97.4%至2.68億元,2025上半年按年更急升554%,達至9,574萬元,佔總收入的六成,同時刺激集團2025上半年總收入按年升38.8%至1.59億元。 儘管收入強勁增長,去年更是中國能源行業獨立專業AIoT平台中,市場份額達9.9%,在行業中排行第三位,但德風新征程業績仍見紅,2025上半年虧損3,993萬元,按年虧損已收窄78.8%,惟未來虧轉盈機會大,尤其是中國AIoT市場近年增長迅速,單是2024年市場規模已達1,119億元,預計2029年將達到約2,209億元,主要受惠5G與AI技術廣泛應用。 特別是HSEQ領域,因嵌入檢測機器人及無人機發展,可即時收集信息,在危險環境中保障人員安全,兼與傳統檢測方式相比,可縮短設備停運時間,變相大有市場空間,市場估計HSEQ在2024年的市場規模已達145億元,預計至2029年將攀升至約327億元。 下半年較上半年好 值得留意是德風新征程業務受季節性影響,通常下半年銷售額較上半年好,主要是客戶來自國有部門,包括電力及公用事業、石油天然氣及煙草企業,例如中國電網雙寡頭、三大石油巨頭、煙草專賣企業,故普遍傾向在每年下半年結算付款。 不過,集團來自國有部門收入比重正在下降,由2023年及2024年分別佔總收入78%及74%,跌至2025上半年的53.4%,同時私營部門佔比卻在大幅增加,由2023年及2024年分別佔收入的22%及26%,提高到2025上半年的46.6%,有望擴大私營部門客戶基礎,以免過份集中國有部門收入。 整體上,德風新征程擁有AIOT、人工智能及機器人三大概念,加上未完成訂單總額亦多,截至2025年6月底止,金額達2.96億元,參考目前機器人股,包括優必選(9880.HK)及越疆(2432.HK),目前市銷率(PS)16.9倍和29倍,但市場估計優必選與越疆未來兩年仍難以扭虧為盈,相反德風新征程明年轉賺機會大,若以15倍市銷率樓下招股上市,相信將對投資者具一定吸引力。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遊戲相關收入年增12% 網易第三季多賺近三成

網易股份有限公司(9999.HK; NTES.US)周四公布,第三季收入按年升逾8%至283.6億元($13億美元),增速較第二季增長9.4%放緩,非公認會計准則下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5億元,按年升27%。 第三季度,遊戲及相關增值服務收入按年升近12%至233億元,續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當中在線遊戲收入佔分部總收入97.6%。有道收入16.29億元,按年增加3.56%;網易雲音樂收入跌1.8%至19.64億元。創新及其他業務收入跌近19%。 網易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磊表示,未來將聚焦和持續投入現有取得成功的遊戲項目,未來新作採精品化策略,避免資源分散於信心不足的新項目。他又指,已投入大量資源研究AI在遊戲創新、開發及營運中的應用。 業績公布後,網易美股周四收升0.40%,報133.95美元。年初迄今累升52.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價上升銷售策略奏效 六福預告中期多賺5成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發盈喜,料截至今年九月底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約20%至30%;盈利則大增40%至50%。 根據公司去年中期業績,收入54.5億港元,賺4.17億港元;按此計算,即今年收入介乎65.4億至70.9億港元,盈利約5.8億港元至6.75億港元。 公司表示,收入上升主要是因有效的產品差異化及銷售策略成功,帶動定價首飾產品的銷售大幅增長。此外,盈利上升主要受惠金價上漲、定價首飾產品銷售佔比增加,以及營運槓桿帶動利潤率的提升。 六福周五接近平開報25港元,公司今年以來股價上升74%。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