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經常被稱作中國版Tinder的公司表示,2018年收購的子公司探探去年四季度收入下降40%

重點:

  • 摯文集團去年第四季度收入下滑3.2%,預計本季度降幅更大,這主要受到探探業務急劇縮水的拖累
  • 該公司表示,在探探CEO兼COO被免職一年之後,已經於去年底完成了探探新管理團隊的組建

陽歌

交友軟件營運商摯文集團(MOMO.US)最近放話,稱2021年是一段“忙碌”的時期,這個表述實在是相當輕描淡寫。上周四發布的最新季報顯示,一些近期的趨勢在2021年最後三個月加速,包括收入和付費用戶的减少。該公司之前叫陌陌科技,經常被稱作中國版Tinder,它表示困難會持續到今年年初,尤其是它旗下舉步維艱的應用程序探探。

 “2021是對我們來說是忙碌的一年,”CEO王力在財報附帶的一份簡短聲明中說。“面對諸多外部挑戰,團隊能够有條不紊地向各項戰略重點持續推進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未來一年似乎會更加忙碌,因爲摯文集團正尋求“改善用戶體驗”,這不僅會提升其聲譽,讓外界知道它不只是一款勾搭軟件,還有望扭轉付費用戶下滑的趨勢。從我們的角度看,最有趣的一個問題是,2022年摯文集團會否與苦苦掙扎的探探說聲“拜拜”。

2018年以7.6億美元收購探探時,摯文集團作爲中國領先的約會應用程式,一時風光無限。當時,探探也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摯文集團對這款新軟件寄予厚望,希望它最終能够與最初的陌陌做出同等甚至更大的貢獻。但是這個路綫圖沒能實現,大約一年前,隨著探探CEO兼COO被撤職,事情發展到了緊要關頭。

此後,就有點走下坡路了。摯文集團在報告中說,“由於我們的戰略是降低貨幣水平,來改善用戶體驗,進而最大限度地吸引和留存用戶”,探探第四季度的收入從上一年同期的7.41億元下降到4.37億元,跌幅超過40%。這標誌著與探探三季度30%的收入降幅相比,已有所加快。該公司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補充說,截至年底,探探擁有250萬付費用戶,較三個月前的290萬用戶下降了14%。

雖然探探僅佔摯文集團總營收的12%左右,但其收入的大幅下滑是該公司去年四季度整體營收同比下降3.2%至37億元的主要原因。

在去年的管理層調整後,王力暫時接任探探的CEO,他在公司最新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指出,“我們很高興看到(探探的)整個高管團隊在年底前到位。”所以,該公司顯然並沒有公開說它有可能拋棄探探——至少現在還沒有。

投資者對這份報告並不樂觀,在財報公布後的兩個交易日裏,摯文集團的股價下跌了5.1%。這裏我們應該注意到,與我們在最近其他公司的財報公布之後看到的景象相比,這次的拋售相對溫和。我們還應該指出,摯文集團的股價實際上仍比3月中旬創下的歷史低點上漲了近50%,當時所有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都因退市問題而遭受重創。

看漲情緒升溫

或許,正是因爲摯文集團有可能最終會放棄一個狀况不佳的資產,使得分析機構突然看好該公司;但也有可能是因爲它的核心產品陌陌或者包括海外擴張在內的新計劃(我們將在稍後予以關注),發出了更多令人鼓舞的信號。不管原因是什麽,毫無疑問,多年來一直忠實跟踪該公司的許多分析機構正變得明顯樂觀起來——至少對摯文集團的股價是如此。

雅虎財經在3月對16家分析機構所做的調查中,有5家給予“强力買入”評級,另有10家給予“買入”評級,只有一家給予“持有”評級。這與2月份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當時有12家分析機構給予“持有”評級,只有8家建議“買入”或“强力買入”。他們還將平均目標價設定爲15.12美元,大致是當前水平的兩倍。

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這種轉變可能是因爲有越來越多的信號顯示,隨著美中證券監管機構更接近於達成關鍵的信息共享協議,强制退市的威脅正在消退。但這種樂觀情緒至少還與這樣一種看法有關,即摯文集團的困境可能已經觸底,好日子可能就在前面。

此外,該公司的市值看起來也相當低,歷史市盈率只有5倍。相比之下,美國同行Bumble(BMBL.US)的市盈率要高得多,達到19倍,符合人們對一家快速增長的公司抱持的預期。Tinder的母公司Match Group(MTCH.US)更是高達110倍,儘管遠期市盈率降至29倍。不過,毋庸置疑的是,與這兩個同行相比,摯文集團被低估了很多。

最後,我們來看看該集團的陌陌業務,以及它年輕的海外業務,其中包括在中東和印度尼西亞的服務。雖然該公司的整體收入有所下降,但在最近一個季度,陌陌的收入實際上增長了6%,目前佔摯文集團總收入的83%。

該公司表示,預計一季度整體收入將下降7.8%到10.7%,降幅遠高於去年四季度。這表明,不僅探探的收入將繼續下降,陌陌的收入也可能會下降。但分析機構預計,這一趨勢將在今年晚些時候見底,預計2022年的收入將比2021年增長8%。

最後,還有摯文集團的國際舉措,雖然仍處於早期階段,但在其他發展中市場追逐單身人士的過程中,它們可能成爲未來的增長引擎。該公司對正在中東地區推出的SoulChill服務表示樂觀,儘管現在就談盈利爲時尚早。該公司表示,探探在印尼的表現也很不錯,12月的流水是Tinder的1.4倍。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Impro Precision makes infrastructure

簡訊:鷹普精密第三季度營收增長16.8%

精密機械零件製造商鷹普精密工業有限公司(1286.HK)周五公布,受人工智能相關終端市場(比如大馬力發動機領域)銷售強勁提振,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6.8%,達13.6億港元。 公司多元化工業板塊本季度表現最為亮眼,營收同比增長40.6%至7.78億港元,佔其總營收57%。該板塊強勁增長,抵消了汽車板塊的同比下滑12.7%至3.55億港元。 按地域劃分,公司在中國本土市場增速最為強勁,該區域營收同比增長37.2%至2.81億港元,約佔整體營收21%。作為公司最大市場的美國,本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3.2%至5.92億港元,佔總營收比重達43.5%。 公司未披露本季度利潤數據。 財報發布後,鷹普精密周五港股股價上漲4.8%,該股年內累計漲幅已達156%。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海爾智家三季度淨利按年升12.6%

家用電器製造商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6690.HK; 600690.SH; 690D.DE)周四公布,第三季度收入按年增長9.5%至775.6億元(108.9億美元),淨利潤增長12.7%至53.40億元。 第三季度,中國區收入按年增長10.8%:分業務板塊來看,冰箱、洗衣機、水聯網等優勢產業保持行業領先優勢,增長平穩;空調、廚電等潛力產業增幅優於行業,如家用空調產業三季度單季度收入增長超30%。 公司稱,業績成長主要受惠於多種因素,包括原創科技打造的爆款產品,帶動用戶體驗提升,同時推進數位庫存與數位營銷變革,提升運營效率及用戶轉化率。以及其高端品牌卡薩帝及年輕品牌Leader,前三季度收入分別增長18%及25%,帶動擴大多元客群 前三季度計,公司收入達2,340.54億元,按年增長9.98%;淨利潤173.73億元,按年增14.68%。 海爾智家港股周五高開,至中午休市報25.18港元,升2.36%,今年至今累跌約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非洲尿片王樂舒適 招股集資近24億港元

嬰兒品牌樂舒適有限公司(2698.HK)周五公開招股,發售9,088.4萬股,10%公開發售,每股發售價介乎24.2至26.2港元,集資23.8億港元,每手200股,一手入場費5,292.85港元。公司於下周三截止認購,11月10日在港掛牌。 樂舒適主要在非洲、拉美,中亞等地銷售自家製造的嬰兒紙尿褲、嬰兒拉拉褲及女性衛生用品。2024年按收入計,在非洲的嬰兒紙尿褲和衛生巾市場排名第二,市場份額分別為17.2%及11.9%。 過去三年公司業績持續增長,由2022年的3.2億美元上升至去年的4.54億美元,期內盈利亦由1,839萬美元升至9,511萬美元。今年首四個月,公司收入1.61億美元,同比增長15.5%,盈利3,110萬美元,同比升12.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Fuyao Glass logs double digit growth

曹德旺退居幕後 福耀玻璃能否經受考驗?

在業績創新高的同時,福耀玻璃創辦人曹德旺正式退任,將這艘「玻璃航母」交棒予長子曹暉 重點: 前三季度公司收入與淨利錄得雙位數增長 前三季經營現金流淨額達98.85億元,同比大增57%    李世達 這家以汽車玻璃聞名全球的龍頭製造商,在10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季度成績單,也迎來了公司近40年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人事變動。福耀玻璃工業集團有限公司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3606.HK; 600660.SH)傳奇創辦人曹德旺,正式辭任董事長職務,交棒長子曹暉。然而,儘管有業績支撐,這項醞釀已久的交棒仍然引發了市場疑慮。 收入與淨利創同期新高 從財務表現來看,福耀玻璃依然是一家運轉良好的成熟企業。公司公布,第三季度實現收入118.5億元(16.66億美元),同比增長18.9%。前三季度合計收入達33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7.6%;前三季淨利70.6億元,增幅達28.9%。這在整體製造業復蘇乏力的背景下,實屬不易。 此外,福耀玻璃的現金流狀況依然充裕,為新任管理層接手後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緩衝空間。根據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淨額達98.85億元,同比增長57%;截至9月底,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達218.6億元,遠高於短期負債總額。公司錄得財務費用為負9.23億元,顯示利息收入已超過支出,資金運用效率顯著。 這意味著,曹德旺在退休前,為接班人曹暉留下了一家現金充裕、資產負債表穩健的「玻璃航母」,讓新管理層能在保持財務穩定的基礎上推進技術研發與海外擴張。 不過,整體業績仍未完全令投資者滿意,由於季度表現略為放緩,加上匯兌收益減少,市場情緒受到壓抑。交棒消息公布後,A股福耀玻璃翌日低開低走,單日跌幅超過5%,港股同步下挫至67.5港元,之後一周股價在68至70港元區間震盪,目前股價仍較交棒前下跌約3.7%,顯示投資者對企業傳承仍保持觀望。 福耀玻璃的品牌長期與曹德旺本人綁定,這位年近80的企業家,從上世紀80年代創業起,將一家地方玻璃廠打造成中國最大的汽車玻璃供應商、全球行業排名第二的巨頭。根據公司數據,2024年福耀在全球12個國家設廠,國內市場份額超過七成,美國市場佔比達43%,歐洲市場則接近20%。在他的主導下,福耀早已走出中國,融入全球汽車產業鏈。 曹德旺在接受傳媒訪問時稱:「我80歲了,該退休了」,他稱自己身體狀況良好,退下來是為了企業長遠發展:「退下來對福耀更有好處,讓新一代人接手」。 掌舵「玻璃航母」 退休後他仍擔任終身榮譽董事長及董事身份,維持對企業的精神引領。而新任董事長曹暉,並非「空降二代」,而是親手參與了企業多個重要階段—從1989年進入公司,歷任北美總裁、集團總裁,到2001年帶領團隊贏下著名的對美反傾銷官司,讓中國企業首次在世貿架構下戰勝美國政府。他後來離開創業,又將旗下公司納入福耀體系,補上售後玻璃市場的短板。 與其說是接棒,不如說是回歸。華泰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福耀當前的制度與決策框架早已成型,即使管理層更迭,也不會影響日常經營。東吳證券維持「買入」評級,認為公司汽車玻璃龍頭地位穩固、研發驅動方向明確。大摩亦指出第三季營收創歷史新高、毛利率按年略上升,雖然季度環比略有下滑,但整體業務進展符合預期。 外界預料,曹暉將延續以研發帶動產品升級的方向。2020年至2024年間,福耀研發費用由8.16億元增至16.7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9.8%,高於同期營收增速。公司持續推出高附加值產品,如抬頭顯示(HUD)玻璃、5G天線玻璃與太陽能玻璃,令平均產品售價(ASP)同比提升近7%,高端產品比重超過一半。研發投入讓公司從傳統製造轉向智慧玻璃與汽車電子應用。 公司海外市場布局亦在加速。2024年海外市場銷售額達到約175.55億元人民幣,佔比約45.35%,顯示公司全球化策略正在落地。 目前福耀玻璃市盈率約為18.3倍,略低於信義玻璃XINYI GLASS(0868.HK)的19.9倍,高於歐洲巨頭聖戈班Saint-Gobain S.A. (SGO.PA)的16倍,反映出市場對其成長性與穩定性的折衷判斷,雖具備全球汽車玻璃龍頭地位與穩健現金流,但在創辦人交棒後,投資人仍在觀察新管理層能否延續過往的高增長節奏。若第四季盈利持續強勁,估值仍有上行空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