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瀾滄古茶挾“普洱第一股”之名來港申請上市,但觀察投資市場過去對茶企的冷淡反應,該公司要突圍實屬不易

重點:

  • 普洱瀾滄古茶上月决定放棄A股市場,轉到港交所籌資上市
  • 該公司毛利率下降,加上存貨水漲船高,或對現金流造成壓力

劉明

中國的喝茶文化已有5,000年歷史,華人愛喝茶衆所周知,但這種全民愛好偏偏在資本市場中不甚受落,已上市的茶企相當有限。最近,中國第二大普洱茶公司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挾“普洱第一股”之名來港申請上市,究竟是逃不過資本市場“不喝茶”的命運,還是能成功打破魔咒?

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的茶葉產銷國,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數據,去年茶葉內銷總量230萬噸,同比增長5%,總額增長8%至3,120億元。而在一衆茶品當中,又以被譽爲“可以喝的古董”普洱茶最爲流傳,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收益計,中國茶葉市場規模2021年至2026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爲6%;當中普洱茶市場增速比整體更高,複合年增長率達到11%。

普洱茶市場表現理想,專注於普洱茶的瀾滄古茶似乎可被看高一綫。瀾滄古茶有“1966”及“茶媽媽”兩大生產綫,前者專注於經典普洱茶葉產品,零售價約每公斤500元至6萬元,覆蓋中、高消費層面;後者則爲大衆消費品,提供如杯裝茶、袋泡茶等便利茶包。據該公司5 月30日上載的招股文件顯示,公司2019年及2020年度的營業收入分別爲3.77億元與4.05億元,去年更大增37.8%至5.59億元,反映銷量未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

利潤未隨收入大升

但在過去兩年,瀾滄古茶的淨利潤分別爲1.23億元和1.29億元,即是說,雖然公司收入去年錄得高增長,但淨利潤卻上升不足5%,這顯然與其毛利率從2020年的70.4%,下滑4.5個百分點至去年的65.9%有關。

據公司解釋,由於推出更多產品令加工成本增加,導致毛利率下降,而銷售、營銷及員工開支大漲,也拖累利潤表現。

但更大的隱憂,是隨著營收規模不斷擴大,瀾滄古茶的存貨水漲船高,2019年至2021年,公司存貨已由4.14億元增加一半至6.36億元;存貨周轉日數分別爲934日、1,345日與1,061日。存貨增加及周轉率低,一方面對財務及現金流量造成壓力,也提升了存貨撇帳風險。

與此同時,瀾滄古茶的收入嚴重依賴經銷商。過去三年,該公司的經銷商貢獻了79%至83.5%的總收益,這不單意味著公司難以掌控經銷商的服務,而且經銷商帳目獨立,瀾滄古茶無法掌握到實際銷售、利潤及庫存情况,可能作出錯誤營銷决定。

撇開這些財務與經營隱憂,瀾滄古茶的上市之路也不平坦,它早於2020年申請A股上市,欲成爲中國的“普洱第一股”,但今年5月底終止申請,把目標轉到港股市場,理由是在香港上市可獲得外國資本關注。

但其實在2020年提交A股上市申請時,中證監曾在回饋意見中關注瀾滄古茶的股權變更、上下游產業鏈情况等。今年5月27日,中證監對於瀾滄古茶的境外上市申請提出反饋意見,當中主要關注部份跟2020年時差不多,顯然對該公司的顧慮未能釋疑。

庫存大增不利周轉

再講,茶企的成功除了自家工藝,原材料的供應和質量穩定亦是關鍵。瀾滄古茶絕大多數旗艦茶葉產品都在個別普洱茶產區,中證監也對此表示關注,提出在保證原材料穩定供應和質量達標方面會否存在不穩定風險。瀾滄古茶在招股書的風險因素中也提到,普洱茶葉生長過程易受影響,可能會造成公司原材料短缺。

還記得當年A股的獐子島(002069.SZ)“扇貝不見了”鬧劇嗎?當時公司聲稱主要的養殖材料扇貝沒了,令公司股價大挫。試想想如果發生一次“茶樹枯萎了”事故,會對瀾滄古茶帶來多大影響?爲避免這種情况,瀾滄古茶需要儲存不同年份的毛茶以穩定生產,但隨著業務規模越來越大,公司需要更多存貨,因此庫存大增,也就帶來了資金周轉問題。

其實覬覦“茶葉第一股”的並不只瀾滄古茶,內地同樣知名的茶企八馬茶葉安溪鐵觀音謝裕大七彩雲南等之前欲在A股上市,但都失利而回,加上選擇棄A股投港股上市的瀾滄古茶,現時還在衝刺A股的,就只剩中糧集團控股中國茶葉

港股市場方面,雖然較早年曾有茶企成功上市例子,但坪山茶業龍潤茶已因經營不善而退市。另外,2018年上市的英記茶莊(8241.HK)上市以來持續虧損,天福(6868.HK)近年收入及盈利穩步提升,但其產品已不單靠茶葉,還包括茶小食等多元化產品,目前該公司的市盈率約12倍。

中國茶葉市場規模達到逾3,100億,卻未能誕生一家知名上市茶企,一大原因是茶葉產業的標準化很難,一來價格很難判斷公允性,由幾十元到幾百萬元都可以,而且茶葉市場雖大,但九成產品來自茶農自建的小作坊,達到一定規模並擁有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的品牌企業很少,導致茶葉質量參差不齊,令行業標準化及監管難度都大大增加。面對這種行業環境,瀾滄古茶要突圍而出,實屬不容易的任務。

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中證監批閃回科技申港上市

中國證監會 (CSRC) 周二在其網站發布了閃回科技有限公司的香港上市申請,批准其上市計劃。據中國證監會網站公告,閃回科技在香港首次公開募股 (IPO)發行最多6,770萬股。 據去年推出的新監管框架,所有準備在境外上市的中國公司,都必須向中國證監會正式註冊其 IPO計劃。 閃回科技上個月提交香港IPO申請,但尚未透露計劃籌資金額。公司成立於2016年,其閃回收平台促進二手智能手機和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的交易。公司報告稱,今年上半年虧損 4,010萬元,營收為5.77億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SPC develops, produces and sells its own innovative drugs. Its growth has been sluggish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due to a slowdown for its finished drug business.

快訊:石藥蕁麻疹藥物獲批商業化

最新:石藥集團有限公司(1093.HK)周二公布,旗下慢性自發性蕁麻疹藥物注射用奧馬珠單抗,已獲得國家藥監局上市許可批准。 利好:該公司指出,該產品的獲批將進一步豐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的產品線,而其他適應症的上市工作亦在積極推進中。 值得關注:隨着該款新產品獲批上市,日後與銷售相關的商務團隊人員薪酬及宣傳推廣開支,或會導致該公司的成本增加。 深度:石藥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的創新驅動型制藥企業,過去三年,由於成藥業務板塊增速放緩,以致整體業務增長乏力。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營業收入162.8億元,僅按年增長 1.3%,淨利潤則微升2%至32億元。上月,該公司聘任在創新藥商業化領域擁有資深經驗、以及具跨國藥企的人脈關係的劉勇軍為執行總裁及全球研發總裁,有分析認為,此舉將有助加快石藥的產品商業化進程。 市場反應:石藥周三股價下跌,中午收市軟6.1%至6.61港元,處於過去52周的中間水平。 記者:歐美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任副主席僅八個月 華興公布林家昌離職

華興資本控股有限公司(1911.HK)公布,林家昌辭任公司執行董事,公司解釋他是尋求新的商業機會而自願離任,與董事會間並無意見分歧。 林家昌主要負責集團的國際業務,於今年2月才被任命為副主席。之前因為創始人及主席包凡失去聯絡,公司沒法簽署財報而被停牌,到2月時包凡辭去公司職務,由聯合創始人謝屹璟接任,華興才得以復牌。 林家昌今年九月時與其他三名執董承諾,於明年3月7日前,不會出售手上共2.2%股份。是次離任也不會提早終止鎖定期。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Qifu fends off short-seller assault over its earnings record

沽空機構質疑做假 奇富股價不跌反升

奇富科技遭沽空機構指控業績造假,公司很快作出澄清,股價未受影響。雖然大股東周鴻禕再被推上風口浪尖,但沽空報告的指控似乎搔不著癢處 重點: 就沽空機構指奇富向中美部門所提交的數據有異,公司解釋是因為來自兩家不同公司 公司上季度經營現金流19.6億元,加上斥資3.5億美元回購,應該有助提振股價 羅小芹 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是中國互聯網傳奇人物,好鬥的性格成為他在網絡世界攫取市場的動力,但也是性格使然,他與一眾互聯網大伽關係一般,所以,當奇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QFIN.US,3660.HK)遭沽空機構發報告挑機,不少人都是來湊熱鬧,看周氏如何招架。 沽空機構Grizzly Research於9月26日發表報告,指控奇富誇大利潤,敦促監管機構調查公司內部數據。不過,報告中引用很多內地傳媒的報道,只屬市場傳聞。至於該機構聲稱最重要的指控,就是從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下稱總局)取得的數據,與公司向美國證監提交的不符,但似乎搔不著癢處,而奇富亦發公告澄清,指沽空報告有關公司的信息毫無依據和不準確,分析亦存在缺陷和誤導性的結論。 會計制度不同引起誤解 沽空機構說奇富誇大利潤,是基於公司向總局和美國證監提交的財務數據存在差異,以2022年及2023年兩個財年為例,公司在中國的主要運營實體總收入分別為170億元及160億元,而相應淨利潤分別為52億元及47億元,收入及淨利潤均按中國GAAP入帳,奇富向美國證監報備的是按美國GAAP入帳,兩年分別錄得總收入166億元及163億元,淨利潤分別40億元及43億元。 奇富還指出,向中國部門及美國證監提交數據不是來自同一家的公司,向前者報備的是反映公司在中國的主要運營實體,並不代表公司在中國的所有附屬公司及綜合財報內的關聯實體,後者是境外註冊的可變利益實體(VIE)公司。 由於中國政府禁止外資參與互聯網、教育及金融等敏感產業,當這些公司有意赴美國或香港等地上市時,便需要成立一家VIE結構的公司,VIE公司通過協議方式控制境內的運營實體,以便將境內營運實體的利潤合法地轉移到境外上市公司。 不過,奇富的VIE結構較一般的互聯網公司來得複雜。奇富的前身為360金融(2023年易名為奇富科技),早於2016年7月從360集團分拆出來,360金融因於2018年12月在納斯達克上市,需進行重組,於是在開曼成立一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上海淇玥」。 後者與360金融位於中國的三大運營實體的股東「上海奇步天下」(奇步天下),簽訂一系列VIE的合約安排,360金融可通過奇步天下對三大運營實體行使投票權,從而達控制效果,並取得相關的經濟利益。 據奇富解釋,在2023年前,若干金融機構要求奇步天下,為公司的運營實體所促成或擔保的若干貸款,提供補充的背對背擔保,其後奇步天下承諾,倘奇富的運營實體未能按時履行對銀行的擔保還款義務,奇步天下將承擔任何不足的部分,但該背對背擔保安排並無增加公司的風險敞口,而公司亦未向奇步天下轉移任何利益,故此奇富指斥沽空報告中,指控公司操縱奇步天下的財務報表,說法並不正確。 此外,奇富指出,截至今年2月29日,大股東周鴻禕實益持有公司僅13.8%股權,現時公司並無控股股東,而周於今年8月13日已辭去董事及主席職務,主席一職由趙帆接任。 部分指斥建基於假設 總體來說,Grizzly Research在沽空報告作出不少假設,例如奇富的撥備率數據不真實,以及現金餘額不斷下降,因此推論公司的利潤可能屬於偽造等。 對於上述指控,奇富表示,報告中聲稱有關公司逾期率和撥備記錄的指控,反映對公司財務常規和相關會計准則的誤解,但本文篇幅所限,不能盡錄,但部分指控明顯有些武斷,例如Grizzly以現金餘額下降來推斷公司利潤是偽造,而奇富已經指出這種推斷完全是錯誤且未經證實。 如果從過去四年財報看,現金、現金等價物及受限現金餘額初期三年呈逐年上升勢態,但自2022年底的105億元則降至2023年底的75.6億元,至今年6月底止則回穩至84億元。公司解釋是因為資產負債表內貸款的增長、向股東分派的現金股息及股份回購計劃。 雖然奇富已經指出,報告關注滯後的90天逾期率有誤解之嫌。不過,公司將優先考慮能主動反映信貸風險的領先風險指標,例如:首日逾期率、30天回收率等,與傳統的逾期率相比,該等前瞻性指標提供了更準確和更可行的信貸風險評估。 面對外界對其賬目的質疑,公司的股價迄今一直表現堅挺。 過去一個月,奇富在香港市場的股價已上漲超過 15%,年初至今的漲幅已超過 90%。 奇富剛公布第二季業績,淨利潤13.8億元,同比增長26%,經營現金流為19.6億元,加上第三季開展為期一年、總值3.5億美元的股票回購,經營現金流、現金股息及回購都是公司財政堅實的硬指標,以奇富最新的延伸市盈率6.7倍,表面上似乎很難對公司財政有太多挑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