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LA.US
Yalla reports better than expected revenue

這家中東社交媒體公司在三季度舉辦了兩場大型活動,並準備在年底前開始測試自主開發的中核遊戲

重點:

  • 雅樂科技自主開發的兩款中核遊戲即將進入測試階段,預計明年有望大規模上線
  • 該公司三季度收入增長4.4%,分析師預計,隨著中核和硬核遊戲開始發力,明年增速將有所加快

  

陽歌

成為中東和北非(MENA)社交媒體巨頭後,雅樂科技(YALA.US) 計劃依託其在當地遊戲行業中的堅實基礎,在2025年邁向新的高度。

公司成立於八年前,成立以來,其積累了主要由休閒玩家和社交用戶組成的用戶基礎。根據周一發布的最新業績,其三季度用戶數量突破4,000萬大關。公司計劃通過打造中核和硬核遊戲產品線來鞏固其地位,並與本地機構合作舉辦現場遊戲賽事,以進一步提升在硬核玩家群體中的品牌影響力。

財務方面,從公司的最新業績中可以看到,上述種種努力的效果已經顯現——雅樂公布了超出預期的季度收入,並創下了自2020年9月上市以來的最高淨利潤率。

CEO楊濤在業績公告中表示:「這一出色表現得益於我們專注通過新的遊戲化功能和有針對性的遊戲活動來加強本地化,同時不斷優化運營流程及獲客方式,也持續完善產品生態系統的努力。」

公司收入增長在過去兩年明顯放緩,但三季度實際收入8,890萬美元,比之前預測的上限高出了8%以上,當季收入同比增長達到了4.4%。

隨著公司重拾部分增長勢頭,雅虎財經調查的兩位分析師預計,明年雅樂科技的收入增長將重回兩位數區間,預計增速將從今年的2.5%上升到2025年的13%。

雅樂科技今年大部分時間都在為進軍中核和硬核遊戲領域打基礎,希望借此重返早期強勁的兩位數甚至三位數增長。公司表示,目前正在開發三款中核遊戲,計劃在年底前開始測試其中一款或多款。

COO許劍峰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遊戲測試階段結束後,公司將收集反饋並做出調整,然後開始規模推廣。他沒有給出具體的時間表,但如果不出現重大問題,預計第一批中核遊戲大概率會在明年開始大規模推廣——分析師的增長加速預期應該也是基於這個判斷。

公司還在尋求通過第三方遊戲發行合作夥伴來發行更多遊戲。季報中還提到,公司總裁薩菲·伊斯邁爾(Saifi Ismail)前不久接受了英國著名遊戲雜誌《Pocket Gamer》的採訪,印證其在核心遊戲社區中的影響力日益增長。雅樂表示合適的第三方遊戲發布合作夥伴正在尋找中,但沒有透露具體名稱。

區域聯盟

雅樂科技進軍核心遊戲領域的另一個重要舉措是在中東和北非地區舉辦大型賽事——在提高公司知名度的同時,還能積累更多當地關係,為以後的活動推廣打下更好的基礎。

繼今年早些時候在利雅得和巴格達首次舉辦兩場賽事後,其核心遊戲產品Yalla Ludo於7月份,在阿布扎比舉辦了另一場賽事,隨後又與阿聯酋電競聯盟合作,在同一城市舉辦了類似的賽事。8月公司還在開羅舉辦了一場賽事,並與埃及旅遊和文物部、埃及青年和體育部,還有埃及電競聯盟合作。

伊斯邁爾表示:「持續不斷的活動強化了我們的品牌知名度,鞏固了Yalla Ludo的行業領導地位,同時滿足了中東和北非用戶的娛樂需求。」公司此前表示,利雅得和巴格達的兩場比賽吸引了共15萬名註冊玩家。  

同樣重要的是,沙特近期也在當地大力推動電競產業,雅樂的遊戲計劃應該也能從中受益。雅樂高管指出,沙特在夏季舉辦了一場電競錦標賽,吸引了1,500名全球玩家,獎金達到創紀錄的6,000萬美元。

 「從休閒遊戲擴展到中核和硬核遊戲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CEO楊濤說,「我們正在努力提升Yalla Game在中東和北非地區的中核、硬核遊戲市場的地位,會利用休閒遊戲方面的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來幫助我們取得成功。」

雖然核心遊戲的巨大潛力有望在2025年爆發,但雅樂科技最近一個季度的表現還是相對低調,其原有的休閒遊戲和社交網絡聊天服務錄得溫和增長。在8,890萬美元的季度收入中,聊天服務在三季度增長8.5%至5,890萬美元,佔總收入的三分之二。

公司的月活用戶(MAU)增長14.5%達到4,020萬,更值得注意的是,它的付費用戶數量增加了12%,達到了1,260萬。由此帶來的收入增長,加上公司對成本控制的強烈關注以及利息收入,幫助雅樂科技的淨利潤率達到了44.1%,創下2020年9月上市以來的最高紀錄,而且遠超當年第四季度首次錄得的18.6%的正淨利潤率。  

三季度Yalla的利潤增長11.2%,從上年同期的3,520萬美元增至3,920萬美元。強勁的現金流也幫助公司將現金儲備從去年底的5.36億美元提高到9月底的5.7億美元。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聞

簡訊:寧德時代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SZ)通過香港交易所上市聆訊,將成為港交所近年來規模最大的新股發行項目之一。 寧德時代於周二向港交所網站上傳了更新版上市文件,包括其2025年第一季度最新財務數據。數據顯示,公司當季營收同比增長6.2%至84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798億元實現增長;季度利潤同比增長31.9%至14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13億元顯著提升。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並透過赴港二次上市,吸引全球投資者。據市場估算,其集資額可能在50億美元至77億美元間。若實際集資額接近區間上限,將超越快手(1024.HK)2021年62億美元的上市規模,成為香港股市近年最大規模的新股發行項目。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Parking garages are for Keytop

善找泊車位的科拓 為己覓港上市席位

這家智慧停車技術供應商,憑善覓城市車位的技術在香港上市 重點: 科拓股份申請赴港上市,其優勢在於智慧停車技術 公司去年收入增長僅為8%,但毛利率卻高達46%左右    梁武仁 在城市裡,停車是令人頭疼的問題,在私家車普及不過20年光景的中國尤其如此。廈門科拓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正試圖在香港交易所找到自己的「車位」,尋求將這個問題轉化成自己的優勢。 這家智慧停車技術提供商上周申請在香港上市,並向投資者展示其在中國的增長潛力。由於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中國正面臨車位短缺的問題。 即使科拓的產品所屬的市場仍處於早期階段,但對投資者來說,它仍然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它的高科技產品用於幫助停車場業主盡可能高效地運營車位,同時緩解駕駛者在從尋找空車位,到支付費用等痛點。根據公司上市文件中引用的第三方數據,此類服務在中國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因為中國汽車保有量與停車位數量比例為2:1。 科拓股份稱:「停車位供不應求,是造成車主及駕駛員在市區面臨停車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公司表示:「催生出擴大停車基礎設施及優化現有停車場使用率的需求,進而推動中國停車空間行業的發展。」 雖然科拓股份的停車方案聽起來不錯,但它也面臨一些障礙,因用它的技術對停車場進行升級的成本相對較高。中國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再加上整體經濟疲弱,很多停車場運營商不太可能急於投入巨資,用科拓股份的產品升級改造停車場。這一現實似乎正在阻礙公司的增長。去年,公司收入僅增長8%至8億元(1.1億美元),低於2023年14%的漲幅,不過這兩個數字都不太可能讓科拓贏得「熱門公司」的稱號。 然而,科拓股份的利潤率亮眼,支撐其盈利能力,這是許多中國初創公司難以企及的。公司去年的毛利率約為46%,最終實現了9,800萬元的淨利潤。這個數字較2023年略有下降,但主要是因為營業外收入下跌造成,包括政府補貼和2023年提前終止一項合同的補償。 科拓所處的智慧停車細分領域相對較新,但公司本身在停車行業擁有可靠的資質。上市申請文件顯示,公司成立於2006年,是中國首家車位狀態LED指示燈製造商。如今,公司的產品分為三類:數智化解決方案板塊、數智化管理服務板塊和數智化經營板塊。 數智化解決方案涵蓋硬件和軟件,運用物聯網、移動支付、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術,讓停車場和道旁停車流程效率更高,同時使行人管理更加便捷。數智化管理服務板塊,旨在實現停車位管理的自動化,而數智化經營板塊,則為停車場所有者提供技術驅動的運營模式。 數智化解決方案 在這三個業務板塊中,數智化解決方案是公司的核心業務,去年貢獻了約60%的營收,數智化經營服務板塊佔剩餘營收的大部分。 科拓表示,由於目前停車場運營效率低下,加上汽車保有量不斷增長,加劇了車位短缺,因此對其產品的需求必然會增長。停車場擁堵不僅會給司機造成壓力,也影響停車場所有者或運營商的收入。 減少司機尋找空位的時間,也有助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這是中國政策制定者關注的重點領域。對於科拓來說,在中國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因意味不僅它自己能獲得政府的財政支持,使用它產品與服務的企業也會享受其他形式的政策激勵。 考慮到所有這些因素,根據公司的上市文件,中國智能停車設施技術市場的規模,預計在2024年至2029年間,將以30%的復合年增長率上升,達到919億元。 儘管市場增長前景可觀,但該領域已如同中國擁擠的停車場一般,擠滿了同質化企業。科拓表示,按營收計算,它在智慧停車公司中排名第二,但市場份額僅為3%。日益激烈的競爭,這似乎不可避免會迫使該公司通過降價和犧牲利潤來捍衛市場地位。 對身處這樣一個不斷有新入局者的新興行業來說,尤其是在智慧停車這樣基於技術的行業,持續投資開發新產品至關重要。就這一點而言,如果香港IPO取得成功,額外的資金對科拓來說將非常有用,儘管其運營已經產生了正現金流。 目前還不清楚公司希望籌集多少資金,但華諶科技(HCAI.US)的股票表現,或許有助衡量投資者對該領域公司的興趣。這是一家自動化停車場的建造商,於今年2月在紐約上市。 華諶科技的發行價為4美元,低於5至7美元的指導價格區間,首次發行總共募得600萬美元。但自上市以來,這支股票表現良好,股價幾乎翻了一番,市盈率達到76倍,市銷率為4倍。 按照類似的市銷率,據科拓股份2024年的年營收計算,市值將達到4.4億美元,意味其市盈率在32倍左右。 與華諶科技相比,科拓股份的利潤率更高,財務狀況也更穩定,因此它可能會獲得更高的估值。最大的問題在於,在一個與中國房地產和汽車行業緊密相關且發展緩慢、競爭激烈的行業中,它能否在加速增長的同時保持盈利能力。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博雷頓首日上市股價急升5成

內地電機製造商博雷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33.HK)於周三在港掛牌,開市報29元,較招股定價每股18元高61%,中午收市報26.85元,升49%。 博雷頓發行1,300萬股,一成於香港公開發售,九成國際配售,集資總額2.34億元。公開發售錄得超額198倍,國際配售則未能足額。 是次集資所得,約40%用於投資技術及開發新產品與服務,40%用於建立工廠及採購機器,10%用於擴大銷售服務網絡,餘下作一般營運開支。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優步聯手多家中國公司 加速全球自駕布局

網約車平台優步(UBER.US)近日積極擴大其在自駕出租車領域的布局,繼宣布與中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夢騰智駕(Momenta)合作,將於歐洲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後,又陸續宣布與另外兩家中國自駕技術公司小馬智行(PONY.US)及文遠知行(WRD.US)分別展開類似合作。 優步公布,將於今年稍後在中東主要市場與小馬智行合作部署自駕出租車,並逐步拓展至更多國際市場。首階段車輛將配備安全操作員,未來將過渡至完全自主商業運行。 與此同時,優步也宣布擴大與文遠知行的合作。雙方計劃於未來五年內,在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擴展自駕出租車服務。雙方早前已於阿布札比展開合作,並將進一步進軍歐洲、中東等市場。 上周,優步亦宣布與 自駕技術公司May Mobility、汽車製造商大眾(VOW.DE)簽署協議,分別在美國德州阿靈頓與洛杉磯推出自駕出租車服務。而去年,優步也擴大了與Alphabet(GOOG.US)旗下Waymo的合作。 這些行動顯示Uber正加快整合自駕技術資源,積極搶攻與Lyft(LYFT.US)及特斯拉(TSLA.US)等競爭對手在新興自駕市場的主導地位。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