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資深折扣電商發起了1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並削減營銷支出。該公司預計二季度收入將下降多達25%

重點:

  • 唯品會首季收入下降11%,預計本季降幅將進一步擴大至25%
  • 去年回購了5億美元的股票之後,該公司上個月批准了新的1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

陽歌

為動盪做好准備吧。

這是來自折扣電商唯品會控股有限公司(VIPS.US)的信息,該公司剛剛發布了季度業績,顯示其最近的低迷在短期內看來會加劇。這種預期管理對於任何一家優秀的公司都至關重要,因為它讓投資者覺得可以在動蕩的時期看到未來的發展方向。

除了定期向股東通報其面臨的不利因素之外,唯品會還在積極發起改善業績的反攻,包括一次新的大規模股票回購,以及削減營銷費用等緊縮政策。

投資者似乎認可了唯品會的努力,上周四宣布首季業績後,公司股價在三個交易日內上漲了3%。這讓唯品會的股價今年截至目前實現了相同的漲幅——這是現如今多數中國互聯網公司望塵莫及的。相比之下,電子商務競爭對手阿里巴巴(BABA.US;9988.HK)和拼多多(PDD.US)今年迄今都下跌了約28%。

唯品會比同行更加穩健,可能也是因為它看起來明顯被低估了,雖然2014年以來該公司每個季度都錄得盈利。它目前的遠期市盈率僅為7倍,阿里巴巴的市盈率同樣低迷,但仍然高達10倍。相比之下,國際同行亞馬遜(AMZN.US)的遠期市盈率為48倍,這曾經是此類高增長公司的普遍水平。

唯品會在中國競爭激烈的電商領域一直保持著競爭優勢,因為它專注於購買大品牌的多餘庫存後折價銷售的核心業務,類似於傳統的“奧特萊斯”商業模式。近年來大批模仿者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包括聚尚網、聚美優品、蘑菇街和卷皮。但多數模仿者要麼銷聲匿跡,要麼處於苦苦掙紮中。

唯品會充分意識到它面對的諸多逆風,最明顯的是來自中國經濟放緩,這極大抑制了消費者支出。因此,它已經進入了一種防禦模式,更加專注於維持現有的客戶群,更多地迎合大客戶,而不是積極尋找新客戶。

與此同時,最新業績顯示,唯品會的首季營銷支出大幅削減41%至7.59億元,佔營運費用的11%。

該公司另一個重大防禦行動是兩次大規模股票回購,先是在2021年3月宣布回購5億美元股票,今年3月份又宣布10億美元的回購計劃。唯品會說到做到,不像有些公司,宣布大規模回購股票,結果只是回購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投資者似乎認可了唯品會的努力,上周四宣布首季業績後,公司股價在三個交易日內上漲了3%。這讓唯品會的股價今年截至目前實現了相同的漲幅——這是現如今多數中國互聯網公司望塵莫及的。相比之下,電子商務競爭對手阿里巴巴(BABA.US;9988.HK)和拼多多(PDD.US)今年迄今都下跌了約28%。

唯品會比同行更加穩健,可能也是因為它看起來明顯被低估了,雖然2014年以來該公司每個季度都錄得盈利。它目前的遠期市盈率僅為7倍,阿里巴巴的市盈率同樣低迷,但仍然高達10倍。相比之下,國際同行亞馬遜(AMZN.US)的遠期市盈率為48倍,這曾經是此類高增長公司的普遍水平。

唯品會在中國競爭激烈的電商領域一直保持著競爭優勢,因為它專注於購買大品牌的多餘庫存後折價銷售的核心業務,類似於傳統的“奧特萊斯”商業模式。近年來大批模仿者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包括聚尚網、聚美優品、蘑菇街和卷皮。但多數模仿者要麼銷聲匿跡,要麼處於苦苦掙紮中。

唯品會充分意識到它面對的諸多逆風,最明顯的是來自中國經濟放緩,這極大抑制了消費者支出。因此,它已經進入了一種防禦模式,更加專注於維持現有的客戶群,更多地迎合大客戶,而不是積極尋找新客戶。

與此同時,最新業績顯示,唯品會的首季營銷支出大幅削減41%至7.59億元,佔營運費用的11%。

該公司另一個重大防禦行動是兩次大規模股票回購,先是在2021年3月宣布回購5億美元股票,今年3月份又宣布10億美元的回購計劃。唯品會說到做到,不像有些公司,宣布大規模回購股票,結果只是回購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唯品會稱,今年首季完成了首次計劃的5億美元股票的回購。相比之下,兩次回購計劃的15億美元,相當於該公司57億美元最新市值的逾四分之一,表明它用現金來捍衛股價是認真的。

指標全面下滑

在全面介紹了公司正在採取的防禦措施後,我們將用本文接下來的篇幅看看唯品會為何會採取這樣的姿態。簡單地說,唯品會的所有主要指標都在下降,而且下降的速度還在加快。

我們先看收入,第一季度營收同比下降11%至252億元。該公司將此歸咎於“消費者對非必需消費品的需求疲軟,疫情也對倉儲和物流網絡等供應鏈體系產生不利影響”。事實上,中國對清零戰略的堅持,導致幾乎所有依靠貨物運輸開展業務的企業大受影響,因為主要城市經常出現部分甚至全城封鎖,城市間的運輸網絡受到限制,以防止病毒的傳播。

從最新的營收數據可以看到,唯品會在第四季度報告的5%的下降速度又加快了。更令人擔憂的是,它更預測下降速度還將進一步加快,第二季會出現20%到25%的同比下降。

報告的其餘部分也是如此,盡管降幅有所不同。今年首季,該公司的活躍客戶數量和通過其平臺銷售的商品交易總額(GMV)均下降了8%,大約是前一季降幅的兩倍。該公司的營業利潤率也從一年前的5.3%降至5.1%,結果是唯品會本季度的淨利潤下降27%至11億元。

盡管面臨如此強勁的逆風,該公司仍繼續專注於雙重戰略,即在其核心的服裝業務之外實現多元化,同時進軍實體店,仿效許多電商正在採取的線上線下混合的新零售戰略。

關於前一個戰略,唯品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亞表示,服裝目前佔唯品會業務的70%,其餘來自化妝品和廚具等其他“標準化產品”。他還說,公司目前的目標是將此類標準化產品的比例從目前的30%提高到33%左右。

在實體店方面,唯品會在2019年以29億元收購了杉杉奧萊,它是浙江領先的實體折扣店運營商。該公司目前在中國各地擁有約10家杉杉奧萊,並計劃在近期再開幾家。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Zai Lab under pressure over clinical results and rival drugs

產品增長疲軟核心臨床進展不順 再鼎醫藥遭遇挑戰

市場用腳投票的背後,是再鼎醫藥核心產品增長疲軟與研發管線受挫的雙重困境 重點: 貝瑪妥珠單抗作為重磅預備產品,最終分析結果不及預期觸發市場負面情緒 市場普遍認為再鼎醫藥的業績不及預期,兩款核心產品艾加莫德、則樂收入表現不佳    莫莉 在生物醫藥行業,一直流傳著一條「雙十定律」——研發一款創新藥需要耗費10年時間、10億美元,並且大約90%的新藥會倒在半路上,藥物研發的臨床進展不及預期在醫藥行業並不罕見。可是,當再鼎醫藥有限公司(Zai Lab Limited, 9688.HK)公布一項核心產品的 III期臨床遭遇挫折後,其港股股價次日卻應聲暴跌,這一劇烈的市場反應似乎不太尋常。 9月3日,再鼎醫藥發布公告稱:合作夥伴安進公司評估貝瑪妥珠單抗聯合化療用於一線胃癌治療的FORTITUDE-101 III期臨床研究完成最終分析,結果顯示在最終分析中,此前於中期分析時觀察到的生存獲益幅度減弱。  因此,再鼎醫藥決定等待另一項FORTITUDE-102研究結果再提交貝瑪妥珠單抗的註冊申請,這意味著該產品的上市申請將被推遲至少半年。 貝瑪妥珠單抗是再鼎醫藥於2017年授權引進的一款全球首創(FIC)的FGFR2b靶向單克隆抗體,再鼎醫藥支付500萬美元首付款和最高不超過4,000萬美元的里程碑款項獲得該藥物在大中華區的獨家研發和商業化權利。在FORTITUDE-101臨床研究的中期分析中,貝瑪妥珠單抗成為全球首個在隨機III期試驗中證實可為某一類胃癌患者帶來顯著生存獲益的FGFR2b抑制劑。胃癌是全球常見高發的惡性腫瘤,中國是全球胃癌疾病負擔最重的國家之一,對於IV期胃癌患者,其總體五年生存率不足10%。 貝瑪妥珠單抗作為再鼎醫藥備受矚目的重點在研產品,其中期分析時展示的優異臨床數據曾極大提振了市場預期,然而最終分析的反差結果顯著挫傷了投資者信心,成為引發市場負面情緒的直接導火索。消息公佈後,再鼎醫藥港股次日開盤低開近7%,盤中一度下探至22.52港元,股價創下逾三個月新低,全日收跌幅11.99%。 不過,此次下跌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在創新藥板塊整體熱度較高、累積漲幅較大的背景下發生,當日創新藥概念股普遍遭遇回調,恆瑞醫藥 、歌禮制藥等個股均錄得超過5%的跌幅。 業績不及預期 市場用腳投票的背後,是再鼎醫藥核心產品增長疲軟與研發管線受挫的雙重困境。2025年第二季度,再鼎醫藥總收入為1.1億美元,同比增長9%,期內的淨虧損為8,916.5萬美元,同比收窄33.33%。儘管公司維持 2025 年全年收入5.6-5.9 億美元的指引不變,但投行浦銀國際認為,該指引目標對應下半年的收入需要實現同比 63%-77%的增速,具有一定挑戰性。 市場普遍認為再鼎醫藥的業績不及預期,產品毛利率同比下降4.3個百分點至60.6%,主要原因在於兩款核心產品艾加莫德、則樂收入表現不佳。作為再鼎醫藥的「現金奶牛」,則樂在第二季度遭遇顯著下滑,收入僅為4,100萬美元,環比銳減17.1%,同比下滑8.8%。管理層坦言,這主要源於奧拉帕利仿制藥的集中入市,其激烈的價格競爭顯著蠶食了則樂的市場份額。 另一核心產品艾加莫德的表現同樣不及預期。其第二季銷售額錄得2,650萬美元,同比增幅收窄至14.47%,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20%-25%。更令人擔憂的是,這款治療全身型重症肌無力的藥物即將迎來強勁對手——榮昌生物的泰它西普相關適應症有望納入醫保。若其成功入圍,艾加莫德當前依賴的醫保價格優勢將被削弱,直面更嚴峻的市場競爭。 再鼎醫藥是中國License-in模式的開創者和標桿企業,但中國醫藥政策的環境壓縮了創新藥的盈利空間,License-in的商業模式已經面臨挑戰。因此,再鼎醫藥也積極嘗試向自主研發轉型,公司的核心自研項目ZL-1310是一款靶向DLL3的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在小細胞肺癌治療領域顯示出巨大潛力,已經獲得美國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認證,即將在2025年啓動小細胞肺癌的關鍵性研究,預計在2027年獲批。 截至6月底,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8.3億美元,為下半年市場投入與自主研發的推進提供了充足保證。當前再鼎醫藥的市銷率約為8倍,與同樣以License-in模式著稱的雲頂新耀(1952.HK)相比,後者的市銷率為22倍,顯示再鼎醫藥正遭遇市場的質疑。管理層預計,隨著經營虧損同比收窄,公司有望在第四季度實現盈利目標,再鼎醫藥能否在轉型中獲得成功,值得投資者持續關注。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雲鋒金融獲開展虛擬資產業務

金融科技保險供應商雲鋒金融集團有限公司(0376.HK)周二表示,香港證監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已批准一項申請,將其現行證券交易牌照升級為涵蓋虛擬資產交易服務。 公告發佈後,股份周三飆升28%,創七年新高,收盤報5.42港元。其他港交所上市公司在宣布虛擬資產相關事宜後,也錄得較大漲幅。 上月,雲鋒報告稱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23%,至6.86億港元,利潤則增長142%至4.86億港元。 加密貨幣挖礦和交易在中國大陸屬非法,但在香港卻是合法。眾多企業正在香港試水虛擬資產投資及提供相關服務。香港於8月1日推出穩定幣監管框架,為發行方訂立許可與合規要求。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寧德時代江西鋰礦即將恢復生產 快於市場預期

中國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3750.HK; 300750.SH)旗下位於江西宜春的梘下窩鋰礦,在停產近一個月後,即將重啟運營。該礦於8月9日採礦許可證到期,並於8月10日全面停產,此舉曾一度推動中國碳酸鋰價格在短短10日內上漲24%。 據CnEVPost報道,寧德時代子公司宜春時代新能源礦業周二召開「梘下窩鋰礦復產工作會議」,會議上透露江西省梘下窩鋰礦採礦權證及採礦許可證審批進展順利。消息人士稱,恢復速度「快於市場最樂觀預期」。 停產期間,中國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自每噸70,000元躍升至86,500元,反映供應收縮帶來的即時衝擊。雖然近期價格回落至約75,000元,但波動顯示鋰供應對新能源汽車成本結構的重要性。碳酸鋰與磷酸鐵是鋰鐵電池的核心原料,佔電動車整體成本比重甚高。 寧德時代港股周三高開,至中午休市報432.8港元,升0.42%。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茂銷售漸復蘇 八月按年增46%

房地產開發商中國金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0817.HK)周二公布上月銷售數據,8月銷售金額90.7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大增46%,按月上升7.3%。 今年首8個月,集團累計的銷售金額達708.8億元,按年上升25.7%,涉及的樓面面積達318萬平方米。 中國金茂周三股價平開報1.52港元,公司年初至今上升逾五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