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憑藉「粉絲經濟學」銷售健康產品的企業,已經第三次申請到港股上市

重點︰

  • 亞洲流行音樂天王周杰倫母親作為主要股東、主要收入來自銷售減肥咖啡的巨星傳奇,一年半內第三次向港交所申請掛牌
  • 該公司倚賴周杰倫的知識產權進行引流,向粉絲和大眾銷售健康產品,但收入和盈利有欠穩定

葉天娜

近年中國流行一款咖啡界「減肥神器」,這種名為「魔胴咖啡」的產品在2020年開始熱賣,主因在亞洲流行音樂天王周杰倫的節目《周遊記》中不斷出現,引起粉絲們高度關注。

咖啡與周杰倫,如果你認為兩者風馬牛不相及,這個判斷就錯了,因為這是巨星傳奇集團有限公司的核心賺錢策略,由提供節目到銷售咖啡,目的都是賺粉絲們的錢。這種「粉絲經濟學」,說穿了就是倚靠偶像知識產權(IP)引流,以粉絲團體作為核心營銷手段,再藉銷售產品獲取經濟利益。

巨星傳奇就是這種一邊為周杰倫營運IP和製作節目,再授權予電視台賺取版權收入,同時透過其明星效應引流,向粉絲和大眾銷售魔胴咖啡、魔胴汽水,以至魔胴魔芋螺螄粉等健康產品,來獲取每年數以億元的收入。

紅遍全亞洲的周杰倫,在娛樂圈有很強叫座力,但與他有密切關係的巨星傳奇集團,在金融市場卻屢遭挫折。該公司去年9月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6個月後招股書失效無功而回;今年3月底再次遞表,再一次未竟全功,終於在10月5日再接再厲,三扣港交所大門,並繼續以民銀資本作為獨家保薦人。

依賴單一產品

翻開巨星傳奇的業績,會發現公司收入來自兩大板塊,首先是與周杰倫相關的節目,第二是魔胴咖啡的銷售。據初步招股文件顯示,公司核心收入來源之一的新零售業務,過去三年營收分別為8,080萬元、3.65億元和3.01億元,佔公司整體收入八到九成;今年上半年,受到新冠變異病毒疫情相關的限制措施影響,該部分收入按年減少34%至9,202萬元。

收入如此飄忽,主要因為單一核心產品魔胴咖啡的收入,過去三年佔新零售業務營業額高達62%至83%。受2020年播出的節目《周遊記》帶動,魔胴咖啡的銷售額按年大增3.6倍至3.33億元;但熱潮減退後,其銷售額去年減少32%至2.28億元,今年上半年更跌到7,099萬元。

因此,公司盈利表現也受到該款產品牽制,其淨利潤在2020年達到7,806萬元新高,但翌年大減44%至4,365萬元,今年上半年雖然按年回升逾五成到1,451萬元,但主要是因為期內獲得476萬元政府補助,以及從促銷活動中獲得508萬元收入,實際上仍錄得倒退。

更關鍵的是,該公司本來期望憑藉靠周杰倫的節目引流,可以節省推廣開支,但事實卻剛好相反。為了促進新零售業務,巨星傳奇去年的銷售及營銷開支高達9,381萬元,在短短兩年間飆升550%,佔總收入比例達25.7%。公司更明言會繼續加大線上線下的營銷力度,以增加現有及新產品曝光率,恐怕相關開支仍會繼續蠶食公司利潤。

產品撥備增加

值得留意的是,由於產品銷售不如預期,該公司近年庫存增加,過去兩年更為存貨進行303萬元及619萬元減值撥備;今年上半年,相關撥備已高達462萬元,截至6月底的存貨周轉天數更增至211天,創近年新高。如果中國新冠疫情持續,其銷售繼續受到負面影響,相關數字將持續惡化。

至於公司的另一核心業務──IP創造及營運的收入也不太穩定,隨着節目《周遊記》帶動的平台許可費及廣告收入,該部分業務在2020年錄得9,177萬元收入,但翌年減少30%至6,395萬元,與魔胴咖啡的銷售表現相近,反映兩項業務微妙的關連之處。

作為天王巨星的周杰倫,何以為這家公司如此賣力?看看公司的股東結構,投資者就能一探究竟。他雖然沒有以個人名義持有任何股份,但作為創始人的周杰倫母親葉惠美,與他的經理人楊峻榮通過Legend Key持有該公司27.6%的股份,而周杰倫多年商業合作夥伴馬心婷也持股27.6%,至於他的好友陳中也擁有9.2%股權。因此,四個與周杰倫相關的單位已合共持有公司64.4%股權,相信投資者不用擔心周杰倫會突然離開公司。

雖然如此,由於周杰倫已年屆43歲,總會有老去的一天,新生代樂迷可能不再熟悉這位亞洲天王,所以巨星傳奇要維持明星引流的商業模式,必須要尋找更多巨星合作,同時擴大符合年輕人口味的產品組合。

巨星傳奇這次上市集資,除了用於多元化產品組合,最重要的便是想與更多網紅合作,以及加強明星IP及相關內容。據招股文件顯示,《周遊記2》目前正在製作階段,該公司同時在籌備其他內容,例如以台灣著名唱作歌手庾澄慶為中心,拍攝每周一小時的音樂脫口秀節目,預計明年上半年播出,以減低對周杰倫的倚賴。

可惜的是,最近港股表現疫弱,新股市場更是血流成河,上市後「潛水」的公司比比皆是,加上無論是文化板塊或新零售行業,相關股票走勢都強差人意,就算巨星傳奇最終獲批上市,單靠周杰倫的號召力,估計也難以扭轉投資者的保守態度。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聚水潭首掛半日升24%

電商SaaS ERP提供商聚水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687.HK)周二在港股首日掛牌,高開24.2%報38港元,至中午休市報37.96港元,升24.05%。 公司公布,此次發售6,816.7萬股,發售價每股30.6港元,集資淨額19.4億港元。香港公開發售獲1,952倍超購,國際發售獲21.9倍超購。 成立於2014年的聚水潭,總部位於上海,據灼識諮詢,以2024年收入計算,聚水潭是中國最大的電商SaaS ERP提供商,市場份額達到24.4%。 此次集資所得,將用於強化研發能力,加強銷售及營銷能力、戰略投資,以及一般營運用途。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Kingsoft makes WPS software

政府加速取替進口軟件 金山軟件受惠程度有多高?

一則政府公告因使用金山的文字處理軟件,帶出要加快取代進口軟件系統的預期 重點: 中國政府近期在一份重要文件中,採用金山文字處理軟件,推動其股價上漲,公司被視為中國版Microsoft Office 儘管在進口替代政策的東風,以及積極的市場預期,金山辦公軟件在企業級市場滲透率仍顯不足,個人用戶仍佔收入的66% 夏飛 中國本月強化稀土出口管制的舉措,加劇市場憂慮中美貿易休戰態勢將會瓦解。儘管該政策信號強勁,但部分投資者更關注其傳遞方式背後的潛台詞,政府通過何種載體發佈這項最新重磅聲明。 一反常態,中國商務部未採用微軟PDF或DOCX格式文件,而是使用金山軟件有限公司(3888.HK; 688111.SH)開發的免費文字處理軟件WPS,從而生成10月9日稀土公告文件,該公司被普遍視為抗衡微軟(MSFT.US)Office的中國本土方案供應商。 雖然未正式確認為新政策,但此一低調轉變,標誌中國在加速推進技術自主可控、對抗美國軟件出口禁令的戰略中再進一步。2022年9月,國資委發布的內部文件要求,其監管的央企,須在2027年前完成國產替代外國IT系統的工作。 中國政府會否同步推進更多軟件國產化替代,仍有待觀察。 10月13日,金山滬港兩地上市股票最高大漲18%,但此後回吐全部漲幅。其A股今年表現尚可,但並非亮眼,11.6%的年內漲幅落後上證綜指17.7%的漲幅;港股則明顯跑輸大盤,年內下跌6.8%,而同期恆生指數大漲29%。 軟件角力 這輪短暫漲勢似乎表明,部分市場人士對政府發布稀土文件時,採用金山格式的意義,仍持懷疑態度。事實上,商務部8月對加拿大豌豆澱粉發起反傾銷調查時,也曾採用WPS格式發文,當時該轉變未引發過多關注。 不過,宏觀政策軌跡似乎未改,仍為本土企業提供追趕契機。 在華銷售軟硬件的外資科技企業正全線收縮,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數據顯示,惠普今年一季度在中國PC市場的份額降至7%,僅為華為13%的一半,更遠低於聯想30%的份額,而華為本不以電腦產品見長。 外資品牌不僅放棄中國作為產品銷售市場,也放棄作為研發和製造基地。此趨勢源於多重因素,包括中國成本上升,以及分散製造佈局,以規避過度依賴單一國家風險的考量。 《日經亞洲》報道稱,微軟(中國營收僅佔總營收1.5%)已於3月悄然關閉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並計劃明年將Surface平板電腦生產線遷出中國。蘋果也採取類似舉措,正將更多產能轉移至印度。 外資在製造端,特別是銷售端的收縮,為金山等中國品牌創造了發展空間。在中國力圖擺脫外國產品依賴的進程中,這些企業或正獲得政府的隱性支持。 金山由知名企業家、智能手機巨頭小米(1810.HK)掌門人雷軍掌舵,成為中國「去美國化」戰略的主要受益者之一。路透社報道顯示,僅2022年,中國在軟硬件替代領域投入就高達1.4萬億元(約合1,910億美元),同比增長16.2%。 今年8月,金山辦公投資者關係總監Li Yinan向投資者透露,公司WPS業務正「積極參與黨政機關及企事業單位辦公軟件採購招標」。此前估算顯示,WPS已佔據中國黨政機關、國企及銀行辦公軟件系統約80%的市場份額。 分析師普遍預期,中國加速要替代進口,將為本土軟件企業提供長期驅動力。目前,分析師對金山的平均目標價定為42.30港元,較周一收盤價31.64港元有34%上行空間。雅虎財經調研的12位分析師中,3人給予「強力買入」評級,7人建議「買入」,但其餘2人持「持有」觀點,顯示並非所有人看好其光明前景。 消費端依賴症 金山欲將微軟的戰略收縮轉化為實際收益,首要任務是深耕關鍵企業客戶市場,而非依賴個人消費者與政府機構支撐增長。 這種轉型跡象尚不明顯,金山二季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個人客戶貢獻WPS業務65.8%的營收,至17.5億元(約合2.45億美元);該比例自2020年第二季度的55%持續攀升。 反觀微軟Office業務,其收入絕大多數來自企業客戶。截至今年6月的六個月內,微軟365商業產品及雲服務營收達462億美元,面向消費者的產品僅創收22億美元。 金山保持增長但勢頭未達迅猛,今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10%至26.6億元,但受遊戲業務收縮拖累,利潤增速顯著放緩至3.57%。截至6月30日,其WPS AI(微軟Copilot辦公助手的同類產品)月活用戶數,由2024年底的1,968萬快速增至2,951萬。 複雜的定價策略與數據隱私操作引發的聲譽風險,也給金山前景蒙上陰影。被「超級會員Pro/Plus/Pro…

簡訊:寧德時代續領風騒 第三季盈利勁升四成

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750.HK, 300750.SZ)周一公布第三季度業績,截至9月底止收入按年增長12.9%至1,041.9億元人民幣(下同),盈利按年升41%至185.5億元。 公司首三季度累計收入達2,830.7億元,按年增長9.3%,盈利按年升36%至490億元。 期間公司的總資產達到8,961億元,較去年底增長13.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按年增長19.6%至806.6億元,手上貨幣資金達3,242億元,按年升近7%。 寧德時代周二開市報543港元,升2.8%。公司自今年5月上市以來,股價累計上升一倍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Gold bull market endures, Zhaojin's stellar earnings poised to continue

黃金牛市未完 招金季績佳未來續看俏

受惠美元貶值,金價第三季升近17%,推動招金上季業績增長標青 重點: 受惠金價持續創新高,招金首三季盈利增140% 引入紫金具協同效益,海域金礦將投產利好業績增長   白芯蕊 恒生指數今年一度飆升逾三成,表現雖亮麗,但仍跑輸於同期金價(累計飆升50%),當中金礦股表現突出,其中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1818.HK)股價今年更大升200%,公司最近公布季績,首三季純利多賺逾一倍,料有望續跑贏大市。 招金於2004年4月成立,總部位於中國金都山東省招遠,2004至2012年獲招金集團注入資產和對外收購,令業務快速擴張,目前業務包括勘探、開採、選礦及冶煉,當中2008年後黃金佔收入比率維持在85%,現時大股東是山東招金集團,持有34.19%的股份,2022年則引入紫金礦業(2899.HK;601899.SH)入股,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持有18.2%的股權。 金價持續創新高,單是第三季由3,303.2美元升至3,859.03美元,升幅達16.8%,帶挈招金業績造好,當中上季收入達50.79億元,按年升59%,純利更大增106.7%至6.78億元,推動招金首三季純利大升140.4%,達21.17億元。 回顧招金的歷史,自2006年在港交所上市後持續收購,最初重點併購新疆和甘肅金礦資源,2010年起重點開發新疆、甘肅、山東三大基地,2017年開始出海收購厄瓜多爾一間礦業公司60%股權,2021年入股澳洲鐵拓礦業成為重要股東,更於2024年完成收購,變相擁有西非科特迪瓦金礦項目。 中國第三大金礦商 截至2024年底止,招金擁有黃金礦產資源量1,446噸,僅次紫金的3,973噸和山東黃金(1787.HK; 600547.SH)的2,635噸,成為中國第三大金礦商。招金旗下主力礦山包括位於中國的夏甸金礦、蠶莊金礦、大尹格莊金礦等七大礦山,便佔招金黃金資源儲量77.72%。 值得留意是招金金礦開採成本不高,參照2025年中期業績企業綜合克金成本約為每克216.2元,折合每盎司約942.7美元,至於全球第二季黃金平均價為3,280.35美元,反映招金有巨大利潤。 更何況紫金在2022年從復星買入招金兩成股權,成為招金第二大股東,對招金是百利無一害,畢竟紫金是全球領先的綜合性礦業公司,在黃金、銅、鋅等金屬資源開採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入股後雙方已展開深度協同合作,為招金帶來巨大協同效益。 夥紫金開發內地第二大金礦 尤其是內地第二大金礦海域金礦,將由招金與紫金共同開發,股權佔比分別70%和30%,據報該礦有望在短期內投產,預計投產後黃金年產量達到15至20噸。中郵證券估計,海域金礦開採成本為每克170元,折算每盎司約741.17美元,按目前金價突破4,000美元計算,將有望成為招金未來盈利增長動力。 再者,金價強勢大有機會未完,尤其是美國經濟開始轉弱,失業率已升穿4%重要心理關口,加上企業引入人工智能後大幅裁員,最終將令失業率惡化。與此同時美國通脹黏性仍高,特別是美國向全球多國實施關稅,最終會承受惡果,奈何當地就業情況轉差,聯儲局選擇減息應對,最終美國大有機會出現1970年代的滯脹情況,按過往滯脹歷史,對金價卻是最有利。 高盛調高金價預測 另一方面,美國債務高企,總負債規模逼近38萬億美元,一方面美國財赤卻未有改善,同時白官選擇以美元貶值應對,全球央行為分散風險,齊齊減持美元及拋售美債等資產,同時增持黃金等貴金屬,形成黃金獲得巨大購買力。投行高盛便估計,新興市場央行會繼續推動外匯儲備多元化,將增加黃金配置,估計央行2025年平均每月買金達80噸,明年仍達70噸,因此上調明年底金價預測,由之前的4,300美元上調至4,900美元。 整體來講,金價牛市有望持續,配合紫金入股招金後有協同效益,加上海域金礦投產在即,因此對招金業績前景樂觀,估計今年核心盈利有望大升182%,2026年將再升25%,參照目前招金預期明年市盈率23.5倍,估值合理,在金價持續攀升沖喜下,拉動金礦股股價向上,因此招金礦業有望成為黃金牛市最大贏家之一。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