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扭虧賺9.4億元 心動增長勢頭能否延續?

憑藉新遊戲的成功,心動公司去年一舉扭虧為盈,但新遊戲數量減少,也為持續增長帶來隱憂
重點:
- 公司預計去年扭虧為盈,淨利潤在8.6億元至9.4億元之間
- 去年獲得審批的遊戲版號僅4款,為2023年的一半
李世達
去年發布的首款國產3A遊戲《黑神話:悟空》,帶動遊戲業掀起一波熱潮,隨著遊戲行業監管環境趨穩,加上消費市場回暖,中國遊戲業或正進入新一輪復蘇周期,不少遊戲公司均公布正面業績。
從網頁遊戲起家、陸續開發出《香腸派對》、《心動小鎮》、《出發吧麥芬》等多款手機遊戲的心動有限公司(2400.HK),近期便發出盈喜,宣布成功轉虧為盈。
據盈利預告,公司去年收入約49.6億元(6.8億美元)至50.4億元,較2023年的33.89億元同比增加約46.3%至48.7%。此外,預計淨利潤將在8.6億元至9.4億元之間,而2023年淨虧損為6,500萬元,實現扭虧為盈。盈喜發布後,心動公司股價應聲大漲,翌日公司股價飆升15.37%,市值逼近180億港元。
遊戲行業是個前期投入高,但回報不確定性也高的行業,投入大量時間經費開發的新遊戲,推出後不受歡迎草草收場的情況在業內並不少見。要做出爆款的國民級遊戲,往往像是刮彩票般可遇不可求。對心動公司來說情況也是如此。
新遊戲帶動業績增長
2021年至2023年,因將大量資源投入研發及老遊戲收入衰退,公司的股東應佔虧損分別為8.6億元、5.5億元及8,303萬元。業績的好轉在去年上半年初見端倪,期內收入22.21億元,同比增長26.7%;毛利14.97億元年增44.3%;股東應佔溢利更是同比大幅增長127.4%至2.05億元,實現收入利潤雙升。
公司將業績大幅提升歸因於新發行的自研遊戲《出發吧麥芬》、《鈴蘭之劍》及《心動小鎮》表現良好,因此提高了公司的收入與毛利率。去年上半年數據,遊戲業務做出了核心貢獻,收入14.9億元,同比增長近30%。
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遊戲運營業務,包括銷售遊戲內的虛擬物品,以及銷售付費遊戲。截至去年上半年,遊戲相關收入約佔公司總收入66.9%,而另外的33.1%,則來自公司旗下的遊戲平台TapTap,通過在線推廣服務產生收費。
TapTap平台是一個玩家互動社區,也是遊戲推薦平台,類似美國Valve公司的Steam平台,玩家可以通過平台從官方渠道下載遊戲,亦可評價、討論遊戲,在社區中與其他玩家交流。
受到新遊戲上線與獨家營銷活動帶動,去年上半年,TapTap中國版App的平均月活躍用戶(MAU)為4,324.2萬人,同比增長27.3%。
心動公司去年推出的兩款遊戲都收到不錯回響,其中,《出發吧麥芬》於2024年年初在港澳台市場上線,上線後多次登頂三地蘋果商店的遊戲暢銷榜;7月內地上線的《心動小鎮》,首月下載量即超過2,500萬,亦多次登頂蘋果商店的遊戲下載榜。TapTap平台數據顯示,目前該遊戲下載量已超過3,900萬次。
新人總是勝舊人
不過,當新的遊戲吸走目光,不免就有老遊戲被遺忘。2018年上線的《香腸派對》,就遭遇收入滑坡的窘境。2023年以來,《香腸派對》的月付費用戶及月活躍用戶數都有所下降。一代新人勝舊人,是遊戲行業的規律,能否持續盈利,就要看新遊戲創造的收入能否彌補損失。
根據去年底發布的《2024中國遊戲產業報告》,2024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53%至3,257.83億元,國內遊戲用戶6.74億人,同比增長0.94%。
雖然兩項數據均為歷史新高,但實際上去年通過審批的遊戲數量比2023年多了32%,但銷售收入增速卻不及2023年的13.9%,顯示市場增速正在放緩,意味著業內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為了新遊戲上線,去年上半年心動公司的營銷開支高達7億元,同比增加110.4%,已經超出同期研發開支的4.2億元,而研發開支同比下降了兩成,意味著遊戲儲備量減少。據國家新聞出版署資料,心動公司去年獲得審批的遊戲版號僅4款,只有2023年的一半。考慮到新遊戲已經開始兌現潛在收入,在遊戲儲備量減少的情況下,持續高速增長恐會缺乏動力。
從市盈率看,由於盈利基數較低及近期一波大漲,心動公司市盈率高達606倍,如果以2024年預期盈利9億元估算,市盈率將降至約18倍,低於騰訊(0700.HK)的28倍但高於網易(NTES.US; 9999.HK)的16倍,考慮到網易的規模遠較心動為大,因此心動的股價並不算便宜。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