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23.HK LU.US
Lufax's metrics all contract

由於貸款拖欠率同比大幅攀升,這家線上貸款服務商第三季度收入下跌39%

重點

  • 中國經濟放緩,物色信譽良好的客戶難度增加,陸金所第三季度新增貸款下降59%
  • 這家線上貸款機構宣佈,以9.33億港元,從姐妹公司金融壹賬通收購香港的虛擬銀行,以實現在中國內地以外的多元化發展

    

陽歌

在動蕩的中國網絡借貸領域,陸金所控股有限公司(LU.US; 6623.HK)的業務快速萎縮,週一公布的第三季度業績顯示,各項主要指標均持續大幅收縮。該公司宣佈進軍香港市場的多元化計劃,擬從姐妹公司手裡購入一家中型虛擬銀行。

投資者最關注的是陸金所在國內的情況惡化,包括越來越多的客戶出現拖欠貸款,其拖欠率大幅攀升。與此同時,作為在借款人與銀行之間的貸款中介人,該公司因要提供擔保而承擔了更大的風險。

週一晚發佈最新季報後,陸金所的股價在紐約盤後交易中下跌近5%。 如果跌幅在週二的常規交易時段繼續,該股的價格將低於1美元,可能會觸發退市通知。公司在香港掛牌的股票,週二的收市價下跌了5.2%。

約在十年前,政府首次面向民營企業開放貸款行業,陸金所、信也科技(FINV.US)及奇富科技(QIFU.US; 3660.HK)等,同屬中國最早一批金融科技公司。當時常被叫作P2P貸款機構,大多數在一場監管整頓後倒閉。

像陸金所和信也科技這樣的幸存者,不得不應對日趨嚴格的監管,促使它們大部分進入了貸款中介領域,這類業務受到的監管,較實際放貸要寬松一些。但中國經濟的大幅放緩,影響它們物色信譽良好客戶(主要是消費者和小企業),導致貸款活動大幅收縮。困難的環境也意味著,即使找到了合格的借款人,拖欠貸款的可能性也增加。

「儘管近期數據表明中國經濟正處於復蘇之路,惟第三季度SBO(small business owners,小型企業)的優質貸款需求仍然疲弱,」陸金所控股董事長趙容奭表示。「在此環境下,我們於本季度進一步降低風險及多元化發展業務,強調審慎決策及長期可持續增長。」

他接著表示,公司繼續秉持質量優於數量的理念,這是一種表面的說法,實際是指公司的貸款中介活動大幅下降,因要找到信用良好客戶的難度與日具增。

反映出這一點的是,公司本季度撮合的新貸款同比下降59%至505億元(69.4億美元),與今年上半年的降幅類似。新增貸款大幅下降,導致公司第三季度貸款組合同比萎縮43%至3,660億元,較第二季度36%的降幅進一步擴大。

貸款情況惡化

接下來,我們看看陸金所的其他主要指標,它就像一份重要指標縮減的詳細清單。公司的營收大跌39%至81億元,與上半年41%的降幅接近,樂觀一點看,或許你會說,下降幅度維持穩定。

違約風險方面,陸金所表示,截至9月底,6.0%的貸款拖欠時間超過30天,較三個月前略有上升,但比去年9底的3.6%高出不少。拖欠超過90天的貸款也呈現出類似的趨勢,佔陸金所貸款總額的比例,從去年同期的2.1%上升到9月底的3.7%。

隨著貸款合作夥伴變得越來越不願意冒險,陸金所不得不承擔新貸款的部分風險。指標顯示,公司第三季度為54.3%的新增貸款承擔了風險,其中不包括其消費金融子公司。這一數字超過一年前一倍多,當時它為21.7%的新貸款承擔了部分風險。

好消息是陸金所控股正在控製成本,報告透露第三季度開支同比下降30%。它的信貸和資產減值損失也出現了類似幅度的下降,可見目前它沒有受到貸款違約的重大打擊。

但核心貸款業務的整體收縮影響到了它的利潤,這個指標從上年同期的13.6億元下滑90%,至1.31億元。該公司的市盈率為7.9倍,高於信也科技的4.3倍和奇富科技的4.7倍,但低於美國同行Lending Club (LC.US)的10.8倍。

最後,我們來看看陸金所控股進軍香港的情況,它最近宣布擬以9.33億港元(1.19 億美元)的價格,從金融壹賬通(OCFT.US; 6638.HK)手上收購平安壹賬通,該公司是香港八家持牌虛擬銀行之一。由於陸金所和金融壹賬通均由金融服務巨頭平安集團控制,此次收購被視為內部事務。

由於香港2019年才開始發放虛擬銀行牌照,這家銀行還很年輕,規模也不大。但它的業務增長迅速,去年收入從2021年的4,200萬港元增至1.24億港元,增長了兩倍。雖然與陸金所控股的整體業務相比仍然很小,但這是公司擺脫依賴動蕩的內地市場,並進行多元化發展的重要舉措。信也科技也在進行類似的努力,以實現地域上的多元化,只是這一舉措還處於早期階段。

總之,陸金所及其同行目前正航行在中國波濤洶湧的水域,它們既要維持核心貸款業務,又要保持信貸質量,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是一件十分微妙的事情。在困難的情況下,最新數據似乎表明,其整體狀況可能正開始趨穩,不過投資者會密切關注近期其貸款拖欠率的上升勢頭。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中偉新材低位定價 首掛午收仍挫5%

新能源材料生產商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579.HK)周一在香港掛牌平開報34元,股價之後回軟,中午收市報32.3元,跌5%。 公司發售1.04億股,每股售價34至37.8元,最終以低位定價。公開發售錄得超額26.9倍,國際配售則錄得超額3.08倍,集資淨額34.3億元。 去年公司收入增長17.4%至402億元人民幣(下同),但盈利不升反跌,按年下挫24.7%至14.67億元。今年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收入同比升6.1%至213.2億元,但盈利則下跌14.8%至7.53億元。 集資所得的50%,將用作擴大生產及供應鏈能力,約40%用於新能源電池材料的研發及推進數字化,餘下10%作為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eeking a profile boost, Boxihe pivots to Hong Kong IPO

騰訊及啟明創投撐腰 伯希和轉攻港股上市

戶外服品牌伯希和正申請在港上市,由於中國內地性能戶外服飾人均支出仍遠較美日低,伯希和所處的市場仍有一定提升空間 重點: 獲騰訊及啟明創投入股 廣告開支佔比高,拖低2025上半年純利增長   白芯蕊 中國零售業有回暖跡象,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升3%,好過市場預期,加上港股氣氛仍熾熱,除科技股尋求在香港上市外,高性能戶外服飾及裝備品牌商伯希和戶外運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也在港遞交上市申請文件。 集團前身為險峰服裝,由公司主席劉振2006年成立,最初只是經營海外品牌服裝出口貿易,2012年推出旗艦品牌伯希和,隨著品牌迅速獲得認可,市場份額不斷擴大,按2024年零售額計算,伯希和躋身中國內地三大本土高性能戶外服飾品牌,市場份額達5.2%。 騰訊持股逾一成 伯希和原先計劃在內地深圳交易所上市,但集團稱由於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市場,能提供進入國際資本市場渠道,增強融資能力及股東基礎,因此轉到香港尋求上市。 上市前,集團股東陣容強大,當中包括騰訊(0700.HK)及内地知名風險投資機構啟明創投,分別持有10.7%和5.4%股權,至於大股東為劉振及其配偶花敬玲,合共持有63.2%股權。 雖然2019年全球爆發新冠疫情,但無阻戶外服飾行業增長,單是中國市場規模從2019年1.7萬億元,增長至2024年2.03萬億元,複合增長達3.1%,當中伯希和主攻的功能性服飾的市場增長更快,同期複合增長達10.3%,佔2024年中國戶外服飾行業規模的23.9%,達4,843億元。 隨著戶外活動越來越受歡迎,消費者越發重視服飾的技術特性、耐用性及功能性,市場估計到2029年市場規模達8,231億元,相當於2025年至2029年複合增長加快至10.9%。 尤其是中國高性能戶外服飾人均支出仍低,參照2024年數據,人均支出僅73元,對比美國及日本,其人均支出分別達440元及170元,明顯落後一大截,意味中國高性能戶外服飾未飽和,伯希和作為龍頭之一,未來仍有增長空間。 第二大衝鋒衣褲 特別是伯希和在衝鋒衣褲行業表現突出,更是中國第二大衝鋒衣褲品牌,衝鋒衣褲為高性能戶外服飾重要類別,為在戶外活動中抵禦極端天氣而設計的高性能外套,公司在2024年市場份額6.6%,平均售價為400至1,000元,該業務在2024年及2025上半年毛利達5.81億元和2.3億元,佔集團總毛利的55%和40%。 在銷售上,內地線上零售生態發達,伯希和以網上直接面向消費者(DTC)模式和電子商務平台為主,例如天貓、抖音及京東,當中線上門店數量由2022年的37家,增至2025上半年的62家,至於透過旗艦店及向電商平台銷售所產生的收入,便分別佔集團總收入76.5%和70.7%。 除線上佈局外,伯希和為增加與消費者互動及黏性,正擴大線下銷售渠道,截至2025年6月底,集團擁有163家線下零售店,主要位於內地一線及二線城市未來亦計劃穩步實體零售店網絡,重點關注經濟實力強勁兼戶外消費潛力高的城市。 廣告佔比逾四成 儘管集團積極佈局線上與線下業務,帶動2024及2025上半年銷售收入增長94%和62.3%,但純利增長卻明顯放慢,由2024年按年升86.3%,大幅放慢至2025上半年的3.7%增幅;其中集團銷售及分銷開支佔比大幅攀升,分別由2023年和2024年的30.5%和33.2%,急增至2025上半年的41.5%,最終拉低伯希和純利增長。 環顧香港上市的內地體育用品股中,包括安踏體育(2020.HK)、李寧(2331.HK)及特步國際(1368.HK),目前的預期市盈率為15.7倍、16倍及9.8倍,但市值差異大,當中安踏市值已超過2,200億港元,李寧則不足500億港元,特步市值更細,目前約150億港元左右。 整體來講,伯希和作為中國第二大衝鋒衣褲品牌,若以15倍預期市盈率上市,其估值實屬合理,一旦低於10倍,估值更吸引,但集團最大問題是銷售及分銷開支佔比大幅攀升,一旦佔比由升轉跌,將有助盈利重拾增長,甚至有能力挑戰安踏及李寧地位。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廣告收入急增 B站第三季扭虧

影音平台嗶哩嗶哩股份有限公司(9626.HK; BILI.US)周四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錄得淨利潤4.69億元(6,590萬美元),去年同期為虧損7,980萬元, 成功扭虧為盈。經調整淨利潤達7.86億元,按年大增233%,盈利能力顯著改善。 公司期內收入按年增長5%至76.9億元,其中廣告營業額按年急增23%至25.7億元;增值服務收入達30.2億元,增長7%。移動遊戲收入則因去年同期基數較高而下跌17%至15.1億元。毛利率提升至36.7%,已連續13個季度按季改善。 用戶數據方面,日活用戶增長9%至1.17億,月活用戶增長8%至3.76億;月付費用戶增加17%至3,500萬,日均使用時長達同比增加6分鐘至112分鐘,再創歷史新高。公司表示,未來將持續提升廣告效益與內容生態,並在技術革新浪潮下保持投資節奏,以鞏固長期增長基礎。 嗶哩嗶哩美股周四高開低走,收市報25.89美元,跌4.7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

簡訊:毛利率急跌的創新實業 招股集資55億元

電解鋁和氧化鋁生產商創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2788.HK)周五公開招股,發售5億股份,當中一成作公開發售,每股售價介乎10.18至10.99港元,一手500股,入場費5,550.42港元,11月19日截止,11月24日開始掛牌交易。 公司今年首五個月的收入達72.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上升22.6%;但盈利卻不升反跌14.4%至8.56億元,公司解釋是有若干主要原材料的市價上升,導致毛利下跌所致。 據招股書資料,公司去年的毛利率高達28.2%,但今年首五個月已急跌至19.9%,即大幅下跌了8.3個百分點。 是次集資金額約55億港元,扣除開支使費後,約50%用於拓展海外產能,包括建設一家電解鋁冶煉廠,另外40%將用於建設綠色能源發電站及購買設備,餘下作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