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的資訊共享協議,美國會計監管機構將可以獲得在紐約上市的中國公司審計記錄。但它真的能得償所願嗎?

重點:

  • 中美達成了可能消除在美上市中概股退市威脅的初步協議,將在今年底前進行試驗
  • 在之前的兩份協定失敗之後,對於對等和合作的不同解讀,可能成為最終破壞協議的絆腳石

陽歌

第三次會成功嗎?

這是最近幾天盤旋在每個人腦海中的問題,至少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圈子是如此,包括我們詠竹坊、在紐約上市的逾200家中國公司,以及它們的眾多投資者。經過數月談判,美中雙方在週五宣佈達成突破性協議,將允許美國監管機構檢查紐約上市中概股在中國審計機構的工作底稿文件。

協議的實際條款相當複雜,而且並未披露。雙方各自發佈了公告,包括中國證監會的一份簡短的聲明回答記者提問,以及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一份聲明,該機構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合作審計在美上市公司。

這並不是美中雙方第一次達成協議,中國證監會在聲明中指出了這一點,顯示出這個問題已經拖了很長時間。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在開篇問第三次會不會成功,而且對這份最新協議能否真正解決導致前兩份協議失敗的問題並不樂觀。

但談論這個話題之前,我們首先快速回顧一下這份協議的歷史背景,以及過去幾天發生了甚麼。

這一切要追溯到大約20年前的新千年之初,當時,一批因種種原因無法在國內上市的中國公司選擇在美國上市。但是SEC和PCAOB很快發現,它們無法調查這些公司,因為中國把這些公司在中國的審計機構持有的資訊視作國家機密。

大約10年前的一系列審計醜聞,促使美中雙方在2013年通過談判,達成了一份關於執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三年後的2016年,雙方又達成了試點檢查合作備忘錄。但在確定無法獲得它想要的資訊之後,美國基本上放棄了這兩份協議。

美國終於不再忍耐,於2020年底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給中國三年時間改變立場,與PCAOB分享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審計記錄,觸發了華爾街的恐慌。由於擔心中國公司因違反《外國公司問責法》而被迫退市,投資者紛紛拋售這些股票,導致多數中概股從2021年初開始大跌,蒸發了數十億美元的市值。

時至今日,iShares MSCI中國ETF(MCHI.US)和景順中國科技類股ETF(CQQQ.US)等中概股ETF出現了輕微反彈。週四,美國媒體率先報道達成協議的消息之後,兩隻ETF都上漲約4%。但與過去一年半的大幅下跌相比,兩隻ETF的反彈幅度都不大。

對等與合作

了解相關背景後,我們將在本文的後半部分看看雙方的實際陳述,以及我們為什麼對這份「突破性的」協議出現最終讓雙方滿意的結果難以樂觀。

首先,我們應該注意到,SEC和PCAOB在整個過程中都持極其懷疑的態度,很可能是由於前兩次協議失敗的緣故。因此,PCAOB指出,將部署一個團隊對這份協議進行測試,並在12月前確定協議是否有效。PCAOB在聲明中多次指出,最新的協議只是解決僵局的「第一步」,從中可見它的懷疑態度。

儘管有很多因素可能最終導致這份新協議的失敗,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兩點涉及對等理念以及雙方將合作到何種程度。

我們先從對等開始,它在中國證監會的兩份聲明中提到了三次。 「協議條款對雙方具有同等約束力,」中國證監會在答記者問中表示。 「中美雙方均可依據法定職責,對另一方轄區內相關事務所開展檢查和調查。」

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看待對等問題。從某種程度上看,這似乎是一種挽回面子的措辭,它等於中國的證監會在放話,它也獲得了以前沒有的新管道。但與此同時,中國監管機構也的確可以嘗試行使它的新許可權,例如要求查看中國公司在美國的會計記錄,或美國公司在華業務的記錄。在這兩種情況下,PCAOB和SEC可能都缺乏提供此類存取權限的權力,而且即使沒有充分的理由,它們可能也不會提供此類存取權限。

然後是合作問題。 PCAOB 表示,它希望「完全訪問審計底稿檔、接觸審計人員和獲取其他對美方所選擇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檢查和調查所需要的資訊,沒有漏洞,也沒有例外。」

但中國的證監會表示,該協定應涉及整個過程的合作。「雙方將提前就檢查和調查活動計畫進行溝通協調,」它說。「美方在中方參與和協助下對會計師事務所相關人員開展訪談和問詢。」

雖然這兩個陳述不一定相互矛盾,但它們確實留下了很大的分歧空間。PCAOB 似乎在說,「我們會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你要確保我們得到我們想要的。」這與中國證監會的態度有點不同,後者的態度似乎是「所有決定都必須建立在共同討論的基礎上,包括針對哪些公司以及如何對它們進行檢查。」

說到底,雙方的立場並沒有明顯的矛盾,這就是他們能夠達成協議的原因。但根據雙方對新協定的不同假設,執行起來可能會困難得多。這讓我們懷疑,當PCAOB在12月的考察期結束做出決定時,是否會無條件地“豎起大拇指”。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白酒消費減弱 珍酒李渡預告上半年少賺24%

中國白酒生產商珍酒李渡集團有限公司(6979.HK)周二公布,預計6月止六個月淨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23%至24%;收入介乎24億至25.5億元,預計按年下降38.3%至41.9%。 公司表示,業績下滑是由於經濟的不確定性及若干近期政策,致使白酒消費減少,尤其是在商務及社交宴請及送禮場合。公司於6月推出全新戰略性旗艦產品,並著力提升核心市場滲透率、加快渠道周轉,同時積極擴展中端及次高端市場,期望於下半年帶來銷售回暖。 珍酒李渡旗下擁有「珍酒」、「李渡」、「湘窖」和「開口笑」等白酒品牌,產品涵蓋醬香型、兼香型和濃香型白酒。核心產品「珍酒」去年銷量為12,284噸,為連四年下跌。 公司股價周三低開但隨後回升,至中午休市報7.09港元,升3.6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子不語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跨境電商企業子不語集團有限公司(2420.HK)周二稱,受惠於品牌影響力擴大及運營效率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增長逾30%。 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9億元至20.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4.6億元增長30%至40%。預計期內淨利潤達1億元至1.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140萬元上升10%至20%。 公司將強勁營收增長歸因於「深耕品牌和渠道建設」,並稱運營效率的持續優化也推動了利潤提升。 子不語集團股價周三平開報3.51港元,股價年內累計跌幅約3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博雅盈警料中期盈利最多跌3成半

網上遊戲商博雅互動國際有限公司(0434.HK)周二發盈警,料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下跌,盈利較去年同期跌25%至35%。若根據去年經重列盈利3.13億元計算,今年中期盈利介乎2億元至2.35億元。 公司表示,盈利倒退是收入較預期減少,以及因購買加密貨幣,令銀行存款減少,使期內的利息收入較預期為低。 博雅周三開市跌4.1%報7.5元,公司年初以來股價跌逾6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iDreamSky's last-ditch: Betting on “Strinova” hoping for turning losses around

押注《卡拉彼丘》扭虧 創夢天地的背水一戰

創夢天地一年三度配股押注《卡拉彼丘》,最新盈喜預告公司走完虧損之路 重點: 公司近一年內三次配股,押注自研遊戲《卡拉彼丘》 公司預期上半年淨利介乎2,000萬至5,000萬元,為三年來首次錄得正面盈利   李世達 當多數遊戲公司選擇減少開發投入,創夢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19.HK)卻連年虧損下仍孤注一擲押注新作,展現某種理想主義的堅持。 創夢天地近日宣布,以每股1.024港元向愛爾蘭遊戲公司PLR Worldwide Sales Ltd.發行3,808.59萬股新股,用以抵扣深圳創夢500萬美元(約3,589萬元)特許權費,認購價較前收市價折讓約3.4%,佔擴大後股本約2.11%。 這是繼去年7月24日、今年5月16日之後,創夢天地約一年內第三次配股,前兩次分別募資2.57億港元與7,000萬港元,用於《卡拉彼丘》及其他產品的研發推廣;此次則將股份用作抵扣合作方特許權費,並將其納入股東,展現長期合作意圖。此外,公司董事指出,此舉能夠保留集團的現金流以應對未來業務發展,並強化財務狀況。 事實上,創夢天地原本並非一家技術型的遊戲公司,它的前身以海外精品遊戲代理聞名,曾成功將《夢幻花園》、《地鐵跑酷》、《神廟逃亡》等遊戲引入中國。這種策略在用戶紅利時代確是一門好生意,但隨著渠道紅利消退、精品遊戲內捲加劇,僅靠發行分成的收入模式不再保險,公司也意識到,要走得更遠,必須掌握產品的主導權。 因此,儘管業績連年虧損、財務吃緊,創夢天地仍選擇將押注在重點產品《卡拉彼丘》上。 《卡拉彼丘》是創夢天地的自研IP,遊戲號稱將二次元美術風格與中重度射擊玩法結合,PC版本於2023年6月上線,雖然初期下載量與直播討論熱度迅速衝高,但隨後呈現高開低走的趨勢。公司坦言,海外市場推廣存在策略誤判。不過,其實驗價值不容忽視,因為這款遊戲展示了創夢天地在AI生成技術、射擊體驗模組與人物互動設計上的初步成果。 蛻變的關鍵 雖然PC端表現不盡如人意,卻並未動搖創夢天地的決心。對比米哈游的《崩壞:星穹鐵道》、騰訊的《王者榮耀》與《穿越火線》等著名作品,從休閒遊戲發家以來,創夢天地始終未建立明確的品牌記憶點或旗艦產品,而《卡拉彼丘》就是公司實現蛻變的關鍵。 《卡拉彼丘》的手機端版本預計於2025年年內正式推出,屆時將瞄準國內主流手游市場,試圖彌補PC端推廣失利的缺口。公司在財報中表示,未來數個季度將以此遊戲為研發主線,加大營銷、社群、技術與內容迭代投資,並以AI導入進一步降低開發周期與人力成本。 從業績看,公司2023年、2024年分別虧損5.56億元及5.28億元,收入則從19.2億元縮水至15.1億元。另外,截至去年底公司手頭現金按年略增3.4%至約1.96億元,但總借款增至10.7億元,財務壓力不小。 此次發行配股雖未直接獲得資金,仍反映公司在流動性與研發投入上的策略選擇:與其以現金支付研發成本,不如透過股權稀釋來降低資金壓力,將資源集中於關鍵產品線上。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最新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盈利預告顯示,在《卡拉彼丘》持續運營與新產品推進下,預計期內淨利潤將達2,000至5,000萬元,2024年同期虧損為1.09億元,料成功扭虧為盈。此外,經營現金流預計流入3,000萬至6,000萬元。這一成績若能實現,市場信心有望獲得提振。 從股價走勢看,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已跌去56.5%,始終在1港元上下徘徊,然而此次配股後,股價罕見反彈7.55%至1.14港元,似乎反映市場對公司策略的肯定。創夢天地市銷率約為1倍,高於中手遊(0302.HK)的0.75  倍與IGG(0799.HK)的0.85倍,但低於心動公司(2400.HK)的4.5倍,反映市場的觀望態度。 當然,要以單一產品翻身,從來不是一條輕鬆的路。《卡拉彼丘》面對的競爭對手來自騰訊、網易、米哈游等重兵布防的企業,每款射擊類或二次元遊戲都攜龐大資源與用戶池而來。創夢天地能否以有限資源撬動一條可複製的自研路線,仍有待觀察。更重要的是,公司在未來是否能持續維持內容產出與運營能力,將決定其能否真正脫離「發一款算一款」的模式困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