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5.HK 688225.SHG
AsiaInfo reboots with founder’s return, big investor’s departure

亞信科技與A股上市關聯公司亞信安全正進行資產重組,兩者合併後將成為營收近百億元的企業

重點:

  • 「互聯網先生」田溯寧主導兩家公司重組,拿回亞信科技控股權
  • 交易對價下調後,仍較市價溢價約44%

李世達

如果從1993年創立AsiaInfo算起,亞信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675.HK)實際上已走過了31個年頭。作為中國民營電信軟件先行者之一,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互聯網先生」田溯寧,正透過資本運作,試圖完成旗下兩家上市公司的資產重組。

電信軟件提供商亞信科技主要股東將進行股權轉讓。由田溯寧實際控制的公司亞信安全(688225.SH),以每股9.45港元收購亞信科技大股東Skipper Investment Limited(中信資本實控)持有的股份,約佔公司股權19.236%或20.316%(部分股份未確認)。

溢價46% 中信退出

亞信安全還將以表決權委託方式,取得田溯寧及其實控公司持有股份對應的表決權,約佔9.572%或9.605%。完成交易後,亞信安全將擁有及有權行使合共約28.808%或約29.921%的表決權,成為亞信科技的控股公司。

不過,亞信科技股價今年以來已下跌了42%,買賣雙方又簽訂了補充協議,調整收購價格。

根據亞信科技近日發布的公告,雙方同意調整轉讓股份對價金,從每股9.45港元降至每股7.70港元,而由於公司已派發去年度末期息每股0.412港元,交易對價再降為每股7.288港元,交易總價約13.1億港元或約13.8億港元。7.288港元的價格仍較近日市價約5.04港元溢價44%。

亞信安全是一家主要從事信息安全業務的公司,其成立與亞信科技返國上市密不可分。

2013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AsiaInfo Holdings(亞信科技)被當時的大股東中信資本(0267.HK)、寬帶資本等機構私有化。創始人田溯寧重新出任亞信科技董事長。2014年,亞信科技剝離信息安全業務,在南京成立亞信安全。亞信科技則於2018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22年,亞信安全也成功在上海交易所科創板IPO。

不過,亞信安全自IPO以來,經營業績上一直面臨壓力。2023年,亞信安全營收16.1億元,同比下滑6.6%,錄得股東應佔虧損2.9億元。毛利率也從2019年的59.7%下滑到2023年的47.8%。

這樣的體量與亞信科技相比自是小巫見大巫。亞信科技2023年營收是79.4億元,比亞信安全多3.9倍;亞信科技截至2023年末資產總額114.8億元,也比亞信安全的34億元多2.4倍。

根據亞信安全發布的交易報告書,亞信安全將透過旗下全資子公司與天津國資委旗下公司合資成立新公司,並向銀行貸款後成立境外公司作為收購亞信科技的主體,以完成這項「小併大」的收購案,而中信資本則完成退出。

協同發展 交叉銷售

亞信安全缺少的是業績,兩家公司重整,有機能緩解亞信安全的經營壓力及資金壓力有很大幫助。

目前亞信科技市盈率約8倍,略高於中興通訊(0763.HK; 000063.SZ)的7倍,但遠低於全球網絡設備和軟件巨頭思科(CSCO.US)的19倍。

面對通信行業客戶加大降低成本的壓力,亞信科技試圖以積極發展新業務應對。根據中期年報,雖然公司整體營收下降8.8%,但在數智運營、垂直行業數字化和網絡支撐系統等三項新業務上,錄得12億元營收,按年增長10%,佔總營收比重從2023年全年的37%,提高到40%。

新業務的進展似略為緩解了外界的擔憂。半年報正式發布翌日,8月15日公司股價上漲12.02%,收5.22港元,是中期業績盈警、股價大幅下行後的一個明顯反彈。

事實上,亞信科技致力發展的新業務,多聚焦能源、交通、政務等關鍵領域的信息基建,這正是亞信安全耕耘多年的領域,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行業擁有眾多客戶。雙方有望在多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行業實現協同發展,在商機共享、交叉銷售等方面開展更多合作。

田溯寧在內部講話中指出,「這是兩家公司發展的重要時刻」,他稱,合併後要打造「懂網、懂雲、懂安全」的一體化能力體系,以「雲網安」的產品與服務,「推動中國數字經濟基礎建設」。

作為最早將互聯網帶回中國的企業,「互聯網先生」田溯寧正重整他的百億帝國,朝新的方向前進。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小米SU7再傳碰撞燃燒致死意外 累股價挫逾5%

小米汽車再度捲入安全風波。周一凌晨,四川成都一輛小米SU7行駛中發生碰撞後起火燃燒,導致駕駛人死亡。成都警方下午通報,死者31歲的鄧姓男子涉嫌酒後駕駛,事故仍在調查中。 小米集團(01810.HK)股價周一盤中一度重挫逾8%,最終收報49.08港元,跌幅達5.71%,單日市值蒸發近770億港元。消息引發市場關注,自九月下旬以來,小米股價累計下跌逾13%。 據財新報道,這已是今年第三起小米汽車碰撞後起火事故。3月安徽銅陵一輛SU7在高速公路激烈碰撞隔離帶後起火,造成3人死亡;4月廣東徐聞亦發生SU7與電動二輪車相撞釀兩死事故。小米當時表示,火勢為對方電動車電池爆燃所致。 SU7自去年3月上市以來累計銷售近34萬輛,小米汽車業務在今年第二季毛利率升至26.4%,顯示業務仍維持高速增長。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山東黃金受惠金價急漲 首三季盈利有望翻倍

黃金生產商山東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1787.HK, 600547.SH)周二預告今年首三季業績,截至9月底止料盈利在38億元至41億元人民幣間,與去年同期比較,增長介乎83.9%至98.5%。 公司表示,由於統籌優化生產布局,強化核心技術,提升管理水平,顯著提升了運營效能。同時,由於黃金價格在期內上行,導致公司利潤大幅上升。 山東黃金指出,在黃金價格上漲的有利時機,將加大各類基礎工程投入,進一步增加生產設備、更新工人配備,並逐步將礦山採掘外委施工轉為自營。 公司周三開市跌5%報38港元,今年以來公司股價上升逾兩倍。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傳音手機全球銷售超越Vivo

IDC周二發布的數據顯示,三星(005930.KS)和蘋果(AAPL.US)在第三季度繼續引領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中國製造商小米(1810.HK)、傳音(688036.SH)和Vivo躋身前五大廠商。在一個重大轉變中,傳音三季度的強勁增長使其超越Vivo,成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銷售商。 IDC數據顯示,三星三季度以6,140萬部出貨量(市佔率19%)蟬聯全球智能手機銷售冠軍。蘋果緊隨其後,銷量同比增長2.9%至5,860萬部,全球市佔率達18.2%。小米位居第三,市場佔有率達13.5%,在前五強中其增幅最低,只有1.8%,。傳音在取得13.6%的同比增長後,市佔率達9%,Vivo則以8.9%市佔率位列第五。 當季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2.6%,達3.227億部。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萬科董事長辛傑因個人原因辭職

房地產開發商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202.HK; 000002.SZ)周一公告,董事長辛傑因個人原因提交辭職報告,董事會選舉深圳地鐵總經理黃力平為新任董事長。 據財新報道,辛傑辭職前已失聯多時,最後一次更新朋友圈為9月14日。9月下旬起即有消息指他被有關部門帶走協助調查。辛傑同時兼任深圳地鐵董事長與黨委書記,官方尚未公布是否同時卸任該職。 辛傑現年59歲,長期服務於深圳國資體系,2017年起接掌深圳地鐵。任內推動「軌道+物業」模式,並於2017年主導深圳地鐵以約664億元入股萬科,成為第一大股東。惟隨房地產市場低迷,深圳地鐵自2020年起業績轉弱,2024年更出現335億元巨額虧損。 2025年初,辛傑兼任萬科董事長,主導公司債務重整。過去八個月,深圳地鐵在深圳市政府主導下已十度出手注資萬科,累計提供近260億元股東借款,用於償還債務及維持流動性。 這是萬科九個月內第二次更換董事長。接近萬科人士表示,新任董事長黃力平熟悉公司運作,預料此番人事變動不會影響萬科改革與化險進程。 消息公布後,萬科港股周一下跌3.26%,收報5.04港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