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US
EHang revenue soars in third quarter

隨著無人駕駛飛行器商業化進程繼續取得里程碑式進展,公司三季度收入激增

重點:

  • 無人駕駛飛行器去年獲得中國航空監管機構的關鍵批准後,億航智能訂單量激增,三季度收入飆升348%
  • 隨著滿足越來越多的監管要求,該公司即將在中國開始無人駕駛飛行器的商業運營

梁武仁

大量跡象表明,億航智能控股有限公司(EH.US)把無人駕駛飛行器大規模送上天的雄心壯志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然而,這一旅程需要經過相當時間才能實現大規模商業化,這可能會讓一些普通投資者失去耐心。

話雖如此,億航智能確實在源源不斷地釋放信號,試圖讓那些投資者為了這趟漫長但有利可圖的旅程堅持下去。

最新的信號出現在周一,這家無人駕駛飛行器製造商報告稱,三季度收入同比飆升348%至1.281億元,因在滿足產品批量生產的關鍵監管要求後,其訂單量不斷增加。更令人鼓舞的是,儘管收入基數仍然很小,但公司吸睛的利潤率幫助其連續第四個季度從運營中獲得正現金流。

億航智能的季度財報通常會列出一大堆成就,最新財報也不例外。其中包括主要產品線EH216,實現創紀錄的季度銷售額。本季度億航智能售出63架該系列飛行器,創下公司紀錄,高於二季度的49架。去年10月,億航智能邁過一座關鍵的里程碑,旗艦產品EH216-S獲得至關重要的「型號合格證」,之後該公司財運加速。

目前,公司正忙於幫助客戶準備在中國各地運營飛行器,包括合肥、廣州和深圳。在合肥,公司與市政府合作,為EH216-S開闢了第二個運營點,億航計劃將其用於旅遊、市內交通和物流。合肥的第二個新站點就是針對旅遊,包括售票區、候機區和乘機區,以及指揮中心及充電維護設施。

在廣州,億航智能完成了EH216-S的首次跨江往返飛行,證明該飛行器可用於空中旅遊,以及往返市中央商務區的交通。

與此同時,在香港,億航智能在7月簽署了一項協議,將向公交運營商冠忠巴士集團(0306.HK)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出售30架EH216-S飛行器,供其在2026年底前在香港、澳門以及內地的襄陽和十堰開展旅遊和出行服務。

目前的一項關鍵工作是,爭取從中國民航局獲得航空器運營合格證,這是開始商業化運營必經的一步。億航智能已向該機構提交了申請,並宣稱這是全球首例。億航智能相信自己將在年底前達到這一監管要求。公司還在協助它的內地客戶獲得這一資質。

首席執行官胡華智在討論最新季度業績的電話會議上稱:「所有這些成就,都突顯億航智能加快商業化城市空中交通運營步伐的承諾和能力。」

億航智能也在繼續嘗試利用海外的機會,在遙遠的巴西,於9月獲得開始試運營的許可。在距離較近的泰國,EH216-S於本月完成首次載人飛行。

實質性成果

隨著這些實質成果的積累,億航智能的財務狀況也在改善,因為運營開始帶來大量現金。儘管如此,該公司在三季度仍處於虧損狀態。但淨虧損同比收窄28%至690萬美元,使其有望實現盈利。接受雅虎財經調查的分析機構預測,這個時間是明年。按非公認會計准則(non-GAAP)計算,億航智能的現金流已經為正,並且實現了盈利,這一標準剔除了一些非經營性項目,如基於股票的員工薪酬。

這意味億航智能越來越有能力為自己的業務提供資金,雖然它也不會拒絕外部資金。上周,公司宣布簽署了一項協議,與英搏爾(300681.SZ)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一家投資方那裡獲得2,200萬美元。億航智能與英搏爾建立了合作關係,共同為飛行器開發電機。

從戰略角度來看,阿聯酋投資者的興趣也是有很大意義的,因為這個中東國家,正是億航智能希望開發的主要海外市場之一。該公司已經從阿聯酋獲得了100個預訂單,其中5個已經交付。億航智能表示,這家投資者將利用現有網絡,幫助其在中東和東南亞擴張。

最新的投資承諾,使億航智能今年籌集的資金總額達到約1億美元。這些外部資金,加上它自己內部產生的現金,使其現金持有量、短期存款和投資較去年底增加了兩倍,在9月底達到約10億元。這意味公司應該有足夠的財務能力來推動運營發展。

儘管取得了這些積極進展,但投資者對億航智能的最新財報並不太滿意。在週一的交易中,該公司的股價非但沒有從這一披露中獲得提振,還下跌了7.5%。該股今年也下跌了約7%,儘管大多數在美國上市的中國股票都在自9月以來的反彈中上漲。或許投資者關注的是,億航智能對四季度收入增長138.5%的溫和預測。

又或許投資者非常清楚,即便沒有任何意外,億航智能實現商業運營還需要一些時間。最大的危險可能是發生事故,這可能會大大延遲甚至破壞其商業化計劃。而且無人駕駛飛行器,是否能如期起飛仍然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公眾接受這種新的交通方式可能還需要時間。

按照2023年仍相當低的收入計算,億航智能股票的市銷率(P/S)約為20倍。如果它能實現分析機構的預期,明年的營收接近翻一番達到8.26億美元的話,這個比率將降至1.2倍。考慮到像德國的Lilium(LILM.US)這樣的國際同行還沒有真正產生任何收入,這個數字似乎相對較低。如果投資者認為億航智能的商業化之路不會遇到動蕩,那麼這可能是買入該公司股票的一個好機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小鵬通過麥格納代工 實現歐洲量產

電動車製造商小鵬汽車有限公司(XPEV.US; 9868.HK)周一宣布,將透過麥格納(Magna Steyr)奧地利工廠實現在歐洲的本地化生產,首批小鵬G6與G9已於該廠順利下線,相關專案預計於2025年第三季全面啟動。 據財新報道,麥格納是全球汽車零部件巨頭,亦為多家整車企業提供代工服務,累計生產逾400萬輛汽車。小鵬表示,看重麥格納在零部件、系統及整車領域的綜合能力與供應鏈網路,能快速推動本地化落地,未來將在奧地利投產更多純電轎車與SUV車型。 代工並非小鵬首次嘗試。2017年,小鵬曾與海馬汽車合作,代工生產首款G3車型。董事長何小鵬亦坦言,公司在中國市場起步即採代工模式,在歐洲延續此策略並不意外。 對中國新能源車企而言,歐洲是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2024年新車註冊量達1063萬輛,其中純電動車註冊量同比大增22%。然而,隨歐盟自2024年10月底對中製電動車加徵最高35.3%反補貼關稅,本地化生產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比亞迪(1211.HK; 002594.SZ)、零跑(9863.HK)、廣汽(02238.HK;601238.SH)等亦相繼公布歐洲建廠或代工計畫,與小鵬一樣積極搶佔市場先機。 小鵬港股週二收升1.8%,報84.8港元。年初至今累升81.43%。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

簡訊:食髓知味 博雅斥2.2億續購比特幣

網絡遊戲開發商博雅互動國際有限公司(0434.HK)周二公布,在本月15及16日間,斥資2.19億元購入245枚比特幣。 收購比特幣的資金,主要來自今年公司多次配股所得。截至公告日,博雅持有3,925枚比特幣,平均每枚購入價為66,094美元。 公司表示進一步購入比特幣,是持續對Web3遊戲及Web3基礎設施研發進行投入,並擴大Web3核心戰略資產儲備,以及繼續在該領域進行項目投資和戰略合作。 博雅周三開市升1.2%報7.4元,公司過去半年股價上升9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Fosun international

出售醫療集團套現26億 復星葡國業務重新佈局

復星出售光明醫療四成股權,這是近年繼出售銀行及地產業務後,再一次出售葡萄牙資產,但每次皆是出售部分股權,仍維持控制性股東地位 重點: 復星近年透過瘦身健體策略,不斷出售資產減債,從流動性危機中復蘇 復星去年重投美元債市場,月初再成功發行3億美元債券   鄭瑞棠 復星國際有限公司(0656.hk)在9月初公布,旗下葡萄牙附屬公司Fidelidade擬出售當地醫療集團光明醫療(Luz Saude)四成股權,作價3.1億歐元(折合約3.6億美元或25.9億人民幣),但仍然保留約六成權益。復星預期交易將令集團有三項裨益,包括優化資本結構及提升流動性;藉與經驗豐富的戰略夥伴合作,推動公司業務發展及價值創造;及強化股權結構,為公司的中期增長提供更強的支持和動力。 光明醫療為葡萄牙最大的私人醫療集團之一,提供廣泛的綜合醫院及臨床服務,擁有29家醫療服務機構,覆蓋葡萄牙75%人口。今次交易買家則為麥格理資產管理的投資基金。 保留項目控制權 葡萄牙原是復星歐洲投資的重要一環,涉及保險、醫療、地產、銀行幾大範疇,今次出售光明醫療集團股份,只是貫徹集團近年瘦身行動,有序地出售資產套現,改善集團的財政狀況,但交易都是出售部分股權,復星仍保留項目的權益。如2024年一月以2.35億歐元出售葡萄牙商業銀行5.6%股權,保留逾兩成股份,維持主要股東地位;今年5月向葡萄牙中央銀行出售里斯本Entrecampos地產項目其中兩幢大樓,作價1.92億歐元元,佔總樓面面積約19%,自己仍有項目的控制權。 此策略顯示集團並不是看淡葡國前景而退出市場,而每項目皆保留部分權益,仍可享受日後發展的收益。出售部分股權套現後,既可改善集團債務情況,又可降低項目所承擔風險,並引入策略性夥伴,是進可攻退可守的策略。 復星投資於葡萄牙可追溯至2013年,當年受歐債危機影響,葡萄牙面臨嚴重資金短缺,為減少公共債務,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私有化措舉,因而讓復星找到投資機會。2014年5月,以10億歐元收購葡國最大保險公司Fidelidade;同年10月,Fidelidade在復星的支持下,以4.6億歐元收購聖靈集團醫院業務96%股權(後來更名光明醫療)。 2016年11月,復星以1.75億歐元收購葡國商業銀行BCP16.7%股權,後來增持至約20%。當年葡萄牙剛從歐債危機中復蘇,資產價格相對處於低位,提供了投資機會,而且葡國經濟穩定,加上地理位置連接歐洲與非洲,有利復星全球化佈局。今次主要業務皆出售部分股權並引入新股東,顯示其葡國業務的新布局。 流動性大幅改善 隨著復星近年積極減債,集團漸從三年前的債務危機中復蘇。最近公在的中期業績報告中,復星國際截至25年6月底止總債務為2,221億,較24年12底的2,141億元有所上升,同期的總債務佔總資本比率為53%,也比24年底的52%稍為上升。不過,同期現金及銀行結餘678億元,加上集團尚未提用的銀行信貸額達1,394億元,為集團提供充裕的流動性。 復星的債務危機出現在2022年,集團多年的積極擴張令負債急速上升,但疫情對公司現金流有嚴重影響, 22年9月標普將復星評級從BB下調至BB-,一度令復星境外美元債斷崖式下跌,穆迪更在23年4月因信息不足而撤銷其評級。 不過復星持有的資產價值始終超過負債額,從22年中開始積極瘦身,有序地出售資產,包括青島啤、新華保險等國企股份,並積極地出售海外資產,改善融資渠道,成功令集團從債務危機中復蘇。 重投美元債市場 24年11月復星成功發行3億美元3.5年期高級無抵押債券,是復星隔三年多以來重啟境外美元債,標普認為此對復星融資溝通的拓寬起積極作用,給予公司信用評級BB-,展望穩定。至今年9月初,復星亦成功發行4億美元債券,票息6.8厘。 復星債務危機暫時紓緩,但股價仍在低位徘徊,現價約5.6港元,差不多只及債務危機前的一半。花旗指復星出售資產帶來的現金流有助提高股東回報,現價比資產淨值折讓七成,認為估價復修空間可期,將目標價提高至6.5元,建議買入。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ikTok Deal

新聞概要:中美馬德里會談就TikTok交易達成框架協議

TikTok交易將化解美方對安全的擔憂,但同時保留這個熱門社交平台的「中國特色」    李世達 中美官員周一表示,雙方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會談中,就TikTok問題達成一項框架協議。美國總統特朗普隨後在社交媒體表示,該協議將在周五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通話中確認。 此次會談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率團,美方則由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領銜,議題涵蓋美方單邊關稅措施、出口管制以及TikTok問題。這是自美國總統川普今年4月啟動新一輪關稅戰以來的第四次會談。 這項涉及1.7億美國用戶的熱門社交媒體應用的潛在協議,成為這兩個全球第一與第二大經濟體在數月談判中罕見的突破。 據財新報道,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表示,關於TikTok問題,中國一貫反對將科技和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絕不會以犧牲原則立場、企業利益和國際公平正義為代價,尋求達成任何協議。 李成鋼說:「中方將堅決維護國家利益和中資企業合法權益,依法依規開展技術出口審批。同時,中國政府充分尊重企業意願,支持企業在符合市場原則基礎上,開展平等商業談判。」 貝森特則在會談結束後表示,雙方就TikTok問題達成了框架協議,他稱這項協議是兩個私有主體之間的事,但商業條款已達成一致。他強調,該協議將解決美國在安全方面的擔憂,但同時會保留TikTok的中國特色。 CNBC報道稱,貝森特指出,在該框架下,可能會由美國控制TikTok的所有權。 TikTok的未來動向一直是中美談判焦點。特朗普今年以來已三度簽署行政令,將TikTok出售期限不斷延後,最新截止日期為9月17日。根據美方立法,一旦無法剝離,TikTok將面臨在美被禁的命運。 特朗普先前曾強調,美國已有潛在買家,包括地產大亨弗蘭克·麥考特(Frank McCourt)、AI初創公司Perplexity AI以及由Employer.com創辦人廷斯利(Jesse Tinsley)組成的財團等,不過方案涉及收購範圍與股權結構各有差異。 然而,TikTok是否能夠出售,最終需經中國政府批准。早在2020年,中國商務部與科技部便將「基於數據分析的個性化推送服務技術」及「人工智能交互界面技術」納入出口管制清單,意味TikTok核心演算法若要轉讓,必須獲得主管部門許可。 中方先前已多次強調,將依法依規處理TikTok相關事宜,堅決維護企業正當權益,並強調中國政府從未要求企業違反當地法律提供境外數據。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