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66.HK NIO.US
Nio gears up to produce its own EVs

蔚来汽车CEO李斌称,如果蔚来的汽车完全由自己制造的话,成本会下降10%

重点:

  • 蔚来已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并收购为其代工的江淮汽车的工厂资产
  • 公司最新公布的三季度财报还算亮眼,期内营收、交付量、毛利率、整车毛利率等指标均向好

     

郭凯文

相信要不了多久,“江淮”二字将从蔚来汽车(NIO.US; 9866.HK)各类车型的尾标中消失。原因很简单,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之一,该公司独立造车的大幕或将拉开。

12月5日,多家媒体报道,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出现在工信部的“车辆生产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中。据此推测,蔚来已获得独立生产资质。

5日晚间,江淮汽车(600418.SH)发布公告称,此前公开挂牌的乘用车公司三工厂及乘用车公司新桥工厂相关三个资产包已完成竞价,根据竞价结果,蔚来汽车成为资产一包、资产三包受让方,交易价格分别约为16.7亿元、14.9亿元,合计31.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江淮汽车本次出售的资产一包、资产三包,正是蔚来F1工厂和蔚来F2工厂。长久以来,这两个工厂专门为蔚来代工造车。

拿到独立造车资质,收购代工工厂,市场对蔚来的“组合拳”并不感到意外。今年10月,江淮汽车公告转让资产时,就有消息称蔚来是接盘方,有关其谋求独立造车资质的传闻随之甚嚣尘上。不过,双方当时都对此讳莫如深。

代工模式“红与黑”

分析普遍认为,将代工工厂收入囊中后,蔚来透过代工生产汽车的模式将就此落幕。

2015年被认为是“互联网造车”元年,以“蔚小理”(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最初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代工模式。这是衡量现实利弊之下的理性选择:毕竟作为行业新手,没有生产地,制造技术能力欠缺,更重要的是缺乏生产资质。

现实中,获得工信部的生产资质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收购有资质的企业,二是独立申请资质。蔚来选择后者。

2016年,蔚来牵手江淮汽车,后者自此为其代工生产旗下车型。小鹏汽车(XPEV.US; 9868.HK)、理想汽车(LI.US; 2015.HK)、零跑汽车(9863.HK)等车企均一度借助具备资质的企业代工。代工模式让造车新势力在业内得以快速站稳脚跟。当然,这种模式也不是没有弊端,最大的问题是在生产制造环节,委托方话语权的旁落。

与蔚来不同,近年来一些造车新势力相继通过收购获得资质。比如,小鹏收购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获得生产资质;理想收购力帆汽车旗下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拿到资质;零跑收购福建新福达汽车拿下造车资质。

虽然当下危机重重,在竭力自救,但威马汽车是造车新势力中较早拿到造车资质的“幸运儿”。2017年,威马汽车收购了大连黄海和中顺汽车两家车企,两张造车资质落袋。该公司创始人沈晖曾对媒体表示:“只有自建工厂,才能从源头上控制产品品质。此外,在代工模式下数据无法形成闭环,车企数字化的优势也无法体现。”

独立造车的优势,蔚来汽车CEO李斌也直言不讳。在最近召开的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李斌称如果蔚来的汽车完全由自己制造的话,制造成本会下降10%。

三季成绩单向好

此番掷重金收购,蔚来差不差钱?是否存在资金压力?该公司最新公布的三季度财报给出了答案。就其目前的财力而言,可以说不在话下。

财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蔚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短期投资和长期定期存款为452亿元,较上一季度增加137亿元。

总的来说,蔚来交出的成绩单还算亮眼,数据呈向好趋势。数据显示,其营收达190.7亿元,环比增长117.4%,同比增长46.6%。

第三季度,蔚来毛利率为8%,二季度仅为1%;“蔚小理”中的另外两家企业,小鹏毛利率为-2.7%,理想毛利率高达22.0%。另一项重磅指标整车毛利率,蔚来重返两位数达11%,环比升4.8个百分点,同比跌5.4个百分点;小鹏整车毛利率为-6.1%,理想整车毛利率高达21.1%。

备受市场关注的交付量,蔚来为5.54万辆,环比增长135.7%,同比增长75.4%;小鹏交付量超过4万辆,理想交付更突破10万辆。

展望第四季度,蔚来预计交付量为4.7万至4.9万辆,同比增长17.3%至22.3%;预期总营收为160.8亿元至167亿元。

财报出炉后,蔚来美股、港股均录得两连涨,美股累计涨近6%,港股累计涨近7%。不过,今年迄今,其美股累计下挫25%,港股累计跌约24%。

海通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蔚来拿到独立造车资质对新兴汽车OEM(代工)具示范效应,展示在汽车产能过剩且生产资质管控严格的环境下,通过获取独立生产资质而形成研产销闭环的路径。瑞穗证券维持蔚来“买入”评级, 将未来12个月目标价由18美元下调至15美元。

另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作为实现公司盈利、降本增效的一部分,蔚来计划对电池制造部门进行剥离。该部门最早会在年底进行分拆,并将寻求外部投资者,估值待定。

蔚来尚未对此回应。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1月,长安(000625.SH)、吉利(0175.HK)两家车企先后加入蔚来的“换电联盟”。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受惠新股市场火热 中金中期盈利爆升

头部投行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3908.HK;601995.SH,简称:中金公司)周一表示,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介乎34.5亿元至39.7亿元间,同比增长55%至78%。 公司指受惠于上半年资本市场活动回暖,带动核心投行业务需求水涨船高。香港成为今年上半年全球最大IPO市场,44家企业在六个月内共计募资1,071亿港元。作为今年迄今最大规模IPO的联席保荐人之一,中金公司与另外两家中国投行和外资投行,共同助力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3750.HK;300750.SZ)实现约400亿港元的募资。 周二中金公司港股开盘下跌0.1%,年初至今累计涨幅约达5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万科上半年劲蚀最多120亿元

房地产开发商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202.HK, 000002.SZ)周一发盈警,料截至今年六月底的上半年,将录得亏损介乎100亿至120亿元,去年同期蚀98.5亿元。 公司表示,亏损主要因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下降,而毛利率仍处于低位。同时因行业的市场和经营环境变化,考虑到业务风险敞口上升,新增计提了资产减值。另外,部分大宗资产或股权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 万科续称,上半年续获得各类金融机构支持,新增融资和再融资达249亿元,并偿还164.9亿元公开债务,在2027年前已无境外公开债到期。 周二万科开盘跌0.4%至5.3港元,公司过去一年由高位下跌62%。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iel is a glass maker

印度生产基地成形,伯恩光学会否重启IPO计划?

港股IPO近期表现强劲,同业上市表现亮眼,或促使苹果手机玻璃供应商伯恩光学重启香港上市计划 重点: • 伯恩光学正在印度新建生产基地,并在越南进一步扩张,以响应客户需求,实现境外制造多元化布局 • 这家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生产玻璃配件的企业可能重启在港的上市计划 阳歌 2025年或将成为港股十年来IPO表现最为强劲的年份之一,同时也可能成为“玻璃之年”。 一家领先的高科技玻璃制造商、伯恩光学的竞争对手刚在港募资48亿港元(6.11亿美元)仅数日,市场传闻伯恩光学也可能筹备融资额更高的IPO。因为蓝思科技(300433.SZ; 6613.HK)此次登陆港股是对其深交所主板上市的补充,而若伯恩光学在港上市,则将是首次公开募股。 伯恩光学并未对此次传闻作出任何评论。公司之前曾尝试赴港上市,最近一次是在2022年。当时报道称其拟募资高达20亿美元,约为蓝思科技募资额三倍多。 伯恩光学最受瞩目的是其iPhone核心供应商的地位,公司客户还包括三星、荣耀及小米等头部智能设备制造商。据悉,正是与苹果的合作关系,正推动伯恩光学进军印度市场。为了减少对中国的过度依赖,苹果近年加速将智能手机生产转移至印度。 据媒体报道,苹果这家美国科技巨头目前约有20%的iPhone是通过富士康和塔塔电子在印度生产的,并计划在未来两年将比例提升至约三分之一。随着产量提升,苹果正鼓励其供应商在印建立本地生产基地。 据官网信息显示,总部位于香港的伯恩光学在全球设有八个生产基地,总投资达400亿港元,其中中国与越南工厂年产能合计18.5亿件,雇员总数逾7万人。 据去年的媒体报道,伯恩光学拟在印度建立生产基地。相关投资的报道最初源于去年1月,印度汽车零部件制造商Samvardhana Motherson International Ltd.表示伯恩光学将投资其电子零部件子公司Motherson Electronic Components Pvt Ltd. 去年8月,印度媒体Business Standard报道称,该电子零部件公司将成为双方的合资企业,投资额约250亿卢比(2.9亿美元),伯恩光学最终持股比例或达49%,剩余股份由Motherson International持有。今年4月的后续报道显示,伯恩光学已完成首期注资。 该报道同时指出合资公司将生产玻璃盖板及其他零部件,厂址或定于泰米尔纳德邦——苹果另一家玻璃供应商康宁(GLW.US)正在当地建设新厂,预计今年底投产。据报道,伯恩光学在印度的合资企业预计前四至五年营收可达10亿美元。 同样重要的是,伯恩光学有望通过此合资项目构建其海外产能,为客户提供更多选项,从而成为更受信赖的战略合作伙伴,也获得更多海外发展的机遇。 相比之下,蓝思科技大部分生产仍在中国,但正通过越南及墨西哥工厂实现多元化布局。伯恩光学进军印度的举措或使其占据竞争优势,因其印度工厂能更高效地服务苹果及其他正将生产转向印度的客户群。 手机行业元老 作为元老级的中国科技公司,伯恩光学三十余年前开始在深圳生产手表玻璃盖板。深圳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早期试验田,这里培育出微信运营商腾讯及全球最大无人机制造商大疆等科技巨头。…

简讯:美丽田园料中期纯利年增不少于35%

美容与健康管理集团美丽田园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2373.HK)周一公布,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不少于14.5亿元(2.02亿美元),按年增长不少于27%;净利润不少于1.7亿元,按年升幅不少于35%。 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双美+双保健”的高毛利商业模式持续优化,提升收入结构与毛利率表现,同时“内生增长+外延扩张”双轮驱动战略带动业务规模扩大及市场占有率提升,推动规模效应持续释放,令净利率稳步上升。 美丽田园周一高开1.3%,至中午休市报29.55港元,转跌0.84%,股价今年以来仍升6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