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中国领先的连锁咖啡店第二季收入增长72%,而由于新冠疫情干扰,多数同行业绩下滑

重点:

  • 瑞幸咖啡报告第二季收入和利润均实现强劲增长,这得益于门店快速扩张,以及与早期会计丑闻有关的支出下降
  • 该公司采取了在大城市开自营店,在小型市场合伙开店的混合经营模式

阳歌

中国的餐厅和咖啡馆在第二季度遭受重创,由于广泛的疫情防控措施,包括上海长达两个月的全面封控,它们的业务遭到严重破坏。但从瑞幸咖啡(LKNCY.US)最新的业绩中,却看不到这一点,这家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已从两年前几乎导致其结业的重大丑闻中涅盘重生。

怀疑论者可能会对瑞幸周一公布的最新业绩半信半疑,其中显示该公司收入在二季度同比增长72%至33亿元。毕竟,就在两年前,这家公司承认在2019年伪造了接近这个数额的销售额,在全球引发关注。

考虑到中国大多数其他连锁品牌的收入都因疫情干扰而严重下滑,瑞幸二季度销售额的大幅增长就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一个典型例子是肯德基和必胜客餐厅在中国的运营商百胜中国(YUMC.US),它的该季度收入下降了13%。

2020年曝出丑闻后,瑞幸确实受到了严格审视,可能正因为如此,投资者似乎相信它会东山再起。业绩公布当天,该公司股价大涨12%,今年迄今已增长超过50%——这个表现优于许多公司。此外,该股目前的价格达到了丑闻曝光后的高点,最新收盘价接近15美元,正在迅速趋近于2019年17美元的IPO价格。

该公司股价上涨之后,市值达到近40亿美元,跟其他大型餐饮企业相差无几。其市盈率目前为28倍,实际上领先于头号竞争对手星巴克(SBUX.US)的24倍,也领先于百胜中国的27倍。因此,该公司显然正在赢得投资者的尊重,虽然与此同时,由于在曝出丑闻之后被纳斯达克摘牌,该股目前仍在场外交易。

那么,瑞幸究竟是如何从坏企业的代表,变成中国蓬勃发展的咖啡行业尖子生呢?之所以称它为尖子生,因为它显然在中国咖啡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截至6月底拥有7,195家门店,远远领先于排在第二的星巴克,后者在7月底拥有5,761家门店。

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在于,它一方面依靠容易开设、运营成本低的小门店,一方面采取多元化战略,不光依赖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在小一些的城市开展业务。在二季度,对大城市的依赖成了星巴克这样的大品牌的致命弱点,因为最严重的疫情多数都发生在大城市。

强有力的伙伴关系

成立于2017年的瑞幸咖啡迅速成为中国咖啡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它专注于提供质优价廉的咖啡,店面都不大,采用极简主义风格,正如我们前文提到的那样,而且它以外卖为主。该公司还通过仅限手机应用程序下单的方式,从而压低了劳动力成本,店内同时仅需两三名员工即可。这种做法被许多公司模仿,星巴克甚至专门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一个名为“Starbucks Now”的新模式。

虽然小型、低成本的模式对瑞幸咖啡来说已是老生常谈,但它有一个取得成功的新元素,就是自营店和合作店结合起来的模式。前者专注于市场更大、更有利可图的一线城市,而后者则专注于本地知识和经验更为重要的较小市场。

截至6月底,在该公司的7,195家门店中,近70%是自营店。但自营门店的收入占该公司总收入的76%,这表明自营的大城市门店带来的收入高于小城市的门店。最新的自营门店比例较一年前有所下降,当时它76%的门店是自营店,这表明它合作门店的增长速度快于自营店。

瑞幸的自营店当季同店销售额增长41.2%,这个数字已经相当强劲,但考虑到星巴克截至7月的上季度在中国的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44%,这个数字就更显厉害了。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虽然瑞幸第二季录得净亏损1.147亿元,但其中包括与丑闻相关的诉讼费用2.768亿元。剔除这个部分和其他一些非经营性项目的话,该公司在本季度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利润为2.675亿元,约为去年同期9,200万元利润的三倍。

文章的最后,我们来看看挥之不去的丑闻问题,这是妨碍该公司从场外交易恢复到纳斯达克主板交易的主要障碍之一。

“我高兴地宣布,继第一季成功完成金融债务重组后,我们在解决未完成的美国证券诉讼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董事长郭谨一在财报随附的评论中表示。“我们收到了联邦集体和解的最终法院批准,在解决剩余的诉讼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标志着瑞幸咖啡在解决其历史问题方面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瑞幸在财报中称,与该丑闻和随后的公司重组相关的亏损在二季度为相对温和的2,060万元,低于去年同期的6,290万元,由此可以看到这些“历史问题”的逐步消失。对于是否以及何时可能申请重返纳斯达克主板市场,该公司并未透露太多信息,但其高管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仍“致力于美国资本市场”。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三氯蔗糖收入大增 新琪安半年多赚586%

甜味剂生产商新琪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3.HK)周一公布,上半年收入3.35亿元(4,700万美元),按年升54.3%,录得纯利2,438万元,较去年同期的355万元激增586.4%。 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受惠于核心产品销量上升,其中三氯蔗糖收入达1.52亿元,同比大增116.8%;食品级及工业级甘氨酸收入合共1.68亿元,按年升25.9%。管理层指出,美国对中国甘氨酸征收高关税,公司因而透过印尼工厂供货以拓展海外销售,而泰国新厂亦进一步推动三氯蔗糖出口。 截至6月底,公司总资产约11.26亿元,较去年底增长38.5%;现金结余达2.5亿元,负债比率降至39.7%。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0.2%大幅提升至23.3%。 公司股价周一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3.19港元,升1.7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奥克斯招股集资36亿港元

空调供应商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2580.HK)周一发售2.07亿股,香港发售占5%,每股售价由16港元至17.42港元,集资最多36亿港元。8月28日截止认购,9月2日正式挂牌。 公司2024年收入297.6亿元,按年增加19.8%,盈利则增长17%至29亿元。截至今年3月底止,首季度收入73.6亿元,按年增27%,盈利上升23%至9.2亿元。 集资所得的50%将用于升级公司的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约20%用于全球研发,另外20%加强销售及经销渠道,余下一成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税负率增加 李宁中期盈利跌11%

李宁有限公司(2331.HK)周四公布,2025年上半年收入148.17亿元,按年增长3.3%,但净利润按年下跌11%至17.37亿元。派中期股息每股0.3359元,合共8.69亿元,较去年减少约11%。 公司指出,期内电商渠道收入增长7.4%,特许经销收入亦升4.4%,成为推动整体业绩的主要动力。不过,直营销售因门店网络调整及消费场景转移影响而下降3.4%,抵销部分增长动能。产品结构方面,鞋类收入按年升近5%,器材及配件大增23.7%,惟服装收入下滑3.4%。 盈利下滑主因来自毛利率下降及税负率上升。期内毛利率降至50%,较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因直营折扣加大及渠道结构变化所致。同时,税负率显著上升至33.3%,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 李宁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9.33港元,升6.7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圆通国际亏损扩大 中期蚀6,000万

快递公司圆通国际快递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6123.HK)周四公布中期业绩,收入大幅下跌52.5%至14.14亿港元(下同),股东应占亏损由去年同期的4,210万元,增加43%至6,040万元。 来自海运业务的分部业绩续下滑,较去年同期减少61.8%至930万元,空运业务的分部业绩则续录得亏损,并从去年蚀100万元扩大至亏损5,310万元。 亏损进一步扩大,主要是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收入及毛利,而集团战略性地缩减部分低毛利率及回款周期较长业务,亦导致收入及毛利减少。同时,集团持续加强科研、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全面推动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亦令开支增加。 圆通国际周五平开报1.24元,过去一年高位下调29%。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