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恒

     

香港                                                                                       

     

陈茂波称短期不推增值税

香港股楼税收大减,政府财政收入面临大压力,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早前曾表示,开征资本增值税是政府一个研究范围。消息一出后,引起市场一片争议声,特别是地产发展商,更是大力反对;投资银行即时配合,摩根大通发表报告,指以部分国家实施50%资本增值税率为例子,港楼有可能在实施前出现一波恐慌性抛售。

摩通的报告似有点危言耸听,世界上多个地方如中国及美国也有实施相类税种,香港即使推行,未必如摩通说般严重。香港税基十分狭窄,资本增值税无疑是其中一个税源,但在经济疲弱,股市每况愈下,楼市亦在调整的时候推出,确实对经济不利。不过,及后陈茂波在瑞士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期间回应,表示须顾及本港竞争力,短期内无意开征资本增值税。一场茶杯里的风波,终在财爷一句说话而消弭下来。

打击滥用公屋严查内地资产

为要有效运用房屋资源,房屋署近年致力打击滥用公屋单位,今财年首8个半月,房署已回收2,100个滥用或违约的单位,是上一个财年的总量。与此同时,房署正研究,严查公屋住户在内地及海外的资产申报,署长罗淑佩强调是“有的放矢”。

现时港人申请公屋时,为免超越资产规限,许多时未必将内地或海外的资产申报,过去房署在此方面的审查没那么严谨,加上香港政府向内地机构查核需要一定程序及时间,令到部分违规者得以瞒天过海。但现时署长已开腔,会在此加大力度,以打击滥用公屋资源,相信会有一批没上报或虚报者受到惩处。

港发展商纳入支持名单

早前内地政府指示银行要在融资上支持部分房企,据市场消息,平安银行已列出一份白名单,总共有41家房企被纳入其中,当中除了内地耳熟能详的龙湖(0960.HK)、万科(000002.SE),金地(600383.SH)及绿城(3900.HK)外,香港的开发商新鸿基地产(0016.HK)及新世界发展(0017.HK)也在名单之中。

香港发展商的财务状况并没太大问题,负债比率相对要低,财政稳健,对资金需求没急切性。当然,这次在白名单榜上有名,对本港发展商来说,属好事一椿,反正就是多了一个融资窗口。相反,内地政府对情况较差的房企,暂未有任何方法施以援手,目前大方向仍是以支持具实力房企为先,避免不利消息会令优质企业受牵连。

内地

     

内地新盘楼价六连跌

内地楼价仍然持续下调,路透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推算,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去年12月按年下跌0.4%,跌幅是过去九个月最大,亦是连续第六个月下跌。70大城市中,下跌的有62个,上升的只有7个,只有一个是持平。四大城市中,按月比较只有上海升0.2%,北京持平,广州和深圳分别下跌1%及0.9%。

我们认为,房价一形成下行趋势,跌势将会持续,虽然中间或会有所反弹,但整体方向是跌多于升。事实上,欧美国家针及西方资金外流下,内地经济受到相当压力,世界银行也估计内地今年经济增长4.5%;至于房地产,房屋供应没减少,但需求正在减弱,房企去年第四季的按月销情走弱,趋势很大机会延续,今年也未许乐观。

融创文旅项目乏人问津

内房企业急需现金还债,又或将发展中项目脱手,以减轻资金负担,《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融创中国(1918.HK)在近一个月,先后放售4个文旅项目,包括武汉甘露山文创城、成都融创施柏阁酒店、成都融创堇悦酒店,以及昆明城,但反应十分冷淡,有项目甚至无人问津。

其实又很易理解,内地大部份民企负债累累,大家似乎也要赶卖资产,那有能力去买新项目。资金仍然较充裕的,主要是几家大型国企,但目前楼市每况愈下,他们手上也不是没有存货,那为何还要入货。而且融创出售的是文旅项目,主要以收租为主,资金回笼更慢,对开发商来说吸引力低,即使卖家愿意大幅劈价,也不容易找到买家。

咏竹坊文章

Pagoda’s ten-year plan

     

百果园出师未捷先跳水

刚迎来上市一周年的百果园(2411.HK),股价突然闪崩,一天下跌30%,市场推测是部分股份锁定期过去,即被大手抛售,公司只回应业务一切正常。此前,《咏竹坊》报道百果园的十年发展大计,在2034年前自建平台的商品交易总额要超过1,000亿元,门店数量逾1万家,最终成为全球果王。

咏竹坊报道指出,百果园的经营模式最大问题是如何管理好旗下加盟商,过去市场有垢病,加盟商在水果质素、送货时间及服务态度都未到位。另外,公司的毛利率较低,纯利率更只有低单位数,但市盈率则偏高,股价未跳水前高达21倍,相较同行洪九果品(6689.HK)的4倍,就显得较高。至于企业管治亦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司曾未按规定期限公示2022年报告,被深圳官方机构列入经营异常名单,去年中大股东按股,予外界感觉也不太好。这次股价突崩盘,市场对百果园的投资价值肯定大打折扣。

中免前景佳具值博率

中国最大免税品店中国中免(1880.HK)最近发布2023年业绩预报,收入及盈利均出现双位数增长。不单止,去年底中免公布,与北京及上海机场签定免税品店新的租金计算协议,与机场的销售分成,由四成多减至两成多;同时又将支付予机场的保底费大幅调低,其中上海两个机场更由61亿元降至7亿元。经过一轮调整,中免的成本大大降低。

不但如此,中国中免开始布局“市内免税市场”。去年增资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有限公司后,持股达49%。交易最大的意义,在于中免拿到“入境后市内免税牌照”,并且一次性揽获中出服在上海、北京等共12家市内免税店。另一方面,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4年内地人全年出入境旅游人次和国际旅游收入,将分别超过2.64亿人次及1,070亿美元。在各方有利条件下,相信中免的前景会更理想。

新闻

简讯:社区服务业务推动增长 万物云半年纯利升4%

物业管理平台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2602.HK)周一公布,截至6月底止六个月,收入按年升3.1%至181.4亿元;期内纯利7.92亿元,按年升3.9%;核心净利润则增长10.8%至13.2亿元,派发中期息每股0.951元。 公司表示,增长主要来自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收入按年升11.8%至113.3亿元,成为最大贡献来源。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收入增7.7%至51.7亿元,带动商企和城市空间综合服务总收入仅跌5.2%。不过,AIoT解决方案收入大减66.2%,拖累相关板块按年下滑23.6%。 万物云周二高开,至中午休市报25.96港元,升7.27%。该股今年以来累升约2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unlei does video

回归视频本业拓展海外直播 迅雷重拾增长动能

受直播业务激增86%的推动,这家云服务及视频服务提供商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0.6% 重点: 公布第二季度营收增长31%后,迅雷股价过去三日累计涨幅高达96%,近一年累计飙升逾五倍 在将业务重心由视频服务转向云服务后,这家公司如今似乎正通过海外直播开辟新增长曲线    阳歌 迅雷有限公司(XNET.US)已淡出我们视野多年,因为该公司基本放弃了原有流媒体业务,转向云服务领域,采用看似有趣但未能引起市场兴趣的资源共享商业模式。在此过程中,该公司市值一度跌破1亿美元门槛(该市值规模以下的企业通常不在我们追踪范围内)。 然而,近期这家公司的股价强势反弹,不仅彰显其名中的“雷霆”之意,更让人追忆其引领中国在线视频革命的高光岁月。发布二季度财报后,迅雷过去三个交易日股价暴涨96%,推动其近一年累计涨幅逾五倍,当前市值达5.5亿美元。 有些戏剧性的是,投资者对迅雷重新聚焦在线视频本业的战略方向展现浓厚兴趣。该公司今年6月完成对体育资讯平台虎扑5亿元(约合7,000万美元)的收购,向该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与早年试水监管严格的中国在线视频市场不同,迅雷的最新视频战略将目光投向监管环境更为宽松的海外市场。 迅雷的视频业务归属直播板块,该业务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5.5%,跃居公司三大主营业务之首。 此外,投资者对迅雷在影石创新(688775.SH)的投资斩获颇丰感到振奋。这家全景运动相机生产商6月上市A股募资19亿元,创有“中国版纳斯达克”之称的创业板逾一年最大IPO规模纪录。鉴于其当前股价较发行价暴涨逾五倍,影石创新实际募资潜力远高于现有规模。 最新财报显示,迅雷对影石创新的投资收益达7.22亿美元,当前持股市值约12亿美元。除可观的投资回报外,投资者期待影石创新能助推迅雷高增长的流媒体业务。双方可能通过影石广受欢迎的相机设备,为迅雷新兴直播业务激发更多用户原创内容产出。 迅雷股价大涨还印证了我们近期提出的另一现象:美国投资者正掘金中概股“价值洼地”。过去四年,这些在美上市中概股遭严重低估,如今才被重新发现。我们关注的其他标的包括医美机构新氧(SY.US)及运动穿戴设备商Zepp(ZEPP.US),二者年内股价涨幅均达数倍。 即便经历股价飞涨,迅雷市销率仍处于1.21的低位区间。头部研究机构均未覆盖该股,近期财报电话会无人提问的冷清场面即为明证。 细究主要股东名录可见,多家巨头仍看好迅雷股价上行空间。雅虎财经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摩根士丹利持股占比2%,瑞银、野村、巴克莱持股位于0.18%-0.34%的区间内。 回归视频本业 如前所述,迅雷最初以中国在线视频市场为主战场,与百度旗下的爱奇艺(IQ.US)及阿里系优酷等资本雄厚的对手角逐。过去十年间,此类平台主要通过分流传统电视台观众建立庞大用户群。 不过,这一市场竞争白热化,且内容监管风险令企业承压,多数平台历经多年亏损近年才扭亏为盈。迅雷虽由此起家,却战略收缩,直至重启新的直播业务。当前,该公司似乎正放弃本土市场,导致去年二季度直播收入同比骤降54%。 今年该业务强势反弹,二季度营收达3,760万美元(即前文所述85.5%的同比增幅),超越其原最大收入来源,同比增10.5%至3,640万美元的订阅服务。云计算服务作为第三大收入来源增长13.6%,达3,000万美元。 三大业务协力推动迅雷二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30.6%至1.04亿美元。公司管理层坦言,部分增长源于收购虎扑,但强调当季并表收入仅320万美元。剔除该因素,公司季度收入增速仍达27%,较一季度10%的增幅显著提升。 迅雷将直播业务高增长归因于海外直播业务扩张、广告增收及虎扑并表效应。虽未披露海外营收具体数据,但可合理推测其直播收入超半壁江山源自海外,且该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该公司亦指出,直播与云计算业务仍处亏损状态,仅订阅业务实现盈利。尽管如此,其当季毛利率仍维持在49.3%的亮眼水平,去年同期为51.1%。若剔除影石创新的投资重估收益,迅雷第二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320万美元升至830万美元。 核心结论在于,若能深耕海外直播业务(或锁定海外华人群体),迅雷可能具备坚实增长潜力。该公司云业务采用整合第三方计算资源的共享模式,迥异于传统自建资源运营模式,亦具创新价值,但增长空间相对有限。 即使经历大涨,迅雷股价仍较2014年发行价低约三分之一。叠加其低市销率考量,预示该股或存进一步上探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斗鱼恢复营收增长并实现盈利

游戏直播平台斗鱼国际控股有限公司(DOYU.US)周一公布逾三年来首次季度营收增长,意味着在中国众多网络游戏运营商经历艰难时期后,公司业务已趋于稳定。 斗鱼公告显示,截至6月的三个月营收同比增长2.1%,达到10.5亿元,上年同期为10.3亿元。这标志着该公司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季度营收同比增长。同样重要的是,当季扭亏为盈获得3,780万元净利润,创下近两年来首个盈利季度。 斗鱼将业绩改善归因于近期推进收入多元化与强化成本效益的举措。 斗鱼股价周一上涨15%,收报8.26美元。该股年内累计下跌27%。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Joyson Electronic eyes HK listing; robot ambition becomes the key to valuation boost

均胜电子谋港上市 提升估值还看机器人

均胜电子在汽车工业多年,拥有超过100个客户,现拟申请在港交所上市 重点: 公司是汽车安全气囊龙头,近年提升平均售价,抵消销量下跌影响 进军机器人产业,与智元机器人已订立战略合作   白芯蕊 汽车安全性能提高,加上燃油车正被电动车取代,汽车零件产业备受投资者关注,已于内地上市的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600699.SH),也跟随其他A股公司步伐,部署在港挂牌。 据申请文件,均胜电子前身为均胜集团旗下汽车零部件研发与制造部门,早期主要供应汽车高端功能性零件与内外饰配件。2010年辽源得亨与均胜集团订立重组方案,完成对均胜汽车零部件业务实体资产收购,随后于2011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均胜大股东为王剑峰,透过由王氏控制的均胜集团直接持有均胜电子37.17%的权益。 均胜业务主要为汽车安全解决方案和汽车电子解决方案,分别占集团2025年首4月总收入62.6%及27.7%,其中,汽车安全解决方案旗下安全气囊和智能方向盘,更是集团收入来源,占总收入41.8%。 第二大汽车安全产品生产商 安全气囊对汽车安全十分重要,尤其在发生严重碰撞时能吸收撞击力,保护驾驶者安全,均胜2021至2024年连续四年为全球第二大汽车被动安全产品生产商,市占率达22.9%。 随着安全标准加强,车厂对汽车安全性能日益重视,全球汽车被动安全市场规模在2025年估计将达1,734亿元,到2029年料达至2,136亿元,复合年增长达5.4%。 虽然安全气囊和智能方向盘是均胜第一大收入来源,但值得留意的是其销售量在今年首4个月下跌2%,幸好平均售价按年增加4%,才能拉动该业务上半年微升1.9%至82.4亿元,令集团纯利力保不失,按年微升1.4%至4.9亿元。 此外,占均胜收入三成的电子解决方案也值得关注,2024年收入已录得下跌,且跌势未止,今年首4个月收入倒退1.1%,集团解释因欧洲多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减少,导致需求受影响。 均胜虽有客户超过100个,但业务却以欧洲为主,今年首4个月收入达197.1亿元,当中欧洲、中东和非洲占比最大达41.6%,尤其是集团第一及第二大客户均是德国车企,占集团收入三成,因此欧洲汽车政策对集团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欧盟进口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征收15%的关税,也计划向中国同类产品征收关税,变相对均胜都有影响。 幸好均胜在汽车业发展多年,在智能汽车技术、工艺、产业链等方面具优势。由于过往已定位为一线的汽车零件供应商,加上人形机器人大多数零件与汽车产业相似,故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均胜未来新增长动力。 机器人产业增长快 近年,全球科技企业积极投资人形机器人,当中包括特斯拉、获OpenAI与英伟达投资的Figure AI、内地的宇树科技及借壳上海科创板公司上纬新材(688585.SH)上市的智元机器人。随着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市场估计2029年人形机器人规模将达到324亿美元,即 2023至2029年复合增长达57%。 均胜看中机器人市场商机,因此从“大脑-小脑-肢体”三大技术入手,在“大脑”方面,加强与人工智能龙头合作,共同研发大模型机器人智能系统。“小脑”则自主研发先进运动控制系统。至于“肢体”便加强机械结构设计和新材料应用研究。 据天风证券,均胜在人形机器人产品矩阵丰富,除了传感器套件、机器人能源管理模块、机器人高性能材料外,还有嗅觉传感器、六维力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简称IMU)等。 估值吸引利股价炒上 此外,均胜与中国机器人龙头智元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智元机器人将优先选择均胜电子零件,此前智元与宇树已夺得中移(杭州)讯息技术2025年至2027年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智元与均胜战略合作,意味集团在机器人产业链有一定技术优势。 均胜在A股市场估值不贵,2025及2026年预期市盈率只是16.8倍及14倍,假设集团以同样估值在港挂牌,配合机器人概念,估值有望升至20倍之上,一旦中美关税战降温,有利刺激股价表现,是值得留意的新股。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