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8.HK JD.US

京东推出针对拼多多的“百亿补贴计划”所费不菲,加上看淡今年上半年零售前景,即使去年业绩理想,也未能安抚投资者的负面情绪

重点:

  • 京东去年经调整净利润增长64%,宣布每股派息0.31美元,并暗示未来或恒常派息,这一举措在大型中概科网股中甚为罕有
  • 该公司今年首季度收入增幅可能回落,消费者情绪或到下半年才明显回升,令投资者担心短期业务前景

 

罗小芹

中国网购行业竞争激烈,为了巩固市场占有率,作为龙头企业的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JD.US,9618.HK)于今年3月6日零时启动“百亿补贴计划”,为自营和第三方网店商品提供100亿元补贴,与主攻低价的对手拼多多(PDD.US)展开竞争。

即使京东三天后公布的业绩优于市场预期,去年收入同比增长一成至10,462亿元,非国际会计准则(non-GAAP)的经调整利润更大涨64%至282亿元,但首席执行官徐雷在业绩记者会表示,新冠疫情限制完全放宽后,餐厅、旅游等消费出现反弹,而整体零售复苏仍取决于消费者信心;由于官方的刺激经济举措需时见效,他预计下半年零售市道会较上半年佳。

徐雷此言一出,抵销了京东业绩理想的利好效应,其港股在之后一个交易日跳水11.5%,本周三以159.2港元收盘,比补贴计划启动前大挫13.8%。即使他强调本轮补贴对利润率的影响非常低,并希望通过创造“天天低价”环境以改变消费者习惯,但参考股价反应,反映未能释除市场对公司前景的疑虑。

回顾去年四季度,中国新冠疫情正值最严峻阶段,多个大城市都实施限制人流举措,但作为受影响较小的网购运营商,京东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在零售、物流收入分别增长3.6 %与41%的拉动下,总营收实现7.1%同比增长,经调整净利润更大涨115%至76.6亿元。

宣布派发末期息

另一个亮点是公司宣布派发末期息0.31美元(2.1元),加上去年5月派发的特别股息0.63美元,全年共派息0.94美元,派息如此慷慨,颇有回馈股东长期支持的美意。

环顾中国科网行业,网易(NTES.US; 9999.HK)和腾讯(0700.HK)是少数愿意派发现金股息的公司,反观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拼多多、小米股份(1810.HK)、美团(3690.HK)及百度(BIDU.US; 9888.HK)上市未今都未有派息。由于京东首席财务官许冉表示,将计划执行年度派息政策,暗示未来有机会恒常派息,市场将观望此举会否推动其他科技股的派息风气。

与以往多次针对拼多多的百亿补贴计划不同,京东强调这次并非短期或个别产品的促销活动,反而是希望通过持续优化供应链能力、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健全低价机制及完善基础能力,吸引更多客户参与极致的消费体验。

相比其他电商,京东拥有掌控物流、仓储与产业链等环节的优势,但这次意图低价促销抢占市场,面对的是在三四线城市“下沉市场”表现优秀的拼多多,注定将是一场硬仗。回顾以往京东向拼多多发动的价格战效果仅一般,投资者担心这次战线一旦拖长,京东可能需持续投入资金,形成“尾大不掉”的情况。

不过,据京东财报披露,截至去年末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及短期投资合共2,262亿元,加上去年来自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达578亿元,显示绝对有足够财力大打“补贴战”,关注点是在消费气氛未完全复苏的背景下,目前是否主动出击的合适时机。

最近中国经济因防控措施解封,出现强势复苏的表象,但徐雷表示,环顾各行业中,复苏最快的应为旅游出行类服务,消费需求能否回升,最终的决定因素是可国民可支配收入提升。

消费情绪未回复

徐雷此言甚有参考价值,但值得留意的是,目前中国青年失业率直逼20%,加上中小企需时恢复招聘,而受制于加息与通胀导致来自欧美的订单下滑,工人的裁员风险仍然很高。因此,即使京东愿意大洒金钱刺激消费,消费者的反应却难以预测。

事实上,汇丰环球研究援引京东管理层透露,该公司平台今年前两个月的毛交易总额(GMV)同比下降,到3月初才出现小幅改善,因此预计要待下半年消费情绪改善,收入才有机会明显回升。

该行将京东今明两年盈利预测分别调低0.9%及2.4%,目标价从320港元下调至273港元,但维持“买入” 评级。汇丰称,受低盈利类别的战略调整及宏观复苏较预期稍弱拖累,预期京东今年首季度的零售收入出现单位数降幅。

京东股价明显下挫,加上派发末期股息,可能会吸引部分投资者抄底,但作为行业龙头,其最新预测市盈率约15.8倍,较拼多多的20.3倍存在明显折让。由于京东营业成本长期高企,经营利润率仅约1.75%,远低于拼多多的23.9%,在经营效率出现明显分野下,也许足以说明为何规模较小的拼多多,估值竟然会较京东优胜。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中兴通讯拟发行H股可转债 净筹逾35亿元

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0763.HK; 000063.SZ)周二公布,拟发行35.84亿元(4.99亿美元)零息美元结算的H股可转换债券,拟将发行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加强公司算力产品研发投入。 可转换债券于2030年8月5日到期,初始转股价为每股H股30.25港元,较H股上日收市价溢价约15.9%,可悉数转换为约1.3亿股H股,相当于扩大后已发行总股本约2.64%。 今年首季,中兴通讯收入按年升7.8%至329.68亿元,纯利则跌10.5%至24.53亿元。 中兴通讯港股周二低开2.8%,至中午收市报25港元,跌4.2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生力啤上半年盈收双升

香港生力啤酒厂有限公司(0236.HK)周一公布,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上升3.2%至3.9亿美元,净利润劲增31.9%达4,960万美元,因中国大陆及菲律宾市场的增长有效对冲了香港地区的业绩下滑。 展望后市,公司表示对核心市场持续增长前景保持“审慎乐观”态度。公司声明称:“尽管香港及华南地区的经济指标显示持续复苏的迹象,我们仍需关注现存的挑战,包括紧缩的金融状况、消费者行为的转变,以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对本地需求与出口表现的影响。” 公司股票周二开盘走高,早盘涨幅达25%,报价1.25港元。年内迄今该股累计上涨约5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雍禾医疗发盈喜 扭亏为盈赚2,500万

医疗机构雍禾医疗集团有限公司(2279.HK)周二发盈喜,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中期业绩扭亏为盈,纯利不少于2,500万元,去年同期则亏损1.39亿元。 集团表示,期内集团通过优化门店网络,将资源聚焦核心门店,提升医院运营效率。此外,持续提升自研的连锁医疗管理系统“禾帆”,并融入企业AI知识库引擎。同时,集团通过管理模型重构及营销投放精细管理,显著提升获客转化率及投入产出比。 周二雍禾医疗平开报3.54港元,后股价急跌逾5%,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升近三倍。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an Palace makes bird's nest products

燕之屋营跌利增 王石代言销售惨淡

中国最大燕窝品牌在营收承压背景下实现盈利复苏,预期今年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20%至35% 重点: 燕之屋预计今年前六个月利润将增长20%至35%,同期营收增长近乎停滞或呈负增长态势 销售费用下降、厦门新工厂智能制造升级和工艺改进,共同推高这家燕窝制造商的利润空间   谭英 在经济波动期,中国消费者发现,传统燕窝制品的亲民化转型正降低消费门槛。 厦门燕之屋燕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1497.HK)上周发布的盈利预告传递出关键信息:继去年利润下滑后,今年上半年盈利强劲反弹。尽管平价产品策略导致营收增长乏力,投资者仍涌入购买公司股票,公告后数日,股价大涨逾7%。 燕之屋预计上半年营收区间为10亿(约合1.398亿美元)至10.6亿元,同比小幅下滑。但利润表现更为亮眼,预计录得7,200万至8,100万元,同比增幅达20%至35%。 盈利改善并非无迹可寻,公司去年年报显示,尽管当年下半年营收开始萎缩,利润在经历上半年断崖式下跌后,于下半年企稳。 新品系列为燕之屋去年注入增长动能。以燕窝为基底、2023年推出的平价食用燕窝粥产品需求旺盛,带动全年新品收入激增63.3%。其他的平价新品包括燕窝肽天然苏打水、整根人参燕窝饮,单价均低于200元(约合30美元)。 传统“纯燕窝”产品线虽仍占去年总营收的87.6%,但较2023年91.3%的占比有所下滑。新品营收占比从2023年的7.2%升至去年的11.3%,其中新拓展的护肤品类贡献1.1%的营收。 燕之屋在洞燕唾液制品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后者原料取自东南亚洞穴金丝燕,以唾液粘合树枝筑成的燕巢。 自明朝起,燕窝制品即为中国奢侈滋补品。目前,燕之屋占据14%的国内燕窝市场份额,资产包括位于中国西北甘肃省的全球最大燕窝加工厂,并在220个城市设有700家实体门店。 即便布局新品线与新加坡海外渠道,燕之屋盈利增长仍存变数。去年净利润提升部分得益于管理费用缩减12.4%,这更多源于成本管控而非业务扩张。此外,2023年拖累盈利的IPO相关费用消除,亦推高去年利润。 新晋品牌代言人 除受益于新品矩阵外,燕之屋将盈利回升归因于厦门总部工厂智能制造的升级和工艺改进,带来运营效率提升,并计划在甘肃、上海工厂推行类似改造。 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下降也被视为利润改善动因。这一趋势去年已初显成效,去年下半年销售及分销费用增速,从上半年的同比38.5%骤降至2.3%。 为拓展男性及年轻客群,公司持续依赖品牌代言人策略。今年新聘地产巨头万科创始人、前董事会主席王石,后者以攀登珠峰等登山壮举及航海探险闻名。此前,公司签约演员巩俐及中韩偶像团体明星王一博。 新代言人成效尚待检验。当前消费环境承压,消费者正削减此类可选消费支出,燕之屋的高定价策略面临挑战。公司近年启用王石、王一博等男性代言人拓展跨性别、跨代际客群的尝试,同样存在试错风险。 74岁的王石代言首款产品引发市场质疑。燕之屋“总裁碗燕”含六碗燕窝,单盒售价高达3,168元(折合每158克碗装产品528元,约75美元)。尽管有王石背书,销售仍显惨淡。 据媒体报道,该礼盒在天猫旗舰店上市前六日仅售出六盒。与此同时,伴随行业价格承压,燕之屋整体库存风险可能加剧。在经济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消费者日益缩减非必要开支,中国13,000多家燕窝企业正竞相降价,即食燕窝单价已低至每45克碗装产品20元。 因燕窝属自然资源,企业多通过价格竞争与产品创新实现差异化。未上市竞争对手小仙炖,凭借鲜炖燕窝品类取得成功,连续八年蝉联销冠。但据中国媒体近期报道,即便小仙炖也面临经营压力,被迫取消奖金福利、裁员并下调业绩目标。 尽管23倍市盈率表现强劲且分红优厚,燕之屋看似优势显著,但鉴于产品赛道局限、溢价策略及白热化竞争,公司需付出更多努力维系投资者信心。其疲软的营收增速引发担忧,或是当前股价较2023年发行价折价约10%的一大诱因。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