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概要:阿斯利康涉骗医保案 中国总裁证实被调查

阿斯利康宣布,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总裁王磊正配合中国政府调查,但强调在中国的运营持续,并由中国现任总经理赖明隆的领导下继续进行   欧美美 英国知名跨国药企阿斯利康(AZN.L)上周三宣布,其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总裁王磊正配合中国政府调查,但未有透露调查内容、以及王磊的下落。公司强调在中国的运营持续,并由中国现任总经理赖明隆的领导下继续进行。 据《彭博社》9月报道,中国当局今年拘留了5名阿斯利康的前任和现任员工,原因是他们涉嫌从事非法活动,包括可能侵犯中国的数据隐私权法规,以及进口未经批准在中国大陆销售的药物;直到10月30日,阿斯利康披露其中国业务主管被调查的消息。 而在阿斯利康公布前几天,据《界面新闻》的报道指出,百济神州(BGNE.US; 6160.HK; 688235.SH)的大中华区首席商务官殷敏就传出被监管机构带走调查,但她被调查的原因,与百济神州的经营无关,反而是涉及她在阿斯利康中国分公司任职肿瘤业务部总经理期间,有工作人员涉嫌篡改肿瘤患者基因检测结果,以骗取官方医疗保险基金。 殷敏于2006至2021年在阿斯利康工作,期间历任多个重要职位,并于2021年12月离职,加入百济神州。 至于王磊一直被视为阿斯利康在中国业务大幅增长的最大功臣,在他效力阿斯利康十多年期间,成功推动中国业务发展,并协助阿斯利康一度成为在华收入排名第一的跨国药企。他亦成为在华跨国药企中,职位最高的中国人,成为业界标志性人物。 不过,这宗涉嫌诈骗案,恐怕会成为王磊的职业生涯污点。据财新报道,阿斯利康自2020年起,就涉嫌在中国篡改癌症患者基因检测结果,以及骗取医保基金。执法当局经过长达三年的调查,前后已拘捕数十名阿斯利康中国分公司的现任和前任高管、区域销售主管及药厂代表等,当中涉及的诈骗金额,或涉及数百万元。 涉肺癌药骗保险 调查的核心是阿斯利康的肺癌药物Tagrisso,它于 2017 年进入中国市场,最初被批准作为二线治疗药物,只有接受过一线治疗并出现耐药的患者,才有资格服用该药。这款药物最初的标价是每盒51,000元,每年费用超过60万元。不过,该药物在2018获纳入中国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容许出示基因检测结果的患者,以低至30%的价格购买。 据悉,阿斯利康部分销售人员和几家实验室公司的员工,涉嫌伪造患者基因检测结果,令一些本来无法获得该药物保险赔偿的患者,能以平价取得该药物。 自从中国医疗保险部门2021年9月启动对Tagrisso相关诈骗案件的大规模调查后,在中国至少6个省份,已有多项裁决出炉,结果阿斯利康多名区域销售总监及销售人员被定罪,并相继入狱,当中有员工的入狱年期更长达11年半。 踏入2024年,涉及Tagrisso的诈骗调查,除了向全国层面蔓延外,并正向该公司的更高层员工升级,对阿斯利康的中国业务前景,将添上一层阴霾。 在王磊被捕的消息传出当天,阿斯利康周三在伦敦的股价下跌2.8%,并在其后两个交易日持续跌幅。不过,截至上周五,该股本年至今仍录得8.9%升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Liu Yongjun’s experience i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innovative drugs and his connections with multinational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re urgently needed for CSPC Pharmaceutical’s ongoing transformation.

石药研发新帅上任 势提振创新药发展?

刘勇军在创新药商业化领域的资深经验、以及跨国药企的人脉关系,都是转型中的石药集团所迫切需要的 重点: 刘勇军在信达生物任职期间,促成了与赛诺菲的深度合作,公司获批上市产品从两款大增至10款 石药集团上半年营收仅按年增长 1.3%,支柱产品面临集采影响,寻找下一个重磅药物迫在眉睫   莫莉 最近,又有一位资深的医药界高管,从创新药企业流向本土老牌药企。上周一,中国医药行业龙头企业石药集团有限公司(1093.HK)宣布,聘任刘勇军为执行总裁、全球研发总裁,这距离刘勇军正式离开创新药企信达生物(1801.HK)刚刚过去不到20天。 刘勇军是医药界知名人物,兼具学术和工业领域的经验,曾经是华人科学家在跨国大药企研发部门任职的天花板。他在生物医药行业深耕超过30年,是免疫学、肿瘤学以及转化医学领域科学家,曾担任过信达生物、赛诺菲和阿斯利康等多家公司的研发负责人。 过去四年,刘勇军在信达生物负责全球研发、管线战略、商务合作等工作。其间,信达生物获批上市的产品从两款大增至10款,核心产品信迪利单抗新获批了6项新适应症,在中国竞争激烈的PD-1市场中,成为唯一五大高发癌种一线治疗,均全部获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 PD-1 抑制剂。刘勇军还促成了信达生物与赛诺菲的深度合作,信达生物引进了赛诺菲开发的两款处于临床期间的药物,赛诺菲还对信达生物进行3亿欧元(20.7亿元)的初次战略股权投资。 刘勇军在创新药商业化领域的资深经验、与跨国药企的人脉关系,都是转型中的石药所迫切需要的。自从石药2018年开始重金投向新药研发,在心脑血管、代谢类疾病、抗肿瘤、精神神经和抗感染等五大新药领域布局超过300个在研项目以来,至今只新增了三款创新药获批上市,大多数项目的进展仍然缓慢。 刘勇军并非首个从创新药企走向国内老牌本土药企的高管,2023年1月,前任基石药业(2616.HK)总裁江宁军加入恒瑞医药(600276.SH),主要负责临床研究和商务拓展工作。 不过,研发新帅的上任,也未能挽救石药步步下滑的股价。自从8月21日发布中期财报以来,石药的股价已经累计下跌逾两成,在公布刘勇军任职消息的三个交易日内,其股价仍然下挫约4.6%。 营收增速缓慢 2024上半年,石药营业收入162.8亿元,仅同比增长 1.3%,净利润则微升2%至32亿元。其中,成药业务营收上升5%至135.5亿元,主要聚焦神经系统、抗肿瘤、抗感染、心血管等重点治疗领域。神经系统业务贡献营收52.4亿元,增长15%,在总营收中占比32%。 脑卒中治疗药物恩必普,是石药神经系统业务的核心产品,公开数据显示,其2022年销售额超66亿元。上半年财报称,恩必普两剂型用药时长增加,与非处方药及零售渠道持续拓展,是该板块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恩必普及其制备工艺于2023年底到期,现在已有仿制药在申请上市阶段,市场担忧当仿制药获批后,石药的收入和利润都将受到重挫。 在肿瘤药物领域,与其他创新药企业主攻生物靶向药不同的是,石药旗下产品多为化疗药物,如长效白细胞增强药津优力和注射用紫杉醇克艾力,这些产品均已纳入中国官方集体采购。上半年,石药抗肿瘤业务营收下滑10.2%至26.83亿元。财报显示,受到区域联盟药品集中采购的影响,肿瘤领域50亿大单品多美素的销售额也已下滑。 对石药而言,寻找恩必普、多美素之后的下一个重磅药物,迫在眉睫。为此,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今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达到2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3%。目前,该公司有约 60 个重点在研药物进入临床或申报阶段,其中 7 个已递交上市申请,19 个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石药还大手笔引进创新药管线,2021年8月以10亿引进康宁杰瑞(9966.HK)的HER2靶向双抗KN026,2022年10月与和铂医药(2124.HK)达成超10亿元合作,共同开发巴托利单抗。 在国内转型创新药的老牌大药企中,常常与石药集团做对比的是恒瑞医药。虽然上半年恒瑞医药的总营收136亿元不及石药集团,但是营收增速高达22%,创新药贡献了营收的半壁江山,市盈率达到53倍,而石药集团的市盈率仅有8倍,可谓远远落后。 或许,在本就信心不足的医药市场中,石药集团转型不顺的财报让投资者倍感失望,且看新帅上任后能否带来研发新气象,以挽救股价颓势。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ProfoundBio to be bougth by Genmab

普方生物卖盘 中国创新药企的出路?

最近多家中国相关的创新药企被大型外国买家收购,该公司是其中最新一员 重点 抗癌药物制造商普方生物宣布,丹麦公司Genmab将以18亿美元收购它 这是过去四个月里第四家被外国公司收购的中国相关创新药企 阳歌 在单打独斗多年后,中国创新药企可能终于开始意识到,有个富裕的金主来料理自己的财务会轻松得多。普方生物成为其中最新一员,该公司上周宣布,丹麦公司Genmab A/S(GMAB.US)将以18亿美元现金收购它。 过去四个月里,突然出现了一连串涉及中国创新药企的类似交易,这是其中的最新一笔。一开始是英国巨头阿斯利康(AZN.L)去年12月,宣布将以高达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亘喜生物。此后,至少又出现了三笔涉及收购中国药企的交易,包括普方生物这笔交易在内,总交易数量已达到四笔。 今年才过去几个月,意味着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我们很可能还会看到更多这样的交易。我们稍后再来细说每一笔交易,它们中既有上市公司,也有非上市公司。但首先,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推动了这一新趋势,以及为什么花了这么长时间这个趋势才开始出现。 之前中国创新药企基本上不会出现在外国股票市场上,直到2018年香港修改规则,允许此类公司上市(现在这类公司多数在香港上市)。在改变规则之前,香港要求大部分公司必须实现盈利才能在主板上市,而这个条件几乎所有初创药企都达不到。 规则变化推动大量公司在香港上市,也带动了少量公司在美国上市,比如亘喜生物。这些公司大部分是研发前沿药物的,其中很多药物使用新一代高度靶向性疗法来治疗癌症。 在西方,此类公司通常会通过私人渠道获取资金,直到研发的药物进入后期临床试验阶段。到那时,如果结果看上去很有希望,像阿斯利康这样财力雄厚的大药企,通常会介入并收购这些规模较小的初创公司,这些初创公司的投资者则会获得可观的利润。 但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很多旗下药物前景明朗的中国公司不是把自己卖给大公司,而是选择自己上市,为耗资巨大的药物研发提供资金。它们之所以能这么做,是因为股市投资者愿意以高估值购买它们的股票,即便大部分公司还需要数年才能盈利。 香港改变规则后不久,投资者对这些公司兴趣浓厚,但过去三年里,浓厚兴趣转变成了悲观情绪,导致许多上市药企的股价暴跌。最初看好它们部分源于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很多公司都计划在中国销售自己的药物。 事实证明,这些希望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中国通常要求提供大幅折扣,才会将药物纳入多数中国民众的医保。这一现实,加上新药研发耗资巨大,导致很多公司的盈利被推迟数年。与此同时,股票买家对这些公司的耐心和兴趣都在迅速减弱。 中美混血 了解了这个背景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Genmab计划收购普方生物的交易。尽管普方生物自称总部在西雅图,但它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是一个中美混血儿。公司把它的研发中心放在了苏州。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赵柏腾是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他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在得克萨斯大学获博士学位。 公司有三款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最先进的药物是rinatabart sesutecan (Rina-S),这是一款用于治疗卵巢癌和其他实体瘤的尖端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该药目前处于二期临床试验阶段,并在今年1月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快速通道资格,这将有助于更快地将其推向市场。 就在两个月前,普方生物宣布完成了1.12亿美元的B轮融资。公司的投资者包括奥博资本和礼来亚洲基金,后者是美国制药巨头礼来(LLY.US)在亚洲的风险投资公司,最近宣布的几家中国公司收购交易中都能看到这两家公司的名字。 另外两笔收购都是上个月宣布的,全是非上市公司。肾脏药物制造商信瑞诺表示,将被瑞士制药巨头诺华 (NOVN.SW)收购,但没有透露收购条件。在另一笔交易中,精准癌症治疗药物制造商葆元医药表示,将以全股票交易方式被Nuvation Bio Inc.(NUVB.US) 收购。葆元医药表示,作为交易的一部分,它将持有Nuvation约33%的股份,按照Nuvation目前的市值计算,葆元医药的估值为2.4亿美元。 这些交易涉及的金额各不相同,从葆元医药的2.4亿美元到普方生物的18亿美元,范围涵盖了大多数上市中国药企的估值。四笔交易中有三笔涉及非上市公司,这一事实似乎表明,IPO前的制药商可能是更受欢迎的收购目标,这可能是因为它们更需要现金。 但上市公司也可能越来越多地成为收购目标,因为许多公司发现,要让股市投资者继续拿钱为它们的亏损业务埋单变得越来越困难。这类被收购的目标,可能包括与礼来等外国公司有关联的药企,例如1月在美国上市的博悦生物(AVBP.US)和去年9月在香港上市的宜明昂科(1541.HK)。 这些公司大多拥有前景不错的药物,对于现金充裕的大型买家来说,这些药物将成为其产品组合中的重要补充。现在,这些中国初创药企终于意识到,单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一家新的制药公司是相当困难,而把自己卖给一个有钱的支持者往往会容易得多,因为后者可以为它们的亏损运营埋单。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Gracell Biotechnologies announced Tuesday that its shareholders approved the company’s sale to AstraZeneca at an extraordinary general meeting on Feb. 19.

快讯:亘喜生物股东 同意阿斯利康全购

最新:亘喜生物(GRCL.US)周二公布,在2月19日举行的股东特别大会上,股东已投票同意阿斯利康(AZN.L)对其提出的全资并购提案。 利好:由于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企业的看法不如以往般乐观,相关企业融资困难,亘喜生物仍获得跨国药企全资并购,对其投资者而言,是极富吸引力的一条退路。 值得关注:预计合并于2月22日前后完成后,亘喜生物将成为一家私人公司,其美国存托股票将不再在任何证券交易所上市或交易。 深度:亘喜生物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开发创新、高效的细胞疗法,并于2021年登陆纳斯达克,当时每股发行价为19美元,筹资2亿美元。由于中概股在美股市场近年不被看好、创新药行业遇上融资寒冬,加上其管线尚在临床早期,研发工作仍需大量资金支持,其股价去年曾大挫逾92%。去年12月,该公司获得阿斯利康提出以每股10美元、最高12亿美元的代价全资并购,为其过去三年闯荡纳斯达克的旅程画上句号。 市场反应:亘喜生物周二收盘升1%至10.24美元,贴近过去一年的高位。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is Chinese cell therapy specialist, whose core product is still in phase 1 trials, will avoid future cash flow difficulties by selling itself to the European giant.

亘喜生物卖身阿斯利康 为中国药企指引新出路?

成立于2017年的亘喜生物专注细胞疗法赛道,其进展最快的核心产品仍处于临床一期阶段,未来将在中、美展开多项临床试验,卖身阿斯利康有望规避现金流不足的风险 重点: 此次并购的交易额最多达12亿美元,比该公司消息公布前的收盘价溢价86% 美国FDA在11月底宣布调查CAR-T疗法导致T细胞恶性肿瘤的严重风险,让该行业蒙上阴云   莫莉 在刚过去的2023年,资本市场的寒意持续笼罩生物医药行业,许多未盈利的创新药企业即使成功上市,也面临跌破发行价、后续融资困难的困境。2023年底,中国创新药企亘喜生物(GRCL.US)被阿斯利康(AZN.LON)收购的好消息,为尚在挣扎之中的医药公司指出新的出路。作为中国第一间被跨国药企全资并购的中国生物科技企业,亘喜生物得以在跨国药企并购热潮中成功卖身,是极富吸引力的一条退路。 上周二,亘喜生物宣布,已与阿斯利康公司对其收购提案达成最终协议。亘喜生物将获得普通股每股2美元(相当于每股美国存托股份(ADS)10美元)的现金,比亘喜生物在2023年12月22日的收盘价溢价62%,这部分的现金首付的交易价值约为10亿美元。如果研发的药物达到特定监管相关里程碑,阿斯利康还将支付普通股每股现金价格0.3美元(相当于每股ADS约1.5美元),二者相加后的交易总金额高达12亿美元,比12月22日的收盘价溢价86%。 消息发布当日,亘喜生物在二级市场受到热捧,即日大涨60.3%,以9.92美元收盘,成交金额甚至达到了1.6亿美元;回顾前一个交易日,即12月22日,其收盘价仅为6.19美元,成交额不到400万美元。对于股价长期低迷、交易量极低的亘喜生物来说,被阿斯利康收购,相信是过去三年闯荡纳斯达克征程的第二次高光时刻。 最近,随着投资者对中国生物科技上市公司不断需要新现金感到不耐烦,这种命运在这些公司中屡见不鲜。此外,由于中国政府要求任何纳入国家医保计划的产品都必须提供大幅折扣,中国药品市场也面临着困难。 亘喜生物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开发创新、高效的细胞疗法。2021年1月8日登陆纳斯达克,当时IPO的发行价高达19美元,募资总额2亿美元,上市当日,亘喜生物收涨31.9%,市值达到16.4亿美元。但是中概股在美股市场不被看好,亘喜生物的管线尚在临床早期,仍需持续输血,上市初期与投资者的蜜月期过后,公司股价连续下跌,在去年4月一度跌至1.4美元,接近1美元的退市风险边缘。 从2017年成立至今,亘喜生物持续亏损,进展最快的核心产品GC012F仍然处于临床一期阶段。不过,由于暂停了部分管线研发,亘喜生物研究、开发和临床试验的支出已明显减少。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研发费用从2022年同期的1.33亿元缩减至9,010万元,令净亏损从1.72亿元收窄至6,760万元。 亘喜生物8月完成了一笔总额最高达1.5亿美元的私募配售融资交易,可以支持公司日常运营至2026年下半年。其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和有价证券总额为2.34亿美元,阿斯利康收购后将获得亘喜生物资产负债表上剩余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因此实际的首付现金款项不足8亿美元。 聚焦细胞疗法 亘喜生物的核心产品GC012F是一款CAR-T细胞疗法,这类疗法需要将患者自身的免疫性T细胞提取出来,经过体外培养和基因改造,使之可以靶向攻击致病性细胞,再回输到患者体内以精准治疗肿瘤。这类疗法属于个性化治疗,受限于生产成本,治疗费用极其昂贵。亘喜生物自建了三大技术平台,其中GC012F依托的FasTCAR平台可以大幅提高细胞生产效率,从而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阿斯利康表示,此次收购亘喜生物将进一步夯实阿斯利康公司在细胞疗法领域的实力,此前阿斯利康已构建了针对实体瘤的CAR-T和TCR-T管线,此次收购完成后,凭借差异化的生产工艺,GC012F有望为血液肿瘤患者提供潜在同类最优的治疗选择,帮助阿斯利康加速实现在血液肿瘤领域布局细胞疗法的战略。 目前,亘喜生物已在美国启动了一项评估 GC012F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1b/2期临床试验,该药物治疗新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试验最新成果显示,总缓解率(ORR)为100%。美国FDA与中国国家药监局,也已先后分别批准了GC012F用于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rSLE)的临床试验申请。未来亘喜生物要完成一系列临床试验,花费不菲,这或许也是公司选择及时卖身阿斯利康的原因之一。 此外,美国FDA在11月底宣布调查靶向BCMA或CD19的CAR-T疗法导致T细胞恶性肿瘤的严重风险,也让CAR-T疗法赛道蒙上阴云。GC012F是一款针对BCMA/CD19双靶点产品,暂时未知是否会受到美国FDA对此类疗法调查的影响。 对于亘喜生物与阿斯利康的交易,医药行业普遍认为是为国内生物医药一级市场投资者开辟了新的退出路径。浙商证券指出,当前国内生物医药投融资遇冷或与IPO暂缓、二级市场表现阶段性波动较大、一级市场资金缺乏稳定的退出渠道等因素有关。不过,随着国内医保支付端对高端创新产品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浙商证券看好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前沿创新领域及产品的投融资回暖趋势。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比亚迪正式超越特斯拉 vivo高管在印度被捕——中概股Bulletin

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Vivo印度临时CEO遭拘捕 ▷ 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季度销量超过特斯拉 ▷ 波音737-Max机型在中国全面复飞 ▷ 阿里被判向京东赔偿10亿元 ▷  汽车之家在二手车中寻找新里程 本周中概股评分:55/100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https://youtube.com/shorts/8kgkZDxRlu8 》》宏观 Vivo印度临时CEO被拘捕 2024年度的第一条要闻献给中印经济冲突。上周,在印度逮捕4名vivo驻印度员工之后两个月,vivo印度公司临时CEO和CFO又遭到印度执法局拘捕,理由是“反洗钱调查”。12月30日,印度一家法院下令释放这两名vivo高管。 印度从2020年开始禁封了TikTok,WeChat,Weibo以及QQ等中国应用,当时TikTok在印度已经拥有了2亿用户。在中国手机市占率超过70%的情况下,从2021年开始,除了vivo之外,包括华为、小米在内的多家中国厂商都遭到了来自印度相关部门的调查以及冻结资金等措施。(short:而中国很难做出反击,因为中国人不需要印度的互联网应用和电子产品,当然印度如果对中国禁运孜然和咖喱,可能会有很多消费者受到伤害。)怀揣大国梦想的印度,在对中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的趋势中,还会有什么样的动作,非常难以预料。 反垄断新里程碑 23年末的另一条大新闻是京东诉阿里“二选一”案一审宣判,北京市高院认定天猫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二选一“的垄断行为成立,判决其向京东赔偿10亿元。 这起诉讼开始于2017年,历经6年才获得一审宣判。期间最高人民法院还驳回阿里关于“管辖权异议”的请求,认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此案有管辖权。在2021年,阿里也因“二选一”被市监总局行政处罚182.28亿元,后续腾讯和美团也受到过相应的处罚。这则最新的消息显示,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竞争对手,对于垄断性企业,还是会持续进行打击或者反击。 圣诞老人祝福中概股 尽管中国人不一定过圣诞,但圣诞老人还是给中国公司带来了礼物——中概股在2023年最后一周的交易中取得了不错的涨势,恒生H股指数上涨5.1%,MSCI China ETF上涨3.7%,恒生综指涨幅为4.3%。 纵观2023年,恒生H股指数下跌了18%,但年末的这波涨势一定程度上挽回了一些颓势。我们当然希望2024年全年都能保持这样的态势,但关键还是要看国内经济能恢复到什么样的水平。 》》行业 比亚迪正式超越特斯拉…
The drugs giant has licensed an experimental anti-obesity pill from China’s Eccogene as it tries to grab a chunk of the lucrative weight-loss market.

中国 “减肥药”获青睐 阿斯利康掷重金合作

阿斯利康花重金购入中国创新药企业诚益生物一款尚在研发阶段的GLP-1药物,希望在火热的新型减肥药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重点: 相比市面上已有的GLP-1疗法,这款口服小分子药物在给药方式和剂量方面,或更有便利性和易用性 庞大的减肥药市场为后来者带来巨大想象空间,但同类项目为数不少,亦竞相开发口服GLP-1药物   莫莉 无论是为了爱美,还是为了健康,减重早已成为许多当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管住嘴”变得越来越困难时,新一代减肥药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的出现,让更多人涌向这种“快餐式”减肥法,GLP-1受体激动剂成为2023年最火热的医药研发领域。 上周四,完成B轮融资不久的中国创新药企业诚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了一笔总金额最高可达20亿美元(144亿元)的对外授权大订单,买方是跨国药企巨头阿斯利康(AZN.LON)。让诚益生物卖出如此高价的产品,是尚在研发阶段的GLP-1药物ECC5004,这款药物旨在用于治疗肥胖症、2型糖尿病和其他心血管代谢疾病。 根据双方协议,诚益生物将获得1.85亿美元的首付款,未来还将有资格获得总额最高达18.25亿美元的临床、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此外还将获得该产品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阿斯利康则获得ECC5004在中国以外所有国家和地区、所有适应症的开发和商业化独家权益,中国市场则由诚益生物和阿斯利康合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 ECC5004由诚益生物的内部药物发现平台发现,在去年11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进行一期临床试验,目前仍在临床试验中。在此之前的临床前研究中,ECC5004的疗效和安全性良好。诚益生物首席执行官周敬业博士表示,相比于市面上已有的GLP-1受体激动剂疗法,ECC5004是一款口服小分子药物,在给药方式和剂量方面或更有便利性和易用性。 阿斯利康则指出,目前全球肥胖症患者数量已超过 10 亿人,亟需继续创新下一代治疗方案,ECC5004的一期临床数据非常有前景,阿斯利康认为这种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小分子药物,可以为目前的注射疗法提供替代方案,不仅能作为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的潜在单一疗法,也可以用于多种心血管代谢疾病的联合治疗,亦进一步加强了阿斯利康现有的有关肠促胰岛素和非肠促胰岛素途径的研发管线。 诚益生物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代谢和免疫新药研发。2018年完成A轮融资,今年6月刚刚完成1.8亿元的B轮融资,除了ECC5004之外,还有两款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的项目。公司创始人周敬业博士曾为礼来制药(LLY.US)中国研发中心化学部负责人,另一位创始人徐剑锋博士则担任过礼来制药中国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两人不仅在小分子药物研发领域有深厚经验,他们曾经任职的礼来,在GLP-1药物研发领域亦走在前列。 减肥药市场大热 阿斯利康为这笔合作付出1.85亿美元的首付款,实属异常慷慨。以上一个医药行业的大热点ADC赛道为例,中国创新药企业科伦博泰(6990.HK)去年12月将7项在研的临床前ADC候选药物授权给跨国药企默沙东(MRK.US),获得的首付款也只有1.75亿美元。 阿斯利康为一款进入临床一期不久的小分子药物砸下重金,背后看中的是极为广阔的减肥药市场。GLP-1的全称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这种小分子多肽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人体食欲以降低食物摄入量,最初的首选适应症为糖尿病。2021年,由诺和诺德(NVO.US)研发的GLP-1药物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获FDA批准用以治疗普通肥胖患者,逐渐风靡全球,成为新一代减肥“神药”。 诺和诺德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当季营业利润同比增长了31%,其中GLP-1糖尿病药物的销售额增长45%,用于肥胖症治疗的药物销售额增长167%。 GLP-1药物的想象力还不止于此,11月8日礼来的GLP-1/GIP双靶点药物替尔泊肽获批减重适应证,其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减重效果优于司美格鲁肽。投资者相信,替尔泊肽获批后将快速攻占减重市场,因此FDA批准的消息公布后,礼来的市值当日涨至5,877亿美元,逼近6,000亿美元大关,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药企。 弗若斯特沙利文估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肥胖人口15.5亿,2020至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1%。德邦证券预计,2030年GLP-1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领域的全球市场规模可达900亿美元。 庞大的减肥药市场为后来者带来巨大想象空间,正处在研发阶段的药物为数不少,截至今年8月,全球共有106个GLP-1类减肥药的临床试验项目,中国的信达生物(1801.HK)、信立泰(002294.SZ)等企业均有项目处于三期临床阶段。阿斯利康此前亦有GLP-1相关管线,但是在今年上半年先后宣布终止研发,原因是这两款药物的疗效或耐受性,并未优于目前正在开发或已经上市的其他药物。 对于诚益生物来说,拿到如此重磅的合作订单,足以支撑ECC5004后续庞大的临床研究费用。不过,虽然当前市面上尚无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获批,但礼来和诺和诺德两大先行者已竞相开发口服药物,并分别进入临床二期或三期。若诚益生物的研发进度无法及时跟上,也有可能错失市场机遇。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