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亏三年没起色 呷哺呷哺关店降价抗逆境
面对内地社会消费疲弱,餐饮业又激烈竞争,呷哺呷哺发盈警预告又要亏损 重点: 集团门店主动降价并推出廉价套餐应对挑战 旗下高端烤肉品牌“趁烧”相继关闭多家门店 刘智恒 内卷、消费降级、经济放缓,已是摆在内地餐饮业面前的几座大山,纵然是知名食店的营运也不好过,强如九毛九(9922.HK)亦要发盈警、曾叱咤一时的日式拉面店味千中国(0538.HK),预告要转盈为亏蚀2,000万元(279.4万美元)。以一人火锅一度红遍神州大地的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0520.HK),刚发公告料今年中期要亏损最多2.8亿元。 根据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呷哺呷哺收入约24亿元,按年下跌近15.9%。去年中期录得净利润212万元,但预计今年同期录得亏损介乎2.6亿元至2.8亿元。 消息公布后,股价在首个交易日下跌近8.2%,过去一年,公司股价累计下跌近75%。 集团解释,亏损主要是整体市场的消费呈疲软态势,加上消费降级及餐饮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客流量下跌,最终影响收入。基于业务下跌,集团要关闭持续亏损分店,因而出现相关的减值损失约2亿元。 呷哺呷哺近几年也在亏损中挣扎求存,2021至2023年分别蚀2.93亿、3.53亿及1.99亿元。今年上半年就蚀超过两亿元,若按年度化计算,全年岂不要蚀超过4亿元,较过去三年每年度的亏损来得严重。 节流下“趁烧”结业 面对困境,呷哺呷哺祭出几招应对,一是主动降价,并推出套餐以提升客流。另外是透过集体采购以增强议价能力,从而降低平均采购单价。亦积极布局外卖业务,推出点击率较高的外送新品。 集团又着力改造品牌型像,实施品牌视觉提升计划,重新规划锁定“家”的概念,迈向话题性及年轻与时尚化,以增强顾客的黏性。同时,持续借助抖音等在线平台以增加流量及引流,强化品牌形像声势。 开源不易之下,节流似乎是唯一出路,尽量省下一分一毫,希望可以在严寒下生存到最后。集团积极关闭亏损分店,2023年虽然新开131间呷哺呷哺分店,期间却关闭了99家。去年时市场估计,疫后人们抢着外出用餐,餐企将报复式开店,唯呷哺呷哺并非如此,去年实际只增加区区32家分店。 今年初,呷哺呷哺主攻高端烤肉的“趁烧”,主席贺光启曾扬言2024年每年至少新增30家门店,想不到门店开不成,反倒有报道指品牌已全线结业,最后一家位于上海龙华会的分店于早前关闭。 餐饮首季关店46万 虽然呷哺呷哺努力去对抗逆境,但当整体经济大环境走弱时,业内要力挽狂澜是十分困难,毕竟是大势使然。事实内地餐饮业的困境,可以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出端倪。中国内地今年第一季注销和吊销营运的餐饮企业,较去年同期大增233%至46万家。一月时有16.7万家、二月时11.2万家,到三月上升至18万家。光就三月,就较去年同期上升接近三成。按目前走势,经济难以一时三刻扭转,整体餐饮业的隆冬仍然漫长。 大环境固然不理想外,内卷亦十分严峻,减价几已成为行内竞争的不二法门。要抢生意,要赢对手,只能斗平,于是各家食店纷纷推出平价套餐,市场所谓的“穷鬼套餐”如雨后春笋,席卷餐饮界。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麦当劳之前推出“1+1随心配“及”10元吃堡“,”老乡鸡“推出14.9元两餸一饭套餐。最教人吃惊是中式快餐”南城香“,推出”3元自助早餐“,可以无限畅饮粥品、牛奶、豆浆等7种早餐饮品。 价格向下走,许多餐饮企业别说赚钱,不亏已属万幸。然而,在内卷盛行的今天,大家不断斗平,也顾不了是否亏损,看谁先掉队,看谁挺不住倒下去;当对手陆续死亡,能捱到最后的,才有机会去提升价格,才有机会赚钱。问题是何时可斗死对手,似乎仍要一段时间,呷哺呷哺短期也不容易扭亏为盈,况且最终是斗死别人还是被别人斗死,暂时尚属未知之数。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积极扩张增长强劲 达美乐中国蓄势待发
达美乐比萨在中国的独家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表示,去年收入增长51%,并首次录得经调整年度盈利 重点: 随着大举进军中国二线城市,达势股份去年收入增长逾50% 作为达美乐比萨在中国的独家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计划将门店数量从去年底的768家增加一倍,到2026年达到1,600多家 阳歌 达美乐比萨在中国的独家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有限公司(1405.HK)发现,将业务扩展到更多城市总会带来增长潜力。 自2010年经营达美乐门店以来,公司大部分时候都集中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服务对味道有较精细要求的消费者。但和中国很多西式快餐连锁店一样,它最近在中国一线城市外发现了一座尚未开发的金矿,达势股份称之为“新增长市场”,比萨和其他西式食物在这些市场被视为时尚,甚至是风潮的象征。 公司从2017年开始,引入本地化的高级管理层进行运营。现任首席执行官王怡曾就职于麦当劳中国等全球品牌,她的的任命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达美乐中国近年开始在中国寻求更积极的扩张。除了是中国内地的独家特许经营商外,公司还将特许经营权范围扩展到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 去年3月在香港上市后的首份年度业绩报告以及首份年报显示,2023年的下半年实现了一个重要里程碑,公司在新增长市场的收入超过了北京和上海。 业绩还表明,这些新增长市场的门店,已成为达美乐中国的超级明星——它们拥有非常短的门店投资回报期——会让其他餐厅运营商羡慕不已。公司去年的同店销售以高个位数增长(此前两年为两位数增长),轻松地实现连续26个季度同店销售正增长。 说实话,几乎所有中国的快餐连锁店运营商,都非常乐意向股东提交像达势股份这样的财报。其主要亮点包括去年收入增长51%至30.5亿元,以及公司首次实现年度盈利。全年净利润228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2.01亿元出现重大逆转。公司还实现了经调整(通常不包括员工股权激励和一次性上市费用)利润878万元,而上年同期则亏损1.14亿元。 强劲增长源于达势股份去年新开180家门店,公司全年门店总数增加31%,到2023年底达到768 家。今年第一季度,又新开67家门店,预计今年全年将新开240家门店。公司开始大举扩张以来,至今已在33个城市开展业务,包括最近在台州、金华和惠州开设了门店,此前它还制定中国开店蓝图,到2026年底开店逾1,600家。 达美乐的标志性特色也帮助公司够迅速扩张——一是较小的门店模式,二是高度重视外送服务。中央式厨房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已经在在华东、华南和华北三个主要区域设立中央厨房,并计划今年在武汉市开设第四个,主要服务中西部地区。公司还打算搬迁和升级华北地区的中央厨房,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达势股份在报告中表示:“我们相信,我们在新进驻城市的持续成功,以及在2023年新开门店的整体强劲表现,是越来越多的消者认可我们优质比萨和卓越的服务以及达美乐比萨于中国品牌实力及品牌发展势头的有力证明。” 深入中国二线城市 接下来我们再来深挖一下这些宏观数据,看看达美乐中国的这些新增长市场门店到底有多赚钱。公司指出,就开业首30天的销售额而言,达美乐全球表现最好的首19家门店全被中国占据,几乎所有记录都来自新增长市场。 鉴于销售如此强劲,中小城市的门店能很快收回投资也就不足为奇。公司表示,去年上半年进驻六个城市后,新开的48家门店平均投资回报期仅为9个月,远低于全球很多快餐店通常所需的两到五年。 自2020年以来,北京、上海门店的平均日销售额一直保持增长态势,而在去年略有下降,但新增长市场的门店同期大升了51%。去年这些中小城市的门店日均销售额为12,285元,较2022年的9,009元大幅增长,并接近去年北京和上海门店的日均销售额12,881元。 公司新增长市场门店数量,在去年上半年正式超过北京和上海总和,截至去年底,占总门店数量的54%。 有趣的是,新增长市场的顾客多选择堂食或自己取餐,只有42%使用它的配送服务,远远落后于北京和上海76%的外卖订单占比,反映这些较小的市场更喜欢到店消费,在那些市场,达美乐比萨品牌被视为“风潮“,也丰富了消费者外出就餐体验。 虽然数据总体上相当乐观,但我们也应指出,疫情期间同店销售增长强劲,2021年增长18.7%,2022年亦上升14.4%,但去年的增幅放缓至8.9%,一定程度反映后疫情时代人们恢复外出就餐的趋势。即便升幅为8.9%,期内同店销售增长也也不输于必胜客的母公司百胜中国(YUMC.US; 9987.HK),以及Tims天好咖啡的运营商Tims天好中国(THCH.US),甚至略微领先。 去年3月IPO之后,因为投资者看好其强劲增长的故事,达势的股价一度上涨63%。此后回吐部分涨幅,但目前仍较46港元的IPO价格高出15%。以此计算,该股的市销率(P/S)约为2倍,高于百胜中国的1.48倍,更是遥遥领先于Tims天好中国的0.77倍及日本拉面连锁味千(中国)(0538.HK)的0.58倍。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市场要闻:关百家分店降成本 味千中国扭亏为盈
这家日式拉面连锁店表示,经过两年的改革后,去年实现了盈利,并取得了强劲的业绩 余特莉 日式拉面连锁店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0538.HK)周二表示,经过两年的效率提升,公司去年成功扭亏为盈。 味千表示,预计2023年将录得净利润1.6亿元 (约2220万美元)至2.2亿元,扭转了对上一年接近1.44亿元的亏损。通过关闭业绩不佳的门店,并将余下门店进行改革,味千取得了成果。 与同行一样,味千在2022年底中国开始解除严格的疫情限制后,顾客流量和销售额出现反弹。尽管门店数量减少,但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收入同比增长30.6%,达到8.84亿元。 截至2023年6月,除了在香港增加两家餐厅外,公司关闭了100家在中国各个城市运营的店铺。 味千在去年上半年录得1.33亿元的利润,也扭转了2022年同期约1.07亿元的亏损。但从全年盈利预测看,公司的利润在去年下半年有放缓趋势。 味千与其他中国餐饮运营商的精简策略形成了对比,尽管面临着中国经济放缓的挑战, 后者在疫后选择了积极的扩张策略。一个更积极的例子来自中国肯德基和必胜客连锁店的运营商百胜中国(9987.HK),该公司正在将业务扩展到二三线城市。 虽然尚不清楚哪种策略会取得最好的成果,但显然投资者对味千中国的盈喜表示了初步信心。周二上午交易中,该股票飙升了13.6%,至1.17港元,尽管后来回落,收盘仍上涨了6.8%至1.1港元,远超当天恒生指数的2.6%下跌。 味千中国是由潘慰创立,她将日式拉面引入中国市场前,曾经从事亚洲食材出口欧洲和美国的贸易。公司于1996年开设了第一家味千餐厅,其猪骨汤拉面备受中国消费者喜爱,公司于2007年在香港上市。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