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中国Soul社交平台的Soulgate向港交所申请上市,致力成为港股市场“元宇宙第一股”

重点:

  • 主打社交元宇宙商业模式的Soulgate放弃到纳斯达克上市,转而进军港股市场
  • 公司过去主要通过虚拟物品及会员订阅等增值服务变现,现正积极开源,以扭转单天保至尊局面

陈嘉仪

元宇宙终于登陆港股市场?

与元宇宙的虚拟世界一样,沉寂了半年的港股IPO市场最近十分热闹,其中于6月30日向港交所递表、运营中国Soul社交平台的Soulgate Inc.,因致力争取成为港股“元宇宙第一股”,吸引投资者注视。

Soulgate拥有雄厚背景,上市前由科网巨企腾讯(0700.HK)持有49.9%股份。公司去年曾申请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挂牌,以筹资2.5亿美元(16.8亿元),但最终打退堂鼓,6月初正式撤销计划,并改到港交所上市,以减低未来因中美角力而在纽约承受的监管风险。

所谓元宇宙即虚拟现实,是社交平台是最有想象力的发展方向之一。由Soulgate运营的Soul,是中国知名的社交元宇宙平台,早于2015年推出。根据初步招股文件引述的艾瑞咨询报告,Soul是中国首个所有用户均通过虚拟身份,以头像(Avatars)方式互动的社交网络平台。该平台会分析用户人格测试结果,再根据每位用户的兴趣图谱,向他们推荐感兴趣的用户和内容,在“Soul Planets”的虚拟世界中互动,一起探索、游玩与创作。

Soul重视用户隐私,玩家毋须透露​​真实姓名、地点或年龄,亦毋须上传个人资料图片,没有曝露真实身份的风险,加上独创的AI运算法,可以帮助用户找到志同道合的人,配合广泛的小区功能及游戏化功能,所以颇受年轻一代欢迎。

去年,Soul的月活跃用户及日均活跃用户数目分别为3,160万名及930万名,同比增长51.6%及55.8%;月活跃用户中,有74.9%为Z世代(1990年至2009年出生的人口),而且黏度强,每名日活跃用户日均花费时长约45.3分钟,月均三个月用户留存率为79.1%。

依赖增值收入

Soul主要通过虚拟物品及会员订阅等增值服务变现,订阅成为会员可享有各种限时特权;用户亦可使用其虚拟货币Soul Coins,购买虚拟物品及会员特权,包括特色头像、虚拟礼物及增加推荐机会的权限。

过去三年,该公司月均付费用户数目分别为26.89万名、92.93万名及170万名,每名付费用户的月均收入分别为21.9元、43.5元及60.5元,可见正持续快速上升。

因此,Soulgate收入亦增长迅速,由2019年的7,070万元,大升17倍至2021年的12.81亿元,当中增值服务收入占93.9%,达12.02亿元;同期毛利率也由48.6%增至85.2%。

一切看似美好,但公司的亏损却连年扩大,由2019年的3.53亿净亏损,增加275%至去年的13.24亿元,主要受可赎回股份、以及赎回义务金融负债账面值变动所影响。Soulgate解释持续出现净亏损及现金流出,是由于一直专注通过投资品牌,以及为用户创造新的互动方式所致。

长期入不敷支

换个角度说,血流不止的主因,是广告营销费用及技术开发费用高昂。以去年为例,销售及营销开支高达15.1亿元,为过去两年的6.4倍和2.3倍,当中主要是对广告及推广工作的投资;至于技术及开发开支亦达4.15亿元,同比大升122%。

不过,烧钱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吸引用户群,是社交平台的常见现象。由于Soul的社交元宇宙正处于探索与尝试阶段,分析用户互动和行为的算法需要不断完善,才有助于留住现有用户及吸引新用户,技术上的投资实属必需,想扭转局面唯有寄望开源。

为了开拓收益渠道,Soul于2020年开始通过开放平台能力变现,例如向客户提供广告服务。品牌可于Soul的应用程序投放广告,并提供专享优惠或限量版产品,向购买增值服务的个人用户推广。

得益于Soul活跃的用户生态,其平台上涌现出一批优质的内容创作者。Soul于2020年初推出优质内容创作者SSR(Soul Super Real)标识认证机制,覆盖音乐、摄影、绘画等接近30个领域,成为品牌与SSR之间的桥梁,撮合营销合作案例;此外,公司计划将来于创作者中心平台推出专业化商业接单系统,实现SSR、平台与品牌的多赢局面。

另一方面,Soul于2021年第一季推出“Giftmoji好物商城”,让用户互相发送实体礼物,成功吸引一批年轻化品牌入驻,公司从中赚取入驻费和商品差价。Giftmoji实现了虚拟和现实的联动,为社交产品的变现形式开创了新的可能性。

对社交平台而言,这些仍然是新颖举措,但随着时间推移而增长,相信有助于降低Soulgate收入来源过度集中的问题;而为免随着广告增加,用户体验感也会随之下降,Soul的商业化进程可能会更集中聚焦在增值服务和Giftmoji社交电商上。

Soulgate未公布招股详情,要评估其估值,可与国际同业比较。环顾元宇宙概念股,首选美国上市的国际社交媒体巨擎Meta(FB.US),其最新市销率约3.8倍,业务性质类似的Roblox(RBLX.US)及Matterport(MTTR.US),市销率则为9.8倍和9倍。取其平均约7.5倍,以Soulgate去年收入计算,市值或可达到112亿港元(96亿元),与该公司去年计划发行美国预托证券时的估值相当。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西普尼启动香港IPO 集资最多3.14亿港元

中国贵金属手表品牌深圳西普尼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83.HK),周五起至下周三进行招股,计划全球发行1,060万股H股,每股作价介乎27港元至29.6元,集资额最高达约3.14亿港元(4,400万美元),每手100股,入场费2,989.85港元。 公司表示,拟将所得款项主要用于进一步提升产能及扩大及优化销售网络、加强品牌建设及提升品牌影响力及知名度。还将用于透过建立莆田研发中心加强研发能力以推动业务持续增长,以及用作营运资金或一般企业用途。 该股预期9月29日挂牌。平安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西普尼是中国的黄金表壳手表及黄金表圈手表设计商、制造商和品牌拥有人。收入主要来自销售以旗舰自主品牌“HIPINE(西普尼)”金表。2024年,公司收入4.6亿元,按年升2.5%,净利润下跌5.3%至4,934.8万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超额2,660倍 劲方医药首挂午收升逾倍

生物制药公司劲方医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595.HK)周五首日在香港挂牌,开盘即升116%报44港元,之后股价在此上落,中午收报44.06港元。 公司发售8,924万股,每股售价20.39港元,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认购近2,662倍,国际配售超额38倍,集资净额16.7亿港元。 由于在研发活动上作出大量投资,加上股份权益赎回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劲方医药2023及去年分别录得亏损5.1亿及6.78亿元,今年首四个月仍亏损6,660万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YD hits tariff roadblock

关税围城 比亚迪北美路迢迢

墨西哥政府计划把中国进口汽车的关税提高至50%,此举将扼杀比亚迪正在快速增长的墨西哥市场 重点: 比亚迪占墨西哥电动车市场近五成 墨西哥建厂计划搁置,比亚迪关税冲击远大于特斯拉    李世达 在墨西哥街头,一辆中国电动车缓缓驶过车水马龙的街头,中国品牌电动车一直代表着价格与科技兼得的选择。但这样的景象可能很快改变。 墨西哥政府近期宣布,将把从中国及其他与墨西哥未签自由贸易协定国家进口的汽车关税,大幅提升至50%,比如电动车与传统汽油车。这一提案若被国会通过,将对特斯拉(TSLA.US)、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BYD Company Ltd., 1211.HK; 002594.SZ)等销售进口车型的厂商造成重大压力,几乎重划北美车市的竞争格局。 路透社的报道引述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主席Flavio Volpe说法指,特朗普政府会对这项新关税提案十分高兴,因为将使美国汽车制造商更容易与比亚迪竞争。 虽然特斯拉同样依靠海外进口,但新关税对比亚迪的打击会大得多。 首先是特斯拉在美国德州设有工厂,建设中墨西哥的Monterrey超级工厂(Gigafactory Mexico)可能很快可以投产,意味着它能很快将产能转移至北美本地化。而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签有美墨加协议,若改由北美进口,在符合原产地规则的情况下,便能实现零关税。 冲击远大于特斯拉 对比亚迪则不然。虽然公司在2023年就宣布墨西哥建厂计划,但由于墨西哥当局的抵制,使得该计划在今年被搁置。墨西哥政府担心批准中国人建厂可能会惹怒美国总统特朗普并破坏两国贸易关系。比亚迪当时亦称,由于特朗普贸易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公司将停止建厂计划。 其次则是市场结构的差异。比亚迪自2023年底进入墨西哥市场以来,取得爆炸式增长。该公司去年在墨西哥销售约40,000辆汽车,占该国去年电动车和插电混动汽车总销量的近一半。今年8月,比亚迪宣布今年迄今为止在墨西哥的销售增速翻倍。近两年,比亚迪已把墨西哥视为前进北美的桥头堡。 对比亚迪来说,在欧洲市场增速放慢的情况下,墨西哥市场的重要性正在快速上升,而一旦关税生效,这种迅猛势头将戛然而止。但对特斯拉来说,美国市场重要得多,墨西哥市场相对来说只是小市场,收入与利润权重远低于比亚迪对墨西哥的依赖度。 从比亚迪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来看,公司收入按年增长23%至3,712.81亿元(522.26亿美元),其中海外营收达1,354亿元,按年增长50.5%,占总收入比重来到约36.4%。海外收入增速高于整体,且部分海外国家的售价高于国内市场,成为增长的动力来源。 再看欧洲市场,自2024年下半年起,欧盟对中国制BEV(纯电动车)征收反补贴关税,比亚迪的最终税率约17%(另加10%基本关税),压缩了纯电车型的定价空间。意味着欧洲市场的增长节奏会放慢,海外增长的压力自然更往美尤其是墨西哥倾斜。 政治问题政治解决 若能重启墨西哥建厂计划,将会是明智的解方,但这条路遭遇的阻碍比想像中更多。 不止墨西哥政府碍于美国政府的压力反对,中国政府自身也对此有疑虑。据金融时报报道,中方今年曾延后对比亚迪墨西哥工厂计划的核准,比亚迪核心零部件如电池、电驱、功率模组等高度自制,且深植中国供应链,中方也担心敏感技术可能经由墨西哥外溢至美国。与此同时,美国汽车业也公开表达过对“中国车借墨西哥入美”的忧虑和反制意向。 最后,比亚迪的北美之路,恐怕还是得“政治解决”。 北京当局已将墨西哥此举视为“亲美举动”,扬言采取反制措施。与此同时,中美新一论贸易会谈在西班牙展开,双方此前动作频频,无非是增加谈判桌上的筹码。 在国内价格战尚未落幕、海外贸易壁垒风险增加的情况下,比亚迪盈利能力正受到多重挤压,今年上半年净利增长14%至155.1亿元,但第二季净利仅63.6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近30%。资本市场似乎已提前对比亚迪的处境做出反应。股价从5月的高位约158港元跌至目前约108港元,市盈率已跌至约13.2倍水平。虽然比亚迪仍是新能源车赛道的核心标的,但需要准备好在关税与政策骤变下承受剧烈波动,短期内或难以突破上方压力,政治因素带来的风险变数仍大。…

简讯:1药网第二季度营收下滑

医药销售商1药网(YI.US)周三表示,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6.4%至32亿元,面向药房及医疗机构的核心药品销售业务营收下滑6.2%。规模较小的面向消费者的药品销售业务,当季同比亦下跌9.6%。 公司运营成本及费用同比下降6.3%至32亿元,上年同期为34亿元。受此影响,1药网当季实现营业利润10万美元,但净亏损由去年同期的1,400万元扩大至1,950万元。 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周三收跌6.2%,该股过去六个月累计下跌4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