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HK
Tian Tu Capital tumbles into the red

这家风险投资公司去年录得8.14亿元投资亏损,2022年则录得3.37亿元收益

重点

  • 天图投资去年转盈为亏,录得净亏损8.73亿元, 2022年则有盈利5.59亿元
  • 这家风险投资公司正受香港IPO市场疲软的打击,这原是它处置消费相关投资的主要市场

     

阳歌

主要一大收入来源枯竭时,你会怎么做?

这是天图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1973.HK)首份财报中的核心问题,公司去年成为中国首家在香港上市的风险投资公司,也算是创造了历史。不幸的是,由于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不足,去年在港上市的新股相对较少,跌至20年来的最低点。

对天图投资这样的公司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们严重依赖IPO来回收对企业的投资。随着这种“退出”策略变得越来越难,天图投资表示正在转向“不依赖IPO退出的投资策略”,比如把所持股份卖给其他买家。

最重要的是,天图投资去年陷入严重亏损,改变了2022年的盈利局面,原因是它的资产处置收入下降,现有资产价值也出现下跌。公司在复活节前的周四发布的业绩显示,去年亏损 8.73亿元,相比下2022年则取得了5.59亿元的利润。

大部分亏损源于去年8.14亿元的投资损失,扭转了2022年3.37亿元的收益。公司还取得了其他一些收入,主要来自管理费。但即便是管理费,去年也从2022年同期的4,600万元下降3%至4,460万元。

复活节加上周末的长假结束后,天图投资的股价周二上涨了2.3%。但自3月初发布盈警,预示2023年出现巨额亏损以来,公司的股价已下跌约23%。按约3.10港元的最新价格计算,相对去年10月6.50港元的上市价,现已缩水超过一半。

公司处境艰难,原因是多方面。它主要的关注点是消费公司,早期投资了一系列知名品牌,如乳制品制造商中国飞鹤(6186.HK)、茶饮销售商奈雪的茶(2150.HK)和水果零售商百果园集团(2411.HK),现已全部在香港上市。

天图投资的投资目标往往会设法登陆香港交易所,而不是寻求在中国国内的A股市场或美国上市(最受中国公司欢迎的另外两大上市地点),这并非偶然。香港投资者对这种消费类股票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该类股票通常增长较慢,并通过派息来吸引投资者。

相比之下,美国投资者传统上青睐来自科技和制药等高增长领域,以及新能源等新兴行业的公司。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因为监管机构扮演着公司在上海和深圳上市时的把关人角色。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能源、微芯片等北京重点发展领域的公司,往往会在上市申请人中获得优先考虑。

低迷的香港股市

这一切都将我们带回香港,那是其投资的公司最青睐的上市地点,但香港正遭受数十年来最糟糕的市场情绪。天图投资指出,基准恒生指数去年下跌了14%,并表示,另一个追踪中国消费类股的指数今年迄今已下跌12%。

普华永道的数据显示,在市场情绪如此低迷下,去年只有73家公司能够在香港上市,筹资463亿港元。筹资总额尤其疲软,较2022年下降56%,为20年来最低。在成功上市的企业中,消费品和服务是最大的群体,占所有新上市公司的29%。

GlobalData的数据显示,IPO市场的疲软,也打击了对中国企业的整体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它们在去年下降了27%至426亿美元。

随着市场下滑,天图投资指出,它管理的资产价值从去年3月底的255亿元,降至去年底的244亿元。公司表示,去年通过资产处置获得了4.33亿元的资金,但未提供2022年的可比数据。

但在去年的IPO上市文件中,公司表示,在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的三年多时间里,通过资产处置产生了40亿元的收入,平均每年12.3亿元。这意味着,公司去年从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收益,可能比前几年减少了三分之二或更多。

天图投资表示,作为转向IPO替代方案的一部分,它将寻求与政府优先事项更一致的投资。在目前的环境,这个决定看起来相当明智,因为中国的许多大型国有投资公司都喜欢购买这类资产,以示对政府的支持。不幸的是,天图投资通常瞄准的基本消费相关企业,并不是北京方面优先考虑的对象。

不过,天图投资正在努力改变这种状况。虽然它去年推出的五只新基金中,有四支瞄准了消费品和服务,但第五支基金着眼于生物技术。公司去年的最新投资之一是上海悦鲲,这是一家经营智能回收系统的企业。生物技术和回收利用都是更有可能吸引大型国有投资者,或获准在上海或深圳上市的高科技领域。

随着天图投资的战略转变,其估值水平与全球同行相比有大幅折让。它的市净率(P/B)只有0.28倍,相当于美国私募股权巨头凯雷集团(CG.US)和KKR (KKR. US) 3.3倍和3.9倍的零头。

在转型过程中,公司不需要担心现金问题,因为截至去年底其资金储备达到11.1亿元,几乎是上一年6.14亿元的一倍。而且确实,香港股市有望在未来几年,随着中国经济企稳而有所改善。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中国业绩拖累 百威亚太首季利润劲挫近两成

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司(1876.HK)周四公布,2025年首季度营收同比下降7.5%至14.6亿美元。尽管多数市场实现稳健增长,仍难抵消中国区业务的下滑。 当季净利润同比下跌18%,由去年同期的2.87亿美元降至2.34亿美元。 中国营收同比减少12.7%,导致亚太地区西部整体营收下降11.7%。而在韩国市场双位数增长的拉动下,亚太地区东部营收同比得以增长11.7%。 公司称:“2025年第一季度,我们在亚太地区的业务部分抵消中国的挑战。但仍受到主要运营地区和即饮渠道持续疲软影响,而占我们约四分之一的中国市场库存销量亦下跌。” 财报发布后,百威亚太股价周四收跌1.8%至8.31港元,目前股价处于52周波动区间中位。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钧达股份首挂升逾6%

光伏电池制造商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865.HK; 002865.SZ)周四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报22.20港元,较招股定价22.15港元高0.2%。至中午收报23.6港元,升6.54%。 公司公布,全球发售6,343.23万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占10%,净筹约12.92亿港元(1.66亿美元)。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获3.5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08倍认购。 钧达股份主营高效光伏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的出货量计,该公司的N型TOPCon电池全球市场份额达至约24.7%,排名第一。 今年首季,公司收入18.75亿元,同比下降49.52%,录得净亏损1.06亿元,亏损较去年第四季收窄约3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usy Ming operates convenience stores

中国消费降级 鸣鸣很忙趁势赶上市

这家零食店运营商申请赴港上市,它通过严格的成本控制,在下沉城市售卖平价零食 重点: 鸣鸣很忙集团利用持续更新的平价产品组合,吸引小城市的消费者购买其零食,公司已申请在香港上市 这家零食店运营商在2022年至2024年间大举扩张,收入增长8倍,但去年的毛利率却非常低,仅为7.6%    谭英 如果说中国消费高昂的米其林星级餐厅在当前的经济低迷时遭重创,那么折扣零食的境况则截然相反,尤其是在小城市。这些城市历来被罗森和7-Eleven等大型跨国连锁便利店所忽略,甚至也遭到了易捷、天府和昆仑好客等本土巨头的漠视。 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轻而易举地填补了这一空白,公司目前正在试水资本市场,计划在同类公司中率先登陆港股市场。公司在2023年由“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两个连锁品牌合并而成,此后其经营超低价零食加盟店这一模式取得巨大成功。合并时,这两家连锁店都在快速扩张,凭借低廉的启动成本(包括廉租门店和母公司的大力支持)吸引了众多加盟合作伙伴。 鉴于联席保荐人是高盛和华泰国际,此次上市的规模可能相对较大,或将募集不低于1亿美元资金。上个月,一项涉及早期投资者红杉资本(原名红杉中国)的股权转让,对该公司的估值为100亿元(14亿美元)。 鸣鸣很忙集团售卖散装零食这个细分市场相对较新,产品以小包装称重出售,折扣力度很大,通常比传统超市价格低25%至30%。品种多样和快速销售是其商业模式的关键。据iMedia的数据,这类门店(中文叫“量贩店”)的数量从2021年底的2,500家,激增至今年的45,000家。这一爆发式增长主要归功于鸣鸣很忙集团,后者目前拥有超过14,000家门店,占全国门店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鸣鸣很忙集团明亮的黄红色调门店,在中国的县城和乡镇随处可见,售卖的零食琳琅满目,而且门店之间通常只有几百米的距离。门店的选址优先考虑住宅区、大学和工厂周边的商业区以及乡镇。 2024年,公司门店的商品交易总额(GMV)达到555亿元(76.8亿美元),交易单数超过16亿笔,成为中国最大的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公司按食品饮料GMV计算也是中国第四大连锁零售商。 该公司未进驻大城市,不过正在考虑进军北京郊区,并在广州周边的城中村开设了100家门店。每家门店面积在100至150平方米之间,过道宽敞、光线明亮的设计意在吸引顾客在各种零食之间流连忘返。联合创始人兼副董事长赵定喜欢在办公室墙上挂一块写着“世界和平,零食自由”的牌子,这凸显他致力提供即使是薪资最低的工人,也能享用的零食的理念。 鸣鸣很忙集团的超低价,比如一罐可乐1.8元,一包乐事薯片2.8元,常常让人联想到中国电商巨头拼多多(PDD.US)。后者的出名之处在于产品周转迅速,并通过消除中间商和鼓励买家组团批量购买的方式压低价格。 配送便捷产品推陈出新 和拼多多一样,鸣鸣很忙凭借规模优势,以及由36个配送中心组成的网络,在压低价格的同时,还能确保产品广泛供应至各加盟店。其门店大多分布在配送中心300公里半径内,且商品运输无需冷链支持。更值得注意的是,鸣鸣很忙集团的库存周转率只有11.6天,远低于传统商超的30天甚至以上。 鸣鸣很忙的另一个榜样是蜜雪冰城(2097.HK),这是一家以价格极低著称的冰淇淋和茶饮连锁店,比如冰淇淋仅售2元。赵定此前曾宣称,他希望自己的门店能成为零食界的“蜜雪冰城”。 鸣鸣很忙集团的毛利率相当低,去年仅为7.6%,远低于蜜雪冰城的32.5%,也低于高端零食公司良品铺子(603719.SS)的27.8% 。但该公司希望投资者能忽略这一点,转而相信其快速增长的故事。 鸣鸣很忙集团在2023年合并重组后加速扩张,加盟门店数量从2022年底的1,902家激增至去年底的14,394家,增幅超七倍,业务覆盖28个省份,加盟商达7,200家。更惊人的是,同期营收从42.9亿元(约合5.93亿美元)飙升至2024年的393亿元,增速更为迅猛。 尽管利润率极低,但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强。去年,它的净利润为8.29亿元,几乎是2023年2.18亿元的三倍。 狂奔路上不乏劲敌。它的竞争对手包括万辰集团(300972.SZ),后者整合旗下的几个区域品牌打造出了“好想来”。好想来的门店网络规模与鸣鸣很忙集团不相上下,去年底拥有14,196家门店,零食收入为318亿元。 鸣鸣很忙集团的合并背后,是两位企业家的强强联合,他们认为合并各自的业务能让双方都变得更加强大。合并后,两人中年龄较大的晏周目前担任公司董事长,他于2017年创办了“零食很忙”连锁店,该连锁店的名字灵感来自台湾流行歌手周杰伦的一首歌。到2023年中,该连锁店已扩张到3,000家门店。 赵定投身零食界的时间要早得多,早在2008年,他就在自家20平方米的店里卖各种炒货、瓜子和花生。后来,他创办了赵一鸣零食,2022年开始加盟经营时,该品牌有84家门店。到2023年中,加盟店数量增加到2,200家。他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原本只想养家糊口。但他洞察到,随着消费习惯改变,消费者不喜欢购买大包装的产品了。于是,他开始转型小包装策略,实现销量翻番。 2018年,29岁的赵定遇到了零食很忙的创始人晏周。后者告诉他,加盟不仅仅是让别人使用自己的品牌名称。这让赵定下定决心打造自己的品牌,最终他创立了用自己儿子的名字命名的赵一鸣零食,该品牌所信奉的理念是提供价格低廉、种类丰富的产品以及良好的购买体验。现在,赵定和晏周都希望说服香港的投资者相信这种体验,让鸣鸣很忙集团成为中国平价零食界的拼多多和蜜雪冰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沪上阿姨上市首开升近七成

内地茶饮沪上阿姨(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589.HK)周四在港挂牌,开市报190.6港元,较招股定价每股113.12港元高68%,中午收市报172.8元,升52.8%。 沪上阿姨发行241万股,招股价介乎95.57港元至113.12港元,一成于香港公开发售,九成国际配售,集资总额2.73亿港元。公开发售录得超额3,616倍,国际配售超额1.57倍。 是次集资所得,25%用于提升数字化能力、 20%投入研发、20%加强供应链能力、15%提升品牌及扩张门店网络,10%用于各项营销活动。 过去三年,沪上阿姨的收入分别为22亿元、33.5亿元及32.8亿元,利润为1.5亿元、3.8亿元及3.3亿元。门店分别为5,307家、7,789家及9,176家。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