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现金牛公司飞天云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计划与Soulgate争夺“元宇宙第一股”名衔

重点:

  • 前身为手游发行商的飞天云动成功转型,挟“元宇宙概念”登陆港交所
  • 公司收入及盈利表现稳步提升,但随着毛利率较低的AR/VR营销服务收入占比增加,可能会拖低整体毛利率

罗小芹

“元宇宙概念”在投资市场炒得热哄哄,但只有少数公司能在元宇宙领域建立盈利模式,今天介绍的这家公司,可说是凭借元宇宙腾飞的最佳例子。

增强现实(AR)及虚拟现实(VR)所提供的实境体验,被喻为元宇宙场景应用的最大卖点。飞天云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初期专攻手机游戏发行,2015年转型开展AR/VR企业服务,并于去年12月由“掌中飞天科技”改名为“飞天云动”。公司上周五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将与6月底入表的Soulgate Inc.争夺“元宇宙第一股”名衔。

据社交巨擎Meta(META.US)今年首季财报显示,元宇宙业务Reality Labs亏损达29.6亿美元(199亿元),去年全年共亏损逾100亿美元;有“元宇宙第一股”之称的Roblox(RBLX.US)去年也亏损4.9亿美元,可见大部分“元宇宙股”仍处投资期,尤其是面对消费用户市场的企业。

攻企业客户

不过,飞天云动却另辟蹊径,专注在企业客户市场寻找舒适区。公司凭借自身研发的AR/VR引擎、Al行为算法、云计算等技术能力,协助企业客户建立元宇宙生态平台,目前已发展成中国元宇宙场景应用层(AR/VR内容及服务市场)的领先供货商。

该公司专注服务企业客户,好处是有生意才需要加大系统设备投资及增聘人手,让分销与销售、行政及研发等开支都能在可控范围内,尽管牺牲终端用户市场的庞大商机,但受宏观因素影响亦较轻,来自业务的现金流会更为稳定。

飞天云动近年收入及盈利持续攀升,也许足以说明其业务策略成功。据初步招股书披露,其收入由2019年的2.51亿元,大升137%至去年的5.95亿元;期内净利润也从4,188万元增至7,172万元。

踏入2022年,公司表现更佳,首季净利润大增316%至3,820万元,净利润率升至16.7%,较去年同期高出4.7个百分点。

飞天云动的三大收入来源,分别为AR/VR营销服务、AR/VR内容及AR/VR软件即服务(SaaS)业务。自从公司2019年宣布完成转型后,吸纳了一批广告客户,为对方提供以AR/VR互动内容为基础的AR/VR营销服务,令该板块收入比例越来越吃重。

据招股书介绍,公司为广告客户制定AR/VR服务计划、设计及投放AR/VR互动内容,并协助客户向终端用户打造沉浸式体验,并按服务表现结果及营运效果收取费用。以今年首5个月为例,公司已协助超过50名广告客户推广逾250件广告,大部分为应用程序及网站。

拉低毛利率

今年首季财报显示,AR/VR营销服务贡献公司72.3%收入,高于去年同期的58.6%;AR/VR内容及AR/VR SaaS业务的收入比重,则分别降至23.5%及4.2%。

不过值得留意的是,AR/VR营销服务的毛利率相对略低,过去三年仅为19.4%至21.7%,远逊另外两项业务的四至五成水平。随着AR/VR营销服务收入比重上升,整体毛利率或将持续下降。

市场研究机构艾瑞咨询估计,中国AR/VR内容及服务的市场规模将由今年约357亿元,大增至2026年的1,3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8.2%,反映市场仍处高速增长期。若按去年收入计,飞天云动在中国AR/VR服务市场排名第一,占市场份额为13.5%。

飞天云动主要面向企业客户市场,而且录得盈利,要评估其上市估值,可与蓝色光标(300058.SZ)、盛天网络(300494.SZ)、汤姆猫(300459.SZ)等被赋上元宇宙概念的中国同业比较,三者去年度市盈率分别89.4倍、24.7倍及18.7倍,综合平均值44.2倍,推算飞天云动的上市市值可达37亿港元(31.7亿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超额6,700倍 长风药业午收升181%

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652.HK)周三首日在港挂牌,开市即升219%报47港元,之后股价续向上,中午收报41.5港元,升181%。 公司发售近4,120万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售价14.75港元,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认购近6,697倍,认购一手的中签率只有1%;国际配售超额11.7倍,集资净额5.25亿港元。 长风药业主要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专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公司今年首季度的收入按年跌2.7%至1.36亿元;期内盈利按年升逾倍至1,281.5万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三只松鼠香港IPO获中国证监会放行

中国证监会上周宣布,零食制造商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300783.SZ)已获赴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的备案通知书,此举为该公司的上市进程扫清了重大监管障碍。 根据中国证监会在国庆长假前一日(9月30日)于官网发布的公告,三只松鼠计划通过此次IPO发售8,150万股。该公司已于5月9日向港交所提交初步招股说明书,这意味着若未能在11月9日前完成上市,则需提交更新版的招股文件。 据该公司提交至深交所的二季度财报显示,三只松鼠上半年营收较上年同期的50.7亿元增长约8%,至54.8亿元。但其同期净利润却从2.9亿元骤降52%至1.38亿元。 作为越来越多在沪深A股上市的中国企业之一,三只松鼠近期申请赴港二次上市以利用全球资本市场并提升国际知名度。年初至今,该公司在深交所挂牌的股价累计下跌3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国市场带动 小牛电动第三季销量大增

电动两轮车品牌小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NIU.US)周一公布,第三季度销售46.6万辆,按年大增49.1%,中国市场表现尤为亮眼,出货45.1万辆,按年增长超过70%,为今年来最高增速;国际市场出货则为14,418辆,已超去年全年总销量。 年初至今,公司总销量已达101.9万辆,较比去年同期69.8万辆增长约46%,展现强劲增长动能。强劲表现主要受益于公司在国内市场的渠道扩张、产品组合优化,以及提前备货以应对新的中国电动自行车规范。 今年7月,小牛电动推出两款旗舰新车型FXT Ultra 2025和NXT Ultra 2025,强调续航、效能与安全提升,以吸引不同消费者偏好。 销量公布后,小牛电动美股周一大涨23.01%,收报5.56美元,今年以来该股已升212.3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Mixue buys Fulu beer

上市后首次重大收购 蜜雪冰城涉足精酿啤酒

这家头部奶茶连锁企业将以4,000万美元收购福鹿家51%股权,后者是国内领先的精酿啤酒连锁运营商 重点: 蜜雪冰城斥资2.856亿元收购头部啤酒饮品连锁运营商控股权,意在突破竞争白热化的现制茶饮赛道 标的公司福鹿家实控人为蜜雪冰城首席执行官配偶,但交易定价似乎经公允协商    阳歌 当现制茶饮企业在渐趋饱和的市场中光环褪色,行业龙头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2097.HK)认为,转向新式饮品将成为其下阶段增长引擎。这家以6至10元平价奶茶及冰淇淋闻名业界的公司,上周宣布进军啤酒领域开拓新蓝海,此举为其今年3月港股上市之后首次重大并购。 蜜雪冰城宣布以2.856亿元(约合4,000万美元)收购福鹿家(郑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51%股权。后者在全国经营约1,200家门店,其啤酒饮品售价约为每杯(500毫升)6至10元。蜜雪表示,并购资金源于自有现金储备,截至6月末公司坐拥逾170亿元充沛现金流,其中主要部分来自IPO募集的4.44亿美元。 此次并购与蜜雪业务高度协同,通过引入针对熟龄客群(即啤酒消费人群)的饮品线,对现有奶茶、冰淇淋、咖啡核心产品矩阵形成有效补充。标的公司以“福鹿家”品牌运营,产品定价策略与蜜雪基本趋同。福鹿家同样采用蜜雪式加盟模式,该模式助力后者在国内及全球12大市场构建起超53,000家门店网络。 二者商业理念高度雷同不难理解,因掌舵者实为夫妻关系。蜜雪灵魂人物是首席执行官张红甫,福鹿家则由其妻田海霞实际控制。并购前,田海霞通过直接持股60%及控制郑州麦浪同舟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80%股权(后者持有福鹿家20%股权),合计掌控福鹿家约76%权益。 此类高度关联交易必将引发投资者严格审视,市场担忧存在向田海霞输送利益的嫌疑。不过,深入剖析财务数据可见,交易双方在标的估值层面力求公允(具体分析详见后文)。且从战略维度考量,此项并购具较强合理性。 市场反应深刻印证这一点。公告次日(上周四),蜜雪股价应声上涨2.7%,周五却又回吐全部涨幅。来得容易去得快,但无显著负面波动,表明投资者既未过度担忧也未反应亢奋,究其根源或在于福鹿家规模相对并购方体量而言仍较有限。 蜜雪上市以来股价近翻倍,目前以25倍市盈率高居行业估值榜首。对照同业,竞争对手霸王茶姬(CHA.US)、茶百道(2555.HK)及古茗(1364.HK)市盈率分别为23倍、20倍和19倍,规模较小的沪上阿姨(2589.HK)则为32倍市盈率。 受本土市场日趋饱和影响,未来一年所有企业均承压。一些分析师同时预警,随着外卖平台大幅削减推高现制茶饮销量的高额补贴,该行业群体现行销售额增速或于年底急剧放缓。此轮外卖补贴始于今年早些时候,由电商巨头京东入局所致。 估值公允 下文将详析福鹿家核心经营指标。这家公司体量虽远逊蜜雪,但增长潜力显著且赛道优势突出。首当其冲的是竞争格局,相较于奶茶咖啡行业,国内啤酒连锁市场成熟度明显偏低,福鹿家面临的对手远少于蜜雪。 蜜雪未披露中国啤酒市场,特别是啤酒门店的具体行业数据。但可合理推断,以1,200家门店规模计,福鹿家即使尚未登顶,也属该细分赛道头部运营商。公告显示,除传统精酿鲜啤外,公司还提供果啤、茶啤乃至奶啤等“中式特调”系列产品。 过去12个月,福鹿家实现营收约1.5亿元,仅相当于蜜雪截至6月的财年290亿元收入的二百分之一。这一体量恰与并购估值形成呼应,按收购价推算,福鹿家整体估值约5.71亿元,约为蜜雪当前1,430亿港元市值的二百三十分之一。 去年,福鹿家实现扭亏,从2023年亏损153万元转为微利107万元。鉴于盈利绝对值有限且波动较大,蜜雪指出宜采用销售指标估值。据此测算,并购交易对应市销率约3.45倍,虽处相对高位,但仍低于蜜雪自身4.56倍的市销率水平。 尽管我们对初现盈利企业常持审慎态度(因利润或源于创造性会计处理),但基于销售指标的估值体系表明,蜜雪在交易定价中恪守公允原则,未因实控人夫妻关系支付显著溢价。 从战略协同维度观察,此次并购确实具备高度合理性。蜜雪在公告中多次强调,该交易不仅助其“成长为更具全球影响力的食品饮料品牌”,亦将借力集团庞大供应链体系与规模采购优势,赋能福鹿家加速发展。 蜜雪表示:“该投资后,本集团的产品品类将从现制果饮、茶饮、冰淇淋和咖啡延伸至现打鲜啤,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高质平价产品的共同需求,践行本集团‘让全球每个人享受高质平价的美味’的使命。” 纵使全球市场对牛奶啤酒或茶味啤酒的接受度尚存变数,我们认同啤酒饮品产品线的补充确将助力蜜雪开拓产品与客群新赛道。依托蜜雪的雄厚资源禀赋,若福鹿家借此次并购推动啤酒业务步入新增长周期,其未来大规模扩张也在情理之中。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