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0.HK
Investors have been cashing out of SenseTime while other AI stocks around the world are surging.

当全球人工智能概念股疯狂上涨时,这家中国龙头公司却遭股东连续减持

重点︰

  • 商汤公布阿里巴巴已清仓持股,在这个不明朗因素消除后,商汤股价曾短暂反弹
  • 投资市场关注商汤今年上半年业绩,包括应收账增加、收入减少及开支大升等问题会否改善

 

裴梓龙

要说今年最火的投资概念,无疑是人工智能(AI),投资界已认为它将为人类未来带来巨变。自从微软(MSFT.US)投资的OpenAI推出ChatGPT聊天机器人后,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各大主要股票市场的人工智能概念股水涨船高,其中微软、英伟达(NVDA.US)及苹果公司(AAPL.US)更屡创历史新高。

正当国外人工智能概念股炒得欢天喜地,惟独港股同类股份斯人独憔悴。被视为中国“AI四小龙”之首的商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0.HK)更接连被主要股东减持,股价今年已累挫逾两成,恐怕令投资者失望。

7月20日,商汤股价单日下挫5.6%,翌日再低开约3%,开市首5分钟已录得多笔大手抛售,一度低见1.61港元的年内新低;岂料商汤股价早盘突然快速拉升,半小时内狂飙14.2%,从1.61港元大涨至最高1.84港元。

正当市场消息满天飞,商汤在当天中午收盘期间发表公告,称收到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全资子公司Taobao Holding Limited(淘宝)通知,已经有序出售其持有的商汤所有B类股份,意味阿里巴巴完全退出对商汤长达5年的投资。

“由于阿里巴巴过去一直沽售商汤,令其股价受压,这次终于沽清股份,市场其中一个潜在不明朗因素消除,对股价形成利好作用,带领商汤上周五由跌转升,”凯基亚洲投资策略部主管温杰分析说。

2018年,商汤完成的6亿美元(43亿元)C轮融资,便是由阿里巴巴领投,跟投的还有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每股平均成本仅0.153美元,即约1.19港元。今年4月,商汤股价乘上了人工智能浪潮,一度从2.4港元飙升至3.7港元水平,阿里巴巴也借升浪套利。4月11日,阿里巴巴首次宣布减持商汤4,000万股,每股平均价3.452港元,套现1.38亿港元(1.26亿元);其后商汤股价持续下挫,6月5日,阿里巴巴再以每股2.1974港元沽出7,000万股,套现1.54亿港元,并于10天后再减持5,000万股,平均售价2.267港元,总值1.13亿港元。

到了7月6日,阿里巴巴一下子卖出5.57亿股商汤,平均价1.82港元,套现10.14亿港元,加上上周沽售余下持股,估计总共套现超过19亿港元。

对于阿里巴巴沽清商汤持股,独立股评人邹家华估计与其最新发展有关,“由于阿里巴巴需要分拆业务,估计是内部压力要求卖掉商汤股份,因为公司一旦再牵涉任何垄断行为,将会对前景不利。”

作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视觉软件提供商,商汤先后推出手机端人工智能服务、自动驾驶方案、城市与企业方舟平台,形成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及智慧商业四大业务。今年4月,商汤向市场介绍自家人工智能大模型体系“日日新”,推出类似ChatGPT的产品“商量(SenseChat)”,除了可以创作文案及故事外,还能进行编码、医疗问诊等;此外,公司还推出由文字生成图像的“秒画”、人工智能影片平台“如影”,以抓紧AI热潮的商机。

亏损未止

不过,一系列新产品未能提振股价。“商汤的业绩一直令投资者担忧,去年收入减少、应收账大增,加上持续亏损,即便看好科技股,投资者宁可选择阿里巴巴和腾讯(0700.HK)等大型公司。”温杰说。

事实上,商汤去年业绩仍然“见红”,净亏损高达60.93亿元,虽然比2021年收窄64.5%,但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的经调整亏损大升234%至47.4亿元,而更令人担忧的是收入下跌19%,主要因为两大核心业务智慧商业和智慧城市的营收分别减少25.2%及48.8%,抵销了智能生活与智能汽车收入的增长。

商汤称收入减少是受新冠疫情影响,导致应收帐增加,其中账龄1至2年的应收账激增1.3倍至32.45亿元,更夸张的是3年以上的应收账,竟由2021年的1.01亿元暴升524%至6.3亿元。

温杰认为商汤今年上半年的业绩非常重要,因为中国已全面解封,投资者将观察其应收账有否明显改善,另外一个关注点,则是管理层如何控制成本以减少亏损。

7月13日,中国多个部委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8月15日实行,当中没有了以往整顿科技企业的强监管措词,反而以促进行业健康高效发展为目标,明确了AI在中国发展的方向。不过,邹家华认为国际投资者仍然未敢看好商汤,“即便估值吸引,但由于它仍然受到美国制裁,未能进入MSCI指数,外国基金或投资者不会买入该股,加上美国财政部随时都会询问基金在中国的投资详情,所以外资非常忌讳这类股份,除非中美两国关系重修旧好,否则商汤股价或持续低迷。”

同为中国“AI四小龙”、但在上海挂牌的云从科技(688327.SH),市销率高达47.51倍,远高于商汤的13.4倍,反映后者确有被低估之嫌。但环顾商汤的其他主要股东,包括今年4月曾减持5,000万股、已连续5个季度亏损的日本软银集团(9984.T),虽然阿里巴巴减持商汤的坏消息已过,但看来有点缺钱的软银会否积极沽售,可能仍然会成为左右商汤股价的因素。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轩竹生物招股 集资约7.8亿港元

四环医药(0460.HK)分拆的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5.HK),于本周一公开招股,共发售6,733.4万股H股,每股发售价11.6港元,一成作公开发售,每手入场费5,858.5港元,集资总额达7.8亿港元,本月10日截止认购,15日开始在港挂牌。 公司有超过十种药物资产在积极开发中,涵盖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当中包括三项NDA批准资产,一项个药物项目处于NDA注册阶段,以及一项目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等。 轩竹生物仍处于亏损阶段,2023年的净亏损达3亿元,去年更高达5.56亿元,主要因行政开支大幅增加,以及支付去年上市申请开支。今年上半年的亏损为1.11亿元,跟去年同期相若。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hery zooms out of the IPO gate. Now, it needs to show investors its longer-term value

奇瑞冲出IPO起跑线 亟需展现长期价值

这家中国领先的汽车出口品牌于9月25日挂牌上市,融资逾10亿美元,其股价在前三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4% 重点: 奇瑞股票自上周IPO以来取得稳健开局。与其国内最大竞争对手相比,市盈率仍有上升空间。 维持高增速将成为这家车企的首要挑战——正是这种增长态势使其跃居中国汽车出口榜首,并成为今年国内第六大新能源车销售商   阳歌 奇瑞汽车(9973.HK)以发行价区间上限定价成功募资逾10亿美元,成为今年全球最大车企IPO,市场为之振奋。而现在考验真正来临:作为中国本土汽车出口领头羊,奇瑞必须持续向长线投资者证明,为何其仍是在国际巨头与本土劲敌混战的全球汽车红海中的优质标的。 估值维度显示,投资者已给予公司较强信心。但着眼长远,奇瑞须维持令人艳羡的增长动能——近期的出口规模对增长贡献很大。在中国市场饱受产能过剩与激烈竞争困扰的态势下,随着利润率承压,公司还需证明能实现长期盈利。 年内出口量突破关键临界值——占比超总销量一半——已成为奇瑞持续实现强劲双位数增长与盈利的重要支撑。作为中国最早出海的车企之一,公司自2003年起稳居汽车出口榜首。但本土竞争对手亦在全力拓展海外市场,意味着中国车企的海外角逐将日趋白热化。 奇瑞股票上周四登陆港交所首日收涨3.8%。此次上市共募资91.5亿港元(11.8亿美元),获得本地与国际投资者踊跃超额认购。 上市三天后,该股收报32.02港元,较30.75港元发行价上涨4.1%,对应市值约240亿美元。参照来看:国内龙头车企上汽集团(600104.SH)与奇瑞体量相当,市值约1,940亿元人民币(270亿美元);美国巨头通用汽车(GM.US)580亿美元的市值则超出奇瑞两倍有余。  但按市盈率衡量,基于2024年利润的约12倍估值而言,奇瑞仍有上升空间——因为国内另两家头部民营汽车产商的市盈率,比亚迪(1211.HK; 002594.SZ)港股为22倍、吉利汽车(0175.HK)为20倍。 这样的对比显示了奇瑞向同行更高估值水平靠拢的向上空间,但这仍意味着奇瑞需保持基本面稳健以证明其长期潜力。随着奇瑞开启上市公司新征程,任何失误都可能对该潜力构成压力。 出口劲旅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奇瑞位居中国汽车销量第五。其同期销量同比劲增22%至860,126辆——在前十厂商中增速位列第二(多数厂商增速不足12%)。 据其微信公众号月度销量快报:8月奇瑞汽车销售的242,736辆汽车中,主品牌奇瑞占比约三分之二,另一主力品牌捷途(Jetour)贡献约22%。总部位于安徽的奇瑞汽车贡献了其母公司奇瑞集团约95%的销量,旗下还拥有星途(Exeed)、iCar、智界(Luxeed)等品牌。 出口与新能源车的双重优势构成奇瑞最核心的竞争壁垒——这也正是中国车企增长最迅猛的两大领域,也是对投资者最大的吸引力所在。 8月奇瑞集团出口量同比增长32.3%至129,472辆创单月新高,海外销量首次超越国内,占当月总销量242,736辆的过半份额。为推进出海战略并抵御未来贸易风险,公司已在马来西亚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并于越南和泰国新建合资工厂。 新能源车板块增速更为可观:奇瑞集团8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飙升53.1%至71,218辆,占当月总销量30%。国内市场上,据乘联会统计,公司新能源车销量年内前八个月同比激增64%至309,025辆,攀升至全国第六。 相较而言:同期新能源龙头比亚迪国内销量仅增5.5%,特斯拉销量则实际下滑6.9%。 这些业绩表现如何体现在核心财务指标上?2025年一季度奇瑞总营收同比增长24%至682亿元人民币,增速虽强劲但较2024年有所放缓。增速放缓部分是因为席卷中国车市逾年的价格战拖累全行业价格下行。在此背景下,奇瑞汽车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4.9%降至12.4%。 通过成本管控,特别是行政管理支出骤降40%,公司充分对冲毛利率下滑影响,研发支出则基本持平。最终奇瑞当季盈利达47.3亿元(去年同期24.8亿元)几近翻番,较2024全年37%的利润增速显著提升。 但成本管控终非长久之计,对研发等需持续投入方能保持领先的领域尤甚。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价格战令所有竞争对手同样面临利润下滑。2025年有关部门对缓解汽车等领域价格战采取更积极的举措。若政策见效,则将惠及整个汽车行业。而奇瑞的核心优势仍在于其出口实力,以及国内外新能源车业务的快速增长。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表品牌西普尼首挂 半日大升248%

中国金表品牌西普尼(2583.HK)周二在香港首日挂牌,开市即升183.7%报84港元,之后股价续向上升,中午收市报103.1元,升248.31%。 公司发售1,060万股,每股29.6港元,为上限定价,本地发售录得2,504.9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获得2.9倍超额认购,集资净额2.68亿港元(3,400万美元)。 西普尼主要销售自主品牌“HIPINE”黄金表壳及表圈手表,并为国内知名珠宝品牌提供ODM及加工服务。2024财年收入4.6亿元,按年升2.5%,期内溢利4934.8万元,跌5.3%。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主要用于进一步提升产能及扩大及优化销售网络、加强品牌建设,以及建立莆田研发中心加强研发能力。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博泰车联首挂午收升4成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889.HK)周二首日挂牌,开市即升32%报135港元,之后股价续向上,中午收报142.8港元,升40%。 公司发售1,043.69万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售价102.23港元,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认购近529倍,国际配售超额2.7倍,集资净额9.19亿港元。 集资所得的30%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进一步加强软件、硬件和云端车联网的全方位自主能力;另外30%用于提高生产、测试及验证能力;约20%用于扩大销售和服务网络,10%用于整合行业资源的战略性收购,余下10%作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