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HK
TSLA.US
This Chinese maker of electric vehicles has emerged as the No.4 auto brand in the world after Toyota, Volkswagen and Honda.

这家中国新能源车龙头,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品牌,仅次于丰田、大众汽车及本田

重点︰

  • 比亚迪最近公布盈利预喜,预计第三季净利润为95.5亿元至115.4亿元,同比大升最多一倍
  • 该公司在新能源车价格战中仍能维持盈利高速增长,市场认为受惠于垂直产业链,更有效控制成本

 

裴梓龙

今年初,新能源车掀起价格战,各大品牌相继减价抢占市场,到8月再打响次轮降价混战,特斯拉(TSLA.US)、比亚迪(1211.HK)、蔚来(NIO.US; 9866.HK)、小鹏汽车(XPEV.US; 9868.HK)、理想汽车(LI.US; 2015.HK)、零跑汽车(9863.HK)和上汽大众等多款新能源车纷纷降价,希望在消费不振的大环境下,捍卫市场占有率。

这场“无烟之战”虽然仍在继续,但两家巨头率先公布成绩,结果来自中国的比亚迪顶住了压力,相反特斯拉的业绩在价格战中暂告败阵。

根据比亚迪在10月17日晚上公布的第三季盈利预告,期内净利润在95.5亿至115.4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升67%至102%,平均每天赚逾1亿元;至于前三季度盈利在205亿元至225亿元,大增120%至142%。公司表示,旗下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创新高,稳居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第一。

相反,特斯拉三季度盈利同比大挫44%至18.53亿美元(136亿元),收入233.5亿美元,增长速度为9%,比华尔街预期低,并创三年以来最小升幅。最令市场失望的是,特斯拉三季度毛利率受价格战严重拖累,比去年下降7.2个百分点,只有17.9%,是超过四年以来的低点。

业绩公布后,两家公司翌日股价高下立见,比亚迪大涨6.9%,反观特斯拉重挫9.3%,创三个月最大跌幅,上周更累跌逾15%。

近年比亚迪在国策支持下发展迅速,根据TrendForce的数据,以销量计算,该公司今年8月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品牌,仅次于丰田、大众汽车与本田,而比亚迪的纯电动车销售,与特斯拉的王者地位也只是一步之差。

截至今年9月30日的数据显示,比亚迪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76.2%至207.9万辆,已完成今年目标300万辆的近70%,纯电动车销量共104.8万辆,同比增长八成。单计三季度,其电动车销量为43.16万辆,比二季度增长23%,特斯拉三季度的交付量则为43.5万辆,两者差距只有约3,400辆。

作为世界两大新能源车企,比亚迪一直在狙击特斯拉,去年相继推出对标特斯拉Model 3及Model Y的“海豹”及“海豚”车款。投行瑞银更拆解了“海豹”的成本,由于75%的零件由比亚迪自行生产,它比在上海超级工厂出产的特斯拉Model 3低15%,更比大众在欧洲生产的类似车型便宜多达35%。

大华继显(香港)策略师杨韵锐称,比亚迪三季度盈利增长的幅度高于整体销量,意味在市场大打减价战的时候,它每辆车的利润反而增加,这点最令市场惊喜。

他分析说,随着销量持续上升,规模效应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比亚迪有自己的电池,旗下也有比亚迪电子(0285.HK)提供零件及芯片,这种垂直产业链模式是其绝对优势,更容易控制成本。”

与特斯拉不同的是,比亚迪一直维持“车海战术”,推出大量车款,除了“海豚”及“海豹”外,下半年至少陆续推出其他6款新车,加上在高端市场部署了“仰望U8豪华版”,售价达109.8万元,助力盈利上升。

另一方面,比亚迪早在两年前已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目前已经进军巴西、澳洲、日本、东南亚等地区,去年更打入欧洲19个国家,最近进一步在匈牙利首都开设两家门店,推出BYD ATTO 3、“海豚”及“海豹”三款纯电动车,是公司进入中东欧市场的首站。

海外增长成新引擎

比亚迪出海成绩相当不错,9月份乘用车出口量达28万辆,同比增长2.6倍,出口量占整体销量9.8%,公司更明言海外将会是主要增长引擎。为减低物流成本,比亚迪正在海外扩充厂房,去年9月在泰国购地建厂,估计主攻东南亚;今年1月宣布与乌兹别克汽车工业公司合作于当地生产,可能是为了进军中东;7月再宣布于巴西设厂,可想而知其海外扩充的野心。

杨韵锐认为,特斯拉在海外增长有一定阻力,例如难以进入低价的东南亚市场,“相反比亚迪有能力推出廉价车款,其次是充电问题,由于欧洲的充电设备仍然不足,特斯拉是纯电动车,而比亚迪有提供混能车,加上车价具竞争力,因此看好公司在欧洲的发展。”

从估值上看,比亚迪的预测市盈率只有22倍,特斯拉则为约56倍,前者相对被低估,估计部分是反映股神巴菲特的沽货压力,以及中国整体股市疲软。

但是,一众投资银行仍然看好比亚迪,高盛认为公司业续比该行预期更佳,而电池原材料成本下降,有助抵销价格战的影响,重申“买入”评级,目标价321港元。野村则相信,比亚迪将进一步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受益于持续增长的业务规模,评级“买入”,目标价上调7.3%至382港元。

看得“最牛”的投行是美银,把比亚迪2023年至2024年销售预测调高,每股盈利上调24.9%及13.6%,至11.18元及12.88元,目标价更高达431港元。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优必选折让11.4%配股筹31.1亿港元

机器人制造商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配售3,146.8万股新H股,相当于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6.3%,配售价为每股98.8港元,较前一日收市价折让约11.4%,筹资总额31.1亿港元(4亿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75%将用于投资或收购集团业务价值链中具潜力的上游或下游目标企业,或与相关行业整合或成立合营实体,15%用于业务运营及发展,10%用于偿还贷款。 2023年上市的优必选,今次已是第六次配股集资,前五次共集资43亿港元。今年7月,公司完成第五次配股集资,所得净额为24.1亿港元,截至11月24日,未动用余额为15.12亿港元。 优必选股价周二低开,至中午休市报112.1港元,转升0.54%。该股今年至今累升约10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国泰十月客货运量齐升

国泰航空有限公司(0293.HK)周一公布十月份运营数据,国泰航空及香港快运于上月共接载逾320万人次旅客,按月增21%;货运量则超过15万吨,按月增长12%。 国泰顾客及商务总裁刘凯诗表示,受惠于国庆黄金周及中秋节等多个假期,十月初由内地前往香港及全球各地的休闲出行需求显著增长。加上香港举行多个大型展览,吸引来自多个长途市场的入境旅客。公司在十月的载客率高86%﹐创近年同月新高。 国泰航空于本月开通每日往返长沙的直航服务,以及每周三班往返澳大利亞阿德莱德的季节航班;而香港快运将于本月下旬,开通每日往返沙巴的航班。 周二国泰开市升0.8%报11.69港元,过去一年股价由低位升4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五个八十后的梦想 卡诺普借焊接机器人闯港交所

乘着资本市场对机器人青睐有加之际,相关公司蜂涌到港上市,主打工业机器人的卡诺普,成为最新一家抢上港交所的机器人公司 重点: 公司去年在制造焊接机器人的收入位列全国第一 盈利仍不稳定,去年亏损1,294万元   刘智恒 内地红得发紫的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近日表示,如果说过去十年是机器人的“萌芽与探索”期,那下一个十年将是"生长与绽放”,机械人将从“能运动”走向“能做事”,从“行业工具”升级至“生活伙伴”。 机器人仿佛已成为未来不可或缺的工具,在资本市场上,相关企业炙手可热,一家接一家抢着到香港上市,令机器人逐渐成为港股一个重要板块。眼见机不可失,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不甘后人,近日已递交上市申请。 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5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6%,更赚844万元。相比众多香港上市的机器人公司,表现可算不俗;毕竟在港上市的同类公司,能有盈利的简直屈指可数。 卡诺普的业务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及具身智能机器人。当中又以工业类的焊接机器人为主,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以2024年的收入计,在焊接机器人上排名第一,另外在金属及机械加工行业机器人应用方面,在中国亦属领先企业。 梦想成真 卡诺普的成立,是五个八十后年轻人梦想成真的故事。2012年,当时工业机器人主要靠海外入口,邓世海与四名朋友深信,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本土制作的机器人将成未来主流,于是拼凑起50万元资本,头也不回就向梦想直奔。 由于资金紧绌,他们选择在成都龙潭大学生创业园的一个小间开展起业务,并以零部件为起步点,专注于业机器人控制器。经多次尝试、失败、摸索,卡诺普的控制器渐渐得到市场认可。但长久做零部件始终不是办法,要突破,就要转型做整机(即制作整台机器人)。 当时几位创始人也曾为此争论不休,毕竟要转型,除了放弃现时的舒适区外,更要斥重资冒险,一旦失败,似乎就无路可退。可幸这一役押对了注,公司在焊接机器人方面做出成果,亦先后获四轮融资,让卡诺普茁壮成长。 业绩起伏不定 卡诺普在一众规模庞大的对手中取得盈利,在资本市场亦属一卖点。然而,细心分析,其业绩极为波动。2022年取得盈利2,826.5万元,但2023年就跌到168.8万元,去年更加录得亏损1,294.4万元,今年上半年则能扭亏为盈。可见公司在业务上仍未能企稳阵脚,能否持续稳定有盈利,尚属言之过早。 至于公司的现金流,表现亦不稳定。2022年经营活动所得的现金流达2,670万元,但2023年及2024年分别流出3,088万元及1,775.6万元。直至今年上半年,才有现金流入888万元。 另外,占公司超过五成收入来源的焊接机器人业务,市场增长并不十分吸引。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中国焊接机器人的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70亿元扩大至2024年的8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只为4.4%。预计市场从2025年的93亿元,增长到2029年的15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亦只为13.4%,别忘记这个还属估计数字。 未具绝对优势 事实上,卡诺普即使位列全国焊接机器人制造商第一位,但其营业额亦只是1.37亿元,紧随其的第二及第三名,分别收入1.28亿元及1.2亿元,与卡诺普的差距十分接近。因此卡诺普在行业中,并非占据一个绝对优势,随时可被对手超越。 相反,卡诺普另一强项的金属及机械加工工业机器人,虽然在中国市场位列第三,但第一位及第二位的对手,收入分别是9.39亿元及7.33亿元,业务规模远远抛离卡诺普,相信要赶上首两大竞争者并不容易。 香港上市的纯机器人公司中,规模较大的优必选(9880.HK),去年收入13.05亿元,市销率达44倍;极智嘉(2590.HK)去年收入24亿元,市销率12.3倍。与两家公司比较,卡诺普的收入相对少得多,即使因目前炽热市况而给予其25倍市销率,市值亦不到50亿港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简讯:创新实业首挂收升32%

电解铝生产商创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788.HK)周一在香港首日挂牌,股价大幅上涨。公司以每股10.99港元发行5亿股,位于发行价区间上限,共集资53.1亿港元。 该股开盘报15.2港元,较发行价上涨38%。在周一午盘交易时段,股价虽有回落,但收市仍升32%報14.59元。本次公开发售,香港本地投资者认购部分超额逾400倍,国际配售超额认购约为18倍。 创新实业披露,今年前五个月,实现营收72.1亿元,同比增长22.6%。但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盈利同比下降14.4%至8.56亿元。公司计划将约半数集资用于扩大海外产能,包括建设铝电解槽熔炼设施;另有40%资金将用于建造绿色能源发电站及采购相关设备。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