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38.HK OCFT.US
OneConnect to shutter its cloud services

这家金融软件服务提供商将关闭旗下云业务,业务的主要客户是母公司和其他关联公司

重点:

  • 壹账通将关闭占其收入近一半的云服务部门,因为该业务失去了大部分客户
  • 事态突显在业务上严重依赖母公司和关联公司的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

阳歌

曾经的金融科技巨头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OCFT.US; 6638.HK),正迅速演变成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萎缩故事。它也给企业带来了一个宝贵的教训,即在业务上过度依赖关联公司的危险。

金融壹账通上周晚些时候成为了头条新闻,它宣布将关闭最大收入来源的云服务部门,后者占其一季度收入的44%。公司在5月就首次暗示了这一进展,当时它警告说,部分云客户打算停止使用这些服务。

这个故事完全属于家事,因金融壹账通的几乎所有云客户都是关联公司。金融壹账通之前是金融服务巨头平安集团的关联公司,平安集团于2019年分拆该公司在纽约上市。当时的想法是,让金融壹账通成为中国庞大的金融服务业的独立软件服务提供商。

但金融壹账通在实现这个目标方面从未取得太大进展。今年一季度,公司约三分之二的收入仍来自平安各部门及平安控股的在线贷款机构陆金所控股(LU.US; 6623.HK)。

这种依赖在中国相当普遍,当公司剥离旗下某个部门,最终目的是鼓励它通过找到自己的客户而独立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与此同时,在过渡期内,母公司继续通过各种关联企业为被剥离的公司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这种模式的问题在于,像金融壹账通这样的被剥离公司,往往会对来自母公司和其他关联公司的资金形成依赖,这种关系往往更多的是互相帮助,而不是出于真正的商业需求。而且,当母公司变得不耐烦,或在困难时期需要勒紧裤腰带时,它会突然缩减或切断提供给被剥离部门的业务。

金融壹账通现在就是这种情况。

在5月最初宣布部分客户有意停止使用其云服务时,金融壹账通表示“任何其他关联客户会否继续按目前水平,使用(或终止使用)本集团的云服务存在不确定性”。现在,那些不确定性已经有结果,公司决定彻底关闭云服务平台Gamma Fincloud。

根据最新公告,金融壹账通董事会于2024年7月11日决定“本公司将于2024年7月起逐步终止经营云服务,并将与客户商讨过渡安排(如有)“。为了安抚投资者,它还补充说,“本公司与平安集团的战略业务关系维持不变”。

云服务业务在2024一季度带来了3.18亿元的收入,约占该公司当期7.23 亿元总营收的44%。几乎所有的云服务业务(超过99%)都来自平安和陆金所控股等关联公司。所以说,金融壹账通一下子失去了近一半的业务。

被迫断奶

投资者对于金融壹账通损失大部分业务并不开心,但他们的反应却出奇地平静。自5月7日最初的公告发布以来,该公司在美国上市的股票下跌了约20%。但跌幅实际比金融壹账通因关闭云平台而损失44%的收入要轻微得多。

公司股票目前的市销率(P/S)只有0.17倍,但由于销售额大幅下降,这个数字会有所上升。但即便翻一番,这个数字也还是落后于陆金所的0.49倍,以及为电商公司提供类似软件服务的微盟集团(2013.HK)的1.71倍。

虽然公司规模缩水并不值得兴奋,但投资者可能仍会受到鼓舞,因这一最新进展,将最终完成金融壹账通自身无法做到的事情:让公司摆脱对母公司和关联公司的依赖。

平安集团和陆金所在二季度为金融壹账通带来了4.8亿元的收入,约占其7.23亿元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其中平安带来的收入最多,为4.22亿元,同比下降 21%。相比之下,该公司来自其他非关联客户的收入2.43亿元,同比下降了14.8%,降幅温和不少。

这表明,平安已经比该公司的其他客户更快地缩减了在金融壹账通上的支出。现在,随着平安集团决定停止使用金融壹账通的云服务,后者的收入结构将变得更加平衡。具体来说,金融壹账通减少的收入中约有60%将来自无关的第三方,只有40%来自平安集团和陆金所。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这看起来像是一种稳定得多的商业模式,因为剩余收入的大部分,可能来自真正需要这些服务的客户,而不仅仅是出于家庭的责任感而向金融壹账通付费。因此,处于收缩过程中的金融壹账通,正在失去缺乏坚实经济基础的那些“不太理想的”业务,从而消除了笼罩在该公司头上的一个重大风险。

与此同时,金融壹账通也在努力向海外扩张,以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该公司喜欢谈论全球扩张,并在官网上表示,目前在包括南非和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在内的20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业务。在最新财报中,公司表示海外收入在一季度增长了14.8%。但它未提供具体数字,表明这个数字现在依然微不足道。

总言之,金融壹账通正在做它早就应该做的事情,即摆脱对平安集团和其他关联公司的依赖。就此而言,它确实没有太多选择。但降低对平安的依赖最终会让它成为一家更健康的公司,拥有更坚实的基础。

现在,它只需要找到一条重回增长之路。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三氯蔗糖收入大增 新琪安半年多赚586%

甜味剂生产商新琪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3.HK)周一公布,上半年收入3.35亿元(4,700万美元),按年升54.3%,录得纯利2,438万元,较去年同期的355万元激增586.4%。 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受惠于核心产品销量上升,其中三氯蔗糖收入达1.52亿元,同比大增116.8%;食品级及工业级甘氨酸收入合共1.68亿元,按年升25.9%。管理层指出,美国对中国甘氨酸征收高关税,公司因而透过印尼工厂供货以拓展海外销售,而泰国新厂亦进一步推动三氯蔗糖出口。 截至6月底,公司总资产约11.26亿元,较去年底增长38.5%;现金结余达2.5亿元,负债比率降至39.7%。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0.2%大幅提升至23.3%。 公司股价周一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3.19港元,升1.7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奥克斯招股集资36亿港元

空调供应商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2580.HK)周一发售2.07亿股,香港发售占5%,每股售价由16港元至17.42港元,集资最多36亿港元。8月28日截止认购,9月2日正式挂牌。 公司2024年收入297.6亿元,按年增加19.8%,盈利则增长17%至29亿元。截至今年3月底止,首季度收入73.6亿元,按年增27%,盈利上升23%至9.2亿元。 集资所得的50%将用于升级公司的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约20%用于全球研发,另外20%加强销售及经销渠道,余下一成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hanH seeking an infusion of funds through IPO, after having hemorrhaged 700 million yuan due to years of losses

连年亏损负债7亿 闪回上市融资补血

手机回收商闪回第三度申港上市,冀乘着香港新股热的风口下,成功上市集资 重点: 今年上半年亏损近2,500万元 净负债超过7亿元   刘智恒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对于闪回科技有限公司来说,去年两次在港申请上市均失败而回,原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香港新股市场过去半年受市场热捧,闪回这时再递交上市申请,时机再好不过,有望赶上新股的风口,让公司得以融资续命。 闪回主要从事二手消费电子产品回收业务,当中又以回收手机为主。公司通过旗下的“闪回收”系统,在合作伙伴的线下零售店,或网上商城进行以旧换新。 回收产品通过检测、分级、维修及定价后,再通过旗下的“闪回有品”平台,或在多家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出售。 增收不增利 闪回最大的卖点,在于国策支持。2021年,中国生态环境部已发布对智能手机等九类电子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今年1月,国家再发《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当中手机每部补贴最多500元。 国策的大方向虽有利回收业务,但闪回的实际业务表现实在难以恭维,正如去年我们对闪回的分析,在今次新的申请中,情况纵有改善,核心问题依然持续,暂时看其前景乏善可陈,投资价值并不吸引。 公司过去四年的收入节节上升,由2021年的7.5亿元升至去年的12.97亿元,今年上半年收入更达8.09亿元,同比上升40%。收入增长理想,可亏损持续,过去四年亏损分别是4,870.8万元、9,908万元、9,827万元及6,587万元。今年上半年亏损同比虽收窄近四成,但仍蚀2,481万元。 毛利率低企 连年蚀钱的一大原因,主要源于对投资者持有的优先股权进行赎回,导致出现亏损。不过,实际上回收手机这门业务,最大问题在于毛利率太低。公司过去四年半来自产品销售的毛利率,从来未高于8%,2021年高见7.5%后,去年跌至4.4%,今年上半年即使回升至6%,仍然是处于偏低水平。 毛利率过低,意味盈利要增长,就要靠销售量弥补。不过,闪回要争取更大生意并不容易。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中国内地手机回收市场的占有率,前五大参与者占18.6%,闪回位列第三,但市占率仅有1.3%,而排第一位的是万物新生(RERE.US)旗下的爱回收,市占率为7.9%,第二位的公司亦达7.4%。 按2024年手机出售金额计算,前两位分别为78亿元及77亿元,闪回只有12亿元,也是严重落后竞争对手。可见闪回在回收及二手销售的数量,均被前两位对手大幅抛离。换言之,在两大强手环伺下,闪回处于弱势,要抢占市场以提升交易量并不容易。 债高现金流弱 闪回另一问题是负债高企,净负债由2021年的2.35亿元,上升至去年的6.88亿元,今年上半年更进一步升至7.13亿元,短短四年半时间,债务增加200%。公司解释净负债问题,主要也是来自对投资者的优先股权赎回,引致账面值变动所致。 撇除优先股权的问题,公司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也令人失望,过去四年分别是负现金流640万元、4,374万元、4,777万元及1,845万元,2025年上半年为正现金流4,371.8万元。乍看,今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终录得正数,但是否因今年申请上市,在会计上的调动得出,我们不得而知;而且去年上半年时,经营活动也录得1,310万元现金流,到全年时,却有近两千万元的现金流走,反映闪回的经营现金流并不稳定,且并不充裕。 可以说,闪回所在行业纵获国策支持,但以公司目前状况,投资价值有限,在新股市场旺盛下短炒无妨,要长期押注回收这个板块,似乎万物新生属首选,一方面市场占有率大,另外公司收入远大于闪回,且已有盈利,市盈率虽高达57倍,但在云云对手中,实已脱颖而出。除非我们看到闪回未来两三年的业务能急速上扬,否则倒不如选择龙头企业更具值博率。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税负率增加 李宁中期盈利跌11%

李宁有限公司(2331.HK)周四公布,2025年上半年收入148.17亿元,按年增长3.3%,但净利润按年下跌11%至17.37亿元。派中期股息每股0.3359元,合共8.69亿元,较去年减少约11%。 公司指出,期内电商渠道收入增长7.4%,特许经销收入亦升4.4%,成为推动整体业绩的主要动力。不过,直营销售因门店网络调整及消费场景转移影响而下降3.4%,抵销部分增长动能。产品结构方面,鞋类收入按年升近5%,器材及配件大增23.7%,惟服装收入下滑3.4%。 盈利下滑主因来自毛利率下降及税负率上升。期内毛利率降至50%,较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因直营折扣加大及渠道结构变化所致。同时,税负率显著上升至33.3%,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 李宁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9.33港元,升6.7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