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hongshu valued at $17 billion in new funding

社交电商小红书在最新一轮融资中吸引了西方著名公司DST,这点相对罕见

重点

  • 小红书在新一轮融资中估值170亿美元,DST Global、高瓴资本、博裕资本和中信资本参投,成为新入局的投资者
  • 随着努力拓展广告收入来源之外的业务,这家社交电商2023年收入飙升85%,达到37亿美元 

陈竹

随着中美关系日益紧张,两国资本市场之间曾繁盛的关系越来越像遥远的回忆。不久前,中国科技公司还自由地从美国投资者那里筹集资金,投资者随后再借助美国股市IPO套现。

在此背景下,上周有报道,中国社交媒体宠儿小红书从与西方有联系的著名风险投资公司DST Global那里筹集新资金,此事因逆潮流而与众不同。这一举动让人回想起跨境科技投资开放的时代,国际风险投资或许仍能在被孤立的中国科技行业找到一席之地。

只有时间能证明这笔投资是一个反常现象,属于早先时代遗留下来的个案,表明越来越谨慎的西方私募股权公司,对中国科技公司仍有一定兴趣。

小红书成立于2012年,诞生于中国科技领域的国际投资黄金时代。与同期的美团(3690.HK)和拼多多(PDD.US)一样,小红书的迅速崛起也得益于美元投资。然而,它仍是为数不多,但尚未上市的中国大型互联网公司,这只独角兽继续用自身潜力吸引投资者。

另外两家情况类似的公司是快时尚巨头Shein和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这两家公司都发现类似的融资越来越困难,在西方股票市场上市的计划,在国内外都遇到了重重阻力。

上周以《金融时报》的一篇报道为开端,许多头条新闻都报道,小红书的最新一轮融资,吸引了一群多元化的投资者。除了以在早期投资Facebook而闻名的DST外,新入局的支持者还包括高瓴资本、博裕资本和中信资本,而红杉资本(原名红杉中国)也增持了股份。除DST之外,其他投资者都是中国的,它们的投资来自美元计价的基金。本轮融资涉及向已有和新增投资者出售现有股份,公司估值为170亿美元。

小红书的最新融资暗示着它即将上市。与为了维持亏损业务而筹集资金的初创公司不同,小红书似乎资金充裕。据国内媒体援引一位接近该公司的投资者的话称,新一轮融资是由寻求退出的早期投资者,和渴望进入的新投资者推动的。

最新估值为170亿美元,高于2023年中期红杉资本首次投资小红书时,媒体报道的140亿美元估值。然而,这个数字也代表该公司估值较2021年下半年的200亿美元有所回落,当时很多中国互联网公司仍处于巅峰时期。

小红书总部位于上海,最初是一家杂志式的在线购物指南,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社交商务平台,融合了Instagram、Pinterest和亚马逊的元素。该应用程序已成为中国都市年轻人,尤其是女性,寻求生活方式建议、产品推荐和真实评论必去的平台。

出色的增长

小红书的增长轨迹继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尽管过去两三年中国大多数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增长急剧放缓。2023年,公司月活用户数同比增长20%,达到3.12亿人,收入飙升85%,达到37亿美元。这种爆发式增长让人想起2010年代初,中国移动互联网开始蓬勃发展的时代,也让小红书在如今更加成熟的互联网格局中脱颖而出。

或许更引人注目的是,小红书最近已获盈利。根据多家媒体援引的投资者文件,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5亿美元。这标志着该平台在2022年亏损2亿美元后,出现了戏剧性的转变,突显出该平台不仅有能力保持增长,而且有能力将这种增长转化为财务上的成功。

与许多社交媒体平台一样,小红书的收入严重依赖于广告。根据广发证券最近的一份报告,2023年广告收入占该司总收入的70%至80%。

小红书意识到严重依赖单一来源的风险,尤其是在中国经济放缓令广告客户更加谨慎的情况下,它一直在努力实现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作为该努力的一部分,它在过去几年里,加强了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努力,希望能更直接地利用庞大用户群的购买力。

小红书最新的电子商务举措,集中在这样一种模式上,即内容创作者推荐符合自己口味的产品,小红书从此产生的销售中获得提成。公司认为,这种模式使其区别于传统电子商务,促成了更为真实的网红与消费者的联系,这可能会带来更高的参与度和销售额。

小红书电子商务战略的成功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可能会维持投资者对该公司的兴趣,并有助于提升估值。考虑到公司备受期待的首次公开募股计划,这一点尤其重要。

初步迹象是积极的,小红书的电子商务活动在上个月的“618”购物节期间取得了显著进展,该购物节被视为中国每年的第二大在线购物盛会。该平台的商家直播活动大幅增长,来自这些直播的商品交易总额(GMV)飙升至去年的五倍。

不过,挑战依然存在。鉴于广告收入仍占其收入的80%,小红书的电商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此外,在阿里巴巴、拼多多和京东等老牌电商巨头主导的市场中,小红书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更不用说抖音等其他新来者。

小红书的IPO计划早在2021年就有传言,但该计划可能面临公司无法控制的多重外部阻力。IPO的时机和可行性不仅取决于小红书,还取决于地缘政治态势﹐以及中国互联网公司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

最近围绕Shein的事态发展表明,中国科技公司跨境上市的复杂性日益增。据报道,在放弃美国上市计划后,Shein目前正在寻找其他选择,伦敦将成为首选,香港可能成为备选。

Shein和小红书都拥有大量敏感的个人数据,尽管来自不同的用户群。Shein的数据主要来自中国以外用户,尤其是美国用户,而小红书的数据主要来自中国消费者。尽管中国最近放松了对科技行业的打击,但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加剧,将继续使中国公司的国际上市计划变得复杂。

这又让我们回到了国际风险资本未来在中国科技行业的角色上。虽然小红书的案例表明,跨境投资仍然是可能的,但在今天的大环境下,这很有可能只是一个例外。这可能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科技初创企业进行常规投资,并最终在美国上市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至少目前是这样。展望未来,成功与否可能取决于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在太平洋两岸都加强审查的新形势下,满足国内监管机构和国际投资者的要求。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中国儒意料中期扭亏 赚10至12亿元

影视娱乐公司中国儒意控股有限公司(0136.HK)周三公布,预料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将实现扭亏为盈,录得净利润约10亿元(1.39亿美元)至12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23亿元;收入预期介乎约21亿元至2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8.4亿元增长14%至25%。 公司解释,业绩改善主要受益于整体业务稳健增长及协同效应持续释放,变现效率提升,带动收入与利润增长,以及2021年收购Virtual Cinema Entertainment Limited所形成的或然应付对价公允价值变动影响消除。 中国儒意主要业务涵盖影视内容制作、线上流媒体平台与线上游戏三大板块,拥有南瓜电影线上流媒体平台及儒意景秀游戏品牌。在公司大股东腾讯(0700.HK)的支持下,中国儒意近年积极发展游戏业务,去年公司游戏业务收入大幅增长346.6%,录得19.92亿元,成为公司最大收入来源。 中国儒意股价周三平开,至中午收市报3.25港元,升0.31%。公司股价年内累升32.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讯:印度取代中国 成为美国最大智能手机供应国

因苹果公司(AAPL.US)持续将iPhone产能转移至印度,以规避中国制造产品的美国关税,印度在第二季度超越中国成为美国最大智能手机出口国。 CNBC援引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的三个月内,输美智能手机中,印度制造产品占比达44%,较去年同期的13%大幅跃升。相较之下,同期中国制造的占比仅25%,较去年同期的61%显著下滑。 此外,越南也超越中国,成为美国智能手机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占比从去年的24%升至今年的30%。 为规避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美国关税,苹果正引领产业链从中国转移的进程,将销美iPhone的制造基地外迁。该报告指出,印度成为此轮转移的最大受益方,据悉苹果正加速推进今年在印度生产所有在美销售iPhone的计划。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Real-time retail battle raging Hong Kong: JD claims to buy in Kai Bo as overseas bridgehead

实时零售战火延烧香港 京东并佳宝打造境外桥头堡

京东再度出手布局香港,试图建立直通香港街市的零售通路 重点: 传京东拟收购香港佳宝超市70%股权,包括零售网络和房地产资产 结合供应链优势与佳宝门店网络,京东将开启境外零售新路径   李世达 在中国内地打得火热的实时零售大战,正延伸到香港。 电商巨头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618.HK),传出以40亿港元(5.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香港本地超市佳宝70%股权。这宗潜在收购案若落实,将成为京东拓展香港实时零售市场的一步大棋。 据香港传媒报道,该交易包括超市的零售网络和房地产资产,交易已逾四个月前完成。其中包含一项“过渡期”条款,规定佳宝创始人林晓毅及公司现任管理层,将在未来三年内继续掌控运营。在此期间,京东不会寻求完全的运营控制权,以确保平稳过渡。 据报佳宝母公司多泰投资有限公司及海锋食品有限公司已向其合作商户发出通告,表示正进行“业务转让事宜”,未来将重组业务,并将超级市场及批发业务转移至一家在港新成立的“佳宝超级市场(香港)有限公司”,自8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京东方面并未证实报道,称实际情况与报道内容有偏差,强调一切以官方公布消息为准。有消息称,实际交易金额将低得多。 从无牌小贩到连锁超市 创立于1991年的佳宝,一向以平价、贴地著称。创办人林晓毅出身颇为传奇,他于1980年代由潮州偷渡来到香港,从柴湾的无牌小贩做起,其后与友人合资经营冻肉店,自立门户创办佳宝,由最初筲箕湾一间小铺,扩展至今逾90间分店、拥有逾千员工的规模。 对京东来说,收购佳宝得以将其在内地积累已久的高效供应链能力向外输出。多年来,京东与数以万计的中国制造商建立直接采购通道,透过自建仓储、物流、冷链体系,在内地实现商品成本与配送效率的极致压缩。 佳宝作为香港少数拥有密集门店与自营配送网的超市品牌,正好成为这套供应链逻辑的延伸实验场。未来京东若成功控股佳宝,将可跳过进口分销商与中间商,直接将来自内地的民生商品、大众品牌与自有品牌导入香港社区,建立一种结合内地工厂直供与本地社区网络的零售模式。 这不单对香港消费者有价格上的吸引力,也为内地供应商打开了一条直通境外零售终端的通路。在香港实现后,也可能向整个大湾区甚至东南亚市场延伸。 事实上,利润更高的香港市场,一直被视为其实时零售与供应链出海重点。目前,京东物流已于观塘、葵青、沙田、元朗等地设有运营中心,并于2022年起启动在香港的前置仓试点,用以强化即日/次日配送服务。2024年在元朗落地跨境冷链中心,显示其对香港的长期仓配规划。 对比其他实时零售平台,京东此举更显差异化。美团(3690.HK)主打平台型本地配送,实时连接便利店、商超与消费者,未延伸至供应链;饿了么则借助盒马进行自营零售实验,也有菜鸟物流、淘宝天猫等上游能力,但尚未以整合形式进入香港零售终端市场。 比钱大妈更进一步 因此京东将成为唯一具备从源头工厂直采、冷链仓储、在线平台、物流配送到境外线下门市的全链条能力者。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实际上已有类似经验。其战略投资、作为第二大股东的肉品生鲜连锁品牌“钱大妈”,已于2018年正式进军香港,目前在当地已有50家门店。 值得一提的是,佳宝除了营运网络外,还持有部分物业资产。香港商铺租金虽已自高位回落,拥有门店不动产仍有助降低固定营运成本,更可为京东提供稳定资产支持。此举不仅对短期财务结构有正面意义,也有助强化其在港布局的抗波动能力,同时也有更多资产进行灵活布局。 消息曝光后,京东股价连跌两个交易日,跌幅约1.3%,显示市场对传闻交易价格偏高有疑虑。目前京东集团市盈率约8.3倍,低于美团的21.5倍,显示估值仍被压抑。不过,若佳宝与京东结合,是一次让“内地供应链”与“香港街市”加速融合的实验,那么下一步,也许就是向东南亚的延伸。若集团海外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并改善利润结构与资产利用效率,对投资人而言,这场并购或许将是京东估值转折的关键。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兴通讯拟发行H股可转债 净筹逾35亿元

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0763.HK; 000063.SZ)周二公布,拟发行35.84亿元(4.99亿美元)零息美元结算的H股可转换债券,拟将发行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加强公司算力产品研发投入。 可转换债券于2030年8月5日到期,初始转股价为每股H股30.25港元,较H股上日收市价溢价约15.9%,可悉数转换为约1.3亿股H股,相当于扩大后已发行总股本约2.64%。 今年首季,中兴通讯收入按年升7.8%至329.68亿元,纯利则跌10.5%至24.53亿元。 中兴通讯港股周二低开2.8%,至中午收市报25港元,跌4.2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