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恒

     

香港                                                                                       

     

陈茂波称短期不推增值税

香港股楼税收大减,政府财政收入面临大压力,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早前曾表示,开征资本增值税是政府一个研究范围。消息一出后,引起市场一片争议声,特别是地产发展商,更是大力反对;投资银行即时配合,摩根大通发表报告,指以部分国家实施50%资本增值税率为例子,港楼有可能在实施前出现一波恐慌性抛售。

摩通的报告似有点危言耸听,世界上多个地方如中国及美国也有实施相类税种,香港即使推行,未必如摩通说般严重。香港税基十分狭窄,资本增值税无疑是其中一个税源,但在经济疲弱,股市每况愈下,楼市亦在调整的时候推出,确实对经济不利。不过,及后陈茂波在瑞士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期间回应,表示须顾及本港竞争力,短期内无意开征资本增值税。一场茶杯里的风波,终在财爷一句说话而消弭下来。

打击滥用公屋严查内地资产

为要有效运用房屋资源,房屋署近年致力打击滥用公屋单位,今财年首8个半月,房署已回收2,100个滥用或违约的单位,是上一个财年的总量。与此同时,房署正研究,严查公屋住户在内地及海外的资产申报,署长罗淑佩强调是“有的放矢”。

现时港人申请公屋时,为免超越资产规限,许多时未必将内地或海外的资产申报,过去房署在此方面的审查没那么严谨,加上香港政府向内地机构查核需要一定程序及时间,令到部分违规者得以瞒天过海。但现时署长已开腔,会在此加大力度,以打击滥用公屋资源,相信会有一批没上报或虚报者受到惩处。

港发展商纳入支持名单

早前内地政府指示银行要在融资上支持部分房企,据市场消息,平安银行已列出一份白名单,总共有41家房企被纳入其中,当中除了内地耳熟能详的龙湖(0960.HK)、万科(000002.SE),金地(600383.SH)及绿城(3900.HK)外,香港的开发商新鸿基地产(0016.HK)及新世界发展(0017.HK)也在名单之中。

香港发展商的财务状况并没太大问题,负债比率相对要低,财政稳健,对资金需求没急切性。当然,这次在白名单榜上有名,对本港发展商来说,属好事一椿,反正就是多了一个融资窗口。相反,内地政府对情况较差的房企,暂未有任何方法施以援手,目前大方向仍是以支持具实力房企为先,避免不利消息会令优质企业受牵连。

内地

     

内地新盘楼价六连跌

内地楼价仍然持续下调,路透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推算,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去年12月按年下跌0.4%,跌幅是过去九个月最大,亦是连续第六个月下跌。70大城市中,下跌的有62个,上升的只有7个,只有一个是持平。四大城市中,按月比较只有上海升0.2%,北京持平,广州和深圳分别下跌1%及0.9%。

我们认为,房价一形成下行趋势,跌势将会持续,虽然中间或会有所反弹,但整体方向是跌多于升。事实上,欧美国家针及西方资金外流下,内地经济受到相当压力,世界银行也估计内地今年经济增长4.5%;至于房地产,房屋供应没减少,但需求正在减弱,房企去年第四季的按月销情走弱,趋势很大机会延续,今年也未许乐观。

融创文旅项目乏人问津

内房企业急需现金还债,又或将发展中项目脱手,以减轻资金负担,《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融创中国(1918.HK)在近一个月,先后放售4个文旅项目,包括武汉甘露山文创城、成都融创施柏阁酒店、成都融创堇悦酒店,以及昆明城,但反应十分冷淡,有项目甚至无人问津。

其实又很易理解,内地大部份民企负债累累,大家似乎也要赶卖资产,那有能力去买新项目。资金仍然较充裕的,主要是几家大型国企,但目前楼市每况愈下,他们手上也不是没有存货,那为何还要入货。而且融创出售的是文旅项目,主要以收租为主,资金回笼更慢,对开发商来说吸引力低,即使卖家愿意大幅劈价,也不容易找到买家。

咏竹坊文章

Pagoda’s ten-year plan

     

百果园出师未捷先跳水

刚迎来上市一周年的百果园(2411.HK),股价突然闪崩,一天下跌30%,市场推测是部分股份锁定期过去,即被大手抛售,公司只回应业务一切正常。此前,《咏竹坊》报道百果园的十年发展大计,在2034年前自建平台的商品交易总额要超过1,000亿元,门店数量逾1万家,最终成为全球果王。

咏竹坊报道指出,百果园的经营模式最大问题是如何管理好旗下加盟商,过去市场有垢病,加盟商在水果质素、送货时间及服务态度都未到位。另外,公司的毛利率较低,纯利率更只有低单位数,但市盈率则偏高,股价未跳水前高达21倍,相较同行洪九果品(6689.HK)的4倍,就显得较高。至于企业管治亦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司曾未按规定期限公示2022年报告,被深圳官方机构列入经营异常名单,去年中大股东按股,予外界感觉也不太好。这次股价突崩盘,市场对百果园的投资价值肯定大打折扣。

中免前景佳具值博率

中国最大免税品店中国中免(1880.HK)最近发布2023年业绩预报,收入及盈利均出现双位数增长。不单止,去年底中免公布,与北京及上海机场签定免税品店新的租金计算协议,与机场的销售分成,由四成多减至两成多;同时又将支付予机场的保底费大幅调低,其中上海两个机场更由61亿元降至7亿元。经过一轮调整,中免的成本大大降低。

不但如此,中国中免开始布局“市内免税市场”。去年增资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有限公司后,持股达49%。交易最大的意义,在于中免拿到“入境后市内免税牌照”,并且一次性揽获中出服在上海、北京等共12家市内免税店。另一方面,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4年内地人全年出入境旅游人次和国际旅游收入,将分别超过2.64亿人次及1,070亿美元。在各方有利条件下,相信中免的前景会更理想。

新闻

简讯:华润建材华润饮料计划迁册香港

国企华润集团旗下两家香港上市公司周五宣布,计划将公司注册地从开曼群岛迁至香港。 华润建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313.HK)和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2460.HK)均发公告,披露公司援引今年5月23日在香港生效的政策,將公司迁回香港。 华润饮料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已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并在香港设立主要营业地点,迁册后可减少跨国合规的复杂性,精简法律实体架构,有效减少多司法管辖区带来的成本。” 许多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常以开曼群岛为注册地,部分原因是中国对其外国所有权的限制。 华润建材开市持平,中午收报1.78港元;华润饮料开盘后涨0.36%,中午收报11.09港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美团Keeta进军迪拜 40天拓展第三个中东市场

外送服务巨头美团(3690.HK)周六透过官方微信宣布,其国际外卖品牌Keeta于当地时间上午11时正式在阿联酋迪拜启动营运。这是Keeta继8月进入卡塔尔、9月登陆科威特后,40天内开拓的第三个中东国家外卖市场。阿联酋亦成为美团在中东海湾地区的第四个战略落点。 公司表示,Keeta在迪拜的启动,是美团“零售+科技”战略的又一实践。迪拜同时成为美团无人机配送品牌Keeta Drone的首个海外站点。未来,Keeta将依托美团积累的高效履约能力,打造“地面+低空”双履约网络,推动即时零售服务的规模化落地。 2023年5月,美团在香港推出KeeTa国际外卖品牌,并于去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营运。根据公司中期报告,KeeTa在沙特的营运已拓展至20个城市。KeeTa所属的“新业务”板块,第二季度收入265亿元(37.14亿美元),同比增长22.8%,经营亏损19亿元,同比扩大43.1%。 美团股价周一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02.4港元,升1.7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白云山斥7.5亿 购南京医药1成股权

药企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874.HK, 600332.SH)周日公布,透过旗下的广药二期基金,购入南京医药(600713.SH)11.04%股权,作价7.49亿元。 南京医药以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医药“互联网+”及医药第三方物流为主营业务,网络覆盖江苏、安徽、湖北、福建及昆明市,公司早于1996 年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白云山指出,通过双方在资本层面、分销管道建设、及中医药领域等合作,优化公司在华东区域布局,增强公司医药业务竞争优势,并带动医药制造业务增长,持续推动发展。 周一白云山开盘微升0.4%报18.05港元,公司今年以来股价在15至19港元间波动。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road-Ocean Motor: veteran motor maker champions new energy in Hong Kong listing push

电机老兵逐梦新能源 大洋电机叩关港股

从生产车库门遥控器到新能源车电机,净利三年翻倍的大洋电机也来到港股市场赶集 重点: 在全球HVAC电机市场市占率排名第二,在中国与北美市场稳居第一 公司A股股价过去一年飙升143%,市值逼近285亿元   李世达 有没有想过,你家车库门的遥控器,和你电动车动力总成,再到你家空调的压缩机,可能都是由同一家公司生产?这家公司不是什么家喻户晓的国际品牌,而是一家来自中国广东中山的电机制造商——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002249.SZ)。 在深交所上市已逾15年的大洋电机,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准备登陆香港资本舞台。 成立于2000年的大洋电机,从传统电机业务起家,如今却横跨暖通空调(HVAC)、汽车电驱动系统乃至燃料电池等,产品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以收入计,公司在2024年已跻身全球第二大第三方HVAC电驱动解决方案供应商,在中国和北美市场位居第一。 两条腿走路 公司主要可分两大业务,一是建筑与家居电器电机制造,2024年收入70.8亿元,占比58.4%。其中暖通空调(HVAC)电机贡献超过55%,产品涵盖大型中央空调压缩机、车库门开启器、通风系统风机等。 另外则是汽车动力总成及零部件业务,2024年收入50.2亿元,占比41.5%,当中传统起动机与发电机占25.8%,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零部件占15.7%。 大洋电机的发展呈现“两条腿走路”,HVAC电机需求稳定,属于刚需消费与基建类市场,能提供稳定现金流;另一方面,汽车电驱业务与新能源汽车深度挂钩,为公司带来成长故事。 从财务数据看,大洋电机的收入表现较为平稳,利润则在近年开始飙升。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由109.3亿元增至12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仅约5%。然而,同期净利润却由4.27亿元飙升至8.88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44%。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再增34.6%,达6.02亿元。 这背后反映其盈利能力的改善,毛利率自2022年的19.3%升至2024年的22.2%,净利润率也由3.9%跃升至7.5%,展现出成本控制与产品组合优化的成果。另外,占比持续维持在45%左右的海外收入,毛利率普遍高于中国市场。 全球化布局超前 相比许多仍局限于国内市场的中国制造商,大洋电机的全球化布局较为“超前”。截至2025年,公司在全球已拥有15个生产基地,分布于美国、墨西哥、英国、泰国、越南、摩洛哥等地,并在美国底特律、芝加哥、英国伦敦等地设立研发中心。 公司在2015年收购美国百年商用车零部件企业佩特来,并与印度塔塔汽车(TATAMOTORS.BO; TTM.US)成立合资公司“塔塔佩特来”,提升了在国际商用车零部件领域的话语权。不仅能就近服务国际车企与HVAC客户,也能在地缘政治与贸易壁垒不断升高的当下,提供供应链韧性。 不过,公司业务也并非没有短板,其一是收入增速较慢,近三年平均增幅仅约5%,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动辄两位数的增长相比显得保守,这意味其规模扩张速度不足。 第二个问题是公司产品结构中,传统起动机与发电机仍占25.8%,相关业务属于逐渐被淘汰的夕阳业务,而新能源车动力总成占比仅15.7%,仍在追赶阶段。公司的研发投入也相对不足,2024年研发费用率约4.3%,低于日本电产(6594.T)的6%,可能限制长期竞争力。 事实上,大洋电机在A股市场表现不俗,过去一年股价飙升约143%,递表港交所后首个交易日,股价更来到11.69元,创52周新高。目前A股市值约285亿元,市盈率约为27.2倍,虽远低于卧龙电驱(600580.SH)的85倍,但高于日本电产的18.7倍。 对公司来说,赴港上市仍能让公司更直接接触海外资本,提升其国际品牌与治理形象。更重要的是,今年港股市场火热,新能源与科技板块成为集资主力,近期新能源汽车及相关制造产业链板块交易活跃,相关新股往往受到资金热炒,对大洋电机而言自然是个好机会。在近期火热的市场气氛下,大洋电机或许有机会获得较高的市场关注,但长期而言仍要视乎能否讲好“新能源+全球供应链”的故事。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