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生鲜电商三季度的non-GAAP净亏损减少86%,但由于专注于成本控制和利润率更高的产品,收入首次出现下滑

重点:

  • 叮咚买菜三季度non-GAAP净亏损收缩86%,并重申了年底前在此基础上实现收支平衡的目标
  • 凭借严格的成本控制和对高利润率产品的专注,公司的毛利率显著提高

西一羊

自从领先的生鲜电商叮咚买菜(DDL.US)在截至6月的季度财报中,首次公布非美国通用公认会计准则(non-GAAP)利润以来,市场人士一直想知道这个状态能否长期存在。但问题已经变得紧迫起来,因为它的最大竞争对手每日优鲜(MF.US)在多年来烧钱导致资金枯竭后,现在正在为生存而战

叮咚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坚定的,上周五发布最新季度业绩后,公司管理层重申了之前做出、在年底前实现non-GAAP收支平衡的承诺。它的最新业绩包含了在这个方向上的巨大改变,因其non-GAAP净亏损减少了86%。这是一个常用的指标,通常剔除了员工股权薪酬和一些其他成本。

投资者对此感到满意,发布业绩后的三个交易日里,叮咚买菜的股价大涨了47%,其中公告发布当天大涨近20%。不过,该股的最新收盘价为4.35美元,仍然远低于去年6月23.5美元的IPO价格,与2021年底的30美元高位相比,也微不足道。

虽然这些数字似乎表明,该公司确实在逐渐实现长期盈利,但我们也应该指出的是,很大一部分改善是由削减成本推动的,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最新财报中收入首次出现下滑的结果。

我们稍后将深入探讨叮咚买菜的三季度业绩,以及它在追求长期盈利时面临的一些重大挑战。但首先,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它的发展历程,包括它的快速交付业务模式,这种模式帮助其实现了快速崛起,但是由于投资需求太大,引发了投资者越来越多的担忧。

叮咚买菜属于采用“前置仓”模式的生鲜电商公司。这种模式依赖公司在居民区附近运营成百上千的仓库网络,使生鲜杂货可以快速送到消费者家中,通常是在下单后30分钟内。

采用前置仓模式的公司称,由于对供应链和交付链的强大控制能力,它们可以提供更可靠、更快捷的服务。但这种控制是有代价的,该模式要求拥有从产品采购网络到仓储和配送车队的所有环节。

自2017年成立以来,叮咚买菜利用该模式迅速发展,收入从2019年的38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13亿元,去年又翻一番,达到200亿元。但是为实现收入增长而进行的大量投资也导致亏损激增,从2020年的32亿元亏损,去年翻了一番,达到惊人的64亿元。

盈利的脚步近了?

了解大背景之后,我们就来仔细看看该公司最新的季度业绩,数据显示,它的盈利情况已经大为改善。

在提高盈利能力的重大转变中,叮咚买菜在去年三季度采取了其所谓“效率优先”战略,其中包含对成本的适度控制。在这个战略下,它降低了履约费用、销售和营销费用两大成本。具体而言,这两项费用占营收的比例在最新季度分别下降了10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

成本削减有助于推动公司毛利率的显著改善,它飙升11.8个百分点,至30%左右,而去年同期的数字为18.2%。投行Jefferies的研究报告称,叮咚买菜越来越关注利润高的产品类别,包括自有品牌商品、预制餐和自行加工食品。

削减成本、专注于更高端的产品,以及由此带来的利润率的改善,帮助叮咚买菜将三季度non-GAAP口径下的亏损,从去年同期的近20亿元,大幅削减至2.85亿元。

但利润的大幅改善也是有代价的,公司的总营收首次出现下降,幅度达4%,至59亿元。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管理层将营收下降主要归咎于去年同期的基数较高,它受到“我们给予用户的广泛补贴和优惠”的推动。

虽然公司目标是在non-GAAP口径下于年底前实现盈亏平衡,但投资者都想知道,在更受广泛认可的GAAP口径下,它要到何时才能实现盈利。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公司的首席战略官俞乐只是说,“毫无疑问,叮咚买菜能够实现盈利。”

许多关注叮咚买菜的分析师认为,它将按期实现non-GAAP口径下的盈亏平衡目标。大和资本市场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它预计叮咚买菜的盈亏平衡将提前实现,“得益于有利的品类组合,毛利率有所改善”,non-GAAP口径下的净亏损率已经转为正值。Jefferies的分析师则更为谨慎,他们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叮咚买菜non-GAAP口径下的净亏损率将在四季度达到-2.7%,之后于2023年转成正值。

大和资本市场的分析师表示,他们预计叮咚买菜的净现金将稳定在目前的水平,这应该会缓解人们对潜在流动性危机的担忧。截至9月底,该公司拥有14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限制性现金,不及去年同期31亿元现金的一半。

总而言之,叮咚买菜能否实现盈利,将取决于它的各项举措能取得多大的成效,其中包括持续削减成本和增加利润率更高的产品。尽管每日优鲜也试过其中许多方法,但它最终以失败告终,公司遭遇戏剧性收场。

虽然股价最近出现了反弹,但叮咚买菜的市销率仍然很低,只有0.24倍。这远低于美团(3690.HK)的4.6倍,也低于京东支持的达达集团(DADA.US)的0.88倍。

不过,美团和达达都采用了更为轻资产的商业模式,仅运营连接线下商店和购物者的网络平台。市销率的差异表明,投资者可能更青睐后者,它对公司财务的压力远小于叮咚买菜采用的自营前置仓网络。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富卫上市首份中期业绩赚4,700万美元

保险公司富卫集团有限公司(1828.HK)周五公布上市后首份中期业绩,新增业销售额以按年化新保费计算,同比上升38%至1,246万美元。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净利润达4,700万美元。 税后营运利润增长9%至2.51亿美元,当中中国香港与澳门、泰国和柬埔寨、日本及新兴市场等地区持续为集团带来正面页献。 集团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黄清风表示:“将公开招股所得,用于进一步提升资本实力及财务灵活性,包括减少整体债务,以支持业务增长及拓展客户及渠道覆盖渗透的机会。” 富卫周五接近平开报42.7港元,公司本周股价急升逾一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禾赛计划赴港进行二次上市

根据周二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在其网站发布的通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禾赛科技 (HSAI.US),计划在香港作二次上市。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上资料,主营光探测和测距(激光雷达)技术的禾赛科技,计划在香港上市发行5,120万股普通股, 禾赛科技于2023年2月在纳斯达克上市,筹资1.9亿美元。股价自去年10月以来上涨近五倍,目前交易价较IPO价格高出约40%。本月公司发布第二季度业绩,营收同比增长54%至7.06亿元。本季扭亏为盈,净利润达4,400万元,一年前则亏损7,200万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Daqo is a solar company

多晶硅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大全新能源望政策搭救

二季度产能利用率仅三分之一之际,这家多晶硅龙头透露,产品售价持续跌破生产成本 重点: 大全新能源二季度营收骤降66%,多晶硅产量下滑60%,产能利用率仅34% 公司及同行冀望,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政,可遏制光伏行业恶性竞争   阳歌 6月底至今,密集出台的政府举措剑指光伏产业恶性竞争,为行业近期复苏带来曙光。尽管新政公布后7月价格曾短暂回暖,但随后仍持续探底。 本周,中国光伏电池核心材料多晶硅龙头制造商大全新能源(DQ.US; 688303.SH)财报传递出上述关键信息。财报显示,公司本季度产能利用率维持在三分之一,折射全行业严重过剩现状。较低产能利用率反而帮助“止血”,原因是当季公司的多晶硅平均生产成本达每公斤7.26美元,较4.19美元的平均售价高出42%,意味每销售一公斤即亏损3.07美元。 大全新能源打破惯例,在季报开篇即向投资者披露:截至6月底持有约20亿美元现金及短期投资、定期存款、应收票据等。尽管较上年同期的25亿美元有所下降,但表明公司仍有充足“弹药”,应对分析师预期将持续至明年的亏损周期。 叠加财报影响,大全新能源的美股周三收跌2.9%。虽表现欠佳,但若非政府扶持光伏行业的新政托底,抛压或更猛烈。需要注意,该股52周涨幅达55%,但股价仍徘徊五年低位。 过去三年,在2022年绿色能源装机热潮推高产品价格背景下,中国以光伏电池、组件及多晶硅制造商为主体的光伏产业大举扩产。大全新能源堪称行业缩影,截至去年底,新建产能使其年产能跃升至30万公吨,约为2022年末的三倍。 然而,如此快速的增长,加上全球新建太阳能发电场的放缓,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价格大跌。中国是该行业新建太阳能发电场的亮点之一,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不过,今年5月底补贴截止日前抢装潮过后,6月国内新增装机量骤降。大全新能源首席执行官徐翔称,伴随这一变化,4至6月多晶硅价格暴跌约20%。 “二季度光伏产业仍处周期底部,但季末已现积极信号。” 徐翔表示。 政策干预 过去一年间,政策干预论调在中国光伏圈持续发酵。早在去年10月,大全新能源即透露官方“建议”,多晶硅企业限产至五成产能。企业实际执行力度更大,据公司披露,二季度产能利用率34%,较一季度的33%微升。 正如我们此前所述,纯粹市场力量,已促使大全新能源等企业有充分动机大幅减产,因其每生产一公斤多晶硅都在承受巨额亏损。 公司最新经营指标全面走弱,季度营收由上年同期的2.2亿美元锐减66%至7,520万美元。参照行业巅峰期,分析师预期其今年营收5.75亿美元,较2022年景气高点46亿美元大跌88%。 二季度多晶硅产量由上年同期的64,961公吨下滑60%至26,012公吨。即便如此,当季实际销量仅18,126公吨,意味约三成产量成为库存。公司预估三季度产量将在27,000至30,000公吨,略优于二季度实绩的预测,传递出谨慎乐观信号。 通过控产止损,大全新能源二季度净亏损由上年同期的1.198亿美元收窄至7,650万美元。 这引出了大全新能源对行业企稳的谨慎预期依据,纵然市场不利因素叠加,但最新的政府措施构成关键支撑。公司表示,新政源头可追溯至6月29日《人民日报》发文,呼吁“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两天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7月2日,政府召集14家光伏龙头,商讨“高质量发展”路径。最新举措是7月24日发布的《价格法》修正草案,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强化“对价格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追究”。 大全新能源指出,多晶硅现货价格在7月政策密集期有所反弹,但未说明反弹态势8月是否延续。我们推测回暖行情难持久,并对新政效力持保留态度。归根结底,市场力量才是决定行业何时以何种方式走出低谷的核心因素。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山东黄金上半年盈利增102%

黄金生产商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1787.HK; 600547.SH)周三公布,截至6月底止的六个月,公司收入达567.66亿元,按年增长24.01%;净利润28.08亿元,按年大幅上升102.98%。 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受惠于金价高企及自产金销量增加,带动收入和盈利同步提升。上半年公司矿产金产量达24.71吨,去年同期为24.52吨,自产金销量23.60吨。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105.03亿元,增加81.7%,主要是购销业务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增加。 展望下半年,公司认为全球政经局势不确定性高,避险需求料继续支撑金价,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山东黄金港股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29港元,升1.1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