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energy seeking IPO two years since inception

在光储融合的发展趋势下,思格新能源凭借全球首创的AI赋能光储充一体机,占据行业的领先位置

重点:

  • 公司在全球可堆栈分布式光储一体机市场中占据24.3%份额,全球第一
  • 去年前三季,公司录得收入7亿元,按年大增158倍

  

李世达

随着中国新能源储能装机量突破7,000万千瓦的里程碑,中国光伏行业由光伏发电转向发电与储能协同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而在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运营的赋能下,光储行业发展有望再增速。

新能源方案提供商思格新能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便希望乘着这股东风一举登陆港交所,近日已正式递交申请文件

成立于2022年的思格新能源,凭借核心产品——全球首创的光储充一体机SigenStor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成功,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仅仅成立两年便闯到资本市场的大门前。

根据申请文件,SigenStor是全球首款AI赋能的五合一光储充一体机,采用模块化、可堆栈产品设计,将光伏逆变器、直流充电模块、储能变流器(PCS)、储能电池和能源管理系统(EMS)融合一体。通过简单的堆栈或模块替换,用户可订制容量,展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

海外攻城掠地

同时,公司自研的mySigen App,率先集成最新一代GPT-4o模型,是业界首个将该技术应用于能源领域的能源整合平台。去年9月,公司推出思格云(Sigen Cloud),能够支持海量分布式能源硬件和使用场景的处理。目前,思格云已与瑞典、荷兰、澳洲等世界多国领先的虚拟电厂(VPP)供应商完成对接,并支持自动获取超20个国家、60家电力公司的实时动态电价。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可堆栈分布式光储一体机解决方案市场中,思格新能源凭借231兆瓦时的总出货量,占据了24.3%的市场份额,是全球最大的可堆栈分布式光储一体机解决方案企业。

事实上,公司从创立之初的目标就是全球市场。截至2025年2月17日,公司已与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99家分销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网络,成为众多领先分销商的首选合作伙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海外市场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87.8%及91.7%。

在明星产品的带动下,公司从2022年成立当年的零收入,到2023年产品商业化后营收成长至5,830.2万元,去年前九个月,随着分销网络扩大,收入爆增至7亿元(9,700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440万元增长158倍。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思格新能源仅用两年就达成营收1亿美元里程碑,是所有中国储能企业中最快,而同行通常需要逾五年时间才能走到这一步。

不过,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正在快速收窄。2022至2023年,公司亏损分别为7,619万元及3.73亿元,至2024年前三季,亏损缩减为5,335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2亿元大幅缩减73%。同时毛利率看来也非常喜人,由2023年的31.3%增至2024年同期的44.1%。以此增速看,公司距离实现盈利似乎并不遥远。

注入华为基因

值得一提的是,思格新能源具备浓厚的华为色彩,也被人称为光储领域的“小华为”。公司创始人许映童,曾担任华为智能光伏总裁,在华为服务长达23年。在他的领导下,华为仅用了短短四年时间,便于2015年成功登顶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榜首。

不仅如此,2020至2022年,许映童还担任华为AI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升腾计算业务总裁,为日后思格新能源产品融入AI技术埋下了伏笔。而与许映童一起创业的还有华为光伏前副总裁张先淼,两人为这家新公司注入了浓厚的华为基因。

许映童认为,未来光伏行业的商业模式将从“光伏发电为目标”转变为“储能用电为核心”。国家的政策也支持这种看法。今年2月17日,工信部等8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目标是凸显及壮大中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趋势下,尤其是瞄准海外需求的企业,正获得市场的高度关注。

不过,思格新能源要面对的不只是老牌光伏企业的竞争压力,也要与其他跨界品牌竞争。随着全球新能源储能需求上升及政策支持,上市有望吸引境外资金,进一步推动国际化布局与技术升级。思格新能源透过硬件与软件优势,结合AI技术赋能,正在储能的细分领域领跑,若能证明盈利能力,维持领先优势,登陆港股市场后相信会有一番作为。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传Shein拟将总部迁回中国 为赴港上市铺路

在美国与英国的上市计划遇阻后,快时尚电商平台Shein据报考虑将总部从新加坡迁回中国,以争取监管部门对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批准。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目前注册于新加坡的Shein已就其在中国设立母公司的事宜咨询律师。他们表示,目前讨论尚处初步阶段,Shein无法保证一定会推进这一举措。 Shein于南京成立,至2021年才将总部迁至新加坡,以标榜自己为全球性公司,尝试淡化其来自中国。此前,在未获得纽约及伦敦上市的监管批准后,Shein传出已透过保密途径提出赴港上市申请。 不过,虽然总部不在中国,但公司仍然受到内地监管机构的监督,因为中证监要求所有与国家有实质联系的公司,即使不是在内地注册成立的公司,在任何地方上市前都需要通过审查。 Shein此举可能有助其获得内地监管机构批准,部分原因是内地当局可以向 Shein的收入征税。迁册亦可以让当局对Shein的庞大数据库,实施更大的监督。自2023年起,内地当局要求企业在海外上市前,接受数据安全审查。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手游亏损持续 中期料蚀6.5亿元

游戏运营商中手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0302.HK)周二发盈警,预告截至今年6月底止,将亏损不多于6.5亿元,去年同期则录得亏损2.41亿元。 公司指出,虽然海外业务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但自研的旗舰游戏《仙剑世界》自今年2月发行后,表现未如理想,使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减少4成。另外,要为部分尚未上线游戏的预付版权金进行撇销,而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又增加。至于期内的销售及分销开支也大幅增加,产生较多推广费用。 中手游周三开盘跌14%至0.54港元,过去一年股价下跌逾5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WH Group flies on turnaround for North American pork business

北美猪肉业务扭亏 万洲国际股价破顶

上半年中美肉品走势分化,借美国养殖端的成本控制成功扭亏,带动收入与经营利润走高,打开估值重估的想象空间 重点: 猪肉业务经营利润2.55亿美元,按年增加168.4% 绩后公司股价创历史新高,市值突破千亿港元   李世达 中美的肉品市场在今年上半年走出不同的节奏,立足两端的中国最大肉品生产商万洲国际有限公司(0288.HK),正感受截然不同的市场气候,试图找到平衡点,对上节拍。 万洲国际公布,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8.9%至133.87亿美元,经营利润同比升10.4%至12.59亿美元,生物公允价值调整后股东应占利润7.88亿美元,同比升0.5%。董事会建议派发每股0.20港元中期股息,为去年同期的一倍。 一个会计层面的细节显示,上半年生物公允价值调整对损益的净影响为收益6,2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收益9,600万美元有所收敛。代表上半年利润的改善,更多来自经营端的实质修复,而非公允价值变动的“顺风”。 从业务结构看,猪肉业务是带动业绩成长的主动力。上半年猪肉业务收入56.23亿美元,按年增加14.1%,经营利润2.55亿美元,更是大增168.4%。而肉制品业务则年增2.3%至66.4亿美元,经营利润却按年下降7.9%至10.47亿美元。 猪肉业务的转折点出现在北美,上半年北美猪肉业务收入32.79亿美元,按年大增21%,经营利润1.63亿美元,去年同期亏损400万美元。在中国,猪肉业务收入按年增8.4%至17.95亿美元,经营利润2,80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从价格来看,上半年中国平均生猪价格为每公斤15.5元,按年下降3.1%。中国生猪价格下跌的影响,也反应在德康农牧(2419.HK)的业绩上,该公司以中国生猪销售为主,中期业绩显示,受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大跌93.89%拖累,中期净利润下跌26.8%至12.9亿元。 美国市场则是另一番景象,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上半年平均生猪价格每公斤1.5美元,按年上升8.7%;美国农业部口径的平均猪肉价值每公斤2.17美元,按年升4.5%。 关键之处在于北美养殖端的结构调整,当生猪上涨幅度大于猪肉价值、或出口受关税与谈判拖累时,屠宰加工的利差会被挤压,但只要饲料成本同步下行、在养殖段扭亏,整体猪肉分部的利润便能快速修复。 轻资产模式转嫁风险 万洲此前在美国与Murphy Farms、VisionAg Hog Production达成合作,转让部分母猪资产,由合资伙伴供应生猪,集团提供饲料与运输服务,形成“轻资产、稳供应”的模式,降低自营养殖的资本负担与波动敏感度,加上期内谷物走弱带动饲料成本下降,使得盈亏拐点更快到来,带动整体猪肉业务增长。 不过,养殖层面的风险始终存在。猪肉价格的涨幅仍落后于生猪,对屠宰企业的经营环境并不温和;同时,对中国的美猪付运在高关税与谈判不确定之下按年下滑20%,出口仍受美中谈判与关税牵制,压力如影随形。中国市场则要面对熟食消费需求复苏缓慢的问题,欧洲市场生猪价格下行,也让利润承压。 万洲国际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郭丽军表示,受惠于集团全球布局及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上半年在收入、销量及盈利均表现向好。 对中美贸易战的冲击,郭丽军直言,美国对中国出口的猪肉关税是57%,副产品关税是30%,现时仍有盈利空间,贸易正常进行。集团美国市场的采购及销售主要在美国原地,而且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及地区,因此中美贸易战对集团影响不大。 这份成绩单让市场感到满意,绩后首个交易日,万洲国际大涨约6.23%,报8.36港元,创下历史新高。年初至今亦录得38.87%涨幅。当前市值约1,072亿港元,突破千亿大关。市盈率方面,万洲国际约8.4倍,低于美国泰森食品(TSN.US)的25.6倍及牧原股份(002714.SZ)的10.42倍,估值具吸引力。 花旗重申“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由8.2港元升至8.6港元;美银证券则将公司今明两年的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上调3%,目标价升4%至8.5元,重申“买入”评级;瑞银则上调公司今明两年的净利润预测2%和3%,目标价由7.6元上调至8.5元,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到目前股价相对便宜,若北美养殖维持改善且中国肉制品销量回升,万洲国际股价仍有上行空间,估值有望向同业靠拢,但投资人仍须关注关税政策变化及猪肉价差带来的影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gora does infrastructure

简讯:中国业务拖累 声网二季度收入持平

实时互动技术服务商声网(API.US)周一报告称,二季度营收同比持平,主要是其全球业务超越下滑的中国业务,成公司最大营收来源。 声网报告称,二季度营收达3,43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微增0.1%。其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7%,达1,820万美元;声网中国业务收入下滑12.4%至1.16亿元。公司国际业务活跃客户数同比增长12.4%,增至1,880家;中国业务活跃客户数微增1.4%,达到1,997家。 二季度实现盈利150万美元,标志着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盈利。声网预计三季度营收将在3,400万至3,600万美元间,意味同比增幅处于7.6%至13.9%。 声网股价于报告发布后次日(周二)下跌7.8%,收于每股3.67美元;年内股价累计跌幅达13%。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