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8036.SHG
Transsion enters top 5 global smartphone makers

这家在沪市挂牌交易的公司,巩固了其作为非洲领先智能手机销售商的地位股价今年已上涨 73%

重点:

  • 传音控股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35%,连续第二个季度跻身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 公司在上海挂牌交易的股票自2019年IPO以来已经上涨三倍,国际投资者现在也可以通过沪港通机制投资该股

     

阳歌

让路,小米、Oppo和Vivo。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另一个新热点是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88036.SH),上周成为全球头条新闻,因为公司继第二季度后,再在第三季度跻身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前五位。IDC的数据显示,传音控股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5%,三个月内总计达到2,600万部,从而实现了这一壮举。

几年前,当传音控股的中国竞争对手小米(1810.HK)、OppoVivo三巨头崛起时,这么大的涨幅确实相当常见。但三巨头最近的销量均陷入停滞,小米的销量甚至还出现了大幅下滑,部分原因是他们在印度面临的困境。销量全球前五的智能手机厂商中,Oppo和三星(005930.KS)三季度小幅下滑,小米和苹果(AAPL.US)分别小幅上涨2.4%和2.5%。

IDC的数据显示,传音控股通过专注发展中的市场而取得成功,并且在非洲是占据了近一半市场份额的销量王,值得关注。它的三个主要品牌分别是Tecno、Itel和Infinix,侧重于售价常在200美元左右的便宜机型。IDC智能手机分析师黄子兴表示,该公司的机型也值得关注,因为它们的功能会满足特定发展中市场用户的需求。

“传音控股被称为非洲之王,因为它有着非常成功的产品战略,致力于服务在当地的消费者,”黄子兴说。“比如,它有一款针对肤色较深消费者的美颜相机。另外一个有趣的功能是AI智能美体,可以让用户的体型看上去更好看。”

传音控股销售额和利润的飙升,也为股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公司2019年成为上海科创板上市的首批公司,以每股35.15元的发行价筹集28亿元(3.83亿美元),是当时科创板发行规模第二大的IPO。

自上市至今该股已上涨近三倍,上周五收报133.11元,仅今年就上涨了73%。考虑到中国市场的惨淡,包括今年上证综合指数下跌3%,香港恒生指数下跌14%,这一涨幅令人印象深刻。

传音控股当前市值1,070亿元,约是小米3,440亿港元(440亿美元)市值的三分之一。传音控股最新市盈率为26倍,也不及小米的33倍和苹果的28倍。

这意味着传音控股的股票仍有一定的上涨潜力。 虽然该股在中国的A股市场交易,但国际投资者也可以通过沪港通机制投资。

发展中市场的领导者

就销售足迹而言,传音控股看起来确实是主力集中在发展中市场。目前大约有一半的销售额来自中东和非洲。另外30%来自亚洲(不包括中国和日本),其中印度是最大的贡献者,占它在该地区销售额的接近一半。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因素,因为中国主要的智能手机制造商,最近大多在印度遭遇了强大阻力。它们都被指控逃税,Vivo最近甚至还因印度政府指控其违反签证规定,以及从事间谍活动而饱受攻击。传音控股尚未跻身印度前五大品牌之列,不过这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有趣的是,尽管传音控股的总部位于深圳,但它尚未涉足中国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该公司之所以回避它,可能是因为那里的竞争异常激烈。

传音控股近期营收增速加快,其中第三季度增长39%至约180亿元。远高于今年上半年8%的增长率。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到,至少有一部分增长可能来自近期人民币的贬值,因为传音控股的收入几乎全部在境外以外币结算,尽管它的业绩报告是以人民币为单位。

即便如此,第三季度的收入增长39%,与IDC公布的传音控股同期35%的出货量增长大致一致,表明收入上升确实与销售的增长有关。

随着销售额的增长,传音控股的利润增长得更快。该公司第三季度利润增长约两倍,至17.8亿元,较上半年27%的利润增长,再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传音控股要赶上小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年上半年,它的收入总额为250亿元,不到小米同期670亿元的一半。但随着近期收入的快速增长,传音控股正在迅速缩小双方的差距。相比之下,小米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实际上下跌了4%。

传音最大的缺点,似乎是它的定位完全集中在以低端机型为主的发展中市场。如果不进军第三季度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22%的中国,以及美国和西欧等其他主要市场,传音控股在目前的市场,可能已难有太大的成长空间。

分析师黄子兴表示,传音控股目前约90%的出货量系低端机型,但该公司也有可能开始进军高价机型。他指出,该公司最近推出了高端折叠机型。归根结底,传音控股由于增长迅速,看起来确实是一家值得关注的公司。但这种增长可能也快接近极限了,除非它能在发展中市场之外实现市场的多元化,并进军更为高端的机型。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百度Apollo携手神州租车 将推出自驾车出租服务

百度(BIDU.US; 9888.HK)旗下自动驾驶平台,与中国最大租车平台神州租车(Car Inc.)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推出中国首个“自动驾驶汽车租赁”服务。 这项新服务将允许用户按需求透过神州租车平台,预约Apollo自驾车,灵活安排时间,覆盖城市地标及旅游热点,特别针对长者、无驾照旅客及行动不便人士设计。 百度指,双方将在多个城市文旅场景中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形成应用模型。另预计从今年第二季度起,双方将根据特定场景共同定义产品,根据用户反馈迭代升级。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八大基石投资者力撑 绿茶招股集资12亿

内地餐厅营运商绿茶集团有限公司(6831.HK)周四在港公开招股,发售1.68亿股,一成公开发售,招股价每股7.19港元,集资约12.1亿港元,本月13日截止认购,16日挂牌。 公司表示已引入八名基石投资者,当中包括无钖紫鲜及Action Chain等,合共认购6.73亿元股份。 绿茶起源于杭州,截至2024年底餐厅数目达493家,覆盖28个省市地区,去年集团收入为38.4亿元人民币,按年升6.9%;盈利按年升18.5%至3.5亿元人民币。 是次集资所得,约63.3%用于扩展餐厅网络,26.3%设立中央食材加工设施,5.4%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5%则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Fosun International sheds real estate assets in Portugal

售地产项目降风险 复星国际续瘦身

葡萄牙曾是复星国际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据点,随着“瘦身健体”策略的推进,公司正持续出售葡萄牙资产 重点: 出售葡萄牙里斯本地产项目中的部分单位,代价约1.9亿欧元 去年还债111亿元    李世达 十几年前,葡萄牙曾经是复星国际有限公司(0656.HK)全球化战略的重要跳板,也是中葡合作的一段佳话。不过,随着复星逐步“瘦身健体”,遂行轻资产战略,近年已陆续出售不少葡萄牙资产。 最新的案例,是本周二宣布向葡萄牙中央银行(Banco de Portugal)出售位于葡萄牙里斯本Entrecampos项目中除M单元外的A2及A3幢大楼未来单元,包括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所有地下停车位,基础代价约1.92亿欧元(约15.8亿元)。 Entrecampos是葡萄牙里斯本市中心的重要区域,正进行“Entrecampos 综合开发计划”的大型城市再生项目,交易中的两幢大楼属于该计划六幢大楼中的两幢。项目由葡萄牙保险公司Fidelidade Property Europe主导,而复星国际正是Fidelidade的控股股东。根据公告,这两幢资产所涉及的建筑面积,约占Entrecampos整个项目预期总建筑面积的19%。 降低地产项目风险 2018年,Fidelidade以约2.74亿欧元的价格从里斯本市政府手中购得 Entrecampos区域的多块地皮,总开发面积约为25公顷。开发计划预计总投资额在7.5亿至8亿欧元之间,将建设约900套住宅单位,其中279套为市场销售,其余为可负担租赁住房,并包括办公室、零售商业、餐饮、绿地和社区设施等多元用途。整个项目预计于2027年下半年完工。 公司称,出售葡萄牙项目可降低房地产风险敞口、通过引入信誉优良之首批进驻机构提升项目声誉,以及减少可出租办公空间以降低租赁风险,有助于最小化与空置率相关的不确定性并符合风险缓释目标。公司表示,出售所得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葡萄牙一直是复星国际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2014年,复星国际以10亿欧元代价获得Fidelidade控股权,其后又以8.6亿欧元持有光明医疗,也以1.75亿欧元成为葡萄牙商业银行BCP的大股东。这三大核心业务建立起复星在葡萄牙的“保险+医疗+银行”企业协同体系,葡萄牙也成为其国际化经营路线的代表性地区。 不过,随着从2022年开始,复星进入所谓的“瘦身健体”阶段,陆续出售非核心、非主营资产,以减低负债压力,一些海外资产也陆续脱手。 2024年1月,复星国际以2.35亿欧元出售葡萄牙商业银行(Millennium BCP)的5.6%股份,仍保留20%以上的股份。同年5月,复星将旗下子公司持有的德国私人银行HAL 99.743%股份出售给荷兰银行,交易金额约为6.7亿欧元。7月,再以约408亿日元将旗下的北海道星野TOMAMU度假村出售给日本不动产投资公司YCH16。 三年出售750亿元资产 根据公司3月底公布的年报,仅2024年一年,复星在集团层面签约退出资产达175亿元,合并报表层面则约为300亿元。2022年至2024年,累计完成资产退出约750亿元。2024年,公司兑付境内外公开债务合计111亿元。 根据年报,虽然截至去年底总债务增长约1%至2,141亿元,总债务占总资本比率也由2023年底的50%增至为52%,但公司手头现金较2023年底增加138.8亿元至1,063.4亿元,资金流动性仍然强劲。公司管理层则喊话,要在一至两年内将归属集团的有息债务降至约500亿元水平。 另外,去年公司总收入达1,921.4亿元,同比略减3.1%,产业运营利润则达到49亿元。合并报表后股东应占亏损达43.5亿元,但主要由于去年阿里巴巴低价回购菜鸟股权导致账面减值51亿元所致,剔除该因素后,股东应占溢利达7.5亿元,反映实际经营状况优于表面数据。 另外,去年复星国际完成了复星旅文的私有化,而复宏汉霖(2696.HK)的私有化则遭小股东否决。董事长郭广昌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这说明小股东对复宏汉霖充满信心。他将复宏汉霖称为复星最具未来想像力的企业,是复星未来的“珠穆朗玛峰”。 郭广昌说:“我们讲‘有进有退’,退的是重资产项目和一些非核心产业,进的是有巨大想像力和广阔成长空间的创新产业。”话音未落,旗下复星医药(2196.HK)便于4月中增持复宏汉霖约3.9%股份,总持股达到63.43%。 目前公司股价约4.15港元,徘徊在52周低点附近,今年以来跌去约8.8%,预测市盈率为4.33倍,实属偏低,考虑到公司瘦身健体渐显成效,旗下业务稳健具增长潜力,以及债务情况持续好转,公司估值有望持续修复。…

简讯:中国业绩拖累 百威亚太首季利润劲挫近两成

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司(1876.HK)周四公布,2025年首季度营收同比下降7.5%至14.6亿美元。尽管多数市场实现稳健增长,仍难抵消中国区业务的下滑。 当季净利润同比下跌18%,由去年同期的2.87亿美元降至2.34亿美元。 中国营收同比减少12.7%,导致亚太地区西部整体营收下降11.7%。而在韩国市场双位数增长的拉动下,亚太地区东部营收同比得以增长11.7%。 公司称:“2025年第一季度,我们在亚太地区的业务部分抵消中国的挑战。但仍受到主要运营地区和即饮渠道持续疲软影响,而占我们约四分之一的中国市场库存销量亦下跌。” 财报发布后,百威亚太股价周四收跌1.8%至8.31港元,目前股价处于52周波动区间中位。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