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中国网络贷款服务商报告二季度利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因为中国经济放缓,迫使它们把重点放在风险管理而不是收入增长上

重点:

  • 信也科技二季度收入增长从上两个季度的16%和32%放缓至约12%,同时季度净利润下降约6%
  • 360数科和乐信二季度收入增长几乎为零,同期利润分别下跌37%和80%

梁武仁

在经济降温的情况下,任何贷款机构都很难发展业务,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也不例外。它们曾经通过向饥渴的消费者和小企业提供资金,实现了令投资者惊叹的快速增长。

中国三家领先的贷款服务商——信也科技(FINV.US)、360数科(QFIN.US)和乐信(LX.US)的最新季报显示,这个群体跟直接放贷机构一样,正在承受着中国经济放缓的冲击。

经济放缓可能以两种方式打击贷款机构。形势一片大好时,许多人和企业竞相借贷,认为自己未来的收入足够偿还债务。但当形势每况愈下时,这些实体许多会保持低调,暂停借贷,继续借贷的则更有可能拖欠债务。在这种情况下,借贷机构可能遭受借贷活动放缓和不良贷款增加的双重打击。

信也科技曾经是直接贷方,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严厉监管打击之下,为了生存转型为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中介机构。该公司上周一报告,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约6%至5.85亿元。净收入增长从上两个季度的16%和32%,放缓至约12%。

中国经济衰退使该公司以及其他贷款服务商和直接贷款机构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虽然信贷需求总体上正在减弱,但贷款公司或许可以通过积极争取因生意陷入困境而急需现金的消费者和小企业,从而实现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收入增长。

但在这种时期,此类借款者正是放贷机构应该避免的类型,因为它们违约的可能性更高。虽然信也科技这种公司是银行的贷款经纪人,但如果出现违约,它们根据约定需要偿还部分或所有债务给原始贷方,因此面临着与直接贷方相同的信用风险。

这意味着网络贷款提供商当前应该牺牲收入增长,它们似乎就是这么做的。这些公司设法找到的更优质的借款人,但带来的收入和费用都较低,因为这些借款人的信用度更高,支付的利率更低。

对于金融科技贷款公司而言,最糟糕的是它们的放贷对象一般是小型私营客户,本质上比向传统国有银行借贷的大型稳定企业风险更大。颇能说明问题的是,虽然在选择客户时更加谨慎,信也科技逾期超过90天的贷款比率从一年前的1%左右,在6月底增长到1.6%。

该公司用于偿还其合作放贷机构的准备金二季度同比增长了一倍多,远远超过了未偿贷款总额44%的增幅。因此,这严重影响了信也科技的盈利。

准备金大增

360数科也从直接贷款方变成了贷款服务商,在该季度的收入增长甚至比信也科技还慢,净利润的下降幅度大得多。360数科早于信也科技数天发布的最新季度财报显示,这三个月的总净收入仅比上年同期增长4.5%至42亿元,而净利润下滑约37%至9.8亿元左右。

与信也科技类似,360数科在本季度为潜在违约拨备的准备金大幅增加,增幅近160%,达到约12亿元。除了作为银行的中间人赚取费用外,360数科还从通过信托和资产管理计划发放的贷款中赚取收入,并将其作为贷款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上。该公司将此类贷款描述为“资本密集型”贷款,但在业绩或年报中并未说明是谁实际为此类贷款提供了资金。尽管如此,该公司还是将此类资产的拨备提高了约70%。

信也科技和360数科至少收入有增长,而混合了贷款撮合和直接贷款模式的乐信,二季度的收入实际上同比下降了 26%。乐信也是这三家公司中唯一一个贷款撮合收入下降的公司,它还盖过了其他业务收入的增长,例如直接贷款利息和为商家软件服务的收入。结果,乐信的净利润在三大金融科技公司中跌幅最大,降幅近80%。

信也科技的表现可能要好于其他两家公司,因为它在当前的经济低迷开始之前,就在全心打造瞄准相对高质量借款人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环境。比较起来,360数科和乐信可能将增长置于了风险管理之上,现在它们正在为此付出代价,忙着将关注点转向风险较小的借款人。虽然信也科技的数据在二季度出现恶化,但这两家公司的违约率还是远高于它。

投资者显然意识到了这一切。信也科技的市盈率约为4倍,而360数科和乐信的市盈率分别为3.5倍和2.6倍。在这三家公司中,信也科技的股票今年的表现也是最好的,与2022年年初基本持平。相比之下,360数科和乐信的股价分别下跌了29%和46%。

然而,这并不是说今年剩下的时间对信也科技或其他贷款机构来说都非常乐观。中国经济在经历了艰难的上半年后,最糟糕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当时,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到来,导致上海等城市出现了长时间的封锁状态。但北京方面严格的新冠政策随时可能导致新的封控出现,此外,再加上房地产市场低迷和最近的电力短缺,全球投资银行纷纷下调了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已经很低的预测。

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这些金融科技公司不太可能很快回到高速增长的日子,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今年不会。

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TCL电子料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增最多65%

TCL电子控股有限公司(1070.HK)周一公布,预期2025年上半年的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约在9.5亿港元(1.21亿美元)至10.8亿港元之间,按年增幅约45%至65%。 公司表示,利润增长主要受益于持续推进“全球化”及“中高端化”战略,积极投资Mini LED与人工智能研发,加强全球供应链布局并提升品牌价值。2025年初TCL成为奥运全球合作伙伴,进一步带动品牌影响力。同时,公司推动数字化转型与产能优化,费用率持续下降,经营效率明显提升。 TCL电子周三股价平开,至中午收市报9.96港元,跌3.11%。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已上涨逾5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药明合联发盈喜净利按年升50%

为制药公司提供合同服务的药明合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268.HK)周二发盈喜,截至2025年六月底止,收入增长超过60%,经调整净利润增长超过67%,净利润增长逾50%,按去年中期的净利是4.9亿元人民币,即今年中期盈利达7.4亿元人民币。 盈利大幅增长,主要是抗体偶联药物(ADC)的下游需求持续强劲,集团通过稳固的地位及竞争优势,获生物偶联药物CRDMO的重要市场份额,以及新投产线的产能迅速爬坡,及生产设施持续保持高利用率及运营效率。 公司周三开盘升9.1%报53.9港元,年初至今股价已升76%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稻草熊今年中期转盈为亏

影视制作发行商稻草熊娱乐集团(2125.HK)周二表示,由于当期播映剧集数量减少,预计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将转盈为亏。 公司称,截至6月底的六个月,预计净亏损额介于350万元至800万元,去年同期盈利2,990万元。公司补充,经调整后,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亏损约290万元至盈利160万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3,790万元。 稻草熊指出:“变动主要因为集团于2025年上半年,播出集数较少的‘小而美精品化’创新剧集,集数减少使收入减低,而运营成本维持相对稳定。” 稻草熊娱乐周三开盘走低,早盘下跌6.7%至0.56港元,公司年内累计涨幅约18%。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Lithium price slump: the ghost that keeps haunting Ganfeng Lithium

锂价深陷低谷 赣锋锂业基本面压力未解

锂价长期低迷,赣锋锂业上半年亏损高于预期,基本面转折点尚未到来 重点: 上半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较去年同期扩大 锂价仍在成本线附近徘徊,基本面未见改善   李世达 尽管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6月中旬以来似乎有所回升,但微乎其微的升幅、平缓的曲线,实难以安慰中国锂业者的心。 在经历2023年的暴跌后,曾被视为新能源革命“白色石油”的锂,到2025年仍未等到真正的春天。中国锂业巨头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772.HK; 002460.SZ)近日发盈警,预期上半年净亏损3亿元至5.5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7.6亿元收窄27.6%至60.5%。 不过,期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出现亏损5亿元至9.5亿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1.60亿元,反而扩大了。 事实上,公司净亏损收窄,很大程度来自投资收益。公司称,其控股子公司深圳易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处置旗下部分储能电站项目,以及公司处置部分其他公司股权产生投资收益。 对于业绩变动,赣锋锂业称,锂盐及锂电池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跌,虽公司电池板块的产能有序释放、销售增长,但公司整体经营业绩遭受一定冲击。 同时公布中期报告的天齐锂业(9696.HK)则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介乎0元至1.55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52.06亿元,有机会扭亏为盈。 乍看之下颇为乐观,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实际营运利润也仅为0元至8,900万元。天齐锂业称,汇兑收益与对联营公司SQM的投资回报是业绩主要的正面因素,否则仍处边际利润区间。 这意味即便两家公司积极在成本控制与投资方面作出努力,仍挣扎于盈亏临界点,难回到过去的荣景。 基本面未转好 据上海有色网报价,至7月中旬,中国电池级碳酸锂平均现货价每吨64,950元。对比今年初的78,800元跌约17.6%;若从2022年末高点58万元计算,跌幅已近九成。 供应过剩是核心问题。过去两年,无论中国西藏、四川,还是南美、澳洲等地,都迎来大规模锂矿投产,导致供给激增。下游需求则未能同步扩张,电动车销售虽仍成长,但增速趋缓,加上储能需求尚未爆发,导致锂价难有支撑。 在此背景下,大批中小型锂盐厂已开始停工或减产,行业进入艰难的去库存与产能出清期。 目前碳酸锂现货价已逼近中国部分中小型厂商的现金成本底线。根据中信证券与高盛估算,中国锂盐企业的边际现金成本大多介于每吨50,000元至60,000元之间,当前市场报价已压缩大部分利润空间,部分高成本业者开始退出市场。 高盛认为,若价格进一步回落至成本区域,将加速高成本供应商退出,从而为2026年起锂价重拾反弹奠基。但摩根士丹利则警告,直到下游电动车与储能市场出现强力补库需求,否则锂价仍可能在目前区间振荡,明年平均价位恐仍低于每吨 100,000 元,意味着行业的结构性反转尚未到来。 今年股价回升 盈警公布后,赣锋锂业股价两个交易日下跌逾7%至24港元,尽管今年已累升19.7%,仍较2021年9月的高点跌去81%。 事实上,对行业景气回升的期望,让赣锋锂业吸引不少市场目光,股价从年初约19港元回升至7月中旬的26港元附近,逼近52周高位。主要受市场对锂价触底反弹预期的带动,以及政策面支持新能源车及储能的利好氛围。但此波反弹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投行似乎并不看好。 摩根士丹利指出,内地7月计划锂产量增速续高于需求增速,若供需结构无改善,锂价反弹恐难持续,赣锋第三季仍将面临盈利压力,并对其给予“减持”评级与14.3港元目标价。瑞银亦发表报告,指赣锋锂业亏损高于市场预期,给予18.1港元目标价及“沽售”评级。 最近两周,锂价虽有短线反弹,但产能过剩与需求不振的基本面未解,产业景气反转仍言之过早。目前赣锋锂业市销率约为2.59倍,低于天齐锂业的3.5倍,显示市场对其成长性预期仍存疑。若未来锂价无法持续回升,公司仍将面临持续亏损压力。不过,若看好新能源长期需求与锂价在未来一至两年反弹,赣锋锂业目前的估值或具潜力,应以保守配置为上。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