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政府限制房地产行业的借贷能力,这家中型开发商的股票今年下跌了50%以上。

重点:

  • 禹洲集团已经越过了中国为房地产建筑商画下的“三条红线”之一,这将它年度债务增长比例限制在10%以内
  • 借贷限制将使公司更难为到期债务再融资和开发新项目

梁武仁

对于规模较小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禹洲集团控股有限公司(Yuzhou Group Holdings Co. Ltd.,1628.HK)来说,在努力削减债务的同时扩大业务似乎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对它的投资人来说是个问题,促使他们今年一直在抛售禹洲集团及其许多同行的股票。

禹洲集团成立于1994年,是过去20年里通过发债大规模扩张的许多中国房企之一,这种做法当时得到了急于发展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政府领导人的批准。但现在,政府说:够了。

这给开发商带来了一系列令人头疼的问题,导致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在本月早些时候将整个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展望下调至“负面”。紧接着,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在上周下调了陷入困境的行业巨头恒大的评级,这是该机构自6月份以来第三次下调它的信用评级。由于财力有限,禹洲集团这样规模较小的房企,压力尤其大,它们必须想方设法保持投资者对其股票的兴趣。

根据去年推出的“三条红线”新规,房企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如果一家房企未能满足所有这三个指标,它在下一年就不能增加债务。之后,每达成一个指标,负债可以增长5%;三条指标都符合的房企,有息负债最高增长15%。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禹洲集团已经越过了其中一条红线。根据其上个月发布的最新中期业绩,截至6月底,该公司的负债率为74%,尽管这一比例较六个月前有所下降。如果这个数字保持在70%以上,假设它满足了另外两条标准,明年的负债增长不能超过10%。

对禹洲集团来说,即便是10%的信贷增长也意味着大幅放缓。在截至2020年的三年时间里,禹洲集团的总债务以约23%的复合年增长增长。

这些新规定标志着中国的态度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之前中国利用债务支撑的房地产开发来推动经济增长。但随着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担心,房地产市场若出现崩盘将造成的巨大冲击,以及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国家优先事项正在转变。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源于通过房地产投资发家致富的人。

对贷款的限制,给禹洲集团和其他债台高筑的开发商带来了两个问题。

首先,这种限制阻碍了它们为债务再融资的能力,尤其是即将到期的债务,从而增加了违约风险。在这方面,恒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现金不足以支付短期债务。禹洲集团在这方面看起来相对较好。但信贷渠道的限制,也使开发商难以为新项目融资,束缚了他们提高收入和现金流的能力。

负面预期

除了抑制信贷,中国政府还通过减少住宅用地的供应,令开发商的日子不好过。与此同时,政府正试图通过限制银行向购房者发放的抵押贷款金额,并引导放贷机构提高此类贷款的利率,为房地产需求降温。

这些措施最终可能导致房屋销售放缓,损害开发商的收入增长。一些公司可能会通过降价来刺激销售,尽管这样的行为将不可避免地侵蚀它们的利润率。

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股价大幅下跌,反映了这种黯淡的前景。禹洲集团的股价受冲击尤为严重。截至9月10日,该股今年已下跌逾50%,相比之下,时代中国的跌幅为35%,中国奥园地产的跌幅为40%,美的置业的跌幅为18%,这三家公司都是在香港上市、规模较小的房地产开发商。按照目前的水平,禹洲集团的股价比2009年的IPO价格低了约20%。

由于无法提高收入,加上外界对其成交记录方式的怀疑,禹洲集团的股票可能是这群业绩不佳的公司当中表现最差的。这家开发商报告称,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近6倍,令人眼前一亮。

不过,它实现这种增长,完全是因为它承认了去年同期的收入实际上比去年最初报告的收入少了85%之后。该公司表示,在今年的中期报告中有必要进行重述,因为一些最初确认的收入被递延了,部分原因是一些实体从子公司重新归类为合资企业。

如果没有这一“调整”,禹洲集团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实际上会比2020年上半年有所下降,比两年前仅增长了3%。相比之下,中国奥园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5%。

在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中间,组建合资企业的做法比较普遍,这让它们可以在不增加自身资产负债表债务的情况下承接项目。随着企业寻求规避“三条红线”,成立合资企业的做法可能会变得更加普遍。但这使它们的财务状况更加不透明,并可能导致收入确认出现问题,禹洲集团的情况就是如此。通过合资企业来增加项目,也会增加对项目开发和现金流的控制难度。实际上,由于大量使用合资企业而导致的收入确认缓慢,是穆迪3月份下调禹洲集团评级的部分原因。

禹洲集团仍然在盈利,尽管今年股价大幅下,但其市盈率(PE)仍相对较高,为6.1倍。这远远好于时代中国的2.2倍,中国奥园的1.8倍和美的置业的3.3倍。但如果禹洲集团不能提高利润的话,这些差距可能会迅速缩小,有可能给它的股价带来进一步压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中国儒意料中期扭亏 赚10至12亿元

影视娱乐公司中国儒意控股有限公司(0136.HK)周三公布,预料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将实现扭亏为盈,录得净利润约10亿元(1.39亿美元)至12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23亿元;收入预期介乎约21亿元至2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8.4亿元增长14%至25%。 公司解释,业绩改善主要受益于整体业务稳健增长及协同效应持续释放,变现效率提升,带动收入与利润增长,以及2021年收购Virtual Cinema Entertainment Limited所形成的或然应付对价公允价值变动影响消除。 中国儒意主要业务涵盖影视内容制作、线上流媒体平台与线上游戏三大板块,拥有南瓜电影线上流媒体平台及儒意景秀游戏品牌。在公司大股东腾讯(0700.HK)的支持下,中国儒意近年积极发展游戏业务,去年公司游戏业务收入大幅增长346.6%,录得19.92亿元,成为公司最大收入来源。 中国儒意股价周三平开,至中午收市报3.25港元,升0.31%。公司股价年内累升32.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讯:印度取代中国 成为美国最大智能手机供应国

因苹果公司(AAPL.US)持续将iPhone产能转移至印度,以规避中国制造产品的美国关税,印度在第二季度超越中国成为美国最大智能手机出口国。 CNBC援引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的三个月内,输美智能手机中,印度制造产品占比达44%,较去年同期的13%大幅跃升。相较之下,同期中国制造的占比仅25%,较去年同期的61%显著下滑。 此外,越南也超越中国,成为美国智能手机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占比从去年的24%升至今年的30%。 为规避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美国关税,苹果正引领产业链从中国转移的进程,将销美iPhone的制造基地外迁。该报告指出,印度成为此轮转移的最大受益方,据悉苹果正加速推进今年在印度生产所有在美销售iPhone的计划。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兴通讯拟发行H股可转债 净筹逾35亿元

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0763.HK; 000063.SZ)周二公布,拟发行35.84亿元(4.99亿美元)零息美元结算的H股可转换债券,拟将发行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加强公司算力产品研发投入。 可转换债券于2030年8月5日到期,初始转股价为每股H股30.25港元,较H股上日收市价溢价约15.9%,可悉数转换为约1.3亿股H股,相当于扩大后已发行总股本约2.64%。 今年首季,中兴通讯收入按年升7.8%至329.68亿元,纯利则跌10.5%至24.53亿元。 中兴通讯港股周二低开2.8%,至中午收市报25港元,跌4.2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生力啤上半年盈收双升

香港生力啤酒厂有限公司(0236.HK)周一公布,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上升3.2%至3.9亿美元,净利润劲增31.9%达4,960万美元,因中国大陆及菲律宾市场的增长有效对冲了香港地区的业绩下滑。 展望后市,公司表示对核心市场持续增长前景保持“审慎乐观”态度。公司声明称:“尽管香港及华南地区的经济指标显示持续复苏的迹象,我们仍需关注现存的挑战,包括紧缩的金融状况、消费者行为的转变,以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对本地需求与出口表现的影响。” 公司股票周二开盘走高,早盘涨幅达25%,报价1.25港元。年内迄今该股累计上涨约5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