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8.HK BABA.US

阿里巴巴前任董事会主席张勇突辞去在阿里云董事长职务,转而管理一个集团出资10亿美元支持的科技基金

重点

  • 阿里巴巴称前董事会主席张勇将辞任云业务负责人,去管理一个由该集团投资10亿美元的科技基金
  • 阿里云正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北京方面越来越倾向于让国有企业来处理敏感数据

     

阳歌

过去这几年,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BABA.US, 9988.HK)须应对一些极其动荡的局势,包括政府的严厉打压、疫情、经济持续放缓和一些重大的新竞争。现在,它必须在失去老资格的掌门人张勇的情况下继续前行。

公司周日宣布,辞任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的张勇,再辞去在云业务部门的掌舵人职务。但他与阿里巴巴的关联不会断,将掌管前雇主出资10亿美元支持的一个科技基金。

目前还不清楚张勇的辞职,是真的像许多报道所说的那样是突然的,还是计划好的。多个信号似乎表明,从张勇决定离开到真的发布公告,可能至少有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

一方面,张勇在正式辞去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同一天离开了阿里云智能集团,似乎表明此举是计划好的。阿里巴巴这么快就同意向他的基金投资10亿美元,从这一点也反映存在一定程度的计划。

但阿里巴巴没有准备好接管云业务的人选,这个事实也表明,事先准备的时间并不多。张勇在阿里云智能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职位将由吴泳铭接任,吴泳铭周日也接替了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的职位。

吴泳铭是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后来离开阿里,之后又回归,担任首席执行官一职。这一点很重要,因为随着阿里巴巴即将成为一家掌控六项核心业务的控股公司,他新的首席执行官头衔,可能很快就会变成象征性的。根据3月宣布的一份计划,六项业务正在被分拆出去,独立运营。

因此,分拆后,吴泳铭在阿里巴巴集團没有任何实际业务。这也说明,当阿里云任命新的管理团队时,他被任命為新任全職首席執行官。

咏竹坊在一封周二的致全体员工的信函中看到,吴泳铭重点谈到他担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的新职务,但没有提及其在张勇离开后,接任阿里云智能集团的新职务。“展望未来,阿里巴巴的两大战略重点将是‘用户至上’和‘人工智能驱动’,”他写道。“我们将围绕这两个核心战略,重新调整我们的运营,并重塑我们的业务重点。”

张勇离任的消息公布后,阿里巴巴股价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可见没有人对此举动感到非常惊讶或担忧。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周一下跌了3%,但其在纽约挂牌的股票只下跌了1.5%,反映了市场情绪,因为彼时这个消息已经广为人知。

前景暗淡?

那么,我们为何如此纠结张勇的离职是否是有计划的呢?这是因为这种重大变动可能会对云智能集团产生重大影响,这是阿里巴巴拆分后的六大集团之一。它被视为阿里巴巴最有前途的业务之一,尽管它的前景最近看来有些暗淡。

这令我们猜测,在该公司工作了八年后,张勇可能有点累了,包括他在2019年从传奇创始人马云手中,接过董事长一职后的最后四年期间争议不断。

阿里巴巴因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主导地位受到批评,早在2015年,在竞争对手京东(JD.US;9618.HK)指控其存在反竞争行为后,阿里巴巴受到了审查。这一争议在2021年4月达到顶峰,中国的市场监管机构对公司处以创纪录的180亿元(25亿美元)罚款,当时集团的掌门人是张勇。

就在这一重大打击到来的几个月前,阿里巴巴的金融子公司蚂蚁集团不得不取消了原定于2020年11月的大型IPO,这本有望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IPO。据报道,蚂蚁集团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马云对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的批评惹恼了中国领导层,后者本就对蚂蚁集团的规模及其可能给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感到担忧。

这种动荡与张勇早前在阿里巴巴所获得的赞誉相去甚远,那时他被认为一手打造了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双十一”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中国的“黑色星期五”。

张勇所在阿里云智能集团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儿去,由于中国经济持续放缓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它正面临多重阻力。中国对数据安全日益加剧的担忧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它可能更愿意看到云服务和相关基础设施由国有企业来运营。

中国的三大国有无线运营商,凭借政府人脉和运营电信基础设施的经验拥有天然优势,都在加大在云服务领域的努力。Canalys的数据显示,阿里巴巴依然是行业领导者,占据着中国云服务市场约三分之一的份额。但阿里云智能在截至今年3月的季度收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不过在6月结束的季度又恢复了增长。

归根结底,如果张勇只是因经历了所有的争议,并且因未来将面临诸多挑战而想休息一下,我们真的不能怪他。他的退出给他带来了一顶很好的黄金降落伞,管理一支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科技基金,这个角色应该能让他在未来保持低调。

现在,他曾经不得不面对的许多挑战可能会落到吴泳铭身上,在将注意力转向重振云业务之前,吴泳铭似乎即将开启一场疯狂之旅,帮助阿里巴巴顺利完成分拆。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游戏相关收入年增12% 网易第三季多赚近三成

网易股份有限公司(9999.HK; NTES.US)周四公布,第三季收入按年升逾8%至283.6亿元($13亿美元),增速较第二季增长9.4%放缓,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亿元,按年升27%。 第三季度,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收入按年升近12%至233亿元,续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当中在线游戏收入占分部总收入97.6%。有道收入16.29亿元,按年增加3.56%;网易云音乐收入跌1.8%至19.64亿元。创新及其他业务收入跌近19%。 网易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磊表示,未来将聚焦和持续投入现有取得成功的游戏项目,未来新作采精品化策略,避免资源分散于信心不足的新项目。他又指,已投入大量资源研究AI在游戏创新、开发及营运中的应用。 业绩公布后,网易美股周四收升0.40%,报133.95美元。年初迄今累升52.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金价上升销售策略奏效 六福预告中期多赚5成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发盈喜,料截至今年九月底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约20%至30%;盈利则大增40%至50%。 根据公司去年中期业绩,收入54.5亿港元,赚4.17亿港元;按此计算,即今年收入介乎65.4亿至70.9亿港元,盈利约5.8亿港元至6.75亿港元。 公司表示,收入上升主要是因有效的产品差异化及销售策略成功,带动定价首饰产品的销售大幅增长。此外,盈利上升主要受惠金价上涨、定价首饰产品销售占比增加,以及营运杠杆带动利润率的提升。 六福周五接近平报25港元,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升74%。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J International keep selling school assets

债务压力挥之不去 希教国际持续卖校求生

民办高教寒冬持续,债台高筑的希教国际再度出售资产求生 重点: 最新一宗交易虽仅作价1,000万元,但涉及每年1.2亿元贷款回收承诺 3.5 亿美元零息可转债已完成重组并全数赎回,外币债务风险正式解除    李世达 在中国民办高教投资热潮退却的当下,债台高筑的希教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765.HK)仍在出售资产求生。最新一宗交易公告中,公司以1,000万元出售100%持有的西安倍诺思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买方更要负责为倍诺思教育偿还希教的3.8亿元借款。 但真正具意义的并非交易对价,而是买方承诺自2026年起每年向希教偿还1.2亿元本金与8%利息的股东贷款,等于替公司在未来几年锁定可预期的现金流,协助缓解持续紧绌的财务压力。 事实上,希教近两年来已多次出售资产,市场估算累计变现超过23亿元,涵盖江西、甘肃、云南、上海、苏州等多个教育项目,构成一条渐次收缩的资产处置路线。过往公告中,公司措辞高度一致:“聚焦优质核心资产”“改善资产负债表”“提升股东回报”。 若说过去的民办高教是以扩张换增长,如今希教则是以缩表换生存。 零息可转债拆弹 希教的财务压力说来话长,但最受关注的是2021年发行的3.5亿美元零息可转债。该债务曾于去年3月遭债权人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盘呈请,同年8月撤回,重组谈判即告展开。 今年6月,公司与持有逾56%本金的债权人小组达成原则协议,每1,000美元本金,公司将以610美元提前赎回,并于7月获95.94%未偿本金持有人支持通过,使方案具备约束力。重组已于今年9月11日正式生效,随后公司于9月25日完成所有尚未清偿债券的赎回,意味其外币债务风险基本解除。 然而,拆弹成功并不代表财务压力从此消失。根据公司截至今年2月的中期报告,公司净流动负债达56.27亿元,其中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11.3亿元,而手头现金仅约16.16亿元。 所幸在财务报表的另一端颇为亮眼。期内收入为21.17亿元,按年增长3.6%;股东应占溢利达3.07亿元,大增28.5%,经营现金流亦由上年同期的净流出转正至2.71亿元,公司运营层面似已重回正轨。 至此,化债仍是最重要议题,资产处置成为去杠杆进程中的核心组件。对此次公司出售的西安倍诺思,公告明言校舍规模与场地难以满足未来教学需求,若不出售便需额外投入改造资本。从财务角度而言,这是一场在增长与现金流之间的取舍,而在债务仍需时间化解的阶段,公司显然选择后者。 持续出售边际资产 今年以来,希教密集处置多项教育资产,从甘肃白银、江西南昌与樟树,到陕西西安及广西桂林的项目,市场估算今年至今涉及的现金回收与债务转移规模或超8亿元。 从已披露公告可见,被剥离的项目普遍具备明显共通点,包括盈利能力偏弱、部分连续亏损或资产净值为负,且校舍改造与办学条件提升需要持续资本投入,投资回收期较长等。 此外,多数项目位于生源增速放缓、民办本科竞争激烈的二三线地区,招生提升空间有限,难以为集团带来稳定现金流。出售此类边际资产成为公司降杠杆与修复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策略,将更多资源集中于具规模与学科优势的核心办学集群。 出售消息公布后首个交易日,希教股价下挫7.83%,收报0.2港元,今年以来仍录约37%升幅,跑赢大市。市场的定价逻辑亦相对清晰:在零息可转债拆弹后,公司不再面临外币债务违约风险,但能否持续推动资产处置回款,并有效用于补强资本结构,将决定估值能否修复。 希教目前追踪市盈率约3.6倍,仍低于民生教育(1569.HK)的6.7倍及中教控股(0839.HK)的27.4倍。这种折让反映市场对杠杆与现金流的不确定性,但若未来几次处置交易能顺利收回贷款及对价,尤其在流动性偏紧的周期下逐步改善负债结构,估值曲线仍可能出现修复空间。 对希教而言,出售资产只是漫长去杠杆的中场。在人口负增长、生源分流与监管审慎成为常态的背景下,民办高教再难以依靠复制校区达成估值提升,如何打造具学科壁垒、区位优势与稳定现金回收能力的资产,是获得市场定价主导权的关键。希教目前估值仍处低位,具一定情绪修复可能,但相信会是一场耐力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通快递第三季净利增长5% 下调全年业务量指引

物流公司中通快递(ZTO.US; 2057.HK)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录得收入118.65亿元(16.66亿美元),按年升11.1%,净利润25.24亿元,按年升5.3%。 前三季度计,公司收入345.88亿元,按年升10.29%。净利润64.55亿元,按年微升0.33%。 第三季度,中通快递包裹量为95.7亿件,按年增长9.8%。期内包裹量增长及包裹单价增长1.7%,带动核心快递服务收入增长11.6%。受惠于电子商务退货包裹量的增加,由直销机构产生的直客业务收入增长141.2%。同期毛利率则按年跌6.3个百分点至24.9%。 此外,公司下调了年度指引,将全年包裹量预计由原本的388亿至401亿件,下调至介于382亿至387亿件之间,按年增长12.3%至13.8%。 中通快递港股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48.4港元,升0.6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