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US
Smart Share Global's revenue dives

这家以手机充电机柜网络而闻名的公司,首季度陷入亏损,结束连续四个季度盈利的势头

重点:

  • 怪兽充电一季度收入暴跌逾50%,因在业务转型期间核心充电服务大跌
  • 公司正逐步将充电宝机柜网络的运营责任转移给合作伙伴

阳歌

充电宝运营商怪兽充电名副其实地吓坏了投资者,后者在看到公司一季度的财报后纷纷抛售股票。经营业绩显示,随着公司为提高长期盈利能力而进行转型,它首季的收入下滑速度急剧加快。

至少在短期内,这转型对公司来说有点痛苦。公司的官方名称叫Smart Share Global Ltd.(EM.US),它旗下以怪兽充电作为品牌的充电宝机柜里,装满可供租用的智能手机充电宝,在全国各地的餐馆、商店和其他零售场所随处可见。

周一上午公布最新业绩后,公司股价暴跌逾20%,市值缩水近4,000万美元,不过后来收复部分失地,收盘时下跌约10%。在这里,我们应指出,即使经历了周一的抛售,该股今年迄今仍上涨70%以上,使其成为在美上市中国股票反弹的领头羊,在这轮走势中,中国ETF-iShares MSCI(MCHI.US)从1月底的低点上涨逾20%。

因此,从某程度上讲,大规模抛售可能只是代表部分获利回吐。但下跌似乎也反映了公司进行转型之际,最新业绩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趋势。总说中国消费支出疲软,似乎并不能解释全部原因,公司首席财务官辛怡称,4月和5月消费“仍有些疲软”。

按去年启动的转型计划,怪兽充电正减少在直营模式上的投入,而是将手上的机柜出售给第三方运营商,基本就是机柜所在的商店拥有者。然后,公司通过提供支付服务等,以及向合作伙伴实际销售机柜和充电宝,从而收取费用。

首席执行官蔡光渊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从直营模式向网络合作伙伴模式转型,虽然在某些地区会导致一次性成本的产生,但对于公司保持长期财务健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这些一次性成本可能是导致怪兽充电在一季度陷入亏损,结束了连续四个季度盈利。不过,公司经调整后(通常不包括基于股票的员工薪酬)的业绩,仍保持连续第五个季度盈利。

怪兽充电的发展阵痛充分体现在营收上,收入同比暴跌51.7%至3.97亿元。虽然公司将此归咎于转型(我们稍后再来详细讨论),但我们也应该指出,下降速度较上季的18.3%同比大幅加快。

在此轮抛售后,目前怪兽充电的市盈率为17倍。运营共享充电宝的类似公司并不多。但运营着中国共享经济公司美团(3690.HK)的市盈率要比它高得多,为47倍。民宿共享股Airbnb(ABNB.US)的市盈率和它略接近一些,为20倍。

或许是先苦后甜

怪兽充电的转型很像上世纪80年代酒店业的情况,当时万豪(MAR.US)和希尔顿(HLT.US)等公司,都放弃了自己的物业资产,转型为同名酒店的管理者,而酒店的所有权则属第三方物业。

这种模式的资本密集程度,远低于实际的资产所有权,因此像怪兽充电这样的公司,无需拥有所有柜机和充电器。相反,资产所有权和维护的负担,落在了业务合作伙伴身上,而怪兽充电通过向这些合作伙伴收取硬件销售和服务费来获取盈利。

公司打算继续将直营模式作为业务的一部分,不过辛怡承认,业务组合中的这个部分“在盈利能力方面仍有些不足”。

截至3月底,怪兽充电网络中近80%的机柜由业务合作伙伴运营,剩余20%为自营。与一年前相比发生了巨大转变,当时只有58.8%的机柜(在财报中称为“点位数”)由第三方运营。截至3月底,其合作伙伴总数达到1.1万个,同比增长3,800个。

随着更多的直接运营业务,第三方运营者从手机充电费中的分成也在增加。因此影响了怪兽充电的收入,因而令其移动充电服务收入从上年同期的8.13亿元,下降了53.5%至3.78亿元。销售充电宝和充电机柜给合作伙伴的收入,则从去年同期的1,170万元跃升至1.64亿元。此外,来自充电解决方案(如前述支付服务)的收入,也从去年的零增加到了5,900万元。

我们预计,随着公司新业务模式的成熟,这些较新的模式,即机柜销售和充电解决方案,将继续以强劲的速度增长。唯一跟踪该公司的分析机构预计,公司今年的收入将下降25%,但下半年降幅应该会开始放缓。

除了降低资本成本外,新的业务模式似乎也使怪兽充电有所受益,营销成本大幅降低。最近一个季度,营销成本从去年同期的6.65亿元降至2.05亿元,降幅约为三分之二。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公司本季度亏损30万元,扭转了去年同期盈利1,080万元的局面。虽然经调整后的业绩仍实现了盈利,但经调整盈利380万元与去年同期盈利1,710万元相比大幅下降。

总言之,怪兽充电正在服用一些苦口良药,在短期内会影响业绩,但可以确保其长期盈利能力。对于此举,我们一般来说是认可的,这最终应会带来一个更为精干的“怪兽”,甚至有可能通过吞并竞争对手来实现增长。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行业概要:纳斯达克拟严控小型中企上市

该交易所拟推出的新规,要求所有新上市中企IPO募资额不低于2,500万美元 阳歌 纳斯达克周三提出新版上市标准,将阻止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小型IPO在该交易所上市,同时可更便利清退众多已上市的同类公司。 更为严苛的新规,可能导致目前在纳斯达克交易的大部分中企退市,这些公司普遍存在流动性匮乏、流通盘较小、市值不足5,000万美元等问题。本次行动有别于美国四年前依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推出的监管措施——彼时美方曾威胁将中企集体摘牌,除非美国证券监管机构能便利获取其审计底稿。 根据纳斯达克官网公告,依据其最新拟议规则,所有新上市企业的流通股市值需达到1,500万美元以上。在该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还需实现至少2,500万美元的募资总额。此外,对于公开交易股票市值不足500万美元的企业,纳斯达克将启动加速停牌及退市流程。 纳斯达克副总裁John Zecca表示:“这些规则升级,彰显我们持续完善标准,以适应市场现状的承诺,并为推动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率先垂范。通过提高特定新上市企业的最低流通股市值与募资额标准,既能为公众投资者创造更健康的流动性环境,同时继续通过本交易所,为投资者提供参与新兴企业的机会。” 纳斯达克表示,新规系“专为主要在中国境内运营的企业”制定,旨在保护投资者,免受美国证券监管机构难以介入的市场风险。此前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通过后,中美两国证券监管机构,于2022年签署了具里程碑意义的信息共享协议,旨在使美国监管机构更便利获取在美上市中企的审计文件。 纳斯达克表示,正将该提案提交美国证监会(SEC)审议,若获监管机构批准,新规将立即对所有新上市企业生效。届时处于IPO流程的企业将有30天时间,按原规则完成上市,否则将适用新规要求。 安永数据显示,上半年共有36家中国企业在美上市,几乎全部登陆纳斯达克,募资总额达8.41亿美元。但其中超半数资金,即4.41亿美元来自霸王茶姬(CHA.US)的单次IPO。这意味其余35宗IPO平均募资额仅为1,140万美元,远低于纳斯达克新规即将实施的2,500万美元门槛。 许多在美上市的小型中企流通股占比亦极低(常不足10%),导致流动性不足。这往往引发股价剧烈震荡,损害资金量较小、经验不足的投资者利益,一些个股在上市数月内市值即腰斩甚至录得更高跌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F Intra-City delivers packages intra-city

新闻概要:本地配送需求强劲 顺丰同城营收创新高

该头部即配服务平台上半年营收破百亿,净利润翻番 余特莉 根据上周四发布的最新财报,杭州顺丰同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9699.HK)创下自2021年上市以来的最佳半年度业绩——营收同比增长48.8%至102亿元(约合14.4亿美元),刷新历史记录。作为提供本地即时配送服务的开放中立平台,公司受益于餐饮外卖及即时零售的快速需求增长,其同城配送业务订单量于上半年同比激增逾50%。 顺丰同城董事长兼CEO孙海金表示:“依托对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的深度洞察、覆盖全国的弹性运力网络以及高效的数智化科技能力,我们精准把握了餐饮、零售及服务行业的新增长点与新兴趋势。” 受强劲的网络规模效应、运营效率提升及优质客户收入增长共同推动,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的6,220万元增长至1.37亿元,增幅超一倍。净利润率也从去年同期的0.9%提升至1.3%,显示其费用率与利润持续改善。 公司成立于2016年,从物流巨头顺丰控股(6936.HK;002352.SZ)拆分而来,后者是中国头部快递公司之一。凭借庞大的众包骑手网络,顺丰同城在城市区域内为多元客群提供DAAS——“配送即服务”解决方案,通常在30至60分钟内完成订单履约。 今年上半年,公司同城配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3.1%至57.8亿元,其中面向商户(B2B)和消费者(B2C)的配送收入分别增长55.4%和12.7%。目前其业务已覆盖全国2,300余个市县,为商户提供全场景服务。 占总收入约44%的末端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6.9%至44.6亿元,主要得益于电商收派订单快速增长及客户拓展——服务场景已延伸至生鲜果蔬、企业团餐、商务礼品等领域。此外,公司包裹揽收支持服务在今年前六个月实现逾150%的同比增长。 公司表示,已与母公司协同打造“从仓储运输到同城即时配送”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旨在拓宽客户基础并提升用户粘性。 通过轻资产模式构建可扩展的骑手网络,顺丰同城实现了灵活高效的运营。截至6月末,其年度活跃骑手达114万名,并在60余座城市部署300多台无人车参与日常运营,持续推动降本增效。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万洲附属拟售史密斯菲尔德持股 套现3.85亿美元

猪肉食品企业万洲国际有限公司(0288.HK)周三公布,旗下史密斯菲尔德食品有限公司(SFD.US)启动第二次发行,由万洲国际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史密斯菲尔德主要股东SFDS UK出售1,600万股。 同时,SFDS UK向承销商授予30天购股权,可额外出售最多240万股。此次股份由SFDS UK出售,史密斯菲尔德不会发售新股,亦不会就此获取资金。万洲国际表示,发售完成后,史密斯菲尔德仍为其附属公司。 史密斯菲尔德于今年1月在纳斯达克重新上市,周三股价收跌5.64%,报24.07美元,上市至今股价累升21.87%。 以最新报价计算,此次销售股数1,600万股市值约3.85亿美元,若加上240万股超额配售,合计可达4.43亿美元。 万洲国际港股周四低开,至中午休市报8.28港元,跌1.3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Noah does wealth management

国际业务渐见成效 诺亚出海迎来第二春

国内挑战持续之际,这家财富管理机构的国际业务,在第二季度推动其重回营收增长轨道 重点: 诺亚控股第二季度海外营收同比增长约6.5%,推动整体营收增长2.2% 这家资产管理机构2022年启动国际化布局,瞄准海外富裕华人群体,延续从服务普通投资者转向的战略调整   梁武仁 在当前国内经济疲软掣肘下,出海正成为众多中国企业的主流选择。然而现实是,面对当地竞争与文化差异等重重阻碍,多数企业折戟沉沙。成功者(尤以金融零售等面向消费者的领域为甚)的核心制胜因素,在于瞄准海外华人聚居市场。 就此而言,数年前才扬帆出海的诺亚控股私人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NOAH.US, 6686.HK),能快速取得成果实属可贵。 这家财富管理机构上周四在香港披露,第二季度净营收同比增长2.2%至6.295亿元人民币(8,790万美元)。表面看,这一个位数增幅平平无奇,但深入剖析可见,为应对国内业务放缓,诺亚控股在境外取得实质性突破,其海外净营收达2.967亿元,同比增长约6.5%,占总营收近半壁江山,而国内业务则呈收缩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在周五业绩发布的后续公告中(全文高频凸显“海外”关键词),诺亚控股宣称,公司85%的新增营收源自境外销售产品。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其海外客户经理数量达152人,较上年同期增长逾三分之一,服务客户超18,900名。 作为国内最老牌私营资产管理机构之一,诺亚控股迟至2022年才开启国际化进程,主攻全球华语群体的高净值人士。2019年,涉及欺诈性影子银行产品的危机后,公司已开始从服务普通投资者转向聚焦中国富裕客群。 在疫情持续扰动、房地产长周期下行,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多重挑战之下,导致经济遇冷,诺亚控股坚持锚定高净值客群,转向海外布局。当前,中国富裕阶层避险情绪升温,倾向于囤积现金,而非通过财富管理机构获取超额收益。市场研究公司GlobalData调查显示,2024年中国超四分之一高净值资产配置于现金及同等低风险产品,远高于亚太地区约18%的平均水平。 受困于上述难题,诺亚控股2022年营收大跌28%,次年微幅反弹后,2024年再度下滑21%。颓势延续至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5.4%。因此,尽管二季度增长看似温和,却可能标志着连续六个季度滑坡后复苏周期的起点。雅虎财经调研的五位分析师平均预测,该公司今年营收增速将达5%。 更令人鼓舞的是,诺亚控股通过削减国内业务运营成本优化整体盈利,二季度净利润猛增79%至1.79亿元。雅虎财经分析师一致预测,其今年净利润有望同比增长15%,增速超越营收。  诺亚控股CEO殷哲表示:“我们欣然交出一份稳健答卷,彰显公司在财富管理行业逆周期中的韧性与灵活性。得益于过去数季度提升运营效率与加速海外扩张战略,投资产品盈利能力和营收强劲反弹。” 获权威媒体背书 今年3月,权威金融期刊《欧洲货币》授予诺亚控股“中国最佳离岸财富管理机构”称号,肯定其“在海外资产管理领域展现卓越专业能力与强大全球布局”,为其境外成就提供有力背书。 诺亚控股的海外成功法则,在于聚焦熟悉其品牌的海外华人富豪,而非纯外资客群。其吸引力源自双语服务能力(涵盖销售代表与应用程序界面),以及对目标客群产品偏好的精准把握。 目前,亚洲金融重镇新加坡、日本及中国香港构成诺亚控股核心海外市场。同样在这些市场取得成功的中国公司,包括在线券商富途(FUTU.US)与老虎证券(TIGR.US)。随着企业竞逐存量有限的海外华人客群,业务摩擦或将加剧。 今年上半年,诺亚控股在新加坡设立财富管理品牌ARK全球总部,并与日本东京之星银行,达成财富管理业务战略合作。此类协同,使其可借合作伙伴的本土渠道加速市场渗透。公司计划,下半年通过同类“商业伙伴”模式,拓展日美加等发达市场客群。 与此同时,诺亚控股涉足加密货币领域。公司正与 Coinbase 合作,以 Olive 品牌为其海外资产管理业务建立稳定币基金。Olive专注以美元计价的私募股权基金和私募二级产品。 财报发布后,诺亚控股股价持续走强,其中港股在业绩日大涨8.7%。当前,其港美两地交易市盈率(P/E)均徘徊在11倍左右,虽属合理区间,但仍远低于全球巨头贝莱德的27倍,也显著低于老虎证券的20倍与富途的27倍。 过去数年,受困国内多重挑战,诺亚控股财务表现乏善可陈。不过,最新季报释放业务复苏的积极信号,或将助力其逐步拉近与国际同业,及布局全球的中国金融机构的估值差距。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