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连续第四个季度盈利,但其股价与同行相比仍被严重低估

重点:

  • 昔日的金融科技明星——趣店以连续四个季度盈利给投资者带来了欢呼的理由
  • 这家小额贷款公司必须证明,在长达数年的监管打击之后,它有能力恢复其核心贷款业务的扩张

赖福喜

昔日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的宠儿——趣店(Qudian,纽交所:QD),在其发布的一季度业绩报告中,为长期蒙受损失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丝喘息的机会,它对自身贷款质量的自信评价和乐观态度表达出,或许它已经看到了黑暗尽头的曙光。最积极的迹象是该公司在本季度通过大幅降低不良贷款拨备,而恢复赢利。

自6月15日公布最新业绩以来,这家在线现金信贷提供商的股票上涨了12%。趣店还披露了其连续第四个季度的利润,并表示坏账已得到了控制。

对于那些长久以来忠实于趣店的人——从令人兴奋的2017年9亿美元IPO,一路到随后曲折的股价下行——这无疑是令人安慰的旋律。该公司公开上市后不久,中国政府就开始打击新一代的私营在线小额贷款公司,这些公司为通常难以获得贷款的消费者和小企业提供便捷的信贷。

长达数年的清理整顿,包括颁布了不少新法规,迫使许多私人小额贷款公司改变业务模式,从直接放贷改为协助放贷,还有许多公司索性彻底关门。

对于趣店的投资者来说,这次大整顿意味着灾难降临。自2018年初打击行动全面展开,趣店的股票已经下跌了79%。比起2017年10月的IPO价格,更是下跌了92%,目前的市值为6.78亿美元。

2014年,趣店作为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横空出世,为大学生和年轻的上班族提供贷款,为他们购买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等消费品提供资金。它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蚂蚁集团(Ant Group)的支付宝(Alipay)来介绍新借款人,支付宝那时还持有趣店的股份,并为其提供信用评分服务。

这种商业模式使趣店成为中国最早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之一,其他小额贷款公司也迅速跟进。随着中国政府2018年开始开展监管大整顿,令趣店陷入困境,蚂蚁集团结束了与趣店在支付宝方面的合作,并在2019年出售了它的持股。

与这一时期的许多同行不同的是,趣店选择继续做放贷人,贷款计入其账本,并遵守中国政府计划引入的严厉的新法规。相比之下,包括信也科技集团(FinVolution)和宜人金科(Yiren Digital)在内的竞争对手则专注转型成协助放贷——协助银行等传统贷款机构向借款人提供信贷。

在过去的几年里,趣店一直在努力整顿其内部秩序,增加资本缓冲,限制贷款利率并剔除不良贷款。在这个过程中,它的收入和利润变得不稳定,有时会增加,有时会减少。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加剧了趣店的困境,其贷款和收入在最近几个季度里以惊人的速度缩减。

平心而论,趣店并不是唯一一个在监管大整顿过后的新市场环境下苦苦挣扎的公司,它的许多同行也发布了类似的有好有坏的结果。例如,在美国上市的陆金所(Lufax),正在树立自己助贷者的身份,自去年10月募资24亿美元的IPO以来,其股价已经下滑了2.6%。另一家由P2P贷款公司变身助贷机构的信也科技,自2018年年初以来已上涨29%,主要是由于其助贷平台的成功,赢得了客户和投资者的信赖。

乐信和360数科(360 DigiTech)都是在美国上市的助贷平台,但它们的股票走势却大相径庭。乐信自2018年初以来下跌了19%,而360数科自2018年12月上市以来已经上涨了一倍多。宜人贷自2018年初以来下跌了86%。

估值滞后

在估值方面,趣店的市盈率(PE)为4.4倍,不及整个行业9.4倍的一半。它几乎落后于所有主要同行,包括信也科技的8.7倍,以及陆金所的13.8倍,甚至乐信都有7.6倍,360数科也有9倍。

趣店今年前三个月实现净利润4.784亿元(约合740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亏损4.865亿元相比,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让投资者至少心情舒坦不少。它的利润增长在相当程度上要归功于清理投资组合中的不良贷款,不良贷款拨备的大幅下降。

但其营收同比下降了近一半至5.157亿元,贷款余额较去年年底下降15%,至41亿元。借款人的数量也有所下降。一个令投资者担忧的趋势是,趣店的贷款账目和营收已连续六个季度萎缩。

趣店称其“保守、谨慎的策略”是贷款减少的原因,并表示违约率已降至不到5%的“正常水平”。其不断萎缩的贷款组合与大多数同行的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

陆金所公布第一季度贷款余额增加了15%,营收也有增长。360数科报告称,机构发放的贷款增加了40%,乐信和宜人金科也报告了账面贷款总额和收入的增长。信也科技称,其平台上的贷款发放额在第一季度增长了一倍多。

趣店早已不是2017年那个市值79亿美元、横冲直撞的小额贷款机构。如果你认为中国的金融打击行动已经过了顶峰,那么该公司可能不仅在整顿贷款方面取得进展,而且还有可能正正恢复增长。

不过,随着助贷机构继续蓬勃发展,并吸引新的借款人,我们有理由质疑,在目前的环境下,趣店作为贷款机构而非助贷机构的商业模式是否合适。就短期消费金融市场而言,鉴于繁琐的监管合规要求,成为一个传统的直接贷款机构真的有那么大的好处吗?

趣店的股价可能正处于一个转折点,需要投资者自己去判断它的未来走向。乐观的人可能会认为,该股低于同行意味着投资机会。但悲观主义者可能只会看到,一家公司困在一个不可行的商业模式中,几乎不可能吸收足够多的新借款人,来推动业务以有意义的方式向前发展。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游戏相关收入年增12% 网易第三季多赚近三成

网易股份有限公司(9999.HK; NTES.US)周四公布,第三季收入按年升逾8%至283.6亿元($13亿美元),增速较第二季增长9.4%放缓,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亿元,按年升27%。 第三季度,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收入按年升近12%至233亿元,续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当中在线游戏收入占分部总收入97.6%。有道收入16.29亿元,按年增加3.56%;网易云音乐收入跌1.8%至19.64亿元。创新及其他业务收入跌近19%。 网易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磊表示,未来将聚焦和持续投入现有取得成功的游戏项目,未来新作采精品化策略,避免资源分散于信心不足的新项目。他又指,已投入大量资源研究AI在游戏创新、开发及营运中的应用。 业绩公布后,网易美股周四收升0.40%,报133.95美元。年初迄今累升52.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金价上升销售策略奏效 六福预告中期多赚5成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发盈喜,料截至今年九月底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约20%至30%;盈利则大增40%至50%。 根据公司去年中期业绩,收入54.5亿港元,赚4.17亿港元;按此计算,即今年收入介乎65.4亿至70.9亿港元,盈利约5.8亿港元至6.75亿港元。 公司表示,收入上升主要是因有效的产品差异化及销售策略成功,带动定价首饰产品的销售大幅增长。此外,盈利上升主要受惠金价上涨、定价首饰产品销售占比增加,以及营运杠杆带动利润率的提升。 六福周五接近平报25港元,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升74%。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J International keep selling school assets

债务压力挥之不去 希教国际持续卖校求生

民办高教寒冬持续,债台高筑的希教国际再度出售资产求生 重点: 最新一宗交易虽仅作价1,000万元,但涉及每年1.2亿元贷款回收承诺 3.5 亿美元零息可转债已完成重组并全数赎回,外币债务风险正式解除    李世达 在中国民办高教投资热潮退却的当下,债台高筑的希教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765.HK)仍在出售资产求生。最新一宗交易公告中,公司以1,000万元出售100%持有的西安倍诺思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买方更要负责为倍诺思教育偿还希教的3.8亿元借款。 但真正具意义的并非交易对价,而是买方承诺自2026年起每年向希教偿还1.2亿元本金与8%利息的股东贷款,等于替公司在未来几年锁定可预期的现金流,协助缓解持续紧绌的财务压力。 事实上,希教近两年来已多次出售资产,市场估算累计变现超过23亿元,涵盖江西、甘肃、云南、上海、苏州等多个教育项目,构成一条渐次收缩的资产处置路线。过往公告中,公司措辞高度一致:“聚焦优质核心资产”“改善资产负债表”“提升股东回报”。 若说过去的民办高教是以扩张换增长,如今希教则是以缩表换生存。 零息可转债拆弹 希教的财务压力说来话长,但最受关注的是2021年发行的3.5亿美元零息可转债。该债务曾于去年3月遭债权人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盘呈请,同年8月撤回,重组谈判即告展开。 今年6月,公司与持有逾56%本金的债权人小组达成原则协议,每1,000美元本金,公司将以610美元提前赎回,并于7月获95.94%未偿本金持有人支持通过,使方案具备约束力。重组已于今年9月11日正式生效,随后公司于9月25日完成所有尚未清偿债券的赎回,意味其外币债务风险基本解除。 然而,拆弹成功并不代表财务压力从此消失。根据公司截至今年2月的中期报告,公司净流动负债达56.27亿元,其中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11.3亿元,而手头现金仅约16.16亿元。 所幸在财务报表的另一端颇为亮眼。期内收入为21.17亿元,按年增长3.6%;股东应占溢利达3.07亿元,大增28.5%,经营现金流亦由上年同期的净流出转正至2.71亿元,公司运营层面似已重回正轨。 至此,化债仍是最重要议题,资产处置成为去杠杆进程中的核心组件。对此次公司出售的西安倍诺思,公告明言校舍规模与场地难以满足未来教学需求,若不出售便需额外投入改造资本。从财务角度而言,这是一场在增长与现金流之间的取舍,而在债务仍需时间化解的阶段,公司显然选择后者。 持续出售边际资产 今年以来,希教密集处置多项教育资产,从甘肃白银、江西南昌与樟树,到陕西西安及广西桂林的项目,市场估算今年至今涉及的现金回收与债务转移规模或超8亿元。 从已披露公告可见,被剥离的项目普遍具备明显共通点,包括盈利能力偏弱、部分连续亏损或资产净值为负,且校舍改造与办学条件提升需要持续资本投入,投资回收期较长等。 此外,多数项目位于生源增速放缓、民办本科竞争激烈的二三线地区,招生提升空间有限,难以为集团带来稳定现金流。出售此类边际资产成为公司降杠杆与修复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策略,将更多资源集中于具规模与学科优势的核心办学集群。 出售消息公布后首个交易日,希教股价下挫7.83%,收报0.2港元,今年以来仍录约37%升幅,跑赢大市。市场的定价逻辑亦相对清晰:在零息可转债拆弹后,公司不再面临外币债务违约风险,但能否持续推动资产处置回款,并有效用于补强资本结构,将决定估值能否修复。 希教目前追踪市盈率约3.6倍,仍低于民生教育(1569.HK)的6.7倍及中教控股(0839.HK)的27.4倍。这种折让反映市场对杠杆与现金流的不确定性,但若未来几次处置交易能顺利收回贷款及对价,尤其在流动性偏紧的周期下逐步改善负债结构,估值曲线仍可能出现修复空间。 对希教而言,出售资产只是漫长去杠杆的中场。在人口负增长、生源分流与监管审慎成为常态的背景下,民办高教再难以依靠复制校区达成估值提升,如何打造具学科壁垒、区位优势与稳定现金回收能力的资产,是获得市场定价主导权的关键。希教目前估值仍处低位,具一定情绪修复可能,但相信会是一场耐力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通快递第三季净利增长5% 下调全年业务量指引

物流公司中通快递(ZTO.US; 2057.HK)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录得收入118.65亿元(16.66亿美元),按年升11.1%,净利润25.24亿元,按年升5.3%。 前三季度计,公司收入345.88亿元,按年升10.29%。净利润64.55亿元,按年微升0.33%。 第三季度,中通快递包裹量为95.7亿件,按年增长9.8%。期内包裹量增长及包裹单价增长1.7%,带动核心快递服务收入增长11.6%。受惠于电子商务退货包裹量的增加,由直销机构产生的直客业务收入增长141.2%。同期毛利率则按年跌6.3个百分点至24.9%。 此外,公司下调了年度指引,将全年包裹量预计由原本的388亿至401亿件,下调至介于382亿至387亿件之间,按年增长12.3%至13.8%。 中通快递港股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48.4港元,升0.6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