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为智能网联汽车(ICV)提供仿真测试场景、验证及评价解决方案的公司,已申请到港交所上市

重点︰

  • 赛目科技最近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文件,但其近年业绩表现不稳,或引起投资者忧虑
  • 该公司与电讯设备商华为共同研发中国首个自主可控的自动驾驶功能云平台,并获对方斥资入股

裴梓龙

随着物联网(IoT)逐渐普及,自动驾驶时代悄悄降临。不过,自动驾驶技术正式落地前,必须经过大量测试,搜集各项数据以改善系统,务求万无一失,否则将危害乘客及道路使用者性命。

要搜集数据,总不能每次都到人来人往的街道实地测试,因此仿真测试场景便应运而生,通过减低成本、提升测试效率、发现问题并持续改善,协助智能网联汽车(ICV)通过验证及评核。最近就有一家相关科技企业──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初步招股文件显示,赛目科技是技术自主创新的技术驱动型公司,主要从事ICV仿真测试产品和研发,简单来说就是提供仿真场景,并结合自主研发的安全分析工具,为ICV作测试、验证及评价解决方案。

2014年成立的赛目科技,最初主营移动应用程序网络漏洞检测业务,到2017年中开始发展ICV算法测试及仿真系统,翌年3月正式展开ICV测试业务,并推出自主研发的ICV仿真测试、验证和评价工具链“Sim Pro”,随后获得杭州市政府任命为ICV第三方测验机构,两年后再获北京市政府认可,获准申请ICV开放道路测试牌照,提供政府认可的ICV测试和服务。

据招股书援引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收入计算,赛目科技是中国ICV仿真测试工具及平台市场第四大参与者,由于前三名都是外资公司,因此赛目科技是该市场的本地头部企业。

合作自驾云平台

正因如此,赛目科技获得中国主要电信设备商华为的赏识,双方于两年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后联手发布中国首个自主可控的自动驾驶功能云平台,实现从安全分析到仿真测试能力的云部署,显著提升测试效率。

此外,华为更真金白银入股赛目科技。自2020年3月起,赛目科技共进行三轮融资,获得2.87亿元资金,其中2021年7月进行的A轮融资1.5亿元,投资人包括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中信投资和北京基石等,当时的估值约10亿元;一年后,该公司再获共青城军合及中关村(000931.SZ)投资共1.32亿元,估值翻了超过一倍至23.32亿元,与业务具关联性的图森未来(TSP.US)的3.6亿美元(24.5亿元)市值接近。

不过,翻看赛目科技表现飘忽的业绩,要说服投资者以较高估值入股并非易事。

在2019年至2021年的三年期间,赛目科技的营收从807万元跃升到1.07亿元,但利润表现未有同步增长,其中2019年获利559万元,翌年大增逾8倍至5,158万元,但在2021年却大幅倒退27.2%至3,757万元。到了去年上半年,其收入为640万元,但受累于营销开支及研发成本高昂,同期录得2,579万元净亏损。

毛利率持续下滑

赛目科技的毛利率也持续下滑,从2019年的96.9%逐步降至2021年的59.9%,去年上半年更录得18.3%毛损率。公司解释,由于2019年仅利用自主开发的软件提供服务以产生收入,产生的直接成本有限,令毛利率较高;但其后根据客户要求采购硬件、服务器及零件,加上聘请更多员工以定制解决方案,因此拖低了整体毛利表现。

另一方面,赛目科技在招股书也提到客户高度集中的风险,回顾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五大客户收入占其总收入高达88.5%至100%,其中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期内总收入达31.6%至58.7%,因此一旦失去其中一名客户,都会对公司带来很大影响。

作为科技企业,在ICV这个仿真测试的细分赛道上,赛目科技未来仍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以2021年为例,相关支出便同比大增240%至2,710万元,但其自主研发的ICV仿真测试、验证和评价工具链Sim Pro,成功于当年6月获得国际标准ISO 26262项下的ASIL D功能安全认证。至于去年的研发开支未有回落,单计上半年已急增62%至1,923万元。

除了研发开支外,赛目科技还经营一个占地面积约18.2万平方米的封闭场地测试场,也就去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的北京顺义测试场,为客户提供ICV测试。然而,该场地的经营权将于明年8月到期,到时或需要更多资金重续经营权。

截至去年10月末,赛目科技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1.64亿元,与6月末的2.42亿元比较,短短4个月便减少近8,000万元,难怪公司希望尽快到港股上市筹资,毕竟要与外资企业争夺自动驾驶领域的庞大商机,充足的研发及运营资金必不可少。

中国的ICV测试、验证及评价解决方案是一条新兴赛道,而ICV仿真测试工具及平台的市场更是高度集中,包括赛目科技在内的前五大参与者,已占整个市场约36.7%,由于中国官方愈来愈着重数据安全,作为纯中资背景的赛目科技,估计在中国市场较外资拥有更大竞争力,然而公司仍处于成长阶段,要说服市场人士投资这只前景未见明朗的新股,管理层仍需着力改善飘忽不定的盈利表现。

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鹰瞳科技H股全流通获批

眼科影像识别方案提供商北京鹰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251.HK)周一公布,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发出的备案通知书,完成其合共5015.1万股未上市股份实施H股全流通的备案。股份转换涉及26位股东。 成立于2015年的鹰瞳科技主要提供眼科影像识别方案,去年7月宣布研发万语医疗大模型,从单一影像诊断向全科医疗问答、健康管理领域延伸。今年2月,万语医疗大模型完成升级并接入DeepSeek R1模型。 公司去年收入按年下跌23.3%至1.56亿元(2,100万美元),亏损由上年的1.33亿元扩大至2.55亿元。公司股价自2021年11月上市以来累跌83.22%,今年至今则跌7.9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顺丰首季业绩盈收双升

物流企业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936.HK, 002352.SZ)周一公布首季度业绩,收入按年上升6.9%至698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利润为22.3亿元,按年升16.9%。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利润为19.7亿元,按年升19%。 首季度实现总件量35.6亿票,同比增长19.7%。当中速运物流受惠于公司完善产品矩阵,以及强化服务竞争力,收入同比增长7.2%。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9%,主要受惠于公司持续加强国际网络能力建设。 周二顺丰开盘升1.3%报37.8港元,现股价较公司去年上市定价高1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受惠大电视热销 TCL首季业绩增长强劲

TCL电子控股有限公司(1070.HK)周日披露,在高端大屏及高分辨率机型销售强劲的推动下,公司一季度电视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1.4%至651万台,同期营收增速达销量增速一倍,录得22.3%的同比增长。 数据显示,公司最新季度65英寸及以上大屏电视出货量同比劲增33%,占整体销量的27.7%,较去年同期提升4.5个百分点。当季出货机型的平均屏幕尺寸同比增加1.9英寸至53.4英寸。其高分辨率Mini LED电视季度出货量同比激增233%,在总出货量中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3%增长超过一倍至8.8%。 周一香港市场午后交易时段,TCL电子股价上涨5.8%。该股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约达5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Shein上调美国商品售价 部分涨幅高达377%

快时尚巨头Shein在美国即将对小包裹征收关税前,率先调高产品售价,调幅最高达377%,反映贸易战对美国消费者的直接冲击。 据彭博新闻报道,上周五起,Shein在美容与健康类的100大热门商品平均涨幅达到51%;家居与厨房用品以及玩具类产品平均涨幅为30%。而Shein最畅销的女装类别,平均价格亦上调了8%。其中一款10件装厨房毛巾价格,由前一天的1.28美元暴涨至第二天的6.10美元,升幅高达377% 美国政府于4月初宣布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45%的关税,并将于5月2日起,终止针对中国内地与香港商品的小额包裹免税政策。此外,每件邮寄商品的处理费也将提高至100美元。报道称,Shein已鼓励供应商在越南设厂,Temu则推动中国工厂采“半托管”模式,大批量将货品直运美国。 此前,Shein与Temu已向消费者预告,受“全球贸易规则和关税变更”影响,营运成本上升,因此自4月25日起调整价格,以维持产品品质。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