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拼多多、美团的竞争中,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可能会处于劣势

重点:

*    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采用的是直销模式,相比之下,拼多多和美团的模式成本更低

*    现金有限加上严重亏损,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可能很快被迫进入保留现金模式

王川

由于投资者担心激烈的行业竞争和惨淡的盈利前景,上周两家中国生鲜电商领域的领头羊每日优鲜(Missfresh Ltd.,MF.US)和叮咚买菜(Dingdong Ltd.,DDL.US)都在华尔街受到冷遇。

每日优鲜的股价在6月25日上市首日暴跌1/4,在随后的交易日继续下落,现在的价格较IPO下跌37%。

每日优鲜上市的窘况促使叮咚买菜迅速将自己的IPO筹资金额目标降低了3/4。不过这也仅仅是勉强保住了不破发,首日收盘仅比发行价高出2美分。此后股价小幅上扬至28美元,较IPO上涨13%。

这些市场反应,显然表明投资者并不看好这类生鲜电商公司。更何况,美团、拼多多这些资金雄厚的互联网巨头正虎视眈眈,推出更具效率的商业模式,进入这一领域。

两家公司的招股书显示,它们仍处在巨大的亏损中,并且看不到停止烧钱的迹象。今年一季度,每日优鲜净亏损6亿元人民币,是去年的3倍;而叮咚买菜则净亏损14亿元,是去年的5倍。

这种以补贴换流量从而占据市场份额的策略在互联网经济中相当普遍,这也表明生鲜电商市场仍然处于跑马圈地的烧钱阶段。不过,和美团、拼多多这样大的竞争对手相比,每日优鲜和叮咚的资金相对有限。更不利的是,它们的商业模式更集中、更笨重,需要更多资本,这可能使它们在和美团这样的巨头竞争中更处于劣势。

两种不同模式

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使用高度集中的自营商业模式,在将新鲜农产品从农村地区带到大城市的复杂过程中,他们充当“指挥者”。相比之下,美团和拼多多等新进者使用更灵活、分散的模式,依靠供应商和仓库自己完成大部分任务。

具体而言,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选择的是前置仓模式。公司向产地直接采购生鲜产品,然后冷链运输到城市分选中心,最后进入设置在城市各个区域的小仓库中。当用户下单时,平台会将订单匹配到最近的仓库中,由骑手在1小时内配送上门。

美团和拼多多的社区团购模式则是另外一条路径。当用户在平台下单时,供应商负责将产品运输到中心仓库,随后产品会被送到外包加盟的小仓库中,最后进入团购团长的门店。当商品到达用户所在社区的门店后,用户需要前往自提。

显然,自营的前置仓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平台直接买断商品后,后续所有的存货、耗损、跌价风险都需要公司自己承担。但它的好处是,商品的质量较高;它的缺点是价格并不具有优势,因此它的客户主要是城市的中高端人群。

而经销的社区团购模式,在商品交付消费者以前,都归供应商所有。公司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存货的风险由供应商承担。它的好处是,商品价格更便宜;它的缺点是商品的质量并不出众,因此它的客户主要是对价格更敏感的下沉人群。

烧钱无法持续

持续的资金投入和不断扩大的亏损,投资者担心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账目表上的现金余额还能烧多久。

每日优鲜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计仅为18.4亿元人民币,如果加上此次IPO募集的2.7亿美元(17.6亿元人民币),那么它的账面现金还有36亿元人民币。而一季度每日优鲜亏损了6.1亿元,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继续烧钱,它只能维持一年半。

叮咚买菜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尽管到今年一季度,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还有44亿元人民币,但这次IPO仅募集了9000多万美元(约6亿元人民币),合计可用的经营资金是50亿元人民币。一季度叮咚买菜亏损了14亿元,如此计算,它的现金只能维持一年。

这些财务数据表明,如果两家公司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经营亏损,未来仍需要不断寻求融资,否则无法维持目前的商业模式。更糟糕的是,面对美团和拼多多这样的竞争对手,投资者可能越来越不愿意给向这两家公司提供新的资金。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汽车之家第三季度盈利微跌1.5%至4.2亿元

汽车交易平台汽车之家(2518.HK ; ATHM.US)周四公布第三季度业绩,收入17.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若;期内盈利4.2亿元,同比微跌1.5%。 汽车之家首席财务官曾岩表示,因在内容多元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推动用户增长。据QuestMobile数据,公司9月移动端日活跃用户达7,656万,同比增长5.1%。另外,得益于新零售业务的强劲贡献,在线营销及其他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32.1%。 公司在第三季度的营业成本为6.46亿元,按年大增58%。公司解释因在下沉市场拓展创新业务,加上股权激励费用上升,产生较高的交易成本。 汽车之家周五平开报48.6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由高位下跌2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文远知行港股首挂破发 全日收跌近一成

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商文远知行(0800.HK, WRD.US)周四在港交所首挂低开7.8%,随后跌幅扩大,至中午休市报24.4港元,跌9.96%。 已在美国上市的文远知行公布,此次发行8,825万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获72.44倍超购,触发回补机制,最终配发占比增至20%,国际发售占80%,获8.85倍超购。最终发售价为每股27.1港元,净筹约22.64亿港元(2.91亿美元)。 公司表示,集资所得约40%用于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另外40%用于加快L4级车队的商业化量产或运营,约10%用于建立营销团队和分支机构,余下1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近两亿元,同比增长32.8%,亏损达7.92亿元,按年收窄约10%。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定价远低目标 小马知行午收仍跌13%

自动驾驶出租车营运商小马智行股份有限公司(2026.HK, PONY.US)周四首在香港挂牌,开市报124港元,较招股定价139港元低近11%;中午收市报121港元,跌13%。 自小马智行在上月28日在港公开招股后,其在美上市的存托股份持续受压,周三收市报16.25美元(126.75港元),过去一周下跌23%。 小马智行经调整后的发售量为4,824.9万股,招股价最高不超过180港元,是次定价远低于目标价近23%。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近15倍,国际配售超额6.7倍,集资总额67亿港元 公司在中国4座一线城市提供L4自动驾驶服务,现时拥有自动驾驶的士超过720辆,另有170辆自动驾驶货车。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升43.3%至3,543.4万美元,但亏损按年扩大87.2%至9,608.6万美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iducation provides vocational education

收入下滑亏损扩大 嗨学网光环何在?

为追寻难盈利之路,中国第四大线上职业教育机构嗨学网,冀借人工智能(AI),为业务注入成长动力 重点: 嗨学网已在香港申请上市,但今年上半年收入下滑与亏损扩大,恐削弱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中国房地产持续低迷,作为中国建筑行业技能培训的龙头企业之一,亦面对一定负面因素    谭英 北京嗨学网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希望借上周提交的香港上市申请,让投资者了解中国职业教育培训的市场潜力。然而,公司本身也可能从投资者那里上到一课——由于业务与中国低迷的房地产市场关联密切,投资者或许会选择观望。 嗨学网此举或意在试探市场对其投资兴趣,公司是中国建筑行业最大的线上职业能力培训服务提供商,同时也是应急安全领域的第二大线上职业能力培训机构。 截至2025年上半年,嗨学网毛利率达85.8%,这一数据显示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表现亮眼。公司希望能追随中国职业教育龙头——中国东方教育控股有限公司(0667.HK)的脚步。后者于2019年在港上市,筹资6.25亿美元,当时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类IPO。 不过,投资者对中国东方教育的态度并不友善。自公司上市以来,股价已下跌约一半。话虽如此,中国东方教育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仅为59%,远低于嗨学网,但其收入与盈利表现明显更为健康,同期分别增长10%与48%。相比之下,嗨学网在同一期间仍处于亏损状态,收入亦出现下滑。 嗨学网自2010年推出首个职业学习品牌“嗨学课堂”以来迅速成长,并于2018年推出高端职业资格培训品牌“精进学堂”。然而,公司自2022年起便持续录得亏损。正如前文所述,其核心产品集中于建筑领域相关职业,而中国房地产市场过去数年陷入低迷,对其业务构成压力。 嗨学网旗下第三个品牌“数培通”主打企业客户培训服务,但表现相对疲弱。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多数企业不愿投入资金培训建筑工人——在新建工程活动低迷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已相当充足。 雪上加霜的是,嗨学网近年屡成消费者投诉焦点。据中国媒体近期统计,公司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共有8,414宗投诉。就在公司提交上市申请的同一天,仍有人投诉被诱导购买高价课程,之后退款遭拒。类似的投诉早在2020年便已出现在央视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调查节目,成为公司长期面临的负面问题之一。 根据申请文件,嗨学网的市场推广支出占收入比例超过60%,这不仅可能解释公司长期亏损的原因,也反映其激进的销售策略或与投诉潮相关。文件还显示,截至今年6月,嗨学网的销售与行销团队人数占其员工总数的八成。 业绩反转 直到最近,嗨学网的亏损仍在收窄,收入似乎也走在稳健成长的轨道上。公司所处的中国职业教育市场,在北京政策大力支持下,一度被看好将迎来高速增长。根据申请文件引用的研究数据,中国线上职业技能与资格教育市场规模,已从2020年的375亿元(约52亿美元)增至去年的469亿元。嗨学网在该产业中排名第四,市场占有率约1.1%,并在细分的建筑类职业资格培训市场位居第一。 2022年至2024年间,嗨学网收入增长约28%,由4亿元升至5.1亿元,同期亏损减半,从1.8亿元降至9,070万元。截至2025年6月,公司累计付费用户达430万名。 然而,这些正面趋势在今年急转直下——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按年下滑5.5%至2.3亿元,亏损则倍增至1.58亿元。唯一持续改善的指标是毛利率,从2022年的78.6%提升至2024年的81.6%,并于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升至85.8%。 由于嗨学网近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嗨学课堂”与“精进学堂”两大品牌下的建筑类职业资格考试课程,因此不难看出,公司业绩近来下滑的主因,正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其建筑行业培训与资格服务收入占比,已从2022年的68.2%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9.5%。 那么,在业绩乏力、难以激起投资兴趣的情况下,嗨学网为何仍认为此刻是推动卜市的时机?公司给出的答案是——人工智能(AI)。嗨学网相信,AI技术的导入,将有助于改善公司表现。公司于2024年开始探索大模型AI的应用,并在2025年成立独立的AI创新团队,在随后六个月内推出逾30个AI智能体。 根据申请文件,公司已测试一款AI助教工具,自2024年9月上线以来,已协助批改超过13,000份作业;而于2025年8月推出的AI行销助理,已协助分析超过10万个商机。此外,公司于2025年5月试运行的会员制产品,短短数月内便吸引了21,000名付费用户。 嗨学网的另一项利好因素,是其近年业务正逐步扩展至建筑领域以外,包括应急安全、财会金融、法律资格与医疗卫生等新板块。 公司主要业务来自“嗨学课堂”与“精进学堂”两大品牌,收入由2022年的3.8亿元增至2024年的4.8亿元。“数培通”品牌下的企业服务,于2022年贡献收入2,100万元,但收入占比已从当年总收入的5.3%,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仅1.8%。 按行业划分,今年上半年建筑相关的个人培训服务收入为1.4亿元,占总收入的60.9%;应急安全培训占21.6%;其余则来自“其他”类别的职业资格考试课程。其中,应急安全资格考试业务成为公司最具潜力的成长引擎,其收入占比由2022年的13.3%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21.6%。 嗨学网计划将IPO募资用于升级其建筑与应急安全类课程,并扩展至医疗健康、銀发经济及新能源等新领域,同时打造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募资款项中,最大部分将投向AI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收集与研发等项目——这些领域潜力可期,但也需要进一步审视其实际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公司营运效率。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