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歌唱节目《中国好声音》的制作单位星空华文控股再度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希望缓解资金紧绌问题

重点:

  • 星空华文近年收入每况愈下,去年净亏损急增11.6倍,现金水平已跌至仅约5亿元
  • 《中国好声音》于2015年曾吸金11.4亿元,去年度减至2.52亿元,但已是公司最高收入的节目,而且毛利相当低微

罗小芹

2012年,一个荷兰制作公司Talpa授权灿星制作作为节目中文版、名为《中国好声音》的歌唱节目横空出世,随即人气热爆,引领娱乐文化产业的投资热潮。灿星制作因此一炮而红,参与该节目的还有“中国传媒大亨”黎瑞刚旗下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由于节目获空前成功,造就灿星制作管理人田明与华人文化日后更多的合作机会,成立综艺制作公司灿星文化(星空华文的前身)。

为了到香港上市筹资,灿星文化等公司于去年8月重组,成立星空华文控股有限公司,去年11月首次向港交所(388.HK)提交上市申请,但近日因招股书失效,第二次提出申请。然而,随着《中国好声音》带来的收入大不如前,星空文化近年营业额倒退,去年亏损更大幅扩大,到底这家看似高峰期已过的制作公司,能否凭借上市东山再起,再度谱出“好声音”?

初步招股书显示,星空华文由上海星投拥有约61.68%股权,而上海星投是由华人文化及执行董事田明等人共同持有,身兼董事会主席的田明也通过全资控制的Harvest Sky持有其余20.68%股权。

估值曾达208亿元

作为星空华文的前身,灿星文化于2018年一次老股权的转让中,估值曾高达208亿元,但好景不常,随着公司王牌节目《中国好声音》的收益逐年萎缩,新节目又未能挑起大梁,间接削弱其上市的吸引力。目前星空华文正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由于缺乏新资金,公司难以交出具说服力的成绩,因此可说是急切上市筹集资本重整旗鼓。

早于2018年12月,星空华文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A股上市申请,但拖延数年无果,公司业绩却步入低谷,加上股市疲弱,星空华文今次仓促重组赴港上市,据悉与公司资金紧绌和老股东急于套现离场有关,但多少予人急就章之感,上市前景难言乐观。

演艺事业是创造星光传奇的赛道,但其收入具有不确定性,为了将众多的偶然化为必然,综艺制作公司需要不断制作新节目,创新更多自有知识产权(IP),通过以老带新的组合来增加收益稳定性,若没有可合理预测的现金流,便难以吸引新资金押注公司的将来。

招股书显示,星空华文近年收入明显下挫,由2019年的18.1亿元跌至2020年的15.6亿元,并转盈为亏,录得2,780万元净亏损;其经营状况去年进一步恶化,除了收入再减少27.6%至11.3亿元,净亏损更大增11.6倍至3.52亿元,毛利也由5.87亿元急降至2.74亿元。以上关键指标都显示该公司正步入衰退期,单就业务基本面,恐怕较难获得投资者青睐。

此外,星空华文的现金水平由2020年底的9.03亿元急降至去年底的5.47亿元,期内经营活动虽录得4.09亿元的正数现金流,但投资活动却显示5.85亿元的负数现金流,主要是租赁土地需预付4.18亿元,及以9,960万元购买位于上海松江的一块土地;公司购入土地,意味有后续投资的跟进,未来资金需求相信仍然紧张。

星空华文以综艺节目起家,自2012年制作《中国好声音》等王牌节目后,综艺节目的IP运营及授权一直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去年度相关收入为8.8亿元,毛利1.16亿元,比2020年的10.9亿元及2.03亿元大幅倒退,但收入贡献占比仍维持78%。

王牌节目收入急挫

《中国好声音》一直是星空华文的旗舰节目,2015年度曾吸金高达11.4亿元,星空华文于2016年曾与版权持有人出现争议,最终该节目改变了其英文名称及形式继续制作。其收益随后逐年减少,过去三年《中国好声音》仍是公司吸金最多的节目,但收入贡献已由2019年度的4.9亿元跌至去年度的2.5亿元,毛利更由2019年度的2.3亿元,急降去年仅余560万元。

此外,该公司旗下从事艺人经纪业务的梦响强音表现亦未如理想。梦响强音由华人文化及时任灿星文化总裁的田明于2012年底共同创立,原意是借《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开展艺人经纪业务。2016年3月,灿星文化以20.8亿元高价收购梦响强音的全部股权,并衍生19.7亿元的商誉。

目前梦响强音旗下签约艺人有150多名,艺人经纪业务被列入星空华文“其他IP相关业务”,去年度公司这方面收入仅为4,250万元,两年间大减62%。基于艺人经纪业务表现远逊预期,星空华文在过去两年,分别就该项收购确认3.87亿元及3.81亿元的减值亏损。

星空华文未有招股详情,且未获盈利,能与之直接比较的中国综艺制作公司鲜有上市例子,乐华娱乐及“周杰伦概念股”巨星传奇也是近月才入纸申请在港上市,要估计星空华文上市市值,唯有参考同样以IP授权及营运为主的阅文集团(772.HK)及腾讯音乐(TME.US)的市销率(P/S ratio),前者去年度市销率为3.3倍,后者为1.5倍,若取其平均约2.4倍,以星空华文去年收入11.27亿元计,估计其市值仅约31.4亿港元,比2018年的估值大幅缩水逾八成,或足以说明公司的面临的困局。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Hithium production base

新闻概要:海辰储能有望继续推进香港IPO进程

这家储能企业的首次申请因六个月期限到期而失效,鉴于其国际业务与储能系统业务增长迅猛,公司有望于年底前更新申请 阳歌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早前提交的IPO申请失效后,可能在未来三个月内重启香港上市进程,此举旨在为其全球扩张计划融资并加速发展储能系统业务。 公司今年3月的首次上市申请因未能在六个月内完成IPO,于上月底失效——这是多数企业首次上市尝试的常见现象,而非失败征兆。此前不久,另一家储能企业思格新能源的上市申请也因同样原因失效。 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海辰储能有望于今年年底前重启香港IPO进程。 储能板块当前在资本市场上表现亮眼,强劲的增长前景与政策红利引发投资者浓厚兴趣。海辰储能也积极把握全球市场机遇:随着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电站及发电设施加速建设,配套储能电池与系统的需求持续激增。这类储能设备通过高峰发电期储电、低谷期放电,构成新能源设施的关键环节。 根据海辰储能3月招股书中引用的第三方市场数据,随着需求扩张,全球储能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每年1,000吉瓦时。 海辰储能创立于2019年,为家庭、商业及工业用户提供储能电池与系统。公司以约11%的全球市场份额位列行业第三。其2022至2024年间年发货量年均增速达167%,2024年实现35.1吉瓦时的交付规模。 近期海外储能需求激增帮助公司获得欧美及中东多笔国际订单,推动其2025年上半年储能产品出货量跃居全球次席。厦门、重庆两大生产基地自3月以来持续满负荷运行,山东菏泽新工厂亦在建设中以扩充产能。为对冲中美贸易摩擦风险,其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新厂已率先投产——这使其成为国内储能行业首家在美建成投产的中国企业。 海辰储能去年营收达129亿元(约18.1亿美元),较2023年的102亿元增长26%。其中高毛利的储能系统业务营收表现突出,从上年的19.7亿元增至46.7亿元,增长超过100%,在总营收占比由19.3%提升至36.2%。 其海外业务拓展同样迅猛:海外销售占比从2023年的1%跃升至去年的28.6%。今年8月公司与沙特电力公司(Saudi Electricity Co.)达成价值约26亿元的重大供货协议,实现关键突破。在盈利层面,海辰储能去年达成另一重要里程碑——实现经调整后盈利,全年录得3.1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AI机器人开发商云迹科技公开招股 集资6.6亿

机器人服务AI赋能技术企业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70.HK)周三起至下周一公开招股,全球发售690万股,发售价为每股95.6港元,预计集资约6.6亿港元,下周四挂牌上市。 云迹科技主要提供机器人及功能套件,辅以AI数字化系统的服务,主要专注于开发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其产品可应用于多类场景,目前收入主要来自酒店,去年收入为2亿元,按年升47%,占比达83%。去年公司收入2.4亿元,按年升68.6%,净亏损1.8亿元,按年收窄三成。 公司过去已完成八轮融资,引入联想基金、阿里巴巴、腾讯、携程等投资者。申请文件显示,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联想基金、阿里、腾讯及携程预料会于云迹上市后分别持股3.8%、2.65%、8.18%及2.42%。 公司称,集资所得净额约5.9亿港元,其中约60%将用于提升研发能力,约30%用于提高中国境内外商业化能力,拓展与医疗机构、工厂及商业楼宇场景的潜在客户,余下10%为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超额6,700倍 长风药业午收升181%

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652.HK)周三首日在港挂牌,开市即升219%报47港元,之后股价续向上,中午收报41.5港元,升181%。 公司发售近4,120万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售价14.75港元,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认购近6,697倍,认购一手的中签率只有1%;国际配售超额11.7倍,集资净额5.25亿港元。 长风药业主要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专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公司今年首季度的收入按年跌2.7%至1.36亿元;期内盈利按年升逾倍至1,281.5万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三只松鼠香港IPO获中国证监会放行

中国证监会上周宣布,零食制造商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300783.SZ)已获赴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的备案通知书,此举为该公司的上市进程扫清了重大监管障碍。 根据中国证监会在国庆长假前一日(9月30日)于官网发布的公告,三只松鼠计划通过此次IPO发售8,150万股。该公司已于5月9日向港交所提交初步招股说明书,这意味着若未能在11月9日前完成上市,则需提交更新版的招股文件。 据该公司提交至深交所的二季度财报显示,三只松鼠上半年营收较上年同期的50.7亿元增长约8%,至54.8亿元。但其同期净利润却从2.9亿元骤降52%至1.38亿元。 作为越来越多在沪深A股上市的中国企业之一,三只松鼠近期申请赴港二次上市以利用全球资本市场并提升国际知名度。年初至今,该公司在深交所挂牌的股价累计下跌3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