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ea chain that sells fruity and milky brews in China’s smaller cities has been dubbed a cheaper version of the upmarket Heytea brand.

这家主打二三线城市的中国新式茶饮店,被称为“廉价版喜茶”

重点︰

  • 截至去年底,古茗在全国共有9,001家分店,但只有6家属于自营,其余全属于加盟店
  • 该公司去年首9个月赚9.9亿元,同比增长2.65倍,主因公允值变动亏损大幅减少

 

裴梓龙

几年前,奈雪的茶(2150.HK)与喜茶掀起了中国年轻人新式茶饮热,前者更乘势于2021年成功在香港上市。由于茶饮市场投资门槛低、标准化程度高、可复制性强,吸引各路人马纷纷创办新品牌。

新式茶饮产品种类接近,价格战自然成为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有效方式,但此举加剧了“内卷”,但也同时迎来了上市潮。自去年8月茶百道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后,最近被称为“茶饮界拼多多”的蜜雪冰城,以及“廉价版喜茶”古茗控股有限公司,也正式申请在港股上市。

去年11月,本网站的文章《蜜雪冰城赢在一个字︰平》,拆解了蜜雪冰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主打果茶、奶茶及咖啡的古茗,其发展策略与蜜雪冰城接近,主打中国二三线城市,也同样靠加盟商快速抢占市场,并靠便宜杀出一条血路。

古茗的招股文件显示,该公司截至去年底已有9,001家分店,更自称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但这个第一看来有点取巧。

古茗在招股文件解释,中国现制茶饮店分为平均价不低于20元的高端市场;产品平均价格在10元以上且在20元以下的大众市场;以及产品平均价在10元以下的低价市场。以古茗去年192亿元产品销售总额(GMV)及门店数量计算,公司只在“大众市场”排名第一,在全部价格的市场则排名第二。

古茗去年的整体GMV比2022年增长37.2%,门店数量也增加了35%。然而在9,001家分店中,只有6家属于自营店,其余都是加盟店,而且接近79%的门店都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

事实上,古茗的主要收入不是卖茶饮,而是来自加盟商,包括向加盟商卖货及设备,以及收取加盟费。公司2021年收入达43.8亿元,2022年增长26.9%至55.6亿元,去年首9个月收入达55.7亿元,同比增长33.9%,其中向加盟商销售商品及设备的收入约44.8亿元,加盟管理费服务收入约10.8亿元,而来自自营门店销售的收入只有946.8万元,意味越多加盟商加入,公司收入才能持续增加,因此其业务表现是高度依赖加盟商。

不过,古茗加盟商获利水平还是不错。招股文件显示,在经营古茗门店超过两年的加盟商中,平均每个加盟商管理3.1家门店,而古茗的单店GMV在2021年约为220万元,2022年增长至约230万元,去年约为250万元。去年,加盟商单店的经营利润为37.6万元,单店经营利润率为20.2%,比同期中国大众现制茶饮市场估计单店经营利润率约10%至15%为高,难怪能吸引加盟商。

面临同业价格战

一直深耕下沉市场的古茗,正面对市场全力挤压,一来要面对在中国有超过3万家分店的蜜雪冰城;另一方面,还要面对“老大哥”奈雪的茶和喜茶全面进攻下沉市场抢生意,例如喜茶在2022年将所有产品价格减至30元以下;奈雪的茶也推出一系列9至19元的“轻松系列”产品。去年8月,奈雪的茶更启动“周周9.9元”活动,其后喜茶也加入战局,这还没计算掀起“9.9元战幔”的瑞幸咖啡(LKNCY.US)和库迪咖啡等其他饮品店。

古茗这次上市传闻集资3亿美元,目的看来是想获得足够“弹药”作战,包括加强数字化管理及供应链管理效率,其次是市场营销和加强品牌形象,以及建立密切的加盟商团体等。

该公司近年受到资本垂青,于2020年3月和6月分别引入了龙珠、红杉、美资对冲基Coatue及Abbeay Street的投资,分别持有公司上市前8%、4%、1%及0.2%股份;至于创办人王云安持股43.2%,并透过一致行动安排控制公司79.5%股份。

靠加盟商维持高速增长的古茗,整体盈利表现不错,过去几年都有钱赚。2021年全年获利2,014万元,翌年大赚3.87亿元,去年首9个月再同比增长265%至近10亿元,但主要是因为公允值变动亏损由2022年同期的3.1亿元,大幅减少至2,167万元,但撇除这个因素,其经营利润仍增长63.3%。

目前谁能成为港股“新式茶饮第二股”尚未可知,但回看作为“第一股”的奈雪的茶股价表现,市场对这个板块的看法并不乐观。2021年6月30日,奈雪的茶以每股19.8港元登陆港交所,市值高达323亿港元,但其股价一路向下,近期已跌至3港元水平,市值只剩下50多亿港元。

从估值上看,奈雪的茶预测市盈率约25倍,古茗去年首9个月赚9.9亿元,假设全年获利13.2亿元,如果以25倍市盈率上市,上市市值将高达328亿元,相当于360亿港元。但以港股目前的疲软表现,加上未来将有更多茶饮企业准备上市集资,要说服投资者以如此高的估值入股,恐怕难度不低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行业简讯:外卖战升温引监管关注 五部门约谈京东 美团 饿了么

在外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之际,中国监管部门出手介入。5月13日晚,市场监管总局联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社部及商务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JD.US; 9618.HK)、美团(3690.HK)及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饿了么等平台企业。 据财新报道,五部门要求企业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强调须履行主体责任与社会责任,规范经营、保障消费者、商户与外卖骑手权益,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京东今年强势进军外卖市场,刘强东亲自领军,提出佣金不超过5%、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等政策;美团则回应推出养老保险补贴,双方并因“骑手二选一”问题互相指责。阿里也在4月底加入战局,饿了么宣布百亿补贴计划,并联合淘宝闪购发放上亿份免费茶饮券。 监管机构自去年底多次强调平台经济要规范发展,并整治算法滥用、保护新型就业者权益。未来外卖平台竞争将不仅拼补贴与速度,更须接受更高标准的法律与社会责任检视。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较A股折让逾两成 恒瑞医药集资近百亿港元

中国药业龙头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276.HK; 600276.SH)于周四招股,发售约2.25亿股,5.5%作公开发售,每股售价介乎41.45至44.05港元,较A股周三的收市价折让约23%至27.6%,集资近99亿港元,下周二截止认购,周五正式挂牌。 恒瑞医药专注的药物领域包括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神经科学。公司拥有110多款商业化药物,包括19款新分子实体创新药和4款其他创新药。 去年公司盈利达63.4亿元,按年增长48%。今年首季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20.1%,纯利上升36.9%至18.74亿元。 是次共有七名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达5.3亿美元,包括新加坡政府的GIC、Invesco Advisers、UBS AM Singapore、Cordial Solar、Hillhouse、Millennium及Oaktree。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结束三年收入萎缩 虎牙重返增长轨道

游戏直播公司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UYA.US)周二披露,在经历竞争加剧、监管打压及合并案遭否等困境后,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收入正增长,结束逾三年的业绩收缩周期。 虎牙披露,今年一季度营收总额为15.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5亿元微增。此前公司上一次实现同比增长,要追溯至2021年第三季度,当季营收从28.1亿元增长5.7%至29.8亿元。 公司核心直播业务收入仍延续跌势,最新季度同比下滑约10%至11.4亿元。但游戏相关服务收入大涨52%至3.7亿元,弥补了核心业务缺口。根据非公认会计准则,公司最近三个月实现净利润2,4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9,250万元有所下降。 财报发布后,虎牙美股周二涨1.9%。该股年内累计涨幅已达2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五年投资10亿 美团Keeta进军巴西

外送服务巨头美团(3690.HK)近日宣布,将斥资10亿美元把其海外外送平台“Keeta”拓展至巴西,此前该平台已在中国香港及沙特阿拉伯成功推出。美团表示,Keeta将于“未来几个月内”登陆巴西,并计划于未来五年内在当地投入总额10亿美元。 南华早报报道,这项协议于本周一在北京签署,巴西总统卢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亲临现场,与美团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一同见证。王兴表示,巴西是拥有巨大潜力的重要市场,美团将致力于“提升消费者体验、帮助合作餐厅成长,并为外送员提供更多机会”。 美团于2022年开始部署开拓海外市场,Keeta已分别在中国香港及沙特阿拉伯推出服务。去年2月,美团进行多项业务整合,由王兴亲自负责海外业务拓展。 公司称,Keeta将在巴西建立全国性外送网络,并为当地餐饮商户提供多元营销及数字化运营工具,助其拓展业务。 尽管利好消息公布,美团周二股价仍下跌4%,报138.60港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