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私募巨头复星称,将利用SPAC让子公司复朗集团上市,后者旗下品牌包括St. John KnitsSergio RossiWolford

重点:

  • 中国私募巨头复星旗下奢侈品子公司复朗集团,将利用另一家中国大型私募公司春华资本支持的SPAC在美国上市
  • 复朗集团目前处于亏损状态,但复星认为该公司可在2024年前实现盈利,前提是它能实现激进的增长预期

阳歌

注意了,全世界。中国正在全球范围争夺投资者对奢侈品品牌的投资资金。有消息称,中国的复星国际(0656.HK)正准备利用捷径让新成立的子公司复朗集团在美上市

这次上市交易涉及几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将采用SPAC方式进行。SPAC是一种只有现金的公开交易的空壳公司,如今在华尔街十分风靡。

虽然复星和许多知名伙伴宣布其计划时引起了轰动,但投资者似乎对这个消息十分茫然。或许是因为,虽然听上去天花乱坠,但复朗集团自身估值并不高,它也承认,最早在2024年左右才能实现盈利。

我们稍后将研究它的财务数据,包括对复朗集团而言非常激进的一些增长预期。复朗集团是复星不久前才通过一系列收购交易组建起来的。但是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次后门上市背后的大腕,因为它们真是了不得的大家伙。

首先是复星国际的母公司复星集团,它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私募投资机构。然后是另一家著名中国私募公司春华资本,其创始人是前高盛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它旗下的Primavera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 将通过反向收购的方式帮助复朗集团上市。

复朗集团旗下的品牌也比较有名,包括Lanvin本身,还有意大利奢侈品鞋履制造商Sergio Rossi;美国女装品牌St. John Knits;奥地利内衣专家Wolford;以及意大利男装品牌Caruso。还有一些知名投资者将会参与此次上市,包括日本贸易公司伊藤忠商事(8001.T),以及奢侈品鞋履制造商九兴控股(1836.HK)。

复星为复朗制定的上市计划类似于其另一家子公司复星旅游文化集团(1992.HK),后者基于其2015年收购的连锁度假村品牌Club Med。简而言之,它希望利用深厚的中国背景,把这些大型全球品牌带给正在寻找更多度假选择和奢侈品的一代中国新贵。

一份类似招股说明书的文宣布了该交易,它援引最新的贝恩-阿尔塔伽马奢侈品世界市场研究(Bain-Altagamma Luxury Goods Worldwide Market Study)称,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占全球奢侈品销售的一半,全球奢侈品消费届时将达到4,300亿美元。相比之下,大中华区目前仅占复朗集团总销售额的14%。欧洲占了将近一半,约三分之一来自北美——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美国的St. John Knits品牌。

因此,显然中国和北美都有充足的增长空间,复朗称它们将成为传统实体店增长与快速增长的电商业务相结合的两个重点区域。该公司目前在全世界拥有约300家此类门店,计划大幅提升门店数量,到2025年再开200家。

乐观的增长预测

对这些定性背景有了了解之后,我们将用接下来的篇幅仔细看看该公司的许多数字,就从它的上市条款开始。

根据协议,复朗将把所有资产转移到Primavera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并获得这家SPAC的65%股份。消息公布后,SPAC的股价没有太大波动,这表明投资者可能认为SPAC目前5.3亿美元的市值是合理的。复朗的股东还将获得5.44亿美元的现金,使得该交易的价值达到约9亿美元。

相比之下,复星估计复朗现在的企业价值高达15亿美元,股权价值最高可达19亿美元。因此,基于交易价值和复星自己的估值之间的差距,显然该股还有一定的上升潜力——如果你相信复星估值的话。

复星表示,根据今年4.73亿欧元(33亿元)的销售额预测,复朗的市销率估值为2.7倍。全球领头羊LVMH集团(MC.PA)的市销率为4.9倍,古驰母公司开云集团(KER.PA)为4.1倍,爱马仕(RMS.PA)则高达14.5倍,所以相比之下,这个数字看起来相当温和。

低这么多的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复朗是一家新的集团,而且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复星2018年才收购浪凡品牌,之后陆续收购其他大多数品牌。如果能够实现复星雄心勃勃的增长预期,该集团预计要到2024年才能实现盈利。 

在这方面,复星表示,它相信复朗在年收入跨过6亿欧元的门槛时可以实现盈利。相比之下,该公司去年的收入估值(pro forma revenue)为3.33亿欧元,较2020年小幅增长23%。该公司预计,今年的收入将增长42%,达到4.73亿欧元,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9.89亿欧元,是2021年的三倍。

在中国的快速扩张将是实现这一增长的重要因素,该公司还表示,它预计未来至少有一宗重大收购将为总收入作出贡献。

我们可以通过复星旅文,看看复星过去将全球品牌带入中国市场方面做得如何。坦率地说,记录看起来并没有那么令人印象深刻,尽管与全球疫情可能有一定关系,后者在总体上对旅行造成了巨大影响。

根据复星旅文本周早些时候发布的年报,去年中国仅占复星旅游核心业务Club Med收入的6.6%,与2020年6.4%的业务量基本持平,比2019年的5.9%略有改善。复星旅文还在海南岛南部建了一个巨大的度假村,这将使其中国大陆业务的收入大约增加三倍,占到其总收入的20%左右。

虽然取得了进展,但与复星对中国市场的期待相比,这一数字仍然相对较小。当然,奢侈品和旅游业是两码事。但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复星旅文的例子表明,将中国市场的宏大愿景转变为现实往往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Smart Share Global, a supplier of rentable power banks, on Tuesday reported a net profit of 50 million yuan in the third quarter, reversing a net loss of 95.6 million yuan a year earlier, marking its second consecutive quarterly profit.

快讯:怪兽充电连续两季获利

最新:共享移动电源供货商怪兽充电(EM.US)周一公布,三季度录得约5,000万元净利润,扭转去年同期的9,560万元净亏损,并连续两季获利。 利好:随着线下流量和居民消费能力逐步恢复,其移动充电业务商品交易总额(GMV)同比增长18%,创历史新高。 值得关注:该公司期内收入按年减少24.7%至6.14亿元,主要因为与网络合作伙伴的合同安排发生变化,导致移动设备充电收益减少。 深度:怪兽充电通过出租移动电源,在中国的餐厅、购物中心、酒店和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提供移动设备提供充电服务,截至今年9月底共拥有102.6万个移动充电设备。在过去三年中,由于中国严格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消费者经常被迫待在家中,移动电源所在的许多场所都关闭了,令其业务受到重创。但随着经济活动复常,该公司的业务重回正轨,并在今年二季度重新获利。 市场反应:怪兽充电公布季绩后,其股价周一在纽约下挫6.7%至0.7美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EM.US
Hotelier H World Group announced last Friday it recorded a net profit of 1.31 billion yuan for the third quarter of this year.

快讯:华住集团连赚三季 预料本季增长减慢

最新:连锁酒店经营者华住集团有限公司(HTHT.US; 1179.HK)上周五公布,今年三季度录得13.1亿元净利润,扭转去年同期的7.1亿元净亏损。 利好:该公司三季度来自Legacy-Huazhu分部的收入按年增长61.8%,优于之前公布收入增长49%至53%的指引。 值得关注:该公司预期四季度收入增长约41%至45%,与三季度的增长53.6%比较,意味管理层的看法转趋保守。 深度:华住是一家源于中国的国际酒店集团,分别于纽约及香港上市,其业务包括租赁及自有、管理加盟以及特许经营模式,截至今年9月底,共有9,157家在营酒店,提供约88.6间客房。该公司旗下的廉价汉庭品牌为业务支柱,并与法国战略合作伙伴雅高集团(AC.PA)合作经营美居、宜必思和宜必思尚品等较高端的品牌。受新冠疫情影响,该公司过去三年都录得净亏损,但随着全球旅游业复苏,今年首三个季度都分别录得净利润。 市场反应:华住的港股周一小幅波动,中午收盘涨0.2%至28.6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THT.US 1179.HK
Yalla gaming revenue jumps

游戏增长效率提升 雅乐科技盈利猛增

这家中东社交媒体公司三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得益于成本控制和游戏收入强劲增长,利润猛增 44%         重点: 受游戏业务收入增长31%的推动,雅乐科技三季度总收入增长6.4% 由于雅乐科技将重点转向高价值用户,公司的付费用户数量在本季度出现了罕见的下滑       阳歌 对于主攻中东、土耳其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市场的领先社交媒体公司雅乐科技(YALA.US)来说,游戏开始了。 雅乐科技最初是一家社交媒体公司,在2020年IPO后不久,曾因基于语音的多项功能而短暂登上全球新闻头条。但近年来公司将重心转向游戏业务,这也是它上周一发布的最新季报中的明星业务。随着雅乐科技从之前专注于休闲游戏玩家转向更硬核的游戏,公司的游戏业务在报告期内取得了逾30%的营收增长。 与此同时,随着对硬核游戏玩家的关注,带动平均每用户收入增长7%。尽管如此,公司对头两款硬核游戏的更新相对低调,这两款游戏分别是二季度推出的策略游戏《Merge Kingdoms》,和先后于5月和8月在土耳其和中东推出的《Age of Legends》。 雅乐科技董事长杨涛在公司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就收入而言,三季度《Merge Kingdoms》在包括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在内的海湾国家位列iOS策略游戏收入榜前十。他接着表示,从收入来看,《Age of Legends》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阿曼位居Google Play上角色扮演类游戏榜首。 “虽然和我们的旗舰应用相比,中核和硬核游戏还没有对集团的营收做出重大贡献,但我们看到了这个领域巨大的增长空间,”杨涛说。 财报发布后,雅乐科技的股价下跌了超9%,不过第二天就收复了部分跌幅。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对其新的硬核游戏的预期不断增强,该股目前的交易价格接近两年来的高点。今年迄今为止,因其在中东社交媒体市场的强势地位而重获投资者青睐,该股已上涨约70%。 股价大幅上涨推动雅乐科技的市盈率(P/E)达到12倍左右,低于全球巨头、Facebook的运营商Meta (META.US)的30 倍,但与领先的中国游戏运营商腾讯(0700.HK)的15倍相差不远。雅乐科技的市盈率也领先于微博(WB.US;9898.HK)的7倍,反映出目前社交媒体和游戏公司的估值波动范围之大。 虽然新推出的硬核游戏仍在积累用户,但雅乐科技的整体游戏业务显然是最新季报中的亮点。本季度游戏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达到3,120万美元 (2.21亿元),较上一季度仅2.8%的增长急剧加速。据此计算,游戏业务目前占雅乐科技总营收的37%,高于上一季度的30%。公司的其余收入来自推出较早的聊天服务。 优质游戏玩家 雅乐科技解释说,它正在转移侧重点,原来是单纯追逐付费用户的数量,现在则是努力提高这些用户的质量,换句话说,就是优先考虑那些舍得在网上花钱的人。 这一转变体现在其最新的付费用户数据上,它在当季罕见地同比下降了2.6%,至1,120万。不过,尽管付费用户数量下降了,但该公司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 (ARPPU) 却同比增长约7%,达到7.35美元。把这两个数字结合起来,可以看出离开的付费用户在很大程度上是那些消费较低的人。 雅乐科技的游戏业务表现不错,但聊天服务中规中矩,收入同比下降4%至5,390万美元。尽管此消彼长,雅乐科技在本季度的营收还是达到创纪录的8,520万美元,同比增长6.4%,远高于该公司此前7,300万至8,000万美元的预期。 雅乐科技是一家相对稳健的公司,债务很少,现金储备庞大,截至9月底总计5.45亿美元。在当前利率高企的环境下,庞大的现金储备发挥了优势,最近一个季度为其带来了的560万美元的利息收入,而去年同期仅77.8万美元。由于这笔意外之财,再加上公司持续严格的成本控制,雅乐科技本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4%,达到3,520万美元。 该公司当季的净利润率也从去年同期的30.5%跃升至41.4%,公司首席财务官胡杨表示,该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这个数字将保持在35%左右或更高。 雅乐科技已经表明,它并不羞于尝试新事物,8月的时候它曾暗示,即将推出一个针对动画爱好者的计划。杨涛在最新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暗示,还有另一项新举措。 他说,“除了中核和硬核游戏,我们还在探索新的产品和业务,可以给(中东)用户带来传统的线下服务,作为对雅乐科技产品组合的补充。”他还说,“当出现有意义的进展时”,公司将会提供更多细节。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雅乐科技透露,随着在全球造成轰动的TikTok及其广受欢迎的短视频服务的进入,中东市场作为雅乐科技的主场正在悄然经历大洗牌,并受到新的认可。雅乐科技的管理层目前似乎并不太担心TikTok,不过他们也指出,市场上大家的感受并不都一样。…
YALA.US
ZTO underperformed quarter-on-quarter despite robust year-on-year gains

亮丽背后存隐忧 中通季绩环比倒退

面对中国经济放缓及快递行业竞争激烈,中通快递第三季度收入及盈利仍能按年增长 重点: 中通第三季度虽赚23.5亿元,但与第二季度比较,下跌8.4% 公司亦预计,年度的增长率未能达到之前的承诺        刘智恒 中通快递有限公司(2057.HK, ZTO.US)刚公布第三季度业绩,收入90.8亿元,按年上升1.5%,盈利则上升21%至23.5亿元。 期内,包裹量达到75亿件,同比上升近18%,核心快递服务收入增长2.2%,主要是包裹量增长所致。中通第三季度的市场份额按年提升至 22.4%,能在中国经济放缓下,交出一份这样亮丽的季度成绩表,可谓交足功课。 跟同业比较,中通亦并不失礼,甚至可以说冠绝同业。虽然收入不及其它主要竞争对手,顺丰(002352.SZ)高达646.5亿元、圆通(600233.SH)、韵达(002120.SZ)及申通(002468.SZ)都超过百亿元,但说到盈利,中通竟然能在几大巨头中脱颖而出,较顺丰的20.9亿元还要高出一成二,其他的更难项其背。 纯利抛离对手,与中通第三季度的毛利率高企不无关系,中通毛利率高达29.8%,远远抛离顺丰、圆通及韵达等介乎11%至12%的毛利率,更别说是申通的3.1%。 中通能做到如此高毛利率,公司解释主要是成本控制得宜,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表示:“面对加剧的价格竞争,中通专注于提升服务质量,并坚持获取有盈利的业务增量。中通的数智化和精细化管理举措持续推动分拣和运输成本效益的提升。” 首席财务官颜惠萍亦表示,集团利用标准化和数字化管理设施,将单票分拣加运输成本下降 11%,超出预期。同时,销售管理费用占收入比重稳定在 5%左右。 股价不升反跌 然而,业绩公布当天,股价表现非但未能上升,反之更跌穿180港元关口,最终收报179港元,跌4.3%,之后股价持续受压,过去一周足足跌了超过6%。 投资者似乎对中通未投下信心一票,没错,若按年度,中通确实令人眼前一亮;但细心看,以公司本身的季度业绩比较,业务或许已现疲态,甚至出现倒退。中通第二季度收入达97.4亿元,盈利25.4亿元,第三季在两方面都出现下跌。 第三季度毛利率接近30%,按年升了近3个百分点,但相对于上季度的34%,原来是倒退了4.2个百分点。业务上也开始有点停滞不前,包裹量都由第二季度的76.8亿件,微跌至第三季度的75.2亿件。 价格竞争再出现 面对市场的压力,公司重申全年业务量可达到292.7亿至302.4亿件的指引,全年增长20%至24%。不过,原本公司坚持的市场份额年度增长目标为1.5个百分点,但考虑到市场环境出现价格竞争,要争取有盈利的业务增量变得不再合理或可行。 今年快递行业虽有所回暖,但过去曾出现的价格竞争,又再次在个别地区出现,今年首三个季度,快递公司的单票价格有下滑趋势,9月份圆通、韵达及申通的平均单票价为2.34、2.29及2.11元,同比分别下跌7.32%、12.93%及13.52%。至于中通的单票收入,亦大跌13.5%。按目前的价格走势看,今年第四季度很大机会单票价会继续走低。 除了行业环境的问题上,部分投资者仍对中通存有戒心。今年3月时,沽空机构灰熊对中通的指斥,认为公司有造假之嫌,其中就针对中通较行业对手超高的毛利率,以及有虚报企业人手以降低整体成本。 投资者有戒心 对于灰熊的指控,中通当时只发出简单回应的公告,指沽空报告并无依据,并包含许多错误、无根据的推测以及误导性结论和诠释。其亦缺乏对公司业务模式及财务报告结构的基本了解,缺乏对公司公开文件的全面解读。到今年4月,中通表示独立调查完成,根据调查结果,审计委员会认为该份卖空报告及补充沽空报告所作指控均无事实依据。 不过,对于灰熊重点指控的几点问题,集团未有一个详细的回应。事实上,早在2017年,美国伯明翰养老基金对中通及它的承销商摩根士丹利与高盛集团提起集体诉讼。其中指控中通使用一个“网络合作伙伴”系统处理利润率更低的包裹收发服务,令更不赚钱的业务,得以从公司账本上消失。 由于牵扯在太多的造假新闻中,站在投资者立场,有怀疑自然是先避为妙。特别在今天市场疲弱的环境下,一有风吹草动,投资都先沽为上,又或,抱观望态度。基金的却步,加上减价战如箭在弦,第三季度中通业务又有转弱态势,各项原因都影响集团的股价表现。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2057.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