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6.HK
Helius headquarters where it develops its drugs

从事生物制药的复宏汉霖,公布终止在科创板上市,同日又发盈喜,上半年赚2亿元,上市首次实现半年盈利

重点:

  • 2022年度的公司业绩披露,核数师就其投资理财问题,出具保留意见
  • 公司财务亦面临压力,去年流动资产总值21.9亿元,但流动负债总额达50亿元

  

莫莉

股市低迷气氛持续蔓延,新股市场好似一池死水。上周一(7月3日),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696.HK)公告,将不再推进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的计划,复宏汉霖冲击“A+H”的进程无疾而终。

A股上市之路遭遇挫折,复宏汉霖心知不妙,深恐股价受压,迫不及待地在同一时间发布盈喜,让投资者吃下定心丸。复宏汉霖称,预计2023年上半年期内利润2亿元,去年同期的亏损额为2.5亿元,意味着复宏汉霖将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投资者显然对扭亏为盈的消息颇为满意,7月4日一早开盘,复宏汉霖股价上涨,早盘一度急升30.3%,当日收涨18%,每股报13.3港元(12.2元)。

复宏汉霖表示,上半年盈利主要源于核心产品,曲妥珠单抗(汉曲优)覆盖的患者数量持续增长,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汉斯状)的销售收入也在持续提高。汉曲优于2020年7月和8月,相继于欧盟和中国获批上市,可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和胃癌的治疗。这是首款由复宏汉霖自建商业化团队,主导国内市场销售推广的产品,目前正处于商业化全面提速阶段,今年第一季度,汉曲优已实现国内销售收入5.386亿元,同比增加66.7%。

年报披露财务内控风险

2019年9月,复宏汉霖登陆港股,募资额达到32.09亿港元。在短短6个月后的2020年3月,复宏汉霖试图再一次冲击资本市场,筹备科创板上市。根据当初的IPO计划,复宏汉霖拟募集资金40亿元,其中24亿元用于“生物类似药及创新药研发专案”,7亿元用于“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专案”,9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只是,当百济神州(6160.HK,688235.SH,BGNE.US)、荣昌生物(9995.HK,688331.SH) 、诺诚健华(9969.HK、688428.SH)等后来者纷纷成功登陆科创板后,复宏汉霖的上市一直只闻楼梯响。公司在2021年及2022年,两次延长A股发行上市的有效期,然而在筹备3年后,却终止科创板上市,复宏汉霖并未详细解释原因,仅在公告中称,是“综合考虑本公司实际情况及资本市场规划”所作出的决定。

2022年共有40家公司终止在科创板IPO上市,包括7家生物医药企业。据上海交易所披露,终止原因中,有53%的企业是因为关联交易、成本费用真实性、财务内控等财务核查相关问题,约28%是因为技术先进性论证不充分等科创属性问题,另有20%是因为股份权属不清晰等合规性问题。

目前,尚不清楚复宏汉霖是因为什么原因终止上市,不过在今年4月公布的2022年年报中,核数师有一条保留审计意见:“复宏汉霖一笔在2019年,向私人实体投资的1.17亿美元(8.47亿元)理财出现问题,一方面有一部分投资未从投资管理方处收回,另一方面该笔投资已产生相应亏损。”

2019年9月,复宏汉霖与尚乘环球市场公司签订一份投资管理协议,并向投资帐户存入1.17亿美元。2021年9月该笔投资已经到期,可复宏汉霖至今仍有6636万美元未收回。这笔大额投资在2019年至2021年的年报中均未被披露,直到2022年年报,才将该笔交易界定为“须予披露的交易”,并透露这笔交易带来的“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可能约人民币3.9亿元”。这显示,复宏汉霖或许在内部管控以及资讯披露方面存在问题。

商业化全面深化

复宏汉霖现在中国已有五款产品上市,18项适应症获批,销售空间不断扩大,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9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幅约97.2%。除了核心产品汉曲优正进入快速放量阶段,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的首款创新药产品汉斯状,其增长前景也相当可观。汉斯状于2022年3月在国内成功上市,现已经获批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及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等适应症,其中汉斯状是全球首个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汉斯状实现国内销售收入约2.498亿元,3 月份的单月销售额已经过亿。

复宏汉霖在海外市场亦表现不错。汉曲优已在中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获批上市,2022年的海外销售收入0.35亿元,获得海外授权许可及研发服务收入1.69亿元。今年2月,汉曲优在美国递交的上市许可,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受理,有望进一步覆盖欧美主流市场。值得注意是,该药物在美国及加拿大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的权利,2021年授权给Accord US,复宏汉霖可以从中获得销售里程碑付款。

随着复宏汉霖商业化进程深化,财务状况也将好转。公司称,终止上市“将不会对集团日常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不过,表面说没问题,但从财报来看,复宏汉霖仍有不小的债务压力。截至2022年底,公司有现金和银行存款6.8亿元,流动资产总值21.9亿元,但是流动负债达50亿元。以第一季度的营收计算,复宏汉霖的市销率仅1.6倍,远远低于同行信达生物(1801.HK)的10倍市销率,显示其市场价格偏低。当前复宏汉霖开始迈入盈利期,但管理层或需加强内部管控,以赢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Lens make infrastructure

简讯:蓝思科技申港上市获中证监备案

手机玻璃供应商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433.SZ)的香港上市已获内地放行,中证监周二在官网公告备案通知,称蓝思科技拟发行不超过4.31亿股。 蓝思科技三月首次披露赴港上市意向,几周后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公司去年营收同比增长28%至7,000万元,净利润增长20%至362万元。 湖南女商人周群飞于1993年创立蓝思科技,为包括苹果iPhone在内的许多智能移动终端提供玻璃盖板。消息指,苹果计划在未来的可折叠设备上,使用蓝思科技提供的超薄玻璃(UTG),预计蓝思科技将获得约70%的订单。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uyuan Jewelry Fashion attracts funds

豫园股份业绩续下滑 复星频引投资挽狂澜

中国银行旗下中银金融同意向复星的珠宝时尚集团注资4亿元,成为该公司最新一批投资者 重点: 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将以4亿元,购入复星国际旗下上海豫园珠宝时尚集团有限公司3.6%的股权 即使盈利下滑,这家珠宝商继去年末两轮大规模融资后,再获新的投资   梁武仁 为失去光泽的业务吸引新资本绝非易事,然而,复星国际(0656.HK)旗下珠宝子公司正通过集结投资者,支撑当前略显黯淡的业务,成功实现这一目标。 复星国际上周五披露,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4亿元人民币(约5,570万美元)收购上海豫园珠宝时尚集团有限公司的新发股份,持股比例达3.6%。该珠宝商拥有老庙黄金品牌门店,隶属于复星系分拆上市的上海豫园旅游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655.SH),其业务包括上海历史名胜豫园内的商业运营。 此轮售股承接去年末完成的两轮融资。去年11月,约36名个人投资者通过认购豫园股份旗下一家全资子公司的股份,共同向该珠宝商注资7.7亿元,获得合计约8%的间接股权。随后12月,交通银行旗下另一家银行系投资机构——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斥资6亿元,获得该珠宝商5.6%的股权。 总体而言,自去年11月以来,豫园股份已通过近40名投资者为其珠宝业务募资近18亿元。该金额相当可观,相当于豫园股份去年末现金持有量的30%以上。 更令人瞩目的是,当前中国消费情绪整体疲软,尤其对珠宝首饰等非必需轻奢品需求不振,豫园股份自身前景亦不甚明朗。 根据4月末发布的最新财报,公司一季度营收同比骤降近五成至87.8亿元,同期净利润大跌71%至5,180万元。2024年全年,豫园股份净利润重挫94%,复星将其归咎于“国内消费市场整体低迷”。 过去一年,黄金等贵金属价格急涨,也没有对未上市的珠宝时尚集团构成利好,日益注重成本的中国消费者对珠宝望而却步。根据复星国际上周五的公告及最新年报,这家珠宝商2024年净利润随销售额下滑而减少约10%至7.14亿元。 这种颓势与全国珠宝商的普遍境遇相符,总部位于香港的六福集团(0590.HK)本周宣布,在截至今年3月的财年内利润下滑40%。 尽管政府大力鼓励消费,但当前中国经济环境下,消费疲软态势恐难迅速改观。当销售萎靡时,企业往往通过削减成本来改善财务状况。这似乎正是复星四大核心子公司之一、集团“快乐”板块旗舰——豫园股份的主要目标。 去年,豫园股份加速剥离非核心资产,出售了日本酒店餐饮运营商Kabushiki Kaisha Shinsetsu,以及上海星光耀广场等项目。复星表示,今年公司将延续这些举措,持续聚焦运营精简化及与关键伙伴的资产轻协作。 瘦身计划 瘦身同样是复星国际的持续主题,作为亿万富豪郭广昌商业帝国的主要投资平台,公司刚摆脱近年债务危机的阴霾。这轮危机数年前达到顶峰,疫情期间复星现金流恶化,偿付到期债务能力岌岌可危。 为避免违约,复星国际开始紧急抛售2010年代收购热潮期间购入的资产。今年5月,其将葡萄牙地产项目出售给该国央行。作为全面重组的一部分,复星国际已将剩余资产整合至豫园股份在内的四大核心子公司。 融资似乎正成为豫园股份近期的另一重点,公司严重依赖债务维持运营,总负债占资产比例远超60%,制约其借贷能力,意味股权融资更具现实意义。彭博社1月报道称,该公司正考虑赴港二次上市募资3亿美元。 此举将使豫园股份成为最新寻求“A+H”双重上市的沪深A股企业,此轮赴港上市潮的高峰,是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上月完成的40亿美元港股上市,该公司此前已在深交所挂牌。 当然,基于豫园股份近期惨淡的业绩表现,这未能打动其沪股投资者,能否成功发行上市仍存重大悬念。过去一年,豫园股份股价仅微涨3%,跑输同期上涨约12%的上证综指。 不过,近期珠宝板块的股权交易显示,知名投资者对豫园股份(至少其珠宝业务)抱有相当兴趣。最新交易对珠宝时尚集团估值约110亿元,相当于其2024年净利润的16倍。该估值介于香港珠宝巨头周大福(1929.HK)23倍和周生生(0116.HK)8倍市盈率之间,显得相对合理。 如此估值倍数仍表明,投资者对复星系珠宝业务持相对乐观态度,尽管对其规模更大的旅游及“快乐”板块热情较低。当前真正的挑战在于,这家珠宝商能否交出符合新投资者预期的业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六福集团料全年盈利按年跌四成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周二晚公布,预料截至今年3月底止年度盈利按年下跌约四成。上一个年度股东应占盈利17.7亿港元。 公司称,利润下滑主要由于金价飙升导致的黄金对冲损失扩大,以及去年因收购金至尊集团而录得的一次性相关收益造成的高基数效应所致。若撇除黄金对冲损失影响,经调整后之溢利跌幅会收窄至少于两成;若再扣除一次性相关收益作对比,溢利跌幅会进一步收窄至少于一成。 另外,于今年4月至5月期间,在有效的品牌推广及产品差异化策略下,集团同店销售持续改善,内地市场的同店销售达双位数字升幅,而港澳市场同店销售亦大致持平。公司预期财年余下月份将取得更佳表现。 公司股价周三低开,至中午休市跌2.91%,今年以来已升逾4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周六福招股集资11亿港元

内地珠宝零售商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6168.HK)周三在港公开招股,发售4,680.8万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售价24港元,集资约11.2亿港元,于本月23日截止认购,26日挂牌。 去年周六福收入57.2亿元,按年升11%,盈利升7.1%至7.1亿元。截至去年底止,公司线下销售网络门店,包括加盟店和自营店共有4,129家。 是次集资所得,50%将用于扩大和加强销售网络,20%作品牌加强,20%用于提升产品供应及加强设计与开发,余下10%作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