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公司第三季度营收明显低于三个月前给出的预期,原因是几个项目的销售出现延迟

重点:

  • 瑞能公布第三季度的收入为1550万美元,低于之前给出的1900万至2100万美元的预期
  • 公司股价原本基本从上周的做空袭击中反弹,但在最新财报公布后的盘后交易中再次下跌10%

阳歌

对太阳能农场开发商瑞能新能源(SOL.US)来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上周遭一个做空机构的袭击后,该公司的股票在过去两个交易日已经基本恢复到了之前的水平。不过,该公司劫后余生的股票再次面临压力——这次来自公司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收入与预期相距甚远。

该公司一直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参与者,起初它试图进入拥挤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领域。2017年,它做了一个关键决定,退出了这个竞争过于激烈的领域,转向了太阳能发电厂的开发,这一步看起来相当聪明,当时太阳能开始在商业上具备了与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厂竞争的能力。

此举从总体上来说对瑞能的股价有利,目前它的股价是转换领域前的两倍。但转变之后,进入的是一个透明度比制造和销售太阳能电池板这种简单业务低得多的领域;在之前的领域,交易发生得很快,而且也很容易确认。

相比之下,太阳能发电厂的建设是一个耗时数年的过程,从确定项目开始,然后获得必要的许可证,进行施工建设,最后将项目出售给买家。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问题,导致新项目往往在早期阶段被大肆宣传,但最终却因为各种原因而悄无声息地夭折。

这种现实情况是上周Grizzly Research做空报告的主要基础,该报告的标题是《我们认为瑞能是一家欺诈性公司,它的大多数项目从未存在过》。这样一个标题令内容昭然若揭。总结一下,Grizzly表示,根据它自己的研究,昱辉在欧洲这个其最大市场上,大多数项目“似乎都不存在”。

报告发布当天,瑞能的股价一度下跌16.6%,收盘时下跌14%。该公司做出了这种情况下的典型回应,表示该报告包含“不准确的结论、对历史事实的错误描述、各种错误,以及不必要的意见”。周一,该公司还宣布回购5000万美元的股票,表面上看这个数字不大,但考虑到该公司目前的市值只有4亿美元,这一数额实际上已经相当可观了。

在最坏的情况过去后,瑞能的股价在本周开始的两个交易日收复了大部分失地。但是,在周二收盘后,公司发布了最新的季度财报,情况再次急转直下,财报显示,第三季度营收距离预期相距甚远,而且它还大幅下调了全年的收入预期。 

报告发布后,该公司的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了约10%,又回到了Grizzly发起攻击后不久的水平。Grizzly刚指责该公司伪造项目,现在最新的数字就显示出收入未能达到预期,这两件事很难不让人产生联系,虽然这样做未必符合逻辑。

延迟的交易

行文至此,我们就来仔细看看那些令投资者惊慌失措的数字,并就太阳能发电厂开发商宣布新项目完工的难度这个更广泛的问题,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 

公告显示,瑞能的第三季度收入为155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9%,但较上一季度下降16%。这一数字大大低于该公司在8月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预测的1900万至2100万美元的第三季度收入。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该公司给出的新的全年收入指引为7700万至8300万美元,这比三个月前该公司在第二季度报告中给出的9000万至1亿美元的指引大为减少。 

瑞能将第三季度未能完成预期归咎于几个项目的销售延迟,其中包括一个位于西班牙的项目(该项目本可产生200万美元的收入),以及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具体数目不详的项目(本可产生600万到700万美元的收入)。它把欧洲项目的失败归咎于买家改变了主意,不过它补充说,已经确定了一位新买家,而且价格“略高一些”;至于宾州的项目因为“行政原因”而推迟,预计将在明年第一季度或第二季度完成。

鉴于宣布的项目与实际完成的项目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瑞能表示,目前有1.8千兆瓦位于中后期的管线项目,目标是在年底前完成2千兆瓦,但在同一份报告中,该公司表示,目前在建项目只有15兆瓦,规模要小得多。 

据行业内部的消息灵通人士表示,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开发商有夸大管线项目数量的普遍倾向。”

“如果同一个项目在目录上停留的时间太长,从未被执行,这可能意味着该项目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他说。“从会计角度说,这种项目从财务记录中去掉……事实上,散户投资者是无法知道这些情况的。”

他建议投资者可以留心是否存在频繁的管理层变动,是否存在具体项目在宣布后数年都没有进展的迹象,以及审计机构的变更情况,这些都可视为个别项目存在停滞、可能无法完成的蛛丝马迹。

让人不无惊讶的是,即使在所有这些抛售压力下,瑞能的股票看起来仍然有相对较高的估值。该股的远期市盈率为14倍,市销率为4.7倍,不过,如果分析师根据最新的事态发展修正他们的预期,这些数字可能会改变。其中国同行协鑫新能源(0451.HK)的远期市盈率也是14倍,但市销率要低不少,只有1.2倍。Brookfield Renewable(BEP.US)的市销率也较低,只有2.4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停牌中的陆金所 首席风险官辞任

线上信贷平台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LU.US; 6623.HK)周五宣布,Youn Jeong Lim 因“个人工作安排”辞任首席风险官职务;自10月24日起,该职位由程建波接任。程建波今年4月加入陆金所前,其职业履历涵盖京东、平安银行及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集团。 公告发布后,陆金所美股周五上涨2.8%,年内累计涨幅达38%。其港股自今年1月因与前审计机构存在分歧而暂停交易至今。 公司7月披露已聘任安永为新审计机构,迈出重启财报披露的关键一步。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陆金所尚未发布正式季报;但今年7月业务更新公告中透露,截至6月底未偿还贷款总余额为1,934亿元,同比下降17.8%。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创维旗下创维数字首三季净利按年减64%

电子产品制造商创维集团有限公司(0751.HK)周日公布,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创维数字股份有限公司(000810.SZ)前三季度收入64.56亿元(9.06亿美元),同比下降2.45%,净利润8,585.9万元,同比下降63.69%。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达3.3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0%;由于战略备料及客户提前备货,期末存货增至21.19亿元,较年初上升39.4%;经营活动现金流转为净流出8,362.8万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4.53亿元。 创维数字是一家提供智慧系统解决方案企业,其主要业务包括智能终端、宽带设备和专业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已将业务扩展至智慧家居、智慧城市和车联网等领域。 创维集团股价周一高开随后转跌,至中午休市报4.14港元,跌1.43%,该股过去六个月累升约31.4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any makes construction equipment

资本市场对三一重工的迷思 是科技新贵还是老牌巨头?

这家重型工程机械制造商的首次公开募股,或成香港今年第三大IPO,募资额约15亿美元 重点: 三一重工期海外销售额已超过总营收半数,公司期望快速全球化能打动投资者 这家工程机械制造商在港交所的命运,或取决于投资者将其视为高科技成长股还是传统企业   阳歌 科技新贵还是老牌传统产业巨头?这个关键问题正萦绕著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31.HK;600031.SH)。作为中国领先的重型工程机械制造商,公司拟于周二登陆港交所,上市规模有望跻身今年香港第三。 上周五,三一重工宣布以每股20.30至21.30港元价格发行约5.8亿股,是次上市预计募资约120亿港元(约合15.4亿美元),将是香港近年最火爆IPO市场中规模第三的募资,仅次于5月募资45亿美元的电动电池巨头宁德时代(3750.HK;300750.SZ),以及上月募资32亿美元的紫金黄金国际(2259.HK)。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香港募资超10亿美元的六宗IPO中,除紫金黄金国际外,均属“A+H”两地上市,这些企业在深圳或上海上市后,为提升国际影响力再度赴港上市。三一重工完全符合这定位,其港股招股书中大篇幅宣传国际化战略。后文将详述这一点。 不过,首先需聚焦估值问题,此类两地上市公司近期呈现有趣转变:简言之,与A股估值相比,香港投资者对科技与传统经济公司的估值迥异,前者随时出现溢价,后者估值只属一般。 宁德时代是前者的典型代表,其港股市盈率达36倍,显著高于深市27倍的估值水平。另一端则是典型传统经济的海天味业,这家中国酱油龙头港股市盈率仅24倍,远低于沪市的32倍。 这意味三一重工港股估值的核心问题在于,本土投资者将其定位为科技企业抑或传统经济。公司近期业绩表现中规中矩,今年上半年营收从去年同期的391亿元增至448亿元人民币(约合63亿美元),增幅约15%。与此同时,公司正加速将AI与无线通信等技术元素融入重型工程机械,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 2003年,三一重工登陆沪市,当前A股市盈率约25倍,高于中联重科、徐工机械等国内同业,但略低于美股巨头卡特彼勒(CAT.US)的27倍。 需注意,三一重工港股定价区间对应市盈率达27倍,与其A股估值基本持平且略高。因此,该股上市后走势,将取决于投资者对企业属性的判断。基于其国际化扩张及前述科技元素,我们预计其或获接近科技股的估值水平,但可能难及宁德时代的溢价高度。 国际增长故事 搁置估值讨论后,我们将聚焦三一重工的企业发展脉络,尤其是招股书重点凸显的国际化扩张。现阶段,其国际业务增速总体远超国内销售,但今年上半年中国区业绩异军突起,公司归因于本土市场复苏。 创立于1994年的三一重工,曾多年受惠于中国基建地产热潮,当时全国住宅、商场、写字楼及道路建设如火如荼。但疫情冲击叠加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重挫其国内业务。更重要的是,国内业务毛利率显著低于海外市场,这也成为中资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从而提升盈利能力的主因。 三一重工称,早在2002年便开启设备出口,产品现已覆盖超过150个国家。2010年,公司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在印度投产。此后,相继在美国、德国、印尼设立大型生产基地。目前,公司坐拥16个国际制造基地,与其在华运营的30个基地规模几近平分秋色。 庞大的海外需求叠加本土市场疲软,推动国际销售额占比突破公司总营收五成。今年前四个月,海外销售贡献率达57.4%,中国区占比42.6%。 如前所述,公司海外销售毛利率远超国内,今年上半年分别达31.2%和22.1%,推动上半年整体毛利率升至27.6%。该指标自2022年的22.6%持续攀升,印证制造效率提升。 三一重工盈利能力同样表现不俗,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5%至52.9亿元人民币。其资产负债率亦稳步下降,截至今年4月已从2022年的58.4%降至50.6%,呈现健康态势。 归根结底,三一重工堪称运营良好的企业,具备值得称道的全球故事。公司计划将上市约三分之二募集资金,用于拓展全球销售及制造网络,将进一步降低对国内市场的依赖。眼下核心问题,在于国际投资者究竟会将其视为高增长科技企业,还是又一家传统经济的代表。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赛力斯招股集资132亿元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927.HK; 601127.SH)周一公开招股,发售1亿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131.5港元,集资131.5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场费13,282.62港元。公司于本周五截止认购,下周三在港挂牌。 公司去年的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42.69万辆,按年增长183%,旗下与华为合作的”问界“已推出四款车型,去年交付量达20万辆,其中问界9成为中国市场50万元级车型的销量冠军。 赛力斯去年收入按年增长3倍至1,451亿元,并扭亏为盈取得利润59亿元。今年首六个月,收入微跌4%至62.4亿元,但纯利增长81%至29亿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