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2.HK
Jiumaojiu tries franchising

这家餐厅运营商表示,将在交通枢纽和新疆及西藏地区,尝试开放旗下太二“酸菜鱼”的加盟业务

重点:

  • 九毛九尝试将旗下的太二连锁和一个新的火锅连锁引进加盟模式,开设数量有限的加盟店
  • 中国越来越多的餐饮连锁开始尝试加盟业务以推动扩张,九毛九是其中之一

    

阳歌

九毛九控股有限公司(9922.HK)周日宣布,将从本月起在指定范围尝试开放加盟业务,成为最新一家加入这股席卷中国餐饮业潮流的公司。这家时尚连锁餐厅运营商采此一模式发展似乎再合适不过,该趋势推动了很多初创连锁品牌的爆炸式增长。

投资者对于该公司初步拥抱加盟模式的反应不大热烈。周一开盘时九毛九股价小幅高开,但中午收市时又小幅下跌。该股最近显然需要一些利好消息。

九毛九一度是投资者的宠儿,股价从2019年IPO时的6.60港元飙升至最高32港元,因为投资者喜欢它旗下太二连锁餐厅强劲增长的故事,该连锁餐厅的招牌菜是“酸菜鱼”。但后来疫情暴发,迫使餐馆频繁关门,并普遍抑制了外出就餐的热情。在此背景下,九毛九股价暴跌,并在去年12月首次跌破发行价。

实际上该公司的业务在疫情后强劲反弹,意味着目前远期市盈率(P/E)仅为7.4倍,确实相当便宜。这个数字大约是海底捞(6862.HK)14.7倍的一半。即便是菜式更简单的面店运营商谭仔国际(2217.HK),远期市盈率也比九毛九高,为8.6倍,这好像说明九毛九的辉煌时期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九毛九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开店,据去年8月发布的中期业绩,截至去年6月底,九毛九营业门店621家,同比增长31%。所有这些门店都是自营的,公司之前仅有的加盟经验涉及旗下一个规模较小的连锁品牌2颗鸡蛋煎饼,后者后来因业绩不佳被出售。

九毛九对加盟模式态度谨慎,强调一开始会慎重使用该模式。它表示,一开始会在中国人口稀少、不那么发达的西部新疆和西藏地区,以及高铁站和机场等交通枢纽开设新的太二加盟店。该公司还将用加盟经营的方式进军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海外市场,扩大由加拿大、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已有门店组成的海外自营门店网络。

此外,公司表示还将向“山外面酸汤火锅”引进加盟模式,后者是一个新连锁品牌。公告称,该品牌将寻找加盟合作伙伴在若干指定购物中心开店。

九毛九表示将继续专注于自营店,自营店通常比加盟店更赚钱,但需要更多资源。

公司称:“本公司认为,加盟及合作模式带来的好处包括(i)加快品牌扩张及区域渗透;(ii)有效利用合作伙伴的创业精神、当地专业知识及业务网络;及(iii)与自营模式相比降低了本集团的营运风险。”

加盟热

餐厅加盟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了,但直到最近才被主要运营商所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的现代餐饮业直到世纪之交才真正开始腾飞,当时中国年轻的民营企业开始陆续出现。

尽管如此,大多数公司,尤其是西方大型连锁企业,出于对品控的担忧,相对不愿在中国采用这种模式。即使采用,像星巴克(SBUX.US)和麦当劳(MCD.US)这样的连锁品牌,往往选择大型的特许经营安排,与全国或中国主要地区的几个主要合作伙伴合作。

但随着中国餐饮业的成熟和更多合格运营商的涌现,越来越多的连锁品牌将加盟经营与自营店结合在一起,某些品牌甚至完全采用加盟的方式,以求实现爆炸式增长。进入中国市场三十多年来,在中国经营肯德基和必胜客连锁餐厅的百胜中国(YUMC.US; 9987.HK),在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坚持自营,最近才开始采用家加盟模式。

珍珠奶茶连锁店喜茶奈雪的茶(2150.HK)等也开始尝试这种模式,以追赶增长更快的同行。在这方面最积极的企业之一,是已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蜜雪冰城,它通过纯加盟的模式,发展成为在境内外拥有超过3.6万家门店的庞然大物。

像九毛九这样的公司可能正羡慕地看着这样庞大的数字,希望也能通过加盟模式实现类似增长,让自己的故事重现兴奋点。

九毛九自身的增长看起来已经相当健康,尽管投资者似乎希望从该公司获得更多收益。公司的中期报告显示,去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52%至28.8亿元,同期利润增长约三倍至2.22亿元。

但与国内今天几乎所有企业一样,该公司也面临中国经济放缓带来的挑战。这反映在餐厅的人均支出上,随着消费者变得谨慎,它三家主要连锁品牌中的两家人均支出有所下降。最值得注意的是,占公司收入约四分之三的太二连锁店,顾客平均支出从一年前的78元降至75元。

经济不景气的一个小小好处是,劳动力成本的下降: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经历了多年的持续增长后似乎趋于平稳,甚至有所下降。九毛九称,去年上半年,劳动力成本占收入的比例降至24.9%,比上年同期的28.6%下降了逾三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九毛九的前景是乐观的,至少对那些想在价值被低估的股票上碰碰运气的投资者来说是这样的。该公司运营的是一家较受欢迎的连锁餐厅,谨慎开放加盟业务,可在自营店之外提供新的增长动力。当然,最大的问号还是中国经济,如果消费者继续减少消费,可能会导致其门店盈利能力下降。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PCB设备制造商大族数控拟赴港上市

深圳上市的PCB设备制造商深圳市大族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1200.SZ)周一公布,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以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公司已聘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机构。 成立于2002年的大族数控,是中国印刷电路板(PCB)专用设备生产商之一,主要从事PCB专用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产品包括PCB钻孔、检测、曝光、成型设备等。其控股股东为大族激光(002008.SZ)。 公司2024年收入33.43亿元,同比增长104.56%,净利润3.01亿元,同比增长122.20。今年首季收入年增27.9%至9.6亿元,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加83.60%。公司股价自2022年上市以来,已下跌50.3%至38.06元左右,市值约159.8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Waer maker Epiworld file for Hong Kong listing

价格下行代工腰斩 瀚天天成靠国策突围?

全球碳化硅外延片市占第一的瀚天天成,正面对行业整合与价格下滑的双重压力 重点: 去年公司收入下滑14.4%,但净利润上升36% 政府补贴占公司净利润约67%    李世达 随着新能源车、光伏产业与工业能源等需求的快速增长,第三代半导体如碳化硅(SiC)领域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如同碳化硅本身的特性——耐高温与耐高压,这个领域的参赛者正进行一场效率与耐力的比赛,迎来各自的“冲刺区间”。 在英诺赛科(2577.HK)、天域半导体之后,中国第三代半导体又一重要玩家——瀚天天成电子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期望募资加码产能与技术研发,在全球市场一争高下。 第三代半导体指的是氮化镓(GaN)与碳化硅(SiC),这两种材料比硅晶圆具有高功率、耐高温、高电流密度、高频等特性,是生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绝佳材料,成为通信设备、新能源车与光伏组件更好的选择。在特斯拉(TSLA.US)Model 3车型率先采用碳化硅逆变器的带动下,目前碳化硅市场超过七成的需求来自新能源车。 成立于2011年的瀚天天成,创始人赵建辉是碳化硅行业内的顶级科学家,为全球第一位因对碳化硅技术研究和产业应用做出重大贡献而获选IEEE Fellow(IEEE院士)的研究者。 在顶尖科学家的带领下,公司的发展颇为顺利。申请文件引用灼识咨询的报告指,自2023年来,按年销售片数计,瀚天天成是全球最大的碳化硅外延供应商,2024年的市场份额达31.6%。另外,瀚天天成也是全球率先实现8英寸碳化硅外延片量产的生产商。 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瀚天天成通过自产和代工业务模式销售了8.54万片、20.06万片、16.44万片碳化硅外延片。其中,6英寸碳化硅外延片销量占比超95%,8英寸则占4.5%。 同样以碳化硅技术为主,也正申请港股上市的天域半导体,2023年碳化硅外延片销量为13.2万片,较瀚天天成少6.86万片。8英寸外延片方面,天域半导体销量为15片,同期瀚天天成则为285片,后者至2024年更大增至7,466片。 从收入看,2022年至2024年,瀚天天成收入分别为4.41亿元、11.43亿元和9.74亿元,2024年收入同比下滑14.8%。 公司收入缩水,与碳化硅外延片价格下滑有关。由于此前几年碳化硅衬底产能大规模扩充,2024年市场供需失衡,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6英寸碳化硅衬底的价格在2024年出现大幅下滑,带动了外延片价格同步下滑。 2020年至2023年,6英寸碳化硅外延片价格从每片1.14万元降至9,800元,2024年进一步降至每片7,300元,降幅达到25.5%。价格下滑也令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44.7%降至2024年的34.1%。 代工收入腰斩 另外,代工收入的大幅减少,也是导致收入下滑的原因。2024年,公司外延片代工收入仅为1.21亿元,同比下滑58.7%,占总收入比例从2022年的35.5%降至2024年的12.4%。 全球碳化硅市场正逐步被IDM(垂直整合)模式主导,国际大厂如Wolfspeed(WOLF.US)、英飞凌(IFX.DE)透过自建全流程产线削弱第三方代工需求。同时,国内头部企业如比亚迪(1211.HK; 002594.SZ)、三安光电(600703.SH)也开始自建外延产线,使得代工空间进一步压缩。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收入主要来自海外客户,2024年约为7.66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达78.7%。申请文件中提到,公司业务可能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国际贸易政策、国际出口管制及经济制裁的重大不利影响。 利润依赖政府补贴 尽管收入与毛利率双双下降,公司净利润却不减反增,2024年年增36%至1.66亿元,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政府的补助增加。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已被中国政府列入国家战略重点,视为半导体产业“弯道超车”的突破口。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专项扶持政策。过去三年,瀚天天成收到的政府补助分别为1,351万元、4,735万元、1.12亿元。2024年,政府补助占净利润达67.5%。 自成立以来,瀚天天成完成了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华为旗下的哈勃科技、华润微电子(688396.SH)、芯成众创、厦门高新投及火炬创投等,去年12月完成一笔有厦门国资参与的10亿元融资后,公司估值达260亿元。 在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的带动下,瀚天天成已成为全球碳化硅外延片的领先企业,然而面对价格下行、行业整合与地缘政治等压力,“扩张”不再能解决所有问题。所幸在政策支持下,行业仍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样在港股上市的英诺赛科,上市后股价一度上涨逾110%,目前涨幅仍超30%,考虑到同类公司仍属稀缺,代表中国碳化硅技术自主的瀚天天成,仍有机会受到追捧。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讯:Temu与Shein大砍美国广告支出 警告即将涨价

据媒体报道,中资电商平台Shein与Temu正大幅削减其在美国的广告支出,并警告消费者即将调涨价格。这是因应美国即将开始对所有进口包裹征收关税的新政策,该政策取代了原本的免税规定,过去内容物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型包裹可免关税入境美国。 路透社援引SensorTower数据报道,截至4月13日的两周内,Temu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Snap、X及YouTube平台的日均广告支出较前30天均值下降31%。同期Shein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YouTube及Pinterest平台的日均广告支出缩减19%。Temu是中国电商巨头拼多多(PDD.US)旗下国际业务板块,Shein则是全球快时尚行业领军企业,总部在新加坡但其大部分商品来自中国。 与此同时,英国《卫报》披露,这两家电商业者已警告其美国客户,预计下周起将上调价格。Shein在向消费者发出的公告中表示:“由于全球贸易规则与关税政策变动,本平台的营运成本已上升”,价格调整将于4月25日生效。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宣布上调所有中国商品的关税后,Shein与Temu或需缴纳最高145%的税金。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台积电首季净利增六成 客户未受关税影响

芯片代工大厂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SM.US; 2330.TW)周四公布最新业绩,首季收入8,392,5亿元台币(255.3亿美元),同比增长35.3%,净利润3,615.6亿元台币,同比增长60.3%,创历史新高。 其中,来自高阶运算业务的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的46%增长至59%,但智能手机业务则从38%降至28%。另外,五纳米制程业务收入比重从去年同期的37%降至36%,但三纳米制程业务则从9%增至22%。从地区看,公司有77%收入来自北美地区。 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表示,目前客户行为并未因关税政策有任何转变,2025年营运展望不变,美元营收将增长24%至26%,预计AI需求仍然强劲。他提到,公司正加码美国投资,预估将有约30%的二纳米及以上产能将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 业绩公布后,台积电美股周四微涨0.05%,收报151.74美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