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瑞士信贷、摩根大通和贝莱德集团在最近几个月纷纷减持这家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的股份

重点:

  • 几家大牌股东在过去三个月纷纷减持微盟
  • 上个月,腾讯投资的微盟宣布了一项10亿港元的股票回购计划,以缓解抛售压力

阳歌

我们不如把2021年秋称为微盟集团(Weimob,2013.HK)的“大退出”季。

这个与互联网巨头腾讯(Tencent,0700.HK)关系密切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自8月宣布回购10亿港元的股票以来,一直在积极购买自己的股票。现在我们终于知道究竟是谁在出售这些股票,它们中许多位列全球A级投资者名单,曾经是微盟的追捧者。 

我们稍后会来看看这份名单,其中有几个新近加入的值得注意,它们或许是从公司下挫的股价中嗅到了一些机会。

说实话,不难看出投资者目前不那么看好它的原因。除了2017年和2019年有小幅盈利外,该公司在过去几年一直亏损。今年上半年,它继续亏损,令原本希望获得小幅利润的投资者感到失望。

即使以目前的股价,该公司也比一些现在盈利的同行有不错的溢价。

最重要的是,那些在2019年初投资微盟香港IPO的人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该公司当年以每股2.8港元的价格发行股票,筹集了7.56亿港元。此后,该股票取得了不错的涨幅,大部分时间都处于12港元或以下的水平,在2月份中国科技股整体大涨之时,它短暂地飙升至30港元以上。

出于对国内监管收紧的担忧,中国科技股此后普遍回落,回吐了大部分涨幅。但是,即使是以周一收盘时的12.20港元计算,该股目前的交易价格仍然是IPO发行价的三倍多。

从估值上看,基于2020年的业绩,微盟的市销率(P/S)也高达16。其竞争对手——与电商巨头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关系密切的宝尊(BZ.US)尽管盈利,但市销率却低得多,仅为1.7倍。即使是盈利能力与宝尊相当的美国同行赛富时(Salesforce.com,CRM.US),市销率也较低,为10倍。

微盟股价高涨的其中一个原因,很可能是其令人印象深刻的A级投资者名单,这代表了对这家公司未来的一大信任票。这个群体包括了瑞银(UBS)、贝莱德集团(Black Rock)、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和摩根大通(JPMorgan)等。这些大机构一般很少涉足像微盟这样的中小盘股。微盟的最新市值为317亿港元(41亿美元),正好处于中盘股范畴。

这个全明星粉丝俱乐部在7月失去了一个重要成员,当时瑞士信贷披露它已经将其在该公司的多头头寸从6.75%削减到3.79%。这家全球银行业巨头在去年年底持有微盟股份更多,为9.12%。在它上市后,也是微盟几次二级股票发售的承销商。这一消息引发了微盟股票20%的下跌,促使董事会发表声明,称公司一切正常。

恐慌效应

虽然在它的运营层面上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该公司的许多其他大牌投资者似乎都注意到了这一点,认为现在或许是退出的好时机,并将他们首次入股以来赚取的部分利润收入囊中。

瑞士信贷的本土竞争对手瑞银也已将其在该公司的多头头寸从6月底的7.1%减持至目前的不到5%的水平——低于这个门槛,投资者就不需要报告它们的持股情况。摩根大通也减持了所持股份,从年中的9.77%降至目前的7.04%。

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是获利套现名单上的最后一个,它的持股比例也从6月底的6.17%降至5%的门槛以下。和其他三家机构投资者曾持有大量微盟空头头寸不同,由于这家美国巨头对微盟的押注基本上是做多,贝莱德的抛售行为明显存在差异。

但对于微盟来说,也不全是坏消息。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8月底披露,该公司已累计持有微盟5%以上的股份,在最新一次披露中,这一数字升至5.07%。中等规模的基金管理公司布朗兄弟哈里曼银行(Brown Brothers Harriman & Co.)也在10月7日披露,对微盟的持股比例曾一度超过5%的门槛,不过此后又回到这一水平以下。

在看了该公司最新财务报告后,就不难了解这些大投资机构减持股份的原因了。

今年前六个月,微盟的收入增长44.5%至13.8亿元(2.15亿美元),这个增幅给人留下印深刻印象,但肯定不是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这个数字确实击败了宝尊,宝尊上半年的收入要高不少,达到43亿元,但同比仅增长18%。赛富时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增长也较为缓慢,为23%。

但正如我们之前说过的,宝尊和赛富时都是盈利的。相比之下,微盟上半年亏损5.843亿元,比去年同期的5.457亿元略有扩大。即使在调整后的基础上(通常除去与员工股份薪酬相关的成本),微盟今年上半年仍录得1.188亿元的亏损,去年同期则为5230万元的盈利。

归根结底,知名投资机构支持微盟的时代可能要结束了,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尽管瑞银、瑞士信贷和贝莱德可能仍将持有该公司5%以下的股份,但它们可能会继续减持,直到有迹象表明有理由采取相反的操作。就这点来说,最重要的信号就是实现长期盈利,尽管目前还远不清楚何时会真正实现这一点。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Alibaba Group said Tuesday its logistics arm, Cainiao Smart Logistics Network, filed to list separately on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快讯:阿里巴巴申请分拆菜鸟上市

最新: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BABA.US; 9988.HK)旗下的菜鸟智慧物流网络有限公司周二向港交所呈交上市申请,是阿里巴巴宣布分拆旗下业务以来,首家申请独立上市的企业。 利好:市场消息指出,菜鸟将集资最少10亿美元(73亿元),以用作发展国际及内地的物流服务能力与网络,并计划提升软件及增强人工智能(AI)能力,用作开发更智能的物流解决方案。 值得关注:阿里巴巴现时持有69.54%菜鸟股份,菜鸟上市后,阿里巴巴的控制权将会减少,但仍然会持股50%以上。 深度:今年3月28日,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向全体员工发信,宣布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企业重组,称其将转变成一家控股公司,旗下6大业务以“1+6+N”的组织独立运营,它们分别是大文娱、本地生活、菜鸟、阿里云智慧、淘宝天猫商业及国际电子商务业务,而每个业务集团都有上市的可能。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将分别成立董事会,实行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 市场反应:阿里巴巴的港股周三微升,中午收盘涨0.8%至84.6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间水平。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ABA.US 9988.HK
Nicefilm eyes Hong Kong listing

影视娱乐转活 耐看娱乐第四度闯关

耐看娱乐先后三次向港交所递交申请均以失败告终,近期内地影视业务表现理想,公司乘势再申上市,冀望能第四度闯关成功 重点: 公司2022年利润大升2.5倍,主要是年内出售许可IP获7,500万元 由于业务性质取决于制作最终是否受欢迎,过去几年公司盈利较为波动        陈嘉仪 中国网剧及网络电影制片商耐看娱乐控股有限公司两年内第四度闯关港股,继去年1月、7月和今年3月后,于9月再向港交所提交申请。从最新递交的初步招股文件所见,之前一直被诟病业绩太波动,未见有太大改善。 耐看娱乐原称耐飞科技,于2016年成立,主要经营网剧、网络电影、许可IP以及院线电影四大业务,其中网剧及网络电影占据绝对的比重。历年生产及制作的作品中,29部网剧及61部网络电影已首播并产生收入,主要在中国五大网络视频平台——优酷、爱奇艺(IQ.US)、腾讯视频、芒果TV及哔哩哔哩(9626.HK)发行。 根据初步招股文件,该公司2020年至2023上半年的收益和利润,继续如过山车般上落。 收益方面,由2020年的2.59亿元,大升33%至2021年的3.46亿元后;翌年回落逾40%至2.06亿元;今年上半年再同比反弹1.18倍至1.62亿元。股东应占溢利方面,过去三年半分别为3100万元、1805万元、4,755万元及1,097万元。期内,网剧及网络电影分别占总收益的76.8%、93.2%、62.3%及91.4%。同时值得留意的是2022年净利润大升1.68倍,主要是年内出售许可IP获益7,500万元,毛利高达5,079万元所致;而今年上半年同比大升2.4倍,主要是去年同期只赚303万元的低基数效应。 成功靠爆款 收益和净利润大上大落,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收益往往取决于单项目的表现。初步招股文件披露,耐看娱乐单一网剧产生的收益介乎10万元至7,410万元,单一网络电影产生的收益介乎5,000元至3,940万元,范围差异甚大导致经营的不确定性。这也意味着在每年上架的作品中,如果有一部或多部网剧及网络电影“爆款”、“爆雷”或成本严重超支都足以反转全局。 内地网剧主要分为分账剧、定制剧、版权剧三个类型。分账剧是指视频平台以收益分成的方式,向制作公司支付许可费,具体费用由收益分成机制决定;定制剧是由视频平台主导产品内容,制作公司只承担制作的职能;版权剧则是由视频平台以固定费用方式支付许可费。每部网剧及网络电影的毛利范围高低,取决于网剧类型、投资规模、投资比例、采用的收入确认模式以及网剧及网络电影播出时的行业整体环境。 一般而言,分账剧及版权剧的毛利率较高;近年比较多平台采购的定制剧,毛利率通常是最低的。以耐看娱乐为例,分账剧过去三年半毛利率介乎35.8%至53.7%,版权剧介乎42.3%至83.3%,定制剧只介乎5.6%至19.9%。耐看娱乐早期以制作版权剧为主,自2018年以来由于市场低迷,各大视频平台为了“降本增效”均倾向制作质量及成本效率较高的自制剧,如爱奇艺的“迷雾剧场”及腾讯视频的自制剧均取得不俗口碑,导致版权剧采购量大幅下降,定制剧则持续上升。 耐看娱乐前五大客户都是知名视频平台,在大势所趋下,版权剧由2020年贡献总营收45.2%,断崖式下降至2021年的5.5%,2022年至今更是清零;定制剧营收占比则由2020年的15.2%,反覆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47.3%。受到新冠疫情打击,叠加低毛利率影响,去年网剧业务营收同比大挫近七成,至7,913万元,要靠出售许可IP来撑起业绩。如视频平台继续加大自制剧的投入,定必进一步压缩其发展空间。 创优酷分账剧纪录 虽然今年情况略有改善,上半年网剧营收达1.2亿元,6月中旬播映的的分账剧《当我飞奔向你》,票房收入超过6,080万元,在2023年优酷播出的分账剧中创下最高票房收入;较高的分账剧贡献营收占比,也由2020年仅4.4%,上升至26.6%;惟网剧业务毛利率由去年全年39.9%降至20.2%,拖累整体毛利率由44.7%降至25.5%。再加上短视频平台入局,衍生出微短剧等网剧影视作品,也对其网剧和网络电影制作业务构成竞争,如何才能突围而出是未来的最大考验。 同类可比的影视公司中,已经上市的稻草熊娱乐(2125.HK)去年全年及今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9.8亿元及4.62亿元;柠萌影业(9857.HK)分别为9.51亿元及4.22亿元。然而资本市场对两者均投下不信任票,去年8月上市的柠萌影视,在今年春节电影票房报捷后,曾乘势冲上34.15港元,惟近日已回至9港元水平;而2021年1月上市的稻草熊娱乐,同年4月高见15.3港元后,股价也步入长期下降轨,刚于9月21日做出0.55港元历史低位,追踪市盈率跌至4.35倍,市值仅3.92亿港元。 观乎两者表现可以预期耐看娱乐即使有阿里系背景,由阿里影业(1060.HK)间接持有10.35%,恐怕也难争取到高估值。耐看娱乐最终是否耐看,我们拭目以待。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洪恩以静制动 应对经济不确定性

这家儿童教育产品和服务供应商,第二季度营收仅增长4.5%,但得益于研发支出削减,利润近乎翻倍 重点 洪恩二季度营收增长4.5%,表现平平,但受益于成本控制,力保利润率,实现利润的强劲增长 在去年底达到峰值后,该教育公司的递延收入连续第二个季度下降       阳歌 中国两年前对教育行业的严厉整顿摧毁了整个行业,包括数十亿美元计的市值,因为这个行业的很大一部分在短短几个月里就被抹去。但现在尘埃落定,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剩下的幸存者,是否有可能真的再次得以蓬勃发展? 在这一点上,洪恩教育(IH.US)的最新财报看上去不太令人鼓舞。季报显示,该公司的业务实际上处于暂停状态,勉强实现了个位数的收入增长,这对于杂货店等增长缓慢的行业来说可能还不错,但从增长的角度来看,实难令人兴奋。 洪恩本季度利润几乎翻了一番,乍看令人印象深刻。但细看就不难发现,其利润增长和前几个季度的三位数增长相比,其实有所放缓。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增长都来自该公司削减研发支出而节省的成本。 这种削减现在可能对利润有利,但同样,它们并不是一家渴望增长的公司该有的标志。 洪恩在两年前的整顿行动中幸存了下来,至少这一点应该受到称赞。那次整顿行动主要针对的是K12学科类课后辅导服务提供商。由于产品和服务更多聚焦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学习技巧,而不是特定的学校科目,洪恩得以幸免。 但在经历了这次打击之后,该公司始终未能用2020年IPO前后取得的那种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高收入增长来激起投资者的兴趣。因此,其股价较IPO价格下跌了约四分之三。这可能比很多破产的教育机构要好,但如此疲软的增长很难吸引新投资者购买它的股票。 洪恩较为正面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盈利能力,因为它的大多数同行还在亏钱。相比之下,该公司去年扭亏为盈,并在最新报告期内连续第六个季度实现盈利。但其市盈率目前仅为7倍。 其市销率略好一些,为1.2倍,因为投资者认可该公司至少实现了盈利这一点。相比之下,还处于亏损的网易有道(DAO.US)市盈率仅为0.63倍,不过瞄准成人教育的粉笔(2469.HK)在今年首次实现盈利后,市销率涨到了3.3倍。 洪恩的股价在上周四公布业绩后的两个交易日内上涨了5.5%。 但后来又在周一回吐了所有涨幅,这很好地总结了投资者对这家公司,可能也是对当今中国教育行业缺乏兴趣这一现实。 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做出改变,因为目前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导致消费者控制支出。尽管中国家长以舍得在教育上投资而闻名,但在经济不确定时期,这类支出也是相对容易最先被砍掉的支出之一。 谨慎行事 近来,洪恩似乎也变得更为谨慎,在当前的经济气候下,这或许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品质。该公司在二季度将总体运营成本实际削减了7.6%,至1.3亿元,其中研发支出削减19%。 与此同时,销售和营销支出增长21%,表明该公司仍在为现有产品争取新客户。因此,洪恩在二季度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MAU)同比增长11.7%,达到 2,030万,这是其主要业绩指标中为数不多的两位数增长之一。 另一个积极的趋势来自递延收入和预付款,在去年底达到峰值后,过去两个季度一直在降。这一数字在2021年底为3.03亿元,但在去年底急剧上升至3.79亿元,因为在中国采取严格的疫情限制措施期间,消费者难以支付账单。 但这一数字今年开始下降,到6月底回落至3.26亿元。虽然中国取消“清零”政策可能是这种改善背后的主要推动力,但洪恩在当前经济放缓的环境下变得谨慎起来,也应该是原因之一。 然而,在经济不确定时期,谨慎是值得称赞的事情,但它很难让人感到兴奋。洪恩二季度的营收仅增长4.5%,从上年同期的2.31亿元增至2.41亿元。这一小幅增长,加上对成本的控制,帮助该公司将毛利率维持在相对强劲的70.9%,与上年同期的70.8%大致持平。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该公司的利润增长了93%,达到4,210万。 洪恩的财报中另一个略显积极的因素是现金持有情况,这个数字从去年底的10.5亿元小幅升至6月底的11亿元。虽然这看起来可能并不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数字,但在目前的环境下,任何增长都表明该公司不会很快面临现金短缺的问题。 最后,我们还是要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也就是:洪恩和其他民办教育公司还能恢复它们之前的高速增长吗?实话说,中国人一直非常重视教育,几千年来的传统现在也很难改变。 这意味着该市场在未来仍有很大的潜力。但首先,中国必须克服当前的经济放缓,恢复更稳定的增长。而且,未来的打击行动总是有可能发生的,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仍会是一个主要的风险因素。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IH.HK
Lithium miner Ganfeng Lithium announced Monday that it will acquire 33.33% of Chongqing Ruichi Automobile for 1 billion yuan.

快讯:赣锋锂业购电动车企33.3%股权

最新:锂化合物生产商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772.HK;002460.SZ)周一公布,计划以10亿元现金认购瑞驰电动新增注册资本,增资完成后,将持有该公司33.33%股权。 利好:瑞驰电动聚焦于电动商用车业务,是一家具盈利能力的公司,今年首7个月的净利润为2,493万元,赣锋锂业收购其股权,将有助扩大新能源产业链的下游业务。 值得关注:截至今年6月底,赣锋锂业拥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1亿元,这宗交易将耗用其约10%的现金,但公司预计对财务状况不构成重大影响。 深度:赣锋锂业是一家布局全球、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大型锂产品生产商,主要开发阿根廷、澳洲及中国境内的锂矿。受惠于下游客户对碳酸锂产品的需求强劲增长,相关产品销售价格按年大涨,加上动力电池及储能产业市场持续膨胀,该公司的锂电池板块销量明显增加,引领去年收入及净利润分别大涨275%与292%。但踏入2023年,全球锂矿行业开局不顺,锂价跌势未止,其上半年收入虽上升26.5%至181亿元,但净利润却减少19.4%至58.7亿元。 市场反应:赣锋锂业周二股价下挫,其港股中午收盘跌2.7%至32.05港元,创52周新低。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1772.HK 002460.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