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私营的传统教育服务先驱改变IPO款项用途,将重点放在竞争较小的非一线城市

重点

  • 中国东方教育将战略重点从一线城市转向省会城市
  • 该转变可能会增加来自长期课程的收入,但可能会降低学费

欧加德

职教机构中国东方教育控股有限公司(China East Education Holdings Ltd,港交所:0667)正在进行一次中期调整,从2019年的IPO中腾出资金,专注于在五个一线城市(公司此前的工作重点)之外的省级扩张。

中国东方教育的总部设在安徽省省会合肥,运营着206所培训厨师、IT技术人员和汽车维修工人的学校,公司表示,希望在“较小的”中国城市扩大业务覆盖,改变它以往专注大城市的策略。具体而言,它的目标是人口密集省份人口超过500万的中心城市。

“市况不断变化,自2019年以来房地产价格持续飙升,于北京、上海及广州建设区域中心的土地购买成本已远高于原定计划,并且较难确定面积重组的合适地块用于本集团的发展,”公司在上周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的一份公告中表示。

根据公告中的一项修正计划,原本指定用于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西安设施建设的45%的IPO资金,现在也将用于“在本集团的主要招生省份的城市建设省级的教育基地而购买土地”,文件中说。

公司在早些时候发布的年报中表示,拓展市场将包括广东、浙江、江苏、湖南、河北、四川、内蒙古和黑龙江,“我们认为这些人口超过五百万的城市对烹饪技术、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汽车服务技术以及时尚美业等有着巨大潜力但未得到满足的需求。”

中国东方教育2019年香港上市时筹集了48亿港元(6.2亿美元),当时这是中国教育类公司在香港的最大一笔IPO。根据其最新的年报,截至去年年底,它还有34.5亿元人民币(5.32亿美元)上市筹集的现金未使用。

中国东方教育庞大的网络覆盖了中国大多数省会城市,包括去年新开的29所学校。但最新的投资转向意味着,它将更深入地渗透到二级市场。

经营K12(从学前教育到高中)学生校内和课外辅导课程的一起教育科技(17教育科技集团)也在进行类似的本地化转向,这反映出这类公司在最富裕的城市地区正感受到激烈的竞争。  

投资者将需要决定,这种转向究竟是充满信心地进入前景看好的省会城市,还是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从中国最富裕的城市撤退。中国东方教育是中国蓬勃发展的私营职业培训市场的先锋,它于1988年成立,当时是一所IT培训学校。

衡量该公司进展的最佳标准,可能是看它是否有能力不断扩大报名参加三年制长期课程的学生比例,与短期课程相比,这能提供更稳定的收入。该公司还需要证明,它是否能够在生活成本较低的城市收取有利可图的学费,这一趋势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来证明。

该公司2020年信息技术课程的平均学费为18800元(2900美元)、汽车服务课程为27100元、烹饪课程为33700元,与2019年相比出现个位数的小幅下降。短期课程表现最差,学费有所下降。该公司的最新年报数据显示,长期课程呈现小幅增长。

2020年期间,中国东方教育平均有133310名注册学生和注册客户(培训人次及客户注册人数),其中近50%是烹饪培训,另外31%是IT和互联网学科,16%是汽车维修课程。 该公司正在研究扩展到新的职业科目,包括人工智能和医疗保健。

一开始是竖起大拇指

投资者对于这个战略的转变打出了及格分数,至少一开始是这样,由于预期新战略的出台,中国东方教育的股票从四月中旬的低点上涨了约18%。

在去年年初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停课两个月后,中国东方教育去年的收入较2019年下降6.6%,至36.5亿元。全年净利润从2019年的8.48亿元降幅逾一半,至2.58亿元,同期毛利率从58.4%下降至54.0%。

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教育市场,像中国东方教育这样的职业教育股已经成为了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板块,而这个市场更为人所知的是在线教育服务机构。在2020年初中国因疫情封锁期间,在线教育群体蓬勃发展,因为大多数人都在家学习了几个月。但随着学生重返教室,政府采取措施限制课外课堂给学生的压力,这类公司开始陷入困境。

相比之下,像中国东方教育这样的私立大专教育机构和语言学习公司,较少受制于针对年幼学生的监管。这个差别也体现在企业的盈亏上。虽然中国东方教育和其他许多传统的教育机构都实现了稳健的盈利,但几乎所有的在线教育机构都在亏损。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月份发布的数据,从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中国在线教育用户几乎翻了一番,去年春天疫情期间达到4.23亿的峰值,然后在12月回落至3.417亿人。

在拥挤的教育股领域,中国东方教育采用的是传统的课堂模式,算是一种逆向布局。在2020年1月至3月的封锁期间,公司股价下跌了一半,之后随着学校复课,该公司股价在2020年下半年反弹至历史最高水平。自从在香港上市的近两年时间里,该股已经上涨了77%。

即使经历了最近的反弹,但与同业相比,中国东方教育的股价仍然相对被低估,市盈率约为11倍。专业型教育培训机构中国科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China Kepei Education Group)的市盈率在14倍左右,专注于公务员考试的中公教育(Offcn Education Technology )为15倍,中国教育集团(China Education Group)为16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Hello Group is a dating app

国内盈收双下滑 挈文出海求破困局

陌陌约会应用程序的运营商表示,全球业务收入今年有望翻一番,达到20亿元 重点: 直播业务监管和用户数量减少,挚文集团第四季度收入下降12%,净利润暴跌59% 公司通过Soulchill和其他新应用转向国际市场,目标是今年海外收入最高增长100% 陈竹 挚文集团(MOMO.US)虽然是中国领先的约会应用运营商之一,但它最近在社交领域似乎人缘不佳。 它旗下的陌陌曾被称为“中国的Tinder”,但数年来,集团业绩持续下滑,而上周发布的最新季报也没有透露缓解的迹象。业绩还显示公司各项数据全面下滑,收入、盈利能力和付费会员数量均有所下降——这种下滑趋势从2020年一直持续到现在,尽管公司试图将自己重新定位为不仅仅是一个交友应用平台。 面对国内持续不断的压力——包括监管审查、市场饱和以及用户转向抖音等其他平台——公司管理层现正加大海外战略实施力度,以寻求缓解。尽管挚文集团自2020年以来一直在探索国际市场,但公司管理层上周承诺,将在这方面采取更大胆的行动,并指出过去一年取得了快速进展。 仔细研究挚文集团的海外扩张(包括2024年取得的进展和迫在眉睫的挑战)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公司最新的季度业绩,以便了解它目前的处境。报告强调,它在国内市场的低迷状况并未缓解,这也解释为什么公司将国际市场视为重振业务最可行的途径。 截至12月,挚文集团本季度营收为26亿元(3.59亿美元),同比下降12%。延续了自2020年第一季度以来的季度萎缩模式,期间仅在2023年第二季度有过一次短暂的喘息,当时公司勉强实现1%的增长。以年为单位,2024年的收入也下降了12%,这是自2019年达到顶峰以来连续第五年下降。 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明显恶化,第四季度净利润从上年同期的4.53亿元暴跌59%至1.87亿元。2024年全年,净利润下降近50%,降至10亿元。      国际扩张 挚文集团的发展势头下滑,部分原因在于它难以跟上中国快速变化的社交媒体格局。在中国,用户越来越多地涌向快速发展的新平台,尤其是像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以及广受欢迎的社交社区平台小红书。这种不断变化的格局,给挚文集团的核心商业模式,即促进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系,带来了严峻挑战。 公司在适应新环境方面的困境,体现在旗下两款主要应用程序——陌陌和探探的用户数量持续下降。在第四季度,探探的月活用户减少了290万,降至1,080万。虽然规模更大的陌陌的活跃用户数据未被披露,但其付费用户数量同比从740万降至570万。探探的付费用户数量也同样从120万降至90万。若是与2021年的数据相比,这种下降更为明显,当时陌陌和探探的付费用户分别为900万和300万。 公司收入下降在很大程度是付费用户大量流失所致,这些用户主要订阅各种增值服务,比如提升个人资料曝光度的高级功能。然而,影响最为沉重的还是自2020年以来的监管打击,它限制用户对网络主播的打赏。这对挚文集团产生了严重影响,因它严重依赖打赏所带来的佣金收入。 这种影响在公司的收入构成中体现得十分明显,2017年和2018年,直播服务为挚文集团贡献约80%的收入。但在监管收紧期间,这个数字稳步下降。2024年,直播收入同比下降16%至51亿元,占总收入的48%。从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增值服务(主要是会员费)已超过直播收入,成为公司最大的单一收入来源。 国内市场的危机,迫使挚文集团加大海外发展的力度,公司管理层认为,相对于国内市场的不确定性,海外市场具有“明显的增长潜力”。这一战略的核心是面向中东市场的社交应用Soulchill。2024年,Soulchill的收入同比激增50%,达到近10亿元,超过了探探日益减少的贡献。公司将成功归功于本地化战略,包括根据文化定制的虚拟礼物和有针对性的直播功能。 地域扩张 据公司首席财务官彭晖介绍,公司计划在2025年将业务扩展到土耳其、埃及和波斯湾国家以外的发达市场,但具体目标仍未披露。 挚文集团在2023年末推出两款新应用程序,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版图:Yaahlan,一款专注于阿拉伯用户的语音社交游戏应用程序,它将游戏与语音互动相结合;以及AMAR,一款面向中东和北非市场(MENA)年轻用户的语音社交平台。据首席运营官张思川称,这两款应用程序在2024年末开始变现,尽管前期有营销投入,但目前正产生稳定的回报。 彭晖预计,海外收入将从2024年的10亿元,增至2025年的17亿至20亿元间。彭晖在公司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指出:“如果(投资回报率)保持稳定,到年底我们可能会看到这些新应用程序达到Soulchill目前的收入规模。”彭晖说,目前相对于拓展业务规模的努力而言,盈利能力仍是次要的,意味至少在未来一两年,海外拓展可能会继续侵蚀挚文集团的利润。 扩张战略也存在风险,公司聚焦中东地区这一点表明,它需要快速实现业务多元化。张思川承认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局势不稳,影响2024年底的用户支出也证明了这一点。挚文集团在该区还面临着另外两家具有中国背景的社交媒体公司——雅乐科技(YALA.US)和赤子城科技(9911.HK)的竞争。 随着它进入竞争激烈的西方市场,营销成本可能出现大幅增加。因在那里,它将面临来自当地老牌竞争对手以及Match Group(MTCH.US)等全球巨头的激烈竞争。 尽管面临挑战,公司管理层仍认为海外扩张至关重要。张思川强调,公司“在社交娱乐产品方面的长期专业经验”,证明将资源转移到国际市场是合理可行,他们预计,与陷入停滞且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比较,在国际市场能获得更好的回报。 投资者仍然持怀疑态度,在财报发布当天,挚文集团股价下跌了8%,反映投资者对其国内金牛服务的可持续性,和海外扩张所需资金的担忧。该股在过去六个月中上涨了12%,但这远低于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同期45%的涨幅,表明投资者对公司的转型战略并不买账。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国际扩张奏效 雾芯科技去年收入增长73%

中国电子烟品牌悦刻运营商雾芯科技有限公司(RLX.US)上周五公布去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全年收入达到27.5亿元(3.8亿美元),同比增长73.3%;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为9.3亿元,较2023年的9亿元增长3.3%。 第四季度,公司收入增长56.3%至8.1亿元,但非通用会计准则下,第四季度净利2.5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4.3亿元下滑41%。 公司将营收增长归功于成功的国际扩张策略,另外受益于收入结构改善和成本优化措施,去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从2023年同期的23.7%提升至27%。业绩公布后,公司股价上周五下跌3.8%至2.26美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宝马销售下滑 华晨少赚六成

汽车制造商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1114.HK)周日发盈警,公司去年盈利将较2023年减少60%,主要因联营公司华晨宝马汽车业绩下滑,以及华晨旗下附属公司已付股息预扣税约14.74亿元。 公司去年底与TCL成立合资企业,从事开发及制造智能座舱及显示器组件业务,双方各出资7亿元,合共投资14亿元。 华晨上周五股价已下跌4.3%,周一开市下跌2.2%报2.61港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hances to take a leap in future performance? Leapmotor recorded profits in the quarterly results for the first time

零跑首录季度盈利 未来业绩将不再零跑?

零跑去年12月汽车交付量突破4万辆,随着交付量增加,公司业绩有望续看好 重点: 去年业绩亏损按年收窄33% 将推的B10型号,是打进低端市场的重点车款   刘智恒 狄更斯在《双城记》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对于中国电动车企,正处身在这个两极时代。好的时代是电动车已逐渐成为明日汽车的主流,坏的时代就是人人也想分一杯羹,竞争日趋惨烈,令行业成为杀戮战场。 电动车将主宰未来汽车市场已无容置疑,但赛道上百骏竞走,除了比亚迪(1211.HK,002594.SZ)及理想(Li.US)等一两家能暂时领跑,不少庞大车企先后掉队,威马的败走麦城,哪咤的折㦸沉沙,都反映市场的惨烈,哪家能够生存甚至弯道超车仍难说,但近期浙江科技零跑股份有限公司(9863.HK)的表现,确让市场刮目相看。 公司公布2024年业绩,收入大幅增长92%至321.6亿元,亏损按年大幅收窄33%至28.2亿元。去年第四季度业绩首度实现正数,获利8,000万元。去年公司交付汽车293,724辆,按年大升103.8%。 C系成爆款产品 业务及财务数据大幅改善,市场开始注意零跑,而公司前景确实具有一定优势。首先,零跑的市场触觉强劲,公司第四季度得以扭亏为盈,全因销量提升,而能取得耀目增长,与公司成功押中增程序的SUV不无关系。去年推出的C10及C16,都属纯电加程的双动力,迎合年轻及中产家庭,成为爆款产品,带动第四季整体销售大升。 去年第三季度销量才是86,165辆,但10月就38,177辆、11月是40,169辆,到12月更是42,517辆。公司全年累计交付近30万辆,超额完成2024年目标。零跑在增程序SUV上大致有理想的布局,占据一个颇大优势,足以成为桥头堡去作进一步开疆拓土及攻城掠地。 技术是零跑的另一优势,公司一直坚持全域自研,范围主要涵盖新能源车的一级零部件,自制率高于六成半,电子零部件实现全域自研。虽然自研起始的投资庞大,也影响车企造车进程,资金链容易出问题;但一旦成功,研发出独家而优质的技术,就有机会领跑对手。而且打下相关的基础,有更坚实技术去支持迭代演进,成本也可随之调降。 零跑做出LEAP3.0技术架构,命名为“四叶草”,实现具前瞻性的“四域合一”。即将座舱域、动力域、车身域和智能驾驶域集成在一起。 外有Stellantis内有一汽 出海是电动车企另一个拓展业务的市场,但说易行难,这方面零跑找对了合作伙伴。2023年克莱斯勒母公司Stellantis入股零跑后, Stellantis在国际市场上全面与零跑合作,协助零跑在国际市场上建立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物流及零部件,以致汽车金融等。 在Stellantis的助力下,去年公司于欧洲已建立了350家网点,包括有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功能。有这家具规模的识途老马协助,零跑在出海上占据相当优势。 海外有Stellantis的扶持,近日在内地又与龙头车企第一汽车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协议,将展开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及零部件合作,并探讨资本合作的可行性。 从协议理解,零跑有望成为一汽在发展新能源车上的零部件供应商,此点将可提升零跑收入,也可藉此扩大零部件的规模效应,减轻及摊薄研发与制造的成本。 还有,一汽可能在资本上为零跑提供帮助,对于零跑这类造车新势力,烧钱速度惊人,资金流的重要,等同身体上的血液,有一汽这家财力充足的车企背书支持,无疑是加强了战斗力。 今年剑指50万辆 在经济疲弱及消费降级时期,10至15万元的电动车产品是兵家必争之地,零跑已瞄准此块肥肉,B系列的首款车型B10刚于3月上市,由具有更高集成和智能的LEAP 3.5架构打造,或作为打入细分市场的一路奇兵,成为公司新增长点。 零跑已具备一定条件,暂时的势头也渐入佳境。集团创始人朱江明曾对外称,电动车企年销量能达50万辆的才能活,100万辆才有活力,活到最后需要300万辆。他已为零跑2025年定下50万辆交付量,我们就密切注视公司今年销售走势,看看零跑能否真的迈进美好的年代。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