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毛九建议的10亿元房地产投资,在投资者的激烈反对下很快就宣布取消,反映中国企业管理层经常把公司当作个人领地的弊病

阳歌

位于中国南方大城市、广东省省会广州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国金天地,在建设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起因是一个典型的地方企业老板试图支持该项目,但方法是利用他所创建的上市公司向项目注资,引起股东激烈反对。后来事情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这名决策人没有无视股东,而是听取了他们的意见。

这个特别的故事发生在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9922.HK)身上,它是以特色“酸菜鱼”著称、深受年轻人欢迎的太二连锁餐厅运营商。但是这个故事其实可以适用于数以百计中国上市公司中的任何一家,这些公司的创始人,往往也是其控股股东。

这些创始人经常把他们的公司当作个人领地,有时利用它们来服务其个人利益,即使这种行为对他们的小股东几乎没有好处。这一特点是投资者对境外上市中国公司持怀疑态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们基本上意识到,当他们投资时,已等同放弃了影响管理层的权利。

但是这个最新的故事表明,也许至少有一些公司的创始人,开始意识到这种做法是不被接受的,因为这对他们理论上应该服务的股东不负责任。正如九毛九创始人兼主席管毅宏刚发现的那样,这种做法的代价相当沉重。

这个故事始于上周,当时九毛九宣布它将支付10亿元购买其家乡广州的广州国金天地项目开发公司26%股份。九毛九解释它计划将其总部迁入该建筑群,并声称有必要保持其作为领先和时尚的餐饮运营商的声誉。

但投资者并不认同这个观点。第二天,他们通过抛售九毛九股票来表达不满,导致该股大跌20%。这意味着该公司的市值损失了约46亿港元(41.8亿元)。由于管毅宏持有41%九毛九股票,因此也导致17亿元的个人损失。这两个数字都远超本来计划的10亿元投资规模。

也许是个人损失,才让管毅宏重新审视自己的决定。

不管是什么原因,该公司很快在本周一发布了另一则公告,称其已经改变主意,不再投资该项目,改由管毅宏利用个人资产进行投资。无容置疑,在第二份公告发布后,九毛九的股价反弹,现在已经收复了大部分失地。

为了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读者需要认识到良好的政府关系,对于商人在中国成功做生意的巨大重要性。九毛九总部设在广州,因此依靠当地政府的各种支持,例如获得必要的许可证、得到当地税务局的支持等,有助确保其业务顺利运营。

与此同时,中国的私人房地产市场,目前正经历其短暂历史上最严重的衰退。这种低迷导致许多缺乏资金的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停滞不前,当中以住宅项目受到的冲击最大。

虽然我们不清楚广州国金天地的状况,该项目仍在建设中,预定2026年完工。但我们可以猜测,在目前的环境下,该项目可能面临着财务困难。作为当地一家拥有大量现金的大型企业负责人,管毅宏可能认为他可以通过其公司提供资金,以协助该项目完成,而且这一举动甚至可能是由当地政府“建议”的。

最后,我们不能完全责怪管毅宏的行为,因为这可能是为了九毛九和他的个人利益而进行的重大政府关系活动。但是,他使用九毛九的资金来进行该项投资,看起来就非常不负责任,尤其是在当前公司面临自身业务放缓的情况下。

透过九毛九的案例,希望其他中国企业的负责人能够注意到,在使用其上市公司资金作出类似的暧昧投资决定前,应该三思而行。因为这种决定不仅会对公司带来负面影响,也会对公司创始人的个人财富造成伤害。

是咏竹坊的主编,其联系方式是dougyoung@thebambooworks.com

(本文为翻译文章,中英文版本如有冲突,以英文版本为准。如欲参考原文,请点击这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京东拟收购德国电子零售商Ceconomy

德国电子产品零售商Ceconomy(CECG.DE)周四证实,正与中国电商巨头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618.HK, JD.US)进行收购谈判。据路透社报道,京东出价为每股4.60欧元,较周三股价溢价约23%,交易总值约22亿欧元(25.9亿美元)。 Ceconomy为欧洲最大消费电子零售商,旗下拥有MediaMarkt与Saturn两大品牌,于多个欧洲国家拥有约1,000间门店,员工人数约5万人。2023/24财年,该公司销售总额达224亿欧元,其中网店贡献达51亿欧元。 若交易落实,将使京东得以大举进军欧洲市场,借由Ceconomy庞大的线上与实体零售网络,扩展其在欧洲的电子商务版图。京东去年曾考虑收购英国零售商Currys,但最终未达成协议。 京东美股周四收跌1.36%,收报33.47美元,港股部分周五低开,至中午收入报130.2港元,跌2.3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维立志博一鸣惊人 首开爆升逾倍

南京维立志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7.HK)周五正式挂牌,开市即大升逾倍至72.4港元,其后升幅略收窄,中午收市报69.65港元,较定价高99%。 公司共发售3,686.25万股,每股介乎31.6港元至35港元,最终以上限定价,香港公开发售录得近3,494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超额认购近40倍。 公司集资净额11.79亿港元,65%用于产品的持续临床开发及监管事务、15%用于扩展现有的管线及优化集团的技术平台、10%用于提升生产能力,余下作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建滔中期盈利增长强劲

建滔集团有限公司(0148.HK)周四表示,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将录得强劲利润增长,原因是其制造和销售层压板及印制电路板(PCBs)的核心业务表现稳健。 公司表示,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飙升逾70%,从去年同期的15.1亿港元增至超过25.6亿港元。 建滔股价周五开盘上扬,并在上午交易中上涨9.2%,报HK$28.35。该公司股价年初至今已上涨约5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imutian does agricultural e-commerce

资金紧绌的一亩田 纳斯达克抢滩救急

这家农业B2B平台运营商申请纳斯达克上市,其财报显示去年营收下滑,公司正实施激进的成本削减计划 重点: 一亩田已申请纳斯达克上市,计划筹资最多2,300万美元,其高昂支出导致现金储备岌岌可危 这家B2B平台运营商,去年营收因削减成本下滑,但长远来看,公司有望受益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阳歌 农业B2B平台运营商北京一亩田新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本已驾轻就熟地收割作物,更准确说是帮助生产者对接采购商。如今,公司因现金储备告急,正转而瞄准纳斯达克上市,试图通过最高募资2,300万美元收割投资者资金。 这家名称意为“一亩田”的企业在概念层面颇具亮点,坐拥超高利润率,且在政府全力推动现代化的农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然而,上周提交的更新版招股书显示,一亩田过往的高支出导致持续负现金流及亏损。过去两年,公司一直大力削减开支。 较之同业,一亩田寻求的估值定位也显激进,意味其股票上市后或将面临压力。 一亩田具有中国电商及互联网企业的典型特质,乘21世纪前二十年数字经济腾飞之势,步入发展黄金期。公司资历深厚,创始人邓锦宏2009年辞去百度营销部产品经理职位,进军农业电商。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投资者热衷向此类初创企业掷下数百万美元资金,不计盈亏地寻找下一个百度或阿里巴巴。邓锦宏借此东风,打造出中国最大的农业B2B平台,截至今年3月末,平台已汇聚3,900万商家及2,100万在售商品。 中国正将农业从分散型小农经济,转向应用先进种植技术的现代化集约农场,一亩田恰逢其时,占据战略契合点。 上月,我们报道拟上市公司潍柴雷沃时,曾详解其智能农械如何受益现代化浪潮。此次转型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与《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两大国家规划中均有部署。此类计划往往预示,相关企业可获得政府资金与资源倾斜。 招股书中的市场数据昭示行业爆发前景,中国农业B2B电商市场规模,预计未来五年以17.5%年增速扩张,为GDP增速的两倍有余,2029年将达2,842亿元(约合400亿美元)。一亩田虽因主营撮合交易收取佣金致营收规模偏小,但占据有利卡位可分得红利。 不过,上述高增速未在一亩田营收端体现,其收入至少从去年开始持续下滑。2024年营收1.61亿元,较2023年的1.88亿元同比下降14%;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2.6%至 3,430万元,低于上年同期的3,920万元。 大力削减成本 公司对营收下滑缘由语焉不详,仅模糊归因于“战略性聚焦农产品采购贸易业务,调配资源预算加速主产区零售网络建设”。 但最可能的解释,或许还要回到我们前文提到的那个更为亢奋的时代。这家公司成立于2010年代,当时中国经济仍在快速增长。那时,互联网公司不惜一切代价争夺市场份额,常常招揽那些利润较低的客户,仅仅是为了增加用户数量,即便这种做法会消耗大量资源。 实际上,公司毛利率表现亮眼,今年第一季度从上年同期的73.8%升至79.1%;2024年全年毛利率更高达81%。 但公司营销、管理和研发开支高企,去年总额几乎等同全年营收,导致持续的负现金流:去年净亏损3,490万元,今年第一季度续亏264万元。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两期亏损额同比均大幅收窄。 一亩田似乎终于认清热钱涌动时代已成过往,正大刀阔斧降本增效以求盈利。降本举措在行政开支上尤为显著,去年初至今,削减超过五成,其中主要来自人员优化,截至3月底员工总数为573人,较2023年末的789人缩减逾四分之一。 长期高支出侵蚀其现金储备,3月底仅余63.2万元(不足10万美元),较去年末本就不足的277万元再度锐减。招股书未着重讨论停业风险,推测公司仍具融资能力维系未来一两年运营,以期通过精简开支实现盈利。 以其去年营收及4.67亿至5.72亿美元估值区间计,一亩田市销率(P/S)达21至26倍,定位激进。横向对比,B2B家居电商GigaCloud(GTC.US)市销率仅0.86倍,即便电商巨头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也仅2.13倍,尽管其40%的毛利率仅为一亩田的一半。 核心症结在于,一亩田亟需强化成本管控,需淘汰低效客户及优化人力结构。若能在此前提下维持较高毛利率,待营收重拾增长并实现盈利时,公司或可迎来全新发展格局。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