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單一種類產品的百德醫療獲港交所批准上市,並已啟動招股程序

重點:

  • 毛利率超過90%的微波消融針,為百德醫療貢獻了絕大部分收入
  • 公司在C輪融資與投資方曾簽訂業績對賭協議,但如果公司成功上市,該協議將取消

莫莉

依靠單一種類產品,能否讓公司長遠發展?相信這是百德醫療投資控股有限公(6678.HK)需要讓投資者打消的首要疑慮。這家研發和生產微波消融醫療器械的公司,憑藉銷售核心產品微波消融針,年收入達到1.89億元,並且從2020年開始扭虧為盈,成為港股市場上罕有已盈利的醫療器械企業。

在去年9月首次衝擊港交所失敗後,百德醫療今年4月再度申請上市,上週四終於通過港交所聆訊,並於本周四開始公開招股,將於全球發售2.48億股,招股價1.4至1.72港元,籌資最多4.27億港元(3.8億元)。

百德醫療的主打產品微波消融醫療器械,可用於治療良性腫瘤及惡性腫瘤,包括甲狀腺結節、肝癌、肺癌及乳腺腫塊。微波消融是一種治療腫瘤的微創療法,利用微波能量產生的極高熱量,改變腫瘤細胞蛋白質的性質並使其凝結,更能抑制良性腫瘤發展為惡性腫瘤。百德醫療的主要管線產品正是進行微波消融需要的醫療設備,包括微波消融治療儀以及與治療儀配合使用的微波消融針。

招股書引述的資料顯示,按醫院收費價格計,中國微波消融市場的規模有望由2022年的30億元大幅增長至2026年的92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32.5%。若以2021年的銷售收入計算,百德醫療是中國第三大微波消融醫療器械供應商。

作為細分賽道的佼佼者,百德醫療近年來業績穩步增長,其收入從2019年的8,500萬元逐步增至去年的1.89億元,今年首五個月則錄得6,376萬元,按年上升7%。此外,該公司自2020年扭虧後,去年的浄利潤再按年大增60.3%至7,486萬元。

產品降價風險

百德醫療共有8款產品,其中3款已獲批上市,分別是用於治療肝癌和甲狀腺結節的微波消融治療儀及微波消融針、長型微波消融針以及精細型微波消融針。其中,微波消融針是百德醫療最大的收入來源,過去三年的收入佔比為74.4%至85.8%。

作為旗艦產品,微波消融針的利錢豐厚,過去三年的毛利率均超過93%,這也推高了百德醫療的整體毛利率至八成多水平。不過這也屬於一把「雙面刃」,由於公司業績過於依賴這種產品,意味著一旦行業競爭加劇,或者出現技術迭代,其營收和毛利率都將受到嚴重影響。

百德醫療的產品直接面向醫院銷售,今年首五個月,中國有259家醫院採購該公司的產品,其中150家為三甲醫院,前五大客戶貢獻的收入佔比約四成。穩定的銷售管道意味著持續的業績保證,但也面臨著更大的政策風險。

今年7月,中國第三批高值醫用耗材國家組織集體採購已經啟動,覆蓋的範圍已涵蓋心臟支架、人工關節、骨科耗材等產品,其中心臟支架產品降價幅度超過90%、人工髖關節及膝關節平均降價82%。

隨著集採範圍不斷擴大,藥物球囊、種植牙等都將涵蓋在內,微波消融針這類高毛利率的醫用耗材,未來也有可能進入集採行列,屆時百德醫療的產品恐面臨大規模降價,令利潤遭受打擊。招股書亦提示,如果未能進入醫保報銷清單,醫院可能會推薦患者採用其他替代治療方法,令公司產品很可能被擠出現有市場。

作為醫療器械公司,研發能力是其競爭力所在,但百德醫療的研發投入卻遠低於同行。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5月31日,公司只有14名研發人員;而在過去三年,其研發開支僅為805萬元、490萬元和977萬元,大幅落後同期的銷售開支,收入佔比也遠遜其他醫療器械企業。

業績對賭協議

百德醫療財務穩健,已形成正向現金流。然而,其招股書顯示,在進行C輪融資時,百德醫療與投資方之一的中銀國際投資簽下了業績對賭協議,保證2021年和2022年的利潤,分別不低於9,170萬元及1.26億元。如果未能達到該指標,公司需要按既定公式計算,向中銀國際投資作出賠償。

百德醫療去年的盈利僅為7,486萬元,與承諾的金額相差18.3%,但據公司發言人指出,扣除一次性費用後,公司去年的調整後盈利已達到要求。另外,該公司在今年前5個月的盈利只有2,115萬元,意味要在餘下7個月內追趕近1.05億元盈利,不過如果公司最終能成功上市,對賭協議將會失效,即使盈利未能達標,亦可避過賠償風險。

以百德醫療的招股中間價計算,其市值約25億港元,對比去年淨利潤的市盈率達33倍。同類醫用耗材上市公司中,威高股份(1066.HK)和先健科技(1302.HK)的市盈率分別為16.9倍和36.5倍,意味該公司的估值位於行業上游水平。不過依靠單一產品撐住業績的百德醫療,能否以較高估值得到投資者青睞,仍需拭目以待。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本文章已被更新,補充了百德醫療與中銀國際投資同意在公司成功上市後,將取消利潤目標協議的內容

新聞

簡訊:AI機器人開發商雲迹科技公開招股 集資6.6億

機器人服務AI賦能技術企業北京雲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70.HK)周三起至下周一公開招股,全球發售690萬股,發售價為每股95.6港元,預計集資約6.6億港元,下周四掛牌上市。 雲迹科技主要提供機器人及功能套件,輔以AI數字化系統的服務,主要專注於開發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其產品可應用於多類場景,目前收入主要來自酒店,去年收入為2億元,按年升47%,佔比達83%。去年公司收入2.4億元,按年升68.6%,淨虧損1.8億元,按年收窄三成。 公司過去已完成八輪融資,引入聯想基金、阿里巴巴、騰訊、攜程等投資者。申請文件顯示,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聯想基金、阿里、騰訊及攜程預料會於雲迹上市後分別持股3.8%、2.65%、8.18%及2.42%。 公司稱,集資所得淨額約5.9億港元,其中約60%將用於提升研發能力,約30%用於提高中國境內外商業化能力,拓展與醫療機構、工廠及商業樓宇場景的潛在客戶,餘下10%為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超額6,700倍 長風藥業午收升181%

長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652.HK)周三首日在港掛牌,開市即升219%報47元,之後股略回軟,中午收報41.5元,升181%。 公司發售近4,120萬股H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售價14.75元,公開發售錄得超額認購近6,697倍,認購一手的中籤率只有1%;國際配售超額11.7倍,集資淨額5.25億元。 長風藥業主要專注於吸入技術及吸入藥物的研發、生產及商業化,專注於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公司今年首季度的收入按年跌2.7%至1.36億元;期內盈利按年升逾倍至1,281.5萬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三隻松鼠香港IPO獲中國證監會放行

中國證監會上周宣布,零食製造商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300783.SZ)已獲准赴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此舉為該公司的上市進程掃清了重大監管障礙。 根據中國證監會在國慶長假前一日(9月30日)於官網發布的公告,三隻松鼠計劃通過此次IPO發售8,150萬股。該公司已於5月9日向港交所提交初步招股說明書,這意味著若未能在11月9日前完成上市,則需提交更新版的招股文件。 據該公司提交至深交所的二季度財報顯示,三隻松鼠上半年營收較上年同期的50.7億元增長約8%,至54.8億元。但其同期淨利潤卻從2.9億元驟降52%至1.38億元。 作為越來越多在滬深A股上市的中國企業之一,三隻松鼠近期申請赴港第二上市以利用全球資本市場並提升國際知名度。年初至今,該公司在深交所掛牌的股價累計下跌3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國市場帶動 小牛電動第三季銷量大增

電動兩輪車品牌小牛電動科技有限公司(NIU.US)周一公布,第三季度銷售46.6萬台,按年大增49.1%,中國市場表現尤為亮眼,出貨45.1萬輛,按年增長超過70%,為今年來最高成長;國際市場出貨則為14,418輛,已超去年全年總銷量。 年初至今,公司總銷量已達101.9萬輛,較比去年同期69.8萬輛增長約46%。強勁表現主要受益於公司在國內市場的渠道擴張、產品組合優化,以及提前備貨以應對新的中國電動自行車規範。 今年7月,NIU 推出兩款旗艦新車型FXT Ultra 2025和NXT Ultra 2025,強調續航、效能與安全提升,以吸引不同消費者偏好。 銷量公布後,小牛電動美股周一大漲23.01%,收報5.56美元,今年以來該股已升212.3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