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即時互動技術供應商第二季度收入下降3.2%,但下半年有望反彈

重點:

  • 今年第二季度,聲網連續第二次錄得收入下滑,與此同時,去年中國教育整治行動引發的業務損失影響仍揮之不去
  • 該公司重申預計2022年收入將增長5%,意味下半年收入將恢復兩位數增長

陽歌

作為互聯網上紅極一時的Clubhouse聊天軟體即時互動(RTE)語音技術供應商,聲網公司(API.US)去年在全球聲名鵲起。在失去了其業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後,該公司目前正在經歷身份危機。然而,從該公司傳遞的信號中,卻完全看不出這一點。它仍在大舉投資新的產品開發,並在大本營上海興建龐大的新總部。

聲網在週一美國股市收市後發佈的最新財報似乎表明,與其正在經歷的身份危機有關的低谷,可能已經在上半年結束。更重要的是,除了專注於音訊即時互動技術,該公司還拓展了視頻和其他應用,推出了新的產品系列,涉足元宇宙和物聯網(IoT)等新興領域。

但投資者似乎仍然不買帳。畢竟,談論新計畫是一回事,拿出真正的業績則是另一回事。

最新業績發佈後,聲網的股票在盤後交易時段下跌1.7%,與此同時,美國股市週一輕微上漲。這次下跌導致該公司股價跌至IPO以來的新低,今年至今已失去約三分之二的市值。其最新收市價為4.73美元,較2020年6月的20美元IPO價格縮水了四分之三。

當然,聲網和所有美國上市中概股一樣,還面臨強制退市的威脅,如果美國和中國無法達成關鍵的資訊共用協定,讓中概股遵守美國的《外國公司問責法》,就會觸發這種情況的發生。但即使考慮到這一點,投資者目前似乎仍然對聲網毫無興趣。

我們可以理解這種態度,但有些人可能認為投資者有點太悲觀了。聲網的管理層顯然並不擔心,至少從他們在多個領域的持續大規模投資來看是這樣。

該公司在2月宣佈了2億美元(13.5億元)的股票回購計畫,稱截至6月底已經回購了約2,000萬美元的股票。6月,該公司還宣佈將在大本營上海建設新的總部,它為土地所有權支付了11.5億元,作為在該項目中佔有的46%的股權的一部分。

收入縮水的同時,該公司第二季度的整體支出增長了20%,其中研發支出增長了兩成,至3,240萬美元。從這些數位中,似乎看不到一家正在走下坡的公司。或許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聲網的現金緩衝能力較強,它的現金儲備雖然較去年底的7.55億美元有所下降,但在該季度仍達到可觀的6.41億美元。

持續改善的利潤率也讓該公司有理由感到樂觀,其第二季毛利率從一年前的61.1%攀升至64.9%。剔除去年收購即時通訊技術提供商Easemob獲得的客戶之後,其淨客戶數量在二季度也增長了17.5%,從一年前的2,449家增長到2,877家。

對教育的過度依賴

我們已經說到了該公司發出的積極信號,接下來我們將討論到,聲網已失去最大的收入來源之一。這指的是中國的民營線上教輔行業,政府在去年年底嚴厲打擊民營的營利性課後輔導服務之後,該行業實際上遭到了扼殺。

聲網之前曾經表示,課後輔導曾佔其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這個來源今年實際上已經枯竭,今年首季僅貢獻了13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則超過了1,100萬美元。它在最新的財報中,沒有提供任何教輔方面的收入詳情,但我們或許可以推測,該數字第二季也就在100萬美元左右,甚至更少。

受此影響,該公司第二季度總收入同比下降3.2%,至4,100萬美元。雖然這很糟糕,但與首季4.1%的更大跌幅相比,該數字已略有改善。隨著收入下降和成本持續增長,該公司的淨虧損大約翻了一番,從上年同期的1,540萬美元增至3,070萬美元。

儘管業績不太樂觀,但該公司重申了之前的全年營收指引,即1.76億至1.78億美元。如果我們計算一下,這意味著該公司預計下半年營收將從上半年的7,960萬美元增長到9,700萬美元左右,即比上半年增長約21%,按年則增長13%。

所有這些都表明,聲網在填補教育服務收入留下的缺口方面取得進展。該公司表示,首季度來自中國以外市場的收入,增長了約50%。

除了市場多元化之外,該公司引述第三方數據稱,它是即時互動“平台即服務”市場無可爭議的領導者,正在積極開發即時互動技術,以在元宇宙和物聯網應用中提供語音、視頻和其他功能。今年早些時候,我們曾經詳細介紹了其中一項名為MetaKTV的技術,它可以幫助開發人員創建元宇宙卡拉OK應用程式。其物聯網產品用於智能音箱、視頻通話和監控等應用程式,似乎也有很大的潛力。

總而言之,考慮到聲網身處新一代尖端即時互動技術的前沿地位,它看起來確實是一家遭到低估的公司。該公司目前的市銷率為3.5倍,雖然不算差,但仍然落後於Twilio(TWLO.US)的4.6倍,但比8×8 Inc.(EGHT.US)的0.9倍高。

該公司需要恢復強勁的收入增長,才能讓投資者相信為什麼應該給它更高的估值。這最早可能在明年發生,屆時對教培行業的整治造成的影響才會真正成為過去。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Vitasoy’s lofty P/E ratio: more than just a takeover

市盈率高企的維他奶 點止收購概念咁簡單

香港老派飲料維他奶剛派出一份理想的成績表,原來公司除了被收購概念外,自身業務增長也足夠支撐股價表現 重點: 維他奶去年盈利增長逾倍 黃氏家族的狙擊似暫時偃息旗鼓   劉智恒 「點止係汽水咁簡單」是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0345.HK)多年前一句家傳戶曉的廣告口號。確實,經過數十年發展,維他奶的飲品組合並不簡單,維他檸檬茶更一度風行神洲大地,當年內地網上一句:「維他檸檬茶,爽過吸大麻」,讓維他產品爆紅,至今維檸檬茶仍具相當知名度,難怪信和置業的黃氏家族對維他奶起了覬覦之心。 去年黃家不斷在市場收購維他奶股份,將原本的維他奶股價不斷推升,由9月底約4.5港元,不足兩個月升急升猛漲至12.88港元,爆升1.7倍,市盈率高達100倍。其後股價回軟,即使近一個月股價在9港元至9.3港元間上落,市盈率也高達八十多倍。 盈利大升逾倍 當人人覺得股價貴得沒道理之際,近日公司公布2024及25年度業績,收入62.74億元,按年微升1%;但盈利卻能大幅上升102%至2.35億港元。按此盈利推算,市盈率馬上腰斬至40倍,估值慢慢又趨向合理水平。換言之,公司並不是光靠收購推升股價,而實際是有底氣支撐。 維他奶能在經濟疲弱下突圍而出,全賴中港市場業務轉好。中國業務上,收入只是微升,但因為透過提高營運效率、原材料價格下降,以及嚴控成本,加上創新產品如草莓味及香蕉味豆奶,及無糖檸檬茶等帶來額外收入,令公司經營溢利大幅上升41%。 香港方面,雖然零售環境惡劣,但在廣泛市場覆蓋及產品創新下,銷售量增加;配合生產效率改善及原材料成本下降,帶動經營益利增長24%。 另外,澳洲及新西蘭受惠生產回穩及物流優化,業務有所好轉,因而減低了經營虧損4%。 財務上,維他奶亦相當健全,截至今年3月底止,現金高達12.68億港元,按年上升37.4%。公司的銀行借貸只是2.65億港元,淨負債比率只是10%。 收購催化股價爆升 業務與財務基本面穩健外,黃氏家族的收購,有機會再次成為股價上漲的催化劑。目前黃氏家族中,楊協成的黃志達及旗下機構已持有12.26%股權,加上信置主席,即黃志達兄長黃志祥持有的5.10%,黃家持股已超18.1%。 維他奶大股東羅友禮加上創辦人羅桂祥成立的基金,以及羅家後人持股,已超25%。不過,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及加拿大基金Global Alpha Capital Management是兩大家族後持股量最高的股東,其中三菱日聯一度超過10%,經過連番減持,現持股量低於5%,因而不用對外披露;市場就推測,三菱日聯的股份,是轉售予黃氏家族。 至於Global Alpha Capital Management,仍持有維他奶5.05%股權。基金的投資講回報,有利可圖下,難保兩大基金會向黃家售股,讓後者有機奪下維他奶控股權。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面對股權有機旁落,不排除羅家會增持股份以捍衛大股東的地位,雙方爭逐下,隨時可進一步推升股價。 黃家進可攻退可守 事實上,維他奶在過去的年度,不斷進行股份回購,涉及423.2萬股。回購後註銷,換言之公司的流通股份減少,意味現有的大股東持股比例有機提升。市場也推測,此舉不失為變相增加持股比例的手法。而持續註銷回購股份,也可將每股盈利提升,對股東也是百利而無一害。 上周維他奶業績發布會上,有關黃氏家族的意圖,執行主席羅友禮指出,黃家僅回應買維他奶是長遠的投資。羅友禮則再強調:「這個真的要問他們才知」。 其實說穿了很簡單,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相中你的業務,希望通過收購可進一步壯大楊協成的發展;另外不就看中維他奶的盈利能力,長遠具投資價值。 確實,羅家的持股量加起來不足三成,控股權並非牢不可破,即使黃家最終鍛羽而歸,光是從他們密密收購開始,維他奶股價至今大升逾倍,黃家持有近兩成股權,至今已大賺一筆。…
Chaoju is an eye hospital

沉寂一年多後 朝聚眼科重啓收購擴張模式?

這家私立醫院及診所運營商宣布了兩項新收購計劃,或標誌著其去年一度沉寂後,公司重返收購賽道 重點: 朝聚眼科宣布,計劃全資收購寧波一家由其控股的眼科機構,同時收購寧夏地區另一家機構70%的股權 公司去年下半年營收縮水,利潤驟降30%,正努力重拾增長    陽歌 對民營醫療機構來說,在中國國家醫保體系外生存,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是中國數千家醫保體系之外的民營醫院及診所經營者近年獲得的教訓,它們試圖通過提供眼科、牙科及整形外科等自費醫療服務盈利。然而,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消費者正收緊非醫保覆蓋的自費醫療項目支出。 伴隨業務停滯甚至出現萎縮,部分企業正試圖通過收購擴張重振股價。朝聚眼科醫療控股有限公司(2219.HK)即為其中一例。該公司周一宣布,計劃收購兩家醫院,分別位於浙江寧波市與寧夏的吳忠市。 兩項收購看似旨在重新吸引投資者關注。2021年IPO時,朝聚眼科一度被寄望成為中國眼科行業分散格局的整合者。上述兩筆交易都缺乏亮點(下文將詳述原因),但更具象徵意義的是,在長達一年多未進行重大收購後,此舉可能標誌著該公司重啓收購模式。 最新公告顯示,朝聚眼科對兩家機構的收購金額都不高,折射出此類機構的盈利困境。其中較大規模的交易,朝聚以1,400萬元(200萬美元)收購寧波博視眼科醫院有限公司37%的股權,該機構整體估值約3,800萬元。 需要指出的是,朝聚眼科原本已持有寧波博視63%的股權,早已是該機構控股股東,並將其納入財報合併範圍。因此,嚴格來說此項交易不構成收購。 第二筆交易則構成實質收購。朝聚眼科將以約500萬元,購得吳忠市雲視康眼科醫院有限公司70%的股權。該作價顯示,這家機構總值僅714萬元(約100萬美元),遠非大額交易。 朝聚眼科公告稱:「本次收購系既定戰略規劃組成部分,公司將進一步整合浙江及寧夏的醫療資源,通過多點布局,增強行業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有效應對市場風險。」 朝聚眼科選在7月1日香港公眾假期前披露交易,投資者反應需待周三開盤後顯現。不過,考慮到交易總額僅2,000萬元(不足300萬美元),市場反應平淡也不足為奇。 民營醫療機構熱度不再 朝聚眼科近期股價表現,反映出整體民營醫療板塊的低迷情緒,其股價年內維持橫盤。該公司總部位於內蒙古,2021年IPO時因有望整合高增長賽道而備受矚目,但此後表現多遜於預期。其港股最新收盤價為2.85港元,較10.60港元的發行價已跌逾70%。 朝聚眼科股價表現絕非個例,其當前9.2倍的市盈率雖顯著低於藥品及醫療器械板塊同業,卻與民營牙科機構現代牙科(3600.HK)9.9倍、醫美連鎖機構完美醫療(1830.HK)10倍估值相當。 IPO之後,朝聚眼科看似一度頗為活躍,走出內蒙古大本營後展開較為激進的收購。截至2021年末上市不久,該公司運營17家眼科醫院及24家視光中心;至2022年,又新增7家醫院及兩家視光中心。 2023年,朝聚眼科延續擴張節奏,新增10家機構(7家醫院+3家視光中心),至當年末,其網絡擴大至31家醫院及29家視光中心。然而,此後擴張戛然而止,去年全年顆粒無收。去年年初,雖宣布以3,680萬元收購北京明玥眼科診所有限公司的計劃(屬較大規模交易),但今年4月披露的年報顯示,這家醫院沒有被合併納入財務報表,表明該交易並未完成。 伴隨併購停滯,朝聚眼科也開始受到中國經濟放緩的影響。去年全年勉力實現2.6%的營收增長,總額達14.1億元。但結合年報及去年上半年數據測算,其去年下半年營收出現0.9%的負增長(上半年則同比增長6%)。 去年,該公司毛利率下滑近兩個百分點至43.5%(2023年為45.4%),反映出在運營成本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就診人次及客單價承壓,導致盈利能力萎縮。 受此影響,該公司去年全年淨利潤同比下降12%至1.86億元(上年同期為2.21億元)。數據顯示,其去年下半年淨利潤同比大跌30%,遠高於上半年降幅8.8%。 朝聚眼科確實擁有充足的併購資金。截至去年末,公司賬面現金達7.8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63億元大增。最新公告或預示,該公司準備重啓併購模式。若能鎖定優質標的,或可提振其股價,但仍需對當前疲軟經濟環境下財務不穩的資產予以警惕。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譚仔國際私有化獲高票通過 8月19日除牌

香港米線品牌連鎖店譚仔國際有限公司(2217.HK)周一宣布,私有化方案已獲高票通過,將於7月28日最後交易,並於8月19日收市後正式除牌。 根據公告,私有化方案於法院會議中獲99.7%贊成票,反對票僅0.29%;獨立股東的反對票僅佔0.13%。在特別股東大會上,持股74.25%的大股東亦投下99.96%贊成票。 譚仔國際控股股東東利多控股(3397.T)於今年2月提出私有化計劃,作價每股1.58港元,較2021年上市價為3.33元低52.6%。譚仔指,公司在海外擴展方面未能充分發揮效力,而大股東東利多擁有相關資源及專業知識,可支持公司更有效擴展海外業務及加強內部以應對行業逆境的挑戰。 截至今年3月底的年度,譚仔全年純利按年下跌32.7%至7,984萬港元,收入錄得28.4億元,上升3.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Zijin does resources

簡訊:紫金礦業申請分拆國際黃金業務在港獨立上市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899.HK)宣布,其國際黃金開採部門已於周一向港交所提交分拆上市申請。公司補充稱,港交所已確認其可推進分拆及獨立上市計劃。 在公告發佈的同時,紫金黃金國際有限公司的上市申請文件也於周一在香港交易所網站刊載,由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證券擔任承銷商。公司披露其營收從2023年的22.6億美元攀升至近3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33%,部分受益於金價飆升。同期利潤從2.3億美元躍升至4.81億美元,增長逾一倍。 紫金礦業於5月首次披露剝離紫金黃金國際分拆上市的意向,稱此舉將加速國際化進程、提升資本管理效率並強化離岸融資與併購能力。分拆方案已於6月26日獲得公司股東大會批准。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