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稱,安博凱直接投資基金和幾家私募股權公司正在考慮競購世紀互聯——中國三大獨立數據中心營運商中最受冷落的一家

重點:

  • 據報道,韓國的安博凱直接投資基金正在考慮競購世紀互聯,三個月前,這家數據中心營運商收到了另一家私募股權公司的主動收購要約
  • 自4月份收到漢能投資集團的收購要約以來,世紀互聯的股價一直不溫不火,表明投資者認為該公司不太可能達成交易

陽歌

世紀互聯寬頻數據中心有限公司(VNET.US)作為獨立數據中心營運商的日子似乎不多了,有消息稱,幾家私募股權公司可能正在考慮競購該公司。

這個最新進展與4月份的一篇報道有關,當時,作為中國三家海外上市的數據中心營運商中最受冷落的一家,世紀互聯披露,它收到了一個中國財團的主動收購要約。彭博新聞社引述不具名消息來源,最新的潛在競購者包括韓國的安博凱直接投資基金和其他未具名的投資者。

彭博新聞社的報道沒有提供更多資訊,稱安博凱直接投資基金只是在考慮競購,並沒有提出正式的報價。報道還稱,安博凱還與其他潛在的財務支持者討論了這筆交易,但沒有透露更多細節。世紀互聯的最新市值約為6.8億美元(46億元),這意味著如果我們假設給予世紀互聯相對於最新收盤價20%的溢價,收購該公司將需要8億美元或更多。

基於這一最新進展,我們可以比較肯定地判斷出這個故事的背後可能發生了什麼。

4月份,世紀互聯意外地收到漢能投資集團的主動收購要約,後者擁有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的資金支持。為了提高可能的收購價格,創始人兼董事長陳升領導的世紀互聯的管理層正在努力吸引其他有興趣參與競購的投資者。

唯一的問題是,似乎沒有人感興趣,至少從宣佈最初收購要約之後三個月的股價來看是這樣。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在中國的三大海外上市的獨立數據中心營運商當中,世紀互聯的股票無疑是投資者最不看好的。另外兩家是萬國數據(GDS.US; 9698.HK)和秦淮數據(CD.US)。

彭博新聞社的報道發佈之後,世紀互聯的股價在週三盤前交易中一度漲幅高達19%,最終收於5.2美元,上漲10%。今年迄今,這只股票已經下跌了42%。此外,該股目前的交易價格遠低於漢能投資集團4月份給出的8美元報價,表明投資者不相信會在此價格上達成交易。

世紀互聯的股票去年縮水了三分之二,由於其在中國三家數據中心營運商中實力最弱,基本上被投資者避而遠之。今年一季度,該公司報告收入增長18.6%,至16.5億元,遠低於秦淮數據和萬國數據同期43%和31.5%的增幅。

這三家公司的盈利都不穩定,意味著我們必須拿它們市銷率和市賬率進行比較。在這方面,世紀互聯仍然是最弱的,市銷率和市賬率都遠低於1倍。相比之下,萬國數據的市銷率為4.2倍,市賬率為1.5倍,秦淮數據的市銷率為5.3倍,市賬率為1.6倍。它們的外國同行Equinix(EQIX.US)的市銷率和市賬率也要高得多,分別為8.8倍和5.4倍。

陷入僵局?

在確認了世紀互聯是中國三大數據中心營運商當中備受冷落的一員後,我們將簡要討論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

顯然,投資者似乎並不認為會出現一場競購戰,即使真的出現競購,收購價也會遠低於最初漢能投資集團8美元的報價。與此同時,任何成功的收購幾乎肯定都需要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陳升的支持。據世紀互聯的最新年報顯示,他目前控制著公司28.8%的投票權。

雖然這個數量不足以直接阻止交易,但如果任何競標者試圖說服世紀互聯的其他股東達成一項不符合陳升心意的交易,這個比例也足以造成很多麻煩和拖延。

正如我們前文所言,引入新競購者的嘗試幾乎肯定是由陳升一手主導,儘管安博凱和其他競標者不可能願意提出漢能投資集團那樣每股8美元的報價。但是陳升可能和許多中國科技公司的創始人一樣,認為他的公司被市場低估了,因此不太可能接受在他看來過低的報價。

因此,最可能的結果是由陳升牽頭的私有化要約,前提是他能找到願意支付公司私有化所需溢價的財務支持者。但如果收購價格低於8美元,中小投資者很可能提出抗議,從而引發一些我們已經多次看到圍繞中國公司收購嘗試的戲劇性事件。

我們猜測,整個事件可能會以僵局收場,世紀互聯的股價在納斯達克維持低迷狀態。

這種情況將與秦淮數據目前的類似傳言形成鮮明對比。後者因其快速增長以及與全球私募股權巨頭貝恩資本的關係而獲得了投資者的青睞,貝恩資本控制著它85.6%的投票權。彭博新聞社曾在4月份報道,秦淮數據收到了萬國數據以及亞洲私募股權公司PAG的潛在收購意向。

自彭博新聞社關於萬國數據和PAG收購興趣的報道發佈以來,秦淮數據的股價已經上漲了68%,但目前世紀互聯的股價與早些時候漢能投資集團主動出價之前的水平大致相當。這似乎表明投資者對秦淮數據的出售更有信心,我們之前曾說過,與萬國數據的合併看起來相當有吸引力。

總而言之,很難看到出現任何重要的新催化劑,會在今年的剩餘時間裡抬高世紀互聯的股價。如果沒有收購取得進展的消息,而且與兩個競爭對手相比,該公司的增長一直乏善可陳,那麼股價甚至很可能繼續走低。與此同時,萬國數據與秦淮數據的結合將產生一個更大、管理更完善的競爭對手,這可能會讓世紀互聯的日子更加難捱。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雙登集團招股 集資最多8.5億港元

儲能電池廠商雙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960.HK)周一起至周四公開招股,計劃發行5855.7萬股H股,每股定價14.5港元,集資最多約8.5億港元。公司預期將於8月26日掛牌,由中金公司、華泰國際及建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雙登集團是大數據及通信領域的能源存儲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設計、研發及製造儲能電池與系統,客戶涵蓋全球前十大通信運營商及設備商中的五家,以及中國五大通信運營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4年雙登在全球通信及數據中心儲能電池供應商中出貨量排名第一,市佔率達11.1%,並在全球新增裝機容量中排名第十二。 財務方面,公司去年收入約45億元(6,300萬美元),按年增長5.6%,惟淨利潤跌8.3%至3.5億元。雙登已引入三水創投作基石投資者,投資額2.2億元。公司計劃將集資淨額40%用於東南亞新建鋰電池產能,35%投入研發中心建設,其餘則用於海外銷售拓展及營運資金。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唯品會預計第三季度或將重返營收增長軌道

折扣電商唯品會控股有限公司(VIPS.US)上周四發布財報顯示,公司已連續五個季度營收下滑。為穩定投資者信心,公司宣稱經營形勢趨於穩定,近期有望恢復營收增長。 財報顯示,公司第二季收入258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69億元下降4%。淨利潤亦從去年同期的19億元降至15億元,同比縮水21%。季度活躍用戶數與總訂單量均出現同比下降,但商品交易總額(GMV)逆勢增長1.7%。 伴隨經營企穩,該公司預計第三季度將重返營收增長通道。其預測第三季度收入將達207億元至217億元區間,相當於實現0%至5%的增長。 最新財報發布後,唯品會上周四股價應聲上漲5.9%,但周五回吐部分漲幅。該股年初至今累計漲幅約28%。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ecret to Tingyi's interim profit: price hikes

康師傅中期盈利贏在兩個字:加價

主打方便麵及飲品的康師傅,受惠於價格調升,中期收入微降但盈利卻有理想增長 重點: 公司中期盈利同比上升逾兩成 期內毛利率提升近兩個百分點   劉智恒 康師傅一年多前兵行險著,先在23年11月將飲品零售價格上調17至25%,又在去年5月調升方便麵價8%。基於當時中國內地經濟疲態畢現,人們消費意欲低迷,對價格出奇地敏感,市場認為康師傅的決定十分冒進,隨時因加得減。 消費者更頻頻吐糟,批評之聲此起彼落:「漲唄,以後不喝了」、「沒想到有一天,統一竟然成了康師傅的平替」,消費者被刺痛之餘,有人就用腳投票,不再買康師傅的麵,不飲康師傅的茶。 在一片痛罵聲下,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0322.HK)今年中期卻派出一份頗為亮眼的成績表,並向市場證明,加價的決定是正確,公司下了一著好棋。 截至6月底,康師傅的收入接近401億元,同比下跌2.7%。收入雖微跌,盈利卻出奇地升近21%至22.71億元。撇除一次性出售附屬公司收益,核心盈利升12%至21.1億元,要知道康師傅這類傳統行業及已成熟的企業,有雙位數的增長,實在也殊不簡單。 對於盈利上升,康師傅歸因於成本結構的優化及運營效率提升,令整體毛利率增加1.9個百分點至34.5%。而毛利率得以拉升,與近年加價不無關係。雖然調升價格後令產品銷售輕微下跌,但毛利率的增加,能提升整體利潤。 收入跌盈利升 公司兩大核心業務上,就方便麵而言,上半年收入134.65億元,同比下跌2.5%,但因產品升級調價,毛利率同比升0.7個百分點至27.8%,最終讓方便麵上半年的股東應佔溢利上升11.9%至9.51億元。 飲品方面,上半年收入按年亦下跌2.6%,但因2023年底的加價,以及管理效能提升,毛利率上升2.5個百分點至37.7%,推動飲品的股東應佔溢利大升19.7%至13.35億元。 公司財務穩健,截至6月底的銀行存款及現金(包含長期定存)達194.91億元,較去年底增加近35億。扣除有息借貸150.2億元,淨現金達44.74億元。 雖然康師傅在上半年表現理想,但別對公司前景有較大寄望,畢竟這類成熟的企業,在中國內地發展多年,市場佔有率幾已大定,蹭中國經濟增長紅利時代亦已過去,盈利每年能有輕微增長,已屬有所交待。 康師傅亦深明此道,今天要吸引投資者,主要是派高息,此之所以公司近年將全部盈利派予股東,除了是回饋股東支持外,實也反映公司發展成熟,未能找到新的發展,不用保留大量資金,倒不如將現金悉數派發。 短期難再加價 在市佔率已不易進一步拓展下,最能推升公司業績的方法就是提升產品價格。然而康師傅主打的是基層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十分高,除非迫不得意,公司等閒不容易調升價格。而之前調升飲品及方便麵售價時,消費市場的罵聲不絕於耳,產品銷量因而下調,只不過跌幅並非太大,加價後亦能抵銷到銷量下跌的影響。 事實上集團在近一年多時間,先後將飲品及麵食價格調升,未來兩年甚至三年時間內,並不容易再提價,否則隨時得不償失,被消費者離棄,進而影響銷量,到時加了的價格,也未能彌補銷售下跌帶來的損失。 另外,康師傅是次盈利能增長除提價外,原料價格的下跌也應記一功。然而原料價格的波動,並非公司可掌控。財報顯示,白砂糖、麵粉及聚酯粒的價格均有所下跌,但最主要的原料棕櫚油價則持續上升,今年上半年同比升幅達24%。若然棕櫚油價續向上,勢將加重康師傅成本。 投資者不買賬 確實,市場也未看好康師傅的長線投資價值,公布中期業績後,股價翌日一度下跌6.2%,收市收窄至跌1.75%,報11.2港元。 康師傅的預期市盈率近15倍,死敵統一(0220.HK)的預期市盈率為17倍,旺旺(0151.HK)則是14.5倍。康師傅在行業估值只屬市場水平,吸引力有限。業績後里昂證劵表示扣除公司一次性收益後的盈利,較他們預測低2%,並認為市場競爭格局和飲料復蘇存在不確定性。花旗亦指康師傅持續疲弱的收入,迭加市場份額不斷流失,讓投資者感到憂慮。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JD Logistics does logistics

新聞概要:京東物流發力擴展,收入與利潤齊增

2025年上半年,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實現強勁增長,持續效率優化也提升了其盈利能力 余特莉 京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618.HK)周四報告稱,得益於穩定的市場擴展勢頭,2025年上半年,其營收按年增長14.1%至985億元(137億美元)。且其一體化供應鏈(ISC)解決方案業務的客戶群規模與單客戶支出均實現穩健增長。 據周四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收入在六個月內達到501億元,佔總收入超過一半,按年增長19.9%。在為母公司京東集團(JD.US;9618.HK)提供服務之外,其外部ISC客戶群擴大至73,713家客戶,增長14.5%,持續業務多元化。來自外部ISC客戶的單客戶平均收入約為239,000元。 來自其他客戶的收入(包括快遞與貨運服務)也按年增長8.7%,達484億元。期間,京東物流有限公司進一步強化了荔枝、櫻桃等生鮮產品的端到端解決方案,並在港、澳市場實現快速增長。第二季度,公司已啟動招募及管理全職騎手參與京東外賣配送服務,旨在與最後一公里快運服務形成更高的協同效應與效率提升。 京東物流在上半年錄得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利潤33億元,按年增長7.1%,此源於資源利用效率的改善。 CEO胡偉表示:「隨著我國經濟回升向好,市場需求逐漸釋放,京東物流持續提升供應鏈服務能力,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京東物流在第二季營收達516億元,佔京東集團總收入約15%,按年增長16.6%。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利潤為26億元,按年增長5.4%。 公司正積極拓展全球市場。6月,其在沙特推出自營B2C快遞服務JoyExpress,提供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最快可當日或翌日達,並全程由內部配送團隊完成履約,還包含暫存退貨等增值功能。 京東物流還在上半年擴展自營倉庫,覆蓋美國、英國、沙特、韓國及越南等地,使其全球物流服務擴至數百個國家與地區。 作為全球拓展的一環,京東物流在波蘭華沙啟動了第三個倉庫,並於香港開設運營中心,進一步提升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能力。 公司強調,科技仍是提升其服務效率的關鍵。其「貨到人」自動化倉儲解決方案——「智狼」已開始在倉庫部署,以實現高量級訂單履約及供應鏈大部無人化操作。 京東物流是競爭白熱化的中國物流行業的頭部企業,以成本效益與快速投遞著稱,脫胎於母公司京東集團,並於2021年在港獨立上市。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