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更大幅度降低成本之後,水滴和衆安的估值超過了競爭對手泛華

重點:

  • 由於積極削减成本,水滴公司去年第四季度淨虧損大幅收窄
  • 降低了營運費用佔收入的比重之後,衆安去年首次錄得保險承保的年度利潤,總利潤翻了一番還多
  • 泛華在削减成本方面落後於另外兩家公司,第四季度營業利潤僅小幅增長

梁武仁

在中國不斷發展的保險市場,保險公司的“减脂”能力與保單銷售同樣重要。中國三大在綫保險商水滴公司(WDH.US)、衆安在綫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6060.HK)和泛華聯興保險銷售股份公司(FANH.US)的最新業績,就是最好的證明。這三家公司中,只有網上業務的水滴和衆安在控制成本方面要比老派的泛華更加成功。

歸根結底,這三家公司都意識到了投資者可能喜歡不斷增長的保費、客戶和收入。但它們更喜歡高利潤——尤其是公司核心保險業務的利潤不斷增長。大舉投資尋找新客戶的同時,這一點可能很難做到,尤其是中國的環境變化無常,頻頻出台的新規有時可能會讓整個市場感受到短期的寒意。

上周三,純網上保險中介商水滴的業績顯示,去年四季度淨虧損較上年减少了逾80%至7,100萬元,淨營業收入也下降了27%。該公司通過大幅削减營運費用取得了這一進展。

水滴公司管理層在討論最新業績的電話會議上說,該公司在該季度的成本削减行動包括裁員,以及减少使用第三方渠道來引導流量。因此,公司能够在這三個月使營運費用降低近40%。營銷成本較上年降幅更大,達到60%。

水滴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大規模降低成本,很大原因在於它是一家以科技爲導向的網絡公司。削减網絡營銷支出相對容易,而人工智能這樣的新技術可以讓更少的僱員,以實現更大的成效。

然而水滴去年全年的淨虧損仍然擴大,因爲成本的增長遠遠超過了收入6%的微弱增長。因此,我們不得不拭目以待,看看新的一年它是否會繼續削减成本,或者四季度只是代表了一種短期趨勢。

除了在競爭激烈和快速變化的行業面臨的其他挑戰,中國的保險公司——無論是網上還是網下,還必須應對通常不可預測的、迅速的,並且可能對業務產生重大影響的監管變化。

一個最新的例子是,中國在2020年11月推出了與重大疾病保險有關的新規,讓保險商在不到三個月時間內拿出符合新要求的新產品。其他變化還包括,對輕度疾病的保險支付額設置了上限,擴大了保險覆蓋的疾病範圍。

這些變化觸發了新規生效前短期內保險銷售的激增,此後整個壽險行業的銷售迅速下降。

舉步維艱

與許多同行一樣,成立於1998年的中國首家上市保險中介泛華去年全年都舉步維艱,它努力快速降低成本,以彌補銷售的急劇放緩。

該公司周一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其淨收入總額同比下滑約6%,至8.03億元,降幅遠小於水滴。但同時走網上和網下渠道的泛華,僅將營運費用减少了7.7%,而一般費用和管理費用實際上還增加了。

結果,其營業利潤僅小幅增長,不到15%。更糟糕的是,該公司旗下一家子公司當季錄得虧損,導致淨利潤下降。與此前12個月相比,泛華2021年全年的收入和總營運成本基本沒有變化,而由於子公司的虧損,淨利潤有所下降。

儘管整個行業面臨著種種挑戰,2021年對衆安保險來說仍是輝煌的一年。它是中國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由阿里巴巴(9988.HK; BABA.US)旗下的螞蟻集團、騰訊(0700.HK)和平安保險(2318.HK; 601318.SS)於2013年創建。經過多年相對默默無聞的耕耘,衆安保險去年展示了一家公司如何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下,既能削减成本,又能產生新的收入。

與水滴一樣,衆安也是一家純數碼企業。但它創造和銷售自己的保險產品,而不是像水滴和泛華那樣充當中介角色。衆安在與水滴同一天發布的最新財報中稱,去年它首次從保險承保業務中實現年度盈利。

儘管衆安支付了更大一部分收入用於索賠,但它還是實現了這一里程碑,這是由於產品銷售和處理索賠的技術進步,營運費用佔銷售額的比例有所下降的結果。

在產品方面,衆安也比專注於人壽險和健康險的水滴和泛華更加多元化。衆安在成立之初,因推出淘寶上退換貨的運費險而廣受歡迎。但它現在提供各種各樣的保險方案——這比它的兩個互聯網保險同行更容易做到這一點,因爲它直接提供自己的產品。

其中,與健康和“數碼生活方式”相關的保險產品,包括電子商務和航空旅行,去年的總保費(相當於保險承保人的收入)出現了可觀的兩位數增長。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消費金融公司的保險銷售額也增長了一倍多。

此外,加上逾60%的可觀投資收益,衆安2021年的淨利潤同比飈升了110%。在這三家保險公司中,衆安是唯一一家在發布最新財報後股價開盤上漲的保險公司,儘管後來回吐了大部分漲幅。

衆安的市盈率超過27倍,高於泛華的約9.7倍。該指標不適用於水滴,因爲它還沒有實現盈利。按市銷率計算,基於2021年的收入,衆安約爲1.6倍,同樣高於水滴的約1.2倍和泛華的0.7倍。

除了强勁的業績外,衆安保險的估值可能也高於其他兩家公司,部分原因是該公司在香港上市,與在美國上市的兩家公司相比,目前香港投資者對中國公司的態度更爲友好。

在美上市的中國股票最近遭到嚴重拋售,因爲投資者擔心,由於一項法律要求中國公司必須向美國當局提供審計信息,這些公司可能會被踢出美國的交易所。中國目前禁止此類信息共享,但兩國監管機構目前正就相關協議進行談判。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WeRide is enjoying a payoff from expanding its global taxi flee

自駕出租車收入暴增 文遠知行看見盈利曙光

文遠知行海外布局春暖花開,帶動第三季毛利率大幅提升,似乎有望率先走出「燒錢循環」 重點: 第三季收入1.71 億元,按年增長144%,創公司最大季度收入升幅 第三季公司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26.4個百分點至32.9%    李世達 在自動駕駛出租車的世界裡,眾多競爭者都在加快城市布局、擴大車隊規模,彷彿擴張得越快,離真正商業化就越近,卻也難以擺脫「越跑越虧」的困境。在這場賽局中,文遠知行(0800.HK; WRD.US)用一份亮眼的業績,讓行業看見終點的亮光。 公司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止第三季度,受惠全球車隊規模持續擴張,以及服務滲透率提升,期內總收入按年大增144%至1.71億元(2,400萬美元)。其中,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作為核心增長動力,實現761%的爆炸式增長,貢獻3,530萬元收入,佔收入比重由5.8%提升至20.7%。 毛利率大幅提升 期內股東應佔虧損3.07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10.43億元顯著收窄。經調整淨虧損則由去年同期2.4億元小幅擴大至2.76億元。而同期毛利率則按年大升26.4個百分點至32.9%領跑行業。以前三季度計,公司收入按年升68.2%至3.71億元,淨虧損10.99億元,亦較2024年同期虧損19.24億元大幅收窄。這也是文遠知行自連續第三個季度虧損收窄,對於不斷擴大測試規模、研發投入有增無減的L4自動駕駛企業而言,這種改善已屬不易。 其競爭對手小馬智行(PONY.US; 2026.HK)最新公布的第三季度業績就顯示,收入雖然按年增長72%至2,540萬美元(約1.81億元),毛利率也增長9.2個百分點至18.4%,但淨虧損仍擴大46%至6,160萬美元(4.38億元)。 事實上,無論是小馬智行或文遠知行,虧損的規模都遠高於收入規模,這說明行業仍屬於「燒錢換市場」的階段。但文遠知行能夠將毛利率大幅提升,已算是率先拿到盈利的鑰匙。 究其核心原因,相信是其在多個市場同時步入「具備商業價值的純無人營運階段」,而非僅靠擴大車隊或補貼來推動增長。 中東市場有望放量 最重要的突破來自阿聯酋阿布扎比。今年當地政府批准文遠開展純無人商業營運,這是美國以外全球首張城市級純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商用牌照,也是全球監管難度最高的級別之一。這意味著文遠的車隊可以在無安全員的情況下長時間、跨區域運作,使車隊首次實現單位經濟盈虧平衡。 目前,文遠知行在中東的車隊規模已超150輛,並預計到2030年車隊規模將擴大至數萬輛。在阿布扎比,文遠知行車隊覆蓋約50%核心城區,隨著純無人運營牌照的落地,成本攤薄效逐步顯現,毛利率大幅上升也就不令人意外。 此外,公司在歐洲市場也有突破。今年11月,文遠知行拿下瑞士蘇黎世的純無人出租車營運牌照,預計2026年展開服務。瑞士的審批程序在全球屬於最嚴格行列,一旦能在此站穩腳跟,等於取得全球市場最具含金量的背書。 截至10月底,文遠知行運營的自動駕駛汽車車隊規模已超1,600輛,其中近750輛為自動駕駛出租車。加上在瑞士獲得的最新監管許可,截至2025年10 月,公司的自動駕駛汽車目前已在全球8個國家獲得運營許可。 文遠知行在技術路線上的推進,同樣是其得以在多個海外市場快速落地的重要底氣。公司與德國大廠博世的深度合作,雙方聯合推出的一段式端到端L2+解決方案,已獲中國大型車企採用即將量產。 今年11月,公司宣布L4級技術向L2+的「端到端」方案成功下沉,並完成SOP。意味其自研的一段式端到端架構不再只侷限於自動駕駛出租車,而是首次進入乘用車量產體系,打通了自動駕駛技術從高階場景向消費車型輸出的通路。 業績公布後首交易日,文遠知行美股大漲14.7%,收報8.26美元,但年初至今仍跌約40%,港股市場則冷靜得多,僅升1.75%報20.88港元,較本月初的掛牌價低約16.4%。以港股數據,文遠知行市銷率約35.9倍,低於對手小馬智行的46.8倍。顯示其估值尚未反映其海外市場的進展。 雖然短期股價仍受市場風險偏好影響,但文遠知行已展現出在海外市場實現盈利的可能性,這在自動駕駛領域仍屬罕見。若阿布扎比、瑞士等高門檻市場提供穩定的運營數據,加上L2+產品線未來在車企端的銷售釋放,文遠知行的估值有望修復。這也意味著,文遠知行可能正在建立自動駕駛產業少見、且真正具可持續性的商業化路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上半年淨利翻倍 遇見小麵招股集資6.9億元

中式連鎖麵館運營商廣州遇見小麵餐飲股份有限公司(2408.HK)周四起至下周二公開招股,計劃發行9,734.5萬股,招股價介乎5.64港元至7.04港元,集資最多6.9億港元(8,900萬美元),預計下周五掛牌交易。 遇見小麵成立於2014年,主打川渝麵食產品,餐廳網絡包括內地22個城市的451家餐廳及香港14家餐廳,另有115家新餐廳處於開業前籌備中。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按年升34%至7億元,淨利潤則增96%至4,183.4萬元。 根據公告,遇見小麵引入HHLRA、國泰君安證券、君宜香港基金、Shengying Investm、Zeta Fund、海底撈全資子公司海底撈新加坡為基石投資者,投資總額約為2,200萬美元。 公司稱,集資所得將用於拓展餐廳網絡、升級餐廳網絡技術及數字系統,品牌建設、對上游食品加工行業的潛在投資,以及公司營運之用。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超額逾9千倍 量化派午收升113%

線上市場營運商量化派控股有限公司(2685.HK)首日掛牌開市報26元,較招股定價高165%,之後股價回軟,中午收市報20.9元,升113%。 量化派發行1,334.8萬股,招股價介乎8.8元至9.8元,最終以高位定價,公開發售超額9,365倍,國際配售超額14倍。 量化派的兩大核心業務分別是一站式消費平台「羊小咩」,另外是經營汽車零售O2O平台的「消費地圖」。去年的盈利1.47億元人民幣,按年上升近40倍,主要因為來自羊小咩的收入大增所致。今年首五個月,盈利按年上升2.7倍至1.26億元人民幣。 集資所得淨額僅1,237萬元,55%將用於提高公司的研發能力及改善基礎技術設施,45%用於建立及擴大本地消費應用程序。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天域半導體上市集資16.7億港元

碳化硅外延片製造商廣東天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2658.HK)周四啓動香港首次公開募股,計劃以每股58港元發行3,000萬股,集資約16.7億港元,公司於12月5日正式掛牌。 公司今年前五個月實現營收2.5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97億元同比下降13.5%。近五個月期間,實現盈利1,120萬元,扭轉去年同期1.12億元的虧損。 天域半導體計劃將62.5%的IPO募集資金,用於未來五年擴大產能,15.1%用於增強研發實力,另有10.8%將投向戰略投資領域。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