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RE.US
ATRenew strengthens tie-up with JD.com

随着加强与京东的回收合作,公司二季度收入增长27%

重点

  • 消费者日趋追求性价比,推动万物新生二季度收入强劲增长,并预计三季度态势将保持
  • 这家回收公司向高利润业务倾斜,与苹果和京东建立更紧密的合作

阳歌

最新财报显示回收专家万物新生集团(RERE.US)在多个领域持续取得进展——通过加强高利润业务,并微调与苹果(AAPL.US)的合作来提高利润率。

从宏观的层面来看,随着促进消费和推动循环经济成为保经济增长的主旋律,财报的亮点包括公司通过一项全新的多年协议,与合作已久的京东(JD.US;9618.HK)进一步深化关系;苹果也迅速成为集团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随着经济增长减速,国内企业纷纷报告收入减弱,万物新生却通过与政府保持一致的步调,挖掘重视性价比的消费者潜力,逆势保持两位数增长。公司预测,随着更多城市推出支持以旧换新的政策来促进消费,这样的增长将持续到三季度。

万物新生创始人兼董事长陈雪峰在上周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说:“我们看到,消费者行为发生了重大转变,在想要更新换代电子产品的消费中,以旧换新成为越来越主流的购买方式。下半年,我们期待促进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国家政策有利于行业发展的确定性。”

万物新生报告二季度收入增长27.4%至37.8亿元,略高于之前给出的指引高端。公司预测三季度收入会继续以22%至25%的类似速度增长,在突破30亿元仅一年后跨过40亿元大关。

公司绝大部分收入(约90%)来自产品销售,季度内同比增长29%,其余收入来自服务。

过去两年公司一直在完善业务,把重点向产品翻新和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这两个最赚钱的业务倾斜。这两项业务的利润率,都高于透过中间商促成的智能手机、电子产品和其他产品的交易。公司宣布二季度直接销售的收入同比增长125%,达到9.6亿元,约占总收入的四分之一。

两年前推出的非电子产品回收业务也取得了强劲增长,这块业务包括奢侈箱包、黄金和名酒等品类。这部分业务的交易规模在二季度达到了9亿元,高于上一季度的6亿元,同比增长近400%。

公司non-GAAP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2.5%,使得经调整净利润,从上年同期的3,640万元增长至创纪录的8,050万元。公司仍处于净亏损状态,不过亏损规模从上一年的6,480万元收窄至1,070万元。

深入绑定京东

尽管财报总体乐观,但它的股价在公布业绩当天下跌了11.3%,不过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跌幅有所收窄。整体来看,股价保持了强势,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累计上涨约35%,涨幅远超iShares MSCI中国ETF 的4%。

该股目前的估值水平与全球同行相当,不过这些股票大部分略显被低估。目前,它的市销率(P/S)为0.31倍,落后于The RealReal(REAL.US)的0.49倍,但领先于Rent the Runway(RENT.US)的0.14倍。所有这些数字都远低于二手车交易商Carvana(CVNA.US)的2.79倍市销率,显示大家有朝一日可能达到的估值水平。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它与京东的新合作,以及前面提到的其他一些进展。京东是万物新生的长期合作伙伴,也是主要股东,持有万物新生34%的股份。万物新生表示,双方于5月签署了一项新协议,期限至2027年底,双方将“通过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继续开展二手业务合作”。

这份协议意义重大,因为京东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在线电子产品销售商之一,还在国家倡导循环经济的大潮中加大了推广二手电子产品的力度。在这样的大环境中,5月份,万物新生通过京东平台回收的二手商品交易额同比翻倍,在618购物节期间也实现了类似的增长。

与此同时,万物新生与苹果也持续磨合iPhone回收业务,该合作伙伴关系可以追溯到去年。万物新生曾表示,此番合作有望为其年收入增加15亿元,但由于利润率较低,合作起步并不顺利。然而,在过去一年中,万物新生一直在对该计划进行调整,并表示在二季度实现了业务毛利率为正的重要里程碑。

宏观而言,万物新生表示,国家3月发布大规模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行动方案以来,愈来愈多的中国城市正推出鼓励二手电子产品以旧换新的计划。深圳在7月推出了一项鼓励智能手机以旧换新的计划,陈雪峰表示:“下半年,我们期待有更多城市跟进推动此类补贴的发放,进一步促进闲置二手电子产品有效地流入循环体系。”

随着万物新生继续将重点放在利润最高的业务线上,并继续努力通过提高检验流程的自动化,和城市层面的回收来提高效率,它在二季度的运营亏损,从去年同期的6,100万元大幅收窄至560万元。虽然公司在非GAAP基础上盈利,但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它可能很快也会在GAAP基础上盈利,这将是其盈利能力的又一个标志性里程碑。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汽车之家第三季度盈利微跌1.5%至4.2亿元

汽车交易平台汽车之家(2518.HK ; ATHM.US)周四公布第三季度业绩,收入17.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若;期内盈利4.2亿元,同比微跌1.5%。 汽车之家首席财务官曾岩表示,因在内容多元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推动用户增长。据QuestMobile数据,公司9月移动端日活跃用户达7,656万,同比增长5.1%。另外,得益于新零售业务的强劲贡献,在线营销及其他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32.1%。 公司在第三季度的营业成本为6.46亿元,按年大增58%。公司解释因在下沉市场拓展创新业务,加上股权激励费用上升,产生较高的交易成本。 汽车之家周五平开报48.6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由高位下跌2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文远知行港股首挂破发 全日收跌近一成

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商文远知行(0800.HK, WRD.US)周四在港交所首挂低开7.8%,随后跌幅扩大,至中午休市报24.4港元,跌9.96%。 已在美国上市的文远知行公布,此次发行8,825万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获72.44倍超购,触发回补机制,最终配发占比增至20%,国际发售占80%,获8.85倍超购。最终发售价为每股27.1港元,净筹约22.64亿港元(2.91亿美元)。 公司表示,集资所得约40%用于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另外40%用于加快L4级车队的商业化量产或运营,约10%用于建立营销团队和分支机构,余下1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近两亿元,同比增长32.8%,亏损达7.92亿元,按年收窄约10%。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定价远低目标 小马知行午收仍跌13%

自动驾驶出租车营运商小马智行股份有限公司(2026.HK, PONY.US)周四首在香港挂牌,开市报124港元,较招股定价139港元低近11%;中午收市报121港元,跌13%。 自小马智行在上月28日在港公开招股后,其在美上市的存托股份持续受压,周三收市报16.25美元(126.75港元),过去一周下跌23%。 小马智行经调整后的发售量为4,824.9万股,招股价最高不超过180港元,是次定价远低于目标价近23%。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近15倍,国际配售超额6.7倍,集资总额67亿港元 公司在中国4座一线城市提供L4自动驾驶服务,现时拥有自动驾驶的士超过720辆,另有170辆自动驾驶货车。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升43.3%至3,543.4万美元,但亏损按年扩大87.2%至9,608.6万美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iducation provides vocational education

收入下滑亏损扩大 嗨学网光环何在?

为追寻难盈利之路,中国第四大线上职业教育机构嗨学网,冀借人工智能(AI),为业务注入成长动力 重点: 嗨学网已在香港申请上市,但今年上半年收入下滑与亏损扩大,恐削弱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中国房地产持续低迷,作为中国建筑行业技能培训的龙头企业之一,亦面对一定负面因素    谭英 北京嗨学网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希望借上周提交的香港上市申请,让投资者了解中国职业教育培训的市场潜力。然而,公司本身也可能从投资者那里上到一课——由于业务与中国低迷的房地产市场关联密切,投资者或许会选择观望。 嗨学网此举或意在试探市场对其投资兴趣,公司是中国建筑行业最大的线上职业能力培训服务提供商,同时也是应急安全领域的第二大线上职业能力培训机构。 截至2025年上半年,嗨学网毛利率达85.8%,这一数据显示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表现亮眼。公司希望能追随中国职业教育龙头——中国东方教育控股有限公司(0667.HK)的脚步。后者于2019年在港上市,筹资6.25亿美元,当时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类IPO。 不过,投资者对中国东方教育的态度并不友善。自公司上市以来,股价已下跌约一半。话虽如此,中国东方教育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仅为59%,远低于嗨学网,但其收入与盈利表现明显更为健康,同期分别增长10%与48%。相比之下,嗨学网在同一期间仍处于亏损状态,收入亦出现下滑。 嗨学网自2010年推出首个职业学习品牌“嗨学课堂”以来迅速成长,并于2018年推出高端职业资格培训品牌“精进学堂”。然而,公司自2022年起便持续录得亏损。正如前文所述,其核心产品集中于建筑领域相关职业,而中国房地产市场过去数年陷入低迷,对其业务构成压力。 嗨学网旗下第三个品牌“数培通”主打企业客户培训服务,但表现相对疲弱。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多数企业不愿投入资金培训建筑工人——在新建工程活动低迷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已相当充足。 雪上加霜的是,嗨学网近年屡成消费者投诉焦点。据中国媒体近期统计,公司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共有8,414宗投诉。就在公司提交上市申请的同一天,仍有人投诉被诱导购买高价课程,之后退款遭拒。类似的投诉早在2020年便已出现在央视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调查节目,成为公司长期面临的负面问题之一。 根据申请文件,嗨学网的市场推广支出占收入比例超过60%,这不仅可能解释公司长期亏损的原因,也反映其激进的销售策略或与投诉潮相关。文件还显示,截至今年6月,嗨学网的销售与行销团队人数占其员工总数的八成。 业绩反转 直到最近,嗨学网的亏损仍在收窄,收入似乎也走在稳健成长的轨道上。公司所处的中国职业教育市场,在北京政策大力支持下,一度被看好将迎来高速增长。根据申请文件引用的研究数据,中国线上职业技能与资格教育市场规模,已从2020年的375亿元(约52亿美元)增至去年的469亿元。嗨学网在该产业中排名第四,市场占有率约1.1%,并在细分的建筑类职业资格培训市场位居第一。 2022年至2024年间,嗨学网收入增长约28%,由4亿元升至5.1亿元,同期亏损减半,从1.8亿元降至9,070万元。截至2025年6月,公司累计付费用户达430万名。 然而,这些正面趋势在今年急转直下——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按年下滑5.5%至2.3亿元,亏损则倍增至1.58亿元。唯一持续改善的指标是毛利率,从2022年的78.6%提升至2024年的81.6%,并于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升至85.8%。 由于嗨学网近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嗨学课堂”与“精进学堂”两大品牌下的建筑类职业资格考试课程,因此不难看出,公司业绩近来下滑的主因,正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其建筑行业培训与资格服务收入占比,已从2022年的68.2%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9.5%。 那么,在业绩乏力、难以激起投资兴趣的情况下,嗨学网为何仍认为此刻是推动卜市的时机?公司给出的答案是——人工智能(AI)。嗨学网相信,AI技术的导入,将有助于改善公司表现。公司于2024年开始探索大模型AI的应用,并在2025年成立独立的AI创新团队,在随后六个月内推出逾30个AI智能体。 根据申请文件,公司已测试一款AI助教工具,自2024年9月上线以来,已协助批改超过13,000份作业;而于2025年8月推出的AI行销助理,已协助分析超过10万个商机。此外,公司于2025年5月试运行的会员制产品,短短数月内便吸引了21,000名付费用户。 嗨学网的另一项利好因素,是其近年业务正逐步扩展至建筑领域以外,包括应急安全、财会金融、法律资格与医疗卫生等新板块。 公司主要业务来自“嗨学课堂”与“精进学堂”两大品牌,收入由2022年的3.8亿元增至2024年的4.8亿元。“数培通”品牌下的企业服务,于2022年贡献收入2,100万元,但收入占比已从当年总收入的5.3%,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仅1.8%。 按行业划分,今年上半年建筑相关的个人培训服务收入为1.4亿元,占总收入的60.9%;应急安全培训占21.6%;其余则来自“其他”类别的职业资格考试课程。其中,应急安全资格考试业务成为公司最具潜力的成长引擎,其收入占比由2022年的13.3%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21.6%。 嗨学网计划将IPO募资用于升级其建筑与应急安全类课程,并扩展至医疗健康、銀发经济及新能源等新领域,同时打造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募资款项中,最大部分将投向AI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收集与研发等项目——这些领域潜力可期,但也需要进一步审视其实际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公司营运效率。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