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33.HK
The bottled water giant has waded through a series of online controversies this year, most recently a disputed report about chemical residue in one of its products.

這家自稱是「大自然搬運工」的飲用天然水企業,最近成為中國內地與香港的網絡熱門

重點︰

  •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表聲明,承認為農夫山泉分類時出錯,認為農夫山泉的飲用水產品可安全飲用,將整體評分由4.5星上調至5星
  • 內地樽裝水陷入減價戰,價格重回10年前,分析認為將持續一段時間,並削弱農夫山泉的盈利能力

 

裴梓龍

最近,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9633.HK)成為了內地和香港的網絡熱門,事源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化驗了多款在香港市面銷售的樽裝水,並在7月份的《選擇》月刊中刊登結果。在消毒劑殘餘及副產品測試中,農夫山泉的樣本被檢出每公升3微克溴酸鹽,含量達歐盟對天然礦泉水及泉水的標準上限,而攝取大量溴酸鹽可引致噁心、腹痛、嘔吐及腹瀉,嚴重情況下甚至影響腎臟及神經系統。當天,農夫山泉股價應聲下挫4.6%。

報告發布翌日,農夫山泉立即向消委會發律師信,並派出執行董事韓林攸和律師代表直闖消委會辦公室,指責其報告有三大錯誤,包括適用標準、標準判斷有誤及明顯主觀誤導,引起香港及內地消費者恐慌,對公司造成巨大損失。

其後,消委會發聲明承認出錯,稱與農夫山泉代表會面後,了解到有關產品既非「天然礦泉水」,也非「純淨水」,而是「飲用天然水」,根據歐盟對飲用水的溴酸鹽標準,最大限值為每公升10微克,農夫山泉遠低於該標準,因此可安全飲用,將整體評分由4.5星上調至5星。

消委會道歉後,農夫山泉股價反彈超過6%。不過,這並無法令投資者滿意,因為農夫山泉的股價今年已累積下挫23.7%,而持續下滑的走勢令投資者感到不安。

農夫山泉今年2月已經站在風口浪尖,先是在娃哈哈創辦人宗慶後病逝後,曾在娃哈哈打工的農夫山泉創辦人鍾睒睒被指忘恩負義;之後再有網民質疑農夫山泉旗下東方樹葉的產品包裝上是日本建築,還有人稱鍾睒睒的兒子是美國籍,質疑他不愛國,雖然農夫山泉發文澄清,已令生意承受巨大壓力。

「無論是消委會事件,還是鍾睒睒被指忘恩負義等,都是短期問題。農夫山泉股價持續下挫,最重要的其實是市場『內捲』,現在內地連樽裝水都陷入減價戰,投資者認為這將削弱農夫山泉的毛利。」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楊韻銳。

這一輪減價戰正是由農夫山泉掀起,例如在超市小程序上購買農夫山泉綠瓶純淨水,使用優惠券後,一包12樽裝的價格低至7.92元,即一瓶價格低至0.66元。

眼見龍頭老大也減價,其競爭對手如怡寶、娃哈哈、康師傅、統一及百歲山等樽裝水紛紛劈價迎戰,例如12瓶550毫升的怡寶量販裝純淨水劈價至11.9元,每瓶只需0.99元;12樽裝的596毫升的娃哈哈純淨水更只需9.9元,每瓶低至0.83元。內地樽裝水重回1元以下時代,價格回到10年前。

價格重回1元時代

10年前,伴隨國內經濟高速增長,中產階級崛起,內地樽裝水品牌開始追求更高毛利率,在水源上大搞營銷,宣傳更乾淨的水源等,正中國民追求健康的理念,陸續將樽裝水價格推上3元以上水平,造就了農夫山泉老闆鍾睒睒、百歲山創辦人周敬良這些靠賣水成功的百億富豪。

曾經,娃哈哈一直稱霸內地樽裝水市場,鍾睒睒創辦的農夫山泉大肆宣傳其天然水,加上大規模的營銷活動,最後成功擊敗娃哈哈,公司在香港上市後股價節節上升,更獲入恒指成份股,皆因投資認為樽裝水本身價格不高,但銷量極高,加價1毛錢對消費者影響不大,但能為公司帶來巨大的盈利增長。

楊韻銳分析說︰「以前消費升級,農夫山泉的確交出不錯的增長,過去三年收入增長超過15%,純利增長也超過27%,所以市場才給予這麼高估值。但現在大環境逆轉,減價對公司利潤影響大,由於農夫山泉毛利高,意味仍有減價空間,但要面對這麼多競爭對手,以現時市盈率約28.5來看,仍遠高於其他食品或飲品股,恐怕其估值也可能有下調空間。」

另一方面,近年華潤飲料旗下的怡寶打着純淨水的旗號,與農夫山泉鬥得難分難解,曾批評純淨水的鍾睒睒,都不得不跟隨推出純淨水產品,包裝更用上與怡寶一樣的綠色。

事實上,華潤飲料已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根據上市文件顯示,怡寶在中國純淨水市場排名第一,貢獻超過92%收入,如果成功上市,怡寶便有更多本錢與農夫山泉打價格戰。

「消委會事件已經令消費者開始反思,原來農夫山泉賣的是飲用天然水,那是否與水庫的水一樣呢?當怡寶上市後,農夫山泉便不再是港股飲用水股份的唯一代表,到時候投資者就會對比兩者的業績及估值,恐怕會對農夫山泉不利。」楊韻銳說。

欲訂閱咏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Auntea Jenny makes premium tea

新聞概要:滬上阿姨通過上市聆訊 料將啟動香港招股

這家茶飲連鎖品牌若上市後,本輪茶飲企業上市潮暫告一段落,累計募資金額近20億美元 陽歌 滬上阿姨(上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周三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標誌著這家企業將成為近期中國新式茶飲上市潮的收官之作。通過聆訊後,公司已在港交所網站上載聆訊後資料。 此前報道稱滬上阿姨計劃募資約3億美元。在同類企業中,其募資規模相對較小——霸王茶姬(CHA.US)上周在納斯達克上市募資逾4億美元;頭部品牌蜜雪冰城(2097.HK)今年在港IPO募資約5億美元;古茗(1364.HK)則募資約2.5億美元。 這些新股上市後表現強勁:古茗和蜜雪冰城股價較發行價均翻倍有餘,霸王茶姬上市首周漲幅稍遜為10%。三家新上市公司當前市盈率倍數均達30倍以上。若參照此估值水平,滬上阿姨基於2024年淨利潤的估值約為100億元。 所有新股均獲得散戶投資者超額認購,意味著品牌熱度及中國高端現制茶飲市場的龐大規模。但受經濟增速放緩影響,消費需求減弱疊加行業競爭白熱化,多家企業近期正面臨經營壓力。 總部位於華北的滬上阿姨深耕下沉市場,其門店約半數分布於三四線城市。蜜雪冰城同樣主攻下沈市場,產品均價多控制在10元以內。 藉加盟模式快速擴張,各大連鎖品牌門店網絡均達數千家規模。截至去年末,滬上阿姨門店數達9,176家,較2022年底的5,307家顯著增長。 伴隨規模擴張與市場繁榮,滬上阿姨2023年營收同比激增逾50%至33.5億元。但隨著市場降溫與競爭持續,去年營收微降至32.8億元。盈利表現呈現相同趨勢:2023年淨利潤同比翻倍至3.88億元,去年回落至3.29億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周大福上季零售額跌12% 零售點減少406個

珠寶零售商周大福珠寶集團有限公司(1929.HK)周四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三個月,上季零售額按年跌11.6%,其中,中國內地市場跌10.4%,港澳及其他市場跌20.7%。 公司表示,宏觀經濟外部因素及黃金價格高企,持續影響消費意欲。由於期內公司採取產品優化,以及農曆新年營銷活動,令內地市場的同店銷售跌幅有所收窄,季內內地直營店及加盟店的同店銷售分別下降13.2%及8.7%。 港澳市場方面,則仍受市民外遊及內地旅客消費模式與喜好轉變所影響,同店銷售跌幅與上季相若,香港與澳門同店銷售分別下降13.2%及8.7%。另外,截至3月底,周大福在全球共有6,643個零售點,較去年底淨減少406個 周大福的競爭對手六福集團(0590.HK)近日亦公布上季業績,其港澳市場零售額下跌11%,但內地市場則升20%。 公司股價周五早盤下跌,至中午收市報9.24港元,跌4.0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New Oriental provides education services

中美關係續惡化 新東方增長遇阻

中國領先的民辦教育服務提供商,將留學相關業務增長放緩歸咎於國際關係變化 重点: 新東方最新財季的出國考試準備服務收入僅增長7%,較前一季度21%的增幅大幅收窄 公司預計,在6月的新財年中,留學咨詢業務將持平,較之前的強勁增長顯著放緩 阳歌 四年前,中國政府禁止為K12學生提供課外輔導服務,導致民辦教育企業痛失教培主業,教訓慘重。如今,隨著中美緊張關係持續升級,疊加消費態度日漸謹慎,留學市場漸降溫,該行業可能再度面臨嚴峻課題。 這是業界頭部企業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EDU.US; 9901.HK)最新季報傳遞出的最強烈信號。此前,公司一直在從2021年的整頓風暴中強勁復蘇。 整頓行動過後,新東方連續兩年經歷收入萎縮,直到截至2024年5月的財年才終於重新站穩腳跟。公司依靠出國考試準備、留學咨詢,以及面向成年人和大學生的國內考試準備等業務,實現了43%的增長。這些都屬於合規業務,早前的整頓主要集中在減輕K-12學生在高考科目上的壓力。 截至2024年5月的當前財年,雖然新東方全年收入有望保持增長,但截至2月29日的第三財季卻再次陷入下滑。根據周三在美國發布的最新季報,公司季度內營收同比下跌2%,從一年前的12.1億元降至11.8億美元。 公司很快指出,若剔除港股子公司東方甄選(1797.HK)的业绩,最新财季收入仍同比增長21.2%,略高於10億美元。東方甄選原為新東方的在線教育業務,在整頓行動後轉向電子商務。起初,它利用老師轉型當主播,在直播賣貨領域取得巨大成功,但在去年與旗下從英語老師轉型的明星帶貨主播爆發衝突後,該業務一蹶不振。 儘管東方甄選的風波已成舊聞,但新東方留學相關業務突然失速,卻是新近才出現的現象。隨著中國留學生入境美國時遭海關刁難的傳聞越來越多,很多中國家長已對送孩子去美國產生顧慮。 今年1月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開始驅逐或嘗試驅逐那些曾在以巴衝突期間聲援巴勒斯坦的留學生後,情況更是雪上加霜。特朗普最新威脅稱,除非哈佛大學滿足政府的一系列要求,否則便禁止它招收留學生,這進一步加劇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家長對送子女赴美留學的擔憂。 留學生在美國越來越不受歡迎的信號,帶來的影響尚未在宏觀統計數據中顯現出來,據2024年《開放門戶國際教育交流報告》,2023-2024學年美國高校留學生總數仍達創紀錄的110萬人。但坊間傳聞稱,由於家長改變主意,很多美國學校的中國申請人數量正急劇下降。中國經濟放緩只會加劇這一下降趨勢,因為許多家長對自己能否負擔得起如此昂貴的教育費用變得愈發沒有信心。 不斷變化的國際關係 說了這麼多,我們再回到新東方,看看它的最新業績如何反映留學需求的急劇下降。雖然剔除東方甄選後新東方最近一個季度收入增長了21.2%,但相較於上一季度在相同基礎上錄得的31.3%的增速明顯放緩。 實際上,新東方的財報從整體上顯示主要業務的增長都在放緩,並不僅僅是與出國相關的業務,反映消費者削減這類可自由支配支出。不過,與出國相關的業務增速下滑最為明顯。 公司表示,季度內出國考試準備業務的營收增速已從上一季度的21%放緩至7.1%,而留學咨詢業務營收雖保持21.4%的增長,但較前季31%的增幅亦回落明顯。 新東方首席財務官楊志輝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預計出國考試準備業務在6月開啓的下一財年將實現5%至10%的收入增長。但他同時指出,留學咨詢業務全年營收預計持平,較此前兩位數的強勁增長顯著放緩。 楊志輝表示:「我認為出國相關業務,包括考試準備和咨詢業務增長,放緩是受宏觀經濟形勢和國際關係變化的影響。」他還指出,基於當前形勢,公司預計在財年最後一季度,含上述兩項業務在內的出國業務增幅將收窄至5%-10%之間。 季度內,公司的另一個主要業務領域,即面向成年人和大學生的國內考試準備業務營收增長了17%,較上一季度34.9%的增速也大幅放緩。報告中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是公司的教育新業務,不過即便該業務板塊本季度的營收增長了34.5%,仍低於上一季度42.6%的增速。 增長乏力疊加多重利潤率壓力,使得新東方季度內淨利潤維持在8,700萬美元,與上年同期持平。 對於這份似沒有多少正面消息的財報,市場反應卻出奇得平靜。財報發佈後,新東方美股週三僅微跌0.7%,港股周四甚至逆勢上漲了1.7%。相較2021年監管風暴前的股價高點,其市值仍縮水逾三分之二。或許投資者已對此類利空消息習以為常,不再擔心,又或許他們仍在押注中美關係改善後留學需求的報復性反彈。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博雷頓招股集資2.3億元

内地電動工程機械製造商博雷頓科技股份公司(1333.HK)周五在香港公開招股,發行1,300萬股,每股售價18元,集資金額2.34億元,一手入場費3,636.3元。招股於4月30日截止,並於下月7日掛牌。 博雷頓去年收入6.4億元人民幣,按年升37%,但續錄得虧損2.7億元人民幣,按年擴大19.7%。 集資所得淨額的四成將用於投資技術及開發產品,另外四成用於建立工廠及採購機器;一成用於擴大銷售及服務網絡,並提升品牌知名度。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